1、,各论的学习方法 组成 (剂量为参考剂量,三因思想,注意用量比例) 用法 (直接影响疗效的服法是学习重点) 功用或治法 (与病机、主治密切相关) 方解 (病机分析、组方结构、配伍特点、类方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随证加减、现代运用、使用注意 ) 最重要的是巧记,名老中医龚志贤对青年中医的要求 三得: 记得,解得,用得四戒: 戒自高自大 戒弄虚作假 戒好体面,不接受病人意见 戒懒惰散漫,江而逊:“救治疑难重症先从自己身上取得经验最好,可惜我不能广患诸疾”(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解表剂,概述 1.定义以解表药为主,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的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概述 2.适应病证 表证麻疹、水肿
2、、疮疡、痢疾初起有恶寒发热表证,概述 3、分类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概述 4、使用注意 (1)不宜久煎。 (2)温服,避风寒。 (3)勿发汗太过,以微汗为佳。 (4)忌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5)疮疡已破、虚性水肿、吐泻失水等勿用汗法。,清代程钟龄把“汗法”列入“八法”之首 病邪在表,及时治疗,治之愈早,疗效愈佳 邪不外解,深入于里,病情加重,或转为他患。,麻黄汤,类,学习意义 典型的组方结构 外感风寒表实的基础方,主治:风寒表实证,腠理致密,卫阳被遏,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营阴郁滞,身痛,肺失宣降,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3、风,寒,方解 君:麻黄:散风寒、平喘臣: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佐:杏仁:降肺气;通腑使:甘草:,麻、桂相须 麻、杏宣降 (气的运行正常,不仅要通畅,还要维持升降出入的平衡),基本配伍组合,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近代名医恽铁樵(使用麻黄汤的标准) “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 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 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舌润,舌质 不绛,口不渴),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 法,方可药到病除。”,使用注意:1、表虚、血虚、阳虚者、淋家、疮家禁用。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3、麻黄的剂量4、体质弱或咳喘甚,用蜜炙麻黄 5、高血压患者慎用6、红汗,红汗可发生在服药前或
4、服药后 1、服药前 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为什么是鼻衄?2、服麻黄汤后,未得汗出,发烦目眩,乃因阳气内扰,不得泄越所致。剧者则发生鼻衄,邪可从衄而解。,新用 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本方加五皮(生姜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病案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某男,50岁,冬季出差,当晚发烧,T39,恶寒重,盖两床棉被仍冷得发抖,周身疼痛,咳嗽不止,苔薄白,脉浮紧。服用麻黄汤原方,1剂后,温覆衣被,遍身汗出而愈。思考:为什么能用麻黄汤收效?,麻黄汤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要点 无汗或汗出不彻 恶寒重 口不渴或轻微口渴,饮水不多,病案 伤寒阳郁吐血陶尚文治一人,伤寒
5、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反剧。陶切其脉反浮而紧,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戴佛延,1979,古方医案选编),表实证仍在; 无里热; 津液未伤,无口干舌燥等表现,附 方,附 方 大青龙汤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三拗汤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华盖散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茯苓、陈皮、苏子、桑白皮。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素体痰多,外感风寒证。,附 方,桂 枝 汤 类伤寒论,辛温解表,学习意义 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础方,桂
6、枝汤,发热 有汗,脉浮缓或浮弱,鼻鸣,干呕,腠理疏松,恶风,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病机 外感风寒 营卫不和,风,寒,难点:卫强营弱 阴(营)阳(卫)的关系 内经(生理)“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病理)“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强(浮越于外),方 解 君:桂枝 助卫阳,祛风邪 臣:芍药 益阴,敛营幻灯片 23 佐:生姜 散邪,止呕大枣 益气补中,滋脾生津幻灯片 23 使:甘草(是麻黄汤中甘草剂量的两倍),配伍结构,辛 甘 化 阳,酸 甘 化 阴,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幻灯片 22,补脾和
7、胃、调和营卫,桂枝汤,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 阴阳并调,桂枝汤,思考: 本证已有汗出,为何发汗? 徐灵胎:“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病汗)乃营卫相离,发汗(药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驱邪”曹颖甫:病汗也,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固护 营阴也;药汗,调和营卫而解。,比较病汗与药汗,比较:麻黄汤 相同点:风寒表证不同点 1、病因 2、主治证 3、治法 4、用药及其特点,对“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的理解 1、本方通过配伍,可调理脏腑气血阴阳 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 2、无表证的自汗,伤寒论54条 病人脏无他病(排除脏腑其他疾患),时发热,自汗出不愈,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病自解
8、,宜桂枝汤主之。 机理:卫阳郁于肌表,郁热迫津外泄,热随汗而解,须臾热积而热又作。,北京郝万山医案 某男,56岁,每日下午3时开始出现烘热,随后全身大汗,以致湿透两层衣服,病程三个月,前医用滋阴降火、清热降火、益气固表、收涩敛汗等方法,效果不显,特别是用收涩敛汗之后,汗虽不出,但烦热特甚,难以忍耐。 治疗:桂枝汤,嘱其下午一点半左右服药,每日只服一次,连服六剂而愈。三个月后,复发,再用六剂痊愈。,应用 1、桂枝、芍药的剂量比例2、服用方法 服药后,饮热粥,以助药力 温覆,遍身微汗。 密切观察服药后的变化: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忌口:高热量或难消化食物,辨证要点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
9、缓。,使用注意: 1、表实无汗禁用。 2、忌食生冷、粘腻等物。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正确看待参考书中医家的观点 医林改错:“发热有汗之症,从未见桂枝汤治愈一人。”王孟英: “改错所云者,乃温热症也。若风寒伤卫,岂可不遵仲景之法而不用桂枝汤。”,透疹(湖南名老中医 刘炳凡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 一次出诊天心阁,一对姐妹,同时患麻疹。其姐发热面红,日赤畏光,苔黄纹紫,疹点已现而色红;其妹面白身冷,微微汗出,偎在母亲怀中,苔白纹青,疹点隐隐可见而色淡红。 柳老师处方:姐姐用宣毒发表汤,妹妹用桂枝汤,并且再三叮嘱病家,只能煎服一次桂枝汤(恐续服伤阴助热)。次日姐妹俩均出齐疹子,桂枝汤的应用概括 1
10、、调和营卫风寒感冒,荨麻疹(遇风加重),过敏性鼻炎等 2、调和气血 风寒阻络,经络不通所致风湿痹痛等 3、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用于阴阳俱虚,阳不固阴所致遗精、带下多、自汗、盗汗等,附方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芍药汤,九味羌活汤 类 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辛温解表,学习意义 1、以羌、防剂治疗外感风寒湿邪之代表方。2、分经论治理论之代表方。,病机分析,九味羌活汤,外,风寒,湿,里,蕴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苔薄白或微黄,功用发汗袪湿,兼清里热,方解 君:羌活 臣:防风 苍术 佐:1. 细辛 白芷 川芎2. 生地、黄芩 使:甘草,配伍特点 1
11、、温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2、分经论治“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九味羌活汤,太阳经:羌活 阳明经:白芷 少阳经:黄芩 太阴经:苍术 少阴经:细辛 厥阴经:川芎防风为风中之润药,走十二经。,1、要点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2、剂型 3、用法寒邪较重,热服,服后饮热粥寒邪较轻,温服,服后不必饮热粥。,九味羌活汤,运 用,随证加减: 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 痹痛甚剧,加独活、威灵仙; 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 内热不著,生地、黄芩减量; 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外感发热误用九味羌活汤1例分析(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第9
12、期)2002年3月4日,家父友人之子16岁患疾,发热头痛、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因家父适逢外出,邀余往诊,辨风寒证,予九昧羌活汤。一夜后反身热更甚,咽痛甚,体温40。再邀家父往视,事毕返家陈述其情,言其有咽红肿痛之症,已予辛凉解表之银翘散加昧。服液后,两日热退三日病愈。 总结:咽红而痛之风热外感,误用本方,导致助长热邪,身热更甚,教训尤深。 提示用九昧羌活汤必细察有无咽红而痛者,头痛病案(张德超治验)李某,男,36岁,患阵发性头痛2年余,每于感寒或遇阴雨天加重,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西药疗效欠佳,中药迭用祛风清热、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等方法,效果不显,询其始病之由,乃冒雨当风受寒之后,头
13、痛反复发作,伴头昏重,有紧束感,舌苔白稍腻,脉弦缓,予以九味羌活汤加藁本而愈。,使用注意 生地、黄芩用量不宜过大 根据病情轻重而选择急汗、缓汗 风寒表热及阴虚内热勿用 注意与大青龙汤比较,比较:大青龙汤和九味羌活汤 相同:表寒内热不同,小青龙汤 类 伤 寒 论 ,辛温解表,释名吴昆(明): “青龙者,东方木神,二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张秉成(清): “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浴隐于波涛之耳”。,主治 外寒 内饮(肺脾虚弱),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痰多而稀,舌苔白滑,具有内饮的望诊特点 水色:面部或下眼睑青黯水斑:面部对称性的色素沉重水气:面部
14、虚浮,眼睑轻肿,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解 君:麻黄 桂枝 臣:干姜(生姜?) 细辛 佐:五味子白芍半夏 使:甘草,配伍特点散中有收,小青龙汤,1、使用要点 喘甚,加杏仁平喘,旋复花祛痰降逆2、水肿 加五皮饮 3、鼻炎 (小辛香),小青龙汤,运 用,使用注意 1、白芍、五味子用量不宜过大2、干姜、细辛、五味子是化饮平喘的重要结构,3、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不宜使用,,,小青龙汤去麻黄半夏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2)实验结果:小青龙汤去麻黄半夏的平喘作用与全方的平喘作用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幻灯片 66,比较:小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 相同:痰饮停肺 不同,病案姜佐景医案,治张明
15、。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无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名案选新注,治病因时而异,然有病则病受, 不能无条件为时令所拘,脱离辨证,王文鼎治验陈某,女,40岁,咳嗽7月,哮喘发作3月,近半月加重,病由反复咳嗽不已导致喘息不得卧,用抗生素、激素喘息未平,曾服小青龙、定喘等不应,请王文鼎老师会诊,曰:患者恶寒咳喘,汗出夜间为甚,多泡沫痰,痰稀,苔薄滑,边有齿印,此为寒饮,小青龙汤,2剂而愈麻黄根 30g 桂枝9g 白芍18g 半夏12g 干姜、细辛、 五味子各6g 甘草6g,已用小青龙无效,为何王老用之收效?王老答曰:“初病表实用麻黄,后期喘而汗出用麻黄根,剂量可用30克;初期桂
16、枝、白芍宜等量,病久渐虚,须白芍倍桂枝,意在收敛”,止嗽散医学心悟I类,病机:风邪犯肺,肺气不宣,表邪未尽,微恶风发热,咳嗽咽痒,舌苔薄白,脉浮缓,方义分析 君:百部、紫菀 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臣:桔梗、白前 一宣一降 佐:荆芥 疏散余邪陈皮 理气化痰 佐使:甘草 合桔梗利咽止咳调和诸药,:,配伍特点 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理解医学心悟卷3:“治诸般咳嗽” 1、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为主2、若有兼证,必须化裁,辨证要点: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使用注意 1、注意有无肺虚、肾虚兼证 2、注意活血药配伍(当归、桃仁、地龙) 3、干咳甚,加知母、贝母 4、用于咳嗽变异性哮
17、喘幻灯片 78,酌加乌梅、徐长卿等抗过敏 5、阴虚或肺热咳嗽不宜使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要点1、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无或伴有喘息及呼吸困难,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为特点; 2、多为过敏体质 3、西药消炎止咳无效,而应用氨茶碱和激素有效。幻灯片 77,病案王某,男,12岁,学生,1985年5月10日初诊,2月前因外感起病,至今咳嗽不止,面色无华,脉细,苔薄白,用止嗽散5剂后,复诊,咳嗽已减大半,但精神不振,舌红少苔,脉细,加北沙参、麦冬、六味地黄丸,5剂后痊愈。(连建伟,1987,历代名方精编),复习,寒为主,夹湿,兼内热,兼里饮,解表不彻,风为主,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恶寒发热,无汗, 肢
18、体酸痛,口苦,恶寒发热,无汗喘咳, 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咳嗽咽痒,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第二节 辛凉解表,解表剂,区别,风热表证的特点 传变快 搏结气血,蕴结成毒 耗伤津液 易夹秽浊之气,银 翘 散 类 温病条辨,辛凉解表,此方的成药剂型 银翘解毒丸 银翘解毒片 银翘解毒颗粒 银翘解毒胶囊,主治: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传变快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渴或口渴,苔白或黄,脉浮数 热蕴成毒:口渴,咽痛 肺失宣降咳嗽,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方解 君:银花 连翘 臣:荆芥 淡豆豉幻灯片 91薄荷 佐:桔梗 牛蒡子:宣肺利咽竹叶:除烦利尿鲜芦根
19、:清热生津 使:甘草,配伍特点1、辛凉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之品相配,银翘散,任应秋教授指出:银翘散的立法有三个着眼点,第一是既要不发散,又要能解表;第二是既不用苦寒药,又要能够清热;第三是温热邪气损伤阴精,既要不滋腻,又要保护津液。,辛温复辛凉去性存用:在方剂配伍中,一味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阴阳对立制约,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蒲辅周常在银翘散中加入葱白以透邪外出,见效更捷:“初起总以达邪外出为要,切勿过早使用寒凉,冰伏其邪,热不得外越而内陷。延长病程,甚则恶化”幻灯片 89,辩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银翘散,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
20、银花、连翘重用; 荆芥、淡豆豉轻用 外感风寒及湿温病初起禁用,风寒与风热兼具,或不易分辨的症状 发热重恶寒轻,舌质红,但口不渴,无汗并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质淡润,但口渴,荆防银翘汤(时振声经验方) 荆芥9g 防风9g 苏叶9g银花15g 连翘9g 淡竹叶9g 陈皮6g 茯苓12g,桑 菊 饮 类 温病条辨,辛凉解表,主治:风热犯肺热势轻浅:微热,微渴肺失宣降:咳嗽,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方解 君:桑叶 菊花 臣:薄荷(小剂量)杏仁 桔梗 佐:连翘(小剂量) 芦根 使:甘草,配伍特点疏散风热(辛凉)与宣降肺气(苦辛)结合,应用 辩证要点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比较:银翘
21、散和桑菊饮 相同:身热,口渴,咳嗽,脉浮数 不同,辛凉平剂银翘散任应秋教授认为所谓“平剂”就是不发表的发表,不泻热的泻热,不补阴的养精。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密码:qnz123456,病案某 女 ,43岁,工人。以头痛,干 咳少痰半月 余为主诉。半个月前,患者偶 受风寒,症见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怕风 ,自服 多种感 冒药及抗 生素(用药不详),鼻塞、流 清涕消失。就诊 时,症 见头痛 ,干咳无痰,舌边尖红,苔略白,脉浮。证为寒邪郁久,化 热伤肺。当清热疏风,宣肺止咳。方予桑菊饮 3剂后痊愈。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04年 2月第 16卷第 1期,提示,寒邪已郁而化热 勿被初期风寒表现
22、误导,思考:患者,男,3岁。发热,咳嗽,气促3天,住院治疗。现发热,体温39, 汗出,咳嗽,气喘,鼻煽,小便短赤,唇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类 伤寒论,辛凉解表,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风寒化热 入里,风热犯肺,邪热壅肺,发热,咳喘,苔黄,脉(浮)数,治法:辛凉透表,清肺平喘,方解 君:麻黄、 石膏臣:杏仁使:甘草,比例1:2,宣肺清肺兼顾,宣肺不助热清肺不凉遏,相助,相制,配伍结构 1、麻黄 石膏(1:2) 2、麻黄 杏仁,讨论:本方为解表剂还是清热剂?,比较: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辩证要点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麻杏甘石汤,张琪病案孙某,男,7岁,1993年 11
23、月 5日初诊。 患病 7日初起发热恶寒 后壮热无汗体 温 39 .7 ,西医诊断 为大叶性 肺炎用青 链霉素、红霉素等,未见好 转体温 40 。张老会诊 :痰粘 稠不易咯出舌尖红 发热无汗,脉浮数,以麻杏甘石汤加川贝母、白芥子、鱼 腥草、桔梗 水煎服 服药 3剂后汗出热退,痰易咯 出 咳喘大减,体温降至 38.5,大便秘,上方加 瓜蒌、大黄、半夏,以利肺泄痰浊,服 3剂,大便通 诸症悉退。继用滋阴润肺之剂以善其后。,扶正解表 适应证: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注意:配伍补益药的目的 扶助正气以祛邪外出 驱邪不伤正,败 毒 散 类,扶正解表,释名 毒的含义“败毒散”又名“人参败毒散”,主治 气虚(体质)
24、:脉浮重取无力 外感风寒湿:憎寒发热,肢体酸痛 风寒犯肺:咳嗽,胸满,功用 散寒袪湿,益气解表,败毒散,方解 君:羌活 独活幻灯片 123 臣:川芎 柴胡 佐:桔梗 枳壳 茯苓 前胡人参助正驱邪防邪复入散中有补 使:生姜 薄荷,清张秉成:“羌活走表,以散游邪,独活行里,以宣伏邪”幻灯片 122,难点:逆流挽舟病邪从表陷入于肠而成痢疾者,治疗时当从里出表,如从逆水中挽船上行,败毒散,行气则后重自除 活血则便脓自愈,患者赵小红,女,68岁,平素消化一直不佳。1998年8月6日,因感冒自服“银翘片”等,发热未退,见腹痛腹泻如水,日行四、五次,自服“泻痢停”、“霍香正气水”后,腹泻次数增多,且泻下不爽
25、,里急后重,呈粘冻样挟有少量脓血。家人邀余诊治,查体温38. 9C。病人神疲倦怠喜卧,院腹胀满、形寒肢冷、里急后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无力,余初诊为暑湿感冒合并寒湿痢疾,给予肌注“安痛定”、“黄连素”后,毫无改善,考虑用药有误,终以败毒散合葛根芩连汤化裁而愈。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败毒散,去人参, 加荆芥、防风,荆防败毒散,去人参, 加荆芥、防风 银花、连翘,连翘败毒散,气虚不显 风寒湿较重,疮疡初起,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外感风寒,素体阳虚,发热,恶寒甚,厚衣被,脉沉微,神疲欲寐幻灯片 130,暴哑,功用:助阳解表,朱丹溪:“相火为天火,君火为人火,神志之火” 相
26、火(热) 君火(明)相火亏虚,君火失温,神衰欲寐幻灯片 129,方解 君:麻黄? 臣:附子 佐:细辛,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使用注意: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先温其里,后治其表。,病案1曾辅明医案王某,女,57岁。2007年11月8日初诊。昨日感寒后,今声音嘶哑,咽干且痛,口鼻热,手心阵阵发热,背部冷,入夜更甚,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证属寒邪客于少阴,兼虚阳外越。处方:麻黄15g附子(先煎2h)70g 北细辛15g苡仁30g炮姜20g.炙甘草20g生黄柏5g西砂仁20g赤芍8g肉桂(冲)3g 3剂,嘱3h服1次。药后即感头痛,次日诸症减轻
27、,头不痛,3剂后仅有腰部稍冷之感,改用肾着汤善后。,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与肉桂引火归原,病案2 陕西,张学文,国医论坛,1987 患者王某,男,32岁。返家途遭雨淋,次日卧床不起,周身困重,恶寒不甚,反身热灼手,无汗,项背拘强,巅顶空痛,腰酸膝软。曾服感冒胶囊及APC等药,病情有增无减。邀余诊之,见患者貌似壮实,但精神不振,面色少华,眼眶黑晕,舌黯淡,脉缓大而无力,尺部脉沉。据其妻云,患者平素体力健壮,很少患疾,余思其何以一遭雨淋便成是证?再三追问,方知患者是晚未节房事,临证之转机全在乎此。,病案3唐步祺医案郑钦安医书阐释教师陈某,患慢性咽炎数年,服用六神丸,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针剂无效,服用清热解毒剂百余剂,非但无效,反而声音嘶哑,讲课困难,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四剂后,症状大大减轻,面色萎黄无神,后因口干不思饮,以附子理中汤加肉苁蓉、补骨脂等数剂而愈。,病案4 陈达夫医案 宋某,年逾半百,素体阳虚,时值初冬而用冷水洗足,寒伤少阴,当晚遗精,次日目盲不能视物,就医于陈大夫老师,曰:“此为寒犯少阴所致”,予本方数服而愈。,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 斜行于足心(涌泉穴), 沿内踝后缘向上行,郑钦安经验郑钦安医书阐释 治疗喷嚏不已(长期鼻流清涕,无外感者,乃肾络通于鼻) 腰痛难于转侧(加桂枝、干姜、延胡索、川乌) 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