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导学稿”推动课堂变革,2,让“导学稿”推动课堂变革,一、使用背景二、探索过程(一)把脉会诊,聚焦问题,研议模式(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四)全员参与,尊重个性,凸显特色,3,我校是一所新建校,师资相对薄弱,七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占一线教师的35%。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较低,很大一部分教师的角色定位偏颇,满堂讲的现象较为严重。面对这种情况,2007年在天津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学校提出了“励志” 办学理念,以“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为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在“励志”
2、 办学理念引领下,我们聚焦课堂,向四十五分中要效益。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课堂教学上遵循“变讲为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探索一种能够切实贯彻体现新课程改革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模式来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用模式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模式来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把全体教师统一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来,把研究教学模式作为实现“低负高效”的切入点。下面介绍我校的探索过程:,一、导学稿使用背景,4,1、把脉诊断,聚焦问题2、明确方向,确定目标,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一)把脉会诊,聚焦问题,研议模式,5,1.把脉诊断,聚焦问题(1)许多教师讲授的时间远远超过学生自主学练的时间,把课堂当作讲
3、堂,对整个教学过程包办代替,替学生想、替学生说、替学生写教师成了主角,学生成了看客,影响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教师的满堂讲,处处不放心的现象极为严重。(2)常态课的课堂上教师从教案抄写习题,学生再做题的浪费时间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习题设计很少考虑学情,关注各层次学生。(3)课堂上设计的习题大多来自于课本和质量检测,教师精选习题,研究中考拓展延伸的意识欠缺。(4)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学习交流与小组活动时随意盲目,导致无效讨论、无效交流,宝贵的时间被浪费。(5)教学内容安排密度不当,结构松散,造成少慢差费。,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一)把脉会诊,聚焦问题,研议模式,6,2明确方向,
4、确定目标由此学校决定使用“导学稿”,以“导学稿”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制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划。总体目标是: (1)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出课堂要面向全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落实三维目标,使“问题导学,自学助学”的教学模式成为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常态。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3)打造“生动活泼低负高效”的课堂,形成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一)把脉会诊,聚焦问题,研议模式,7,1、建立机制,明确分工,达成共识。2、借鉴经验,结合校情,研究制定设计与使用方案。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
5、的基本操作模式。,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8,1建立机制,明确分工,达成共识。由一把校长任组长,宣传动员,与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全面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聘请区督导室、教研室的领导、专家,研究、修正改革方案。汲取宝贵的经验,确立 “问题导学自学助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以“导学稿”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线索。明确分工,制定职责,责任到人。主管校长培训教师,更新课堂教学观念,使全体教师认识此项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教科室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专题培训,教师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环节的盘
6、点与反思”,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教师通过“富脑工程建设”开展读书活动,树立新的教学观、人才观。教务处组织学科组长、备课组长认真研究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按照“骨干先行”的要求,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撰写“导学稿”初步形成“导学稿”的编写要求,再由骨干教师执教研究课,供大家学习研究完善。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职责范围认真参加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主管校长、教务主任率先垂范参与同课异构活动,传统课与课改课的对照。课堂上学生会心的笑脸,暂困生可喜的变化,问卷调查的真实数据坚定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9,2借鉴经验,结合校情,研究制定设计与使用
7、方案。导学稿的编写突出两个关键词即“导”与“学”。预习导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学生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问题,对于疑难问题要作好标记或者在“导学稿”上问题交流的环节作记录。教师在这个环节要作充分的预设,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此外在释疑点拨环节要体现教师引导的作用,体现“导”的方法和过程。“学”体现在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用学生的思维研究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自学、自问、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将教学
8、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根据学情制定出一套学生学习的方案,使“导学稿”既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又能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10,导学稿设计的常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吃透教材,帮助学生建构、梳理知识体系。提供适当的学法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典型习题。活动习题设计要面向全体。注意“教学合一”,追求“低负高效”。,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2借鉴经验,结合校情,研究制定设计与使用方案。,11,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2借鉴经验,结合校情,研究制定设计与使用方案。
9、,备课组活动要求:规范备课程序。独立备课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规范备课组活动的模式:把教材解读、研究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和课堂设疑环节作为备课组活动的三个中心环节,缺一不可。加强备课组计划管理。要求备课组长在学期初制定学期备课计划,明确分工,确定各课(章节)主备人,过程中要做到月调整,周计划。,12,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2借鉴经验,结合校情,研究制定设计与使用方案。,备课组活动要求:细化备课组活动要求:a主备人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同组其他教师同时备课(不用形成稿件)。主备人提前一周把自
10、己的准备内容交给同组教师研读,同组教师研读后带着问题参加备课组活动,提出改进修正意见后形成定稿。 b 为提高“导学稿”的质量,教科室还要组织教师对定稿后的导学稿进行审议通过才能够进行印刷使用。 c 为保证“导学稿”使用环节得到落实,教科室针对练稿使用进行周检查。对于使用有待提高的教师采取单独指导形式,对于问题学科组采取学科组针对性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导学稿的规范程度、设计质量,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13,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2借鉴经验,结合校情,研究制定设计与使用方案。,明确格式要求:1页眉统一打印“大港六中“问题导学自学助学”课堂教学模式
11、第一行:标明年级、科目第二行:标明课题、课型、主备人、审核人、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导学稿内容环节要求:导学稿主要包括: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预习导学、问题交流、自主研学、释疑点拨、梳理归纳、课堂训练。,14,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我们首先对新授课的模式进行研究,从09年10月开始在毕业年级尝试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有了一些不成熟的认识,下面结合新授课课型具体介绍基本操作模式和要素。新授课具体环节为预习展示、问题交流、自主研学、交流质疑、梳理归纳、释疑点拨、实践检验几个基本环节。,15,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
12、摩研讨,践行模式,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1)预习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和效果做简要但又非常必要的检验,以确保课前的学生预习效果和质量,长期坚持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详尽具体的预习作业(口头或书面体现在导学稿上),预习情况的检查要以一定的便捷有效的检验方式作保障,辅助于适当的评价,使之成为有效的督促手段,要注重检验方式和内容的针对性、自主性,切忌走形式和过场。,16,(2)问题交流:在预习的基础上,就学生自学中遇到或发现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质疑,然后教师梳理学生的质疑问题,一并呈现给学生,使该环节成为以问题为引领的学习目标展示。(3
13、)自主研学:学生以前面师生交流梳理的问题和“导学稿”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自主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研学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17,(4)交流质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导学稿”中的有关问题,对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形成共识如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相互质疑,最后对问题达成共识或在讨论交流质疑中不能解决而形成共性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过
14、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要避免无效讨论,虚假问题。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后面的梳理归纳中帮助学生解决。,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18,(5)梳理归纳:这一环节教师应做好这样几件事,首先是就学生在自主研学和讨论交流遇到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这里教师应力争做到的语言精练,内容精要。二是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产生的问题展开。三是具有启发性,使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能尽量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注意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独创性见解或问题给予表扬,切忌讥笑
15、挖苦学生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五是要指导学生或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式,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19,(6)释疑点拨:教师解答学生解决不了,或没有认识到的问题。总结规律、方法、技巧。(7)实践检验: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量与难易梯度的把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二)聚焦课堂,观摩研讨,践行模
16、式,3研模实践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20,1、剖析课例,对比反思,使各环节精细化2、改进课堂评价标准,引领改革方向,使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化3、引入学生评价,凸显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模式生本化,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21,课堂存在问题:1.缺乏问题引领2.缺乏学生活动设计,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学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动力作用,研究解决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改进设计方案,总结有效策略,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通过听课诊断我们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22,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存在的问题:
17、1教材解读分析占的时间比例过长。2研究学生“如何学”的环节短缺。3研究破解难点的途径和方法的环节短缺。4研究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环节没有。5研究课堂设疑环节没有。,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23,导学稿呈现的问题:1导学稿上提出学习目标但是找不到与之相关的达成目标的活动内容的设计。(目标空洞)2导学稿没有体现“问题导学”缺乏问题设置 或者有问题设置,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设计粗糙。,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24,1剖析课例,对比反思,使各环节精细化我们以学科为单位选择骨干教师,用最熟悉的教材,最习惯的教学方法上课,再安排几位教师以同样
18、的内容,录制以“导学稿”为载体的研究课。学科组长组织教师剖析这些课例,让组内教师共同分析每一个教学流程、每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细节、每一种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行为,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各学科组在对照中反思,在对照中调整,在对照中优化,力求每个教学流程都真正做到了优质高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25,2改进课堂评价标准,引领改革方向,使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化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对大港六中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两次修订。第一次将导学稿设计与的
19、使用融合在评价标准当中,第二次在此基础上又将现代化达标的六项要求融合进去。旨在于引导教师转变只关注自己备得是否精准全面,讲得是否精彩的“重教轻学”的思想,引导教师站在“关注学生发展,落实三维目标”的高度来备课、讲课、评课。强调“以学评教”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角色状态,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26,3引入学生评价,凸显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模式生本化引入学生评价建设开放、民主、优质、高效的课堂,离不开课堂的主人学生。一节课上得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评价机制的引入,就是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教师的课堂给予客观
20、的评价。教务处深入学生,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并将建议整理后与任课教师交流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二、导学稿探索过程,(三)骨干引领,打磨提升,深化模式,27,二、导学稿探索过程,(四)全员参与,尊重个性,凸显特色,目前“问题导学自学助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为了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形成独特教学特色,降低“导学稿”对教师的“束缚”。学校现阶段倡导教师个性化使用。不必局限于某种固定的程式,切忌生搬硬套。必须灵活调控,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要素也并不是说每堂课都必须有,重点还是要依据教情、学情灵活地进行优化组合。,28,二、导学稿探索过程,(四)全员参与,尊重个性,凸显特色,从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入手,一年多来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体会和认识更加深入,我们明确了操作方法和步骤。使教师有法可循,统一运用,统一指导,使之具有了一定的规范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得到了全体教师重视和践行。教师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频率高了,师生情感沟通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教与学的氛围正在形成。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上六中人仅仅迈出了一小步,但是我们相信“坚持出特色”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赢得更多的信任与认同。,29,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