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8345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题讲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锋 二0一二年五月,第一部分: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内容提要: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如何,以及人力资源是如何得到开发和利用的,直接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进行了界定,并依据相应的现状资料和数据,论证了中国目前人力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质量不高,因此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不高,得到中国目前依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而非人力资源强国的结论;进而通过对中国未来人力资源走势的分析,认为中国未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劳动力数量的绝对短缺,人力资源数量不会影响

2、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和结构等。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人力资源的一些设想。,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论述人力资源是曾说:“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和经济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因而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据世界银行测算,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自然、物质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源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为49%,发展中国家为31%。,49%,31%,人力资源以本身特有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高增殖性决定了它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三大经济源中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

3、源。 中国的发展,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核心地位,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上。,一、人力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以 及整体水平的衡量,“资源”一词,从字面上看是“资财的来源”。广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一般来说,它是指一个地区在特定时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是一定时期劳动力人口数量和所具有的质量总和。 人力资源不仅具有量的规定性,同时也具有质的规定,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概念中最主要的两个范畴。因此,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可以大致表示为: 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一定年龄的具有劳

4、动力的劳动者数量,劳动者的质量、结构等。,二、中国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总体评价:中国依然是一个人口大国而非人力资源强国,1、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资源总量非常丰富,目前每年的人口数量依然在以接近7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 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9.34亿(男性4.75亿,女性4.58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为71.38%。,25.83%,9.14%,5.89%,2、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低,消弱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丰富的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数量,有利于提高劳动分工带来的效益,并且具有低工资优势,为中国今年来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必要条件 然而丰富又过快的人力资源,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并给经济社会的和

5、谐发展带来了隐患 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丰富,然而人力资源的质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人力资源低质量状况抵消了人力资源在总量上的优势,造成人力资源的总体优势并不突出,丰富的人力资源总优势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不高,除了体现在整体素质水平的指标不尽人意外,更重要地体现在就业和经济发展中,在劳动力总量及其丰富的前提下出现的一些行业劳动力的短缺,三、中国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未来可能变动趋势,中国人口与人力资源的未来可能变动趋势为:人力资源总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出现绝对短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对人力资源质量的开发。,21世纪初,21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16亿人,中国人

6、口发展趋势,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资源总量丰富的秉赋不会很快消失,而且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的一个长期趋势和特点,劳动力的质量将会随着今后国家加大对教育和健康的投入,继续得到提高。然而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劳动力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高,而是国家是否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并且造就社会需要的各类不同质量要求的专业人才。,四、加快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政策措施,将众多的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变成较大的经济优势,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启动机,而不是成为经济经济发展的负担,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消化吸收这些劳动力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充分就业,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7、和闲置;另一个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促进人口大国尽快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1、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从而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基础。,2、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效率之一,是看能否充分利用已有的人力资源,也就是能否实现充分就业,这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应当具有重要的地位。,3、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例不到4%,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2%,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8.8%,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比例,实现资金上的保障。,预计

8、在2012年比例将达到4%,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尽快完成在全国城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和扫除青年文盲的目标,实现基础教育的全面覆盖。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于今年一月二十七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中西部仍有百分之八的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且这部分地区又是非常困难的地区。),职业培训方面,要重视职业培训与技能开发。职业和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力求达到职业教育培训的优势化与实用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医疗保健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

9、疗保健及服务工作,培养和激发人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人们的需求多样化和质量化,启动保健产品的发展。,4、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开发配置的效率,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并且在流动过程中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要逐步消除劳动力和人才流动在制度方面的限制,创造良好的劳动力流动的渠道,同时要加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政府服务,充分发挥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第二部分: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6,序论 一、我国已初步建成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0、新问题 三、“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序论:社会保障一般,(一)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二)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三)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型(四)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小结:发展趋势与对我启示,序论:社会保障 一般,(一)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3个标志性事件 19世纪80年代, 德国陆续颁布疾病 保险法、伤残和 养老保险法等法规。,“养老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序论:社会保障一般,(一)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3个标志性事件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第一次提出了SocialSecurity的概念。 规定国家为老年人、儿童

11、、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雇主要为劳动者支付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提供医疗保险,罗斯福,序论:社会保障一般,(一)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3个标志性事件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保障制度。1952年国际劳动组织通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首次在世界范围使用“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已经从单个国家的政策变为当代各国政府都应当追求的社会目标,序论:社会保障一般,(二)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国际劳动组织关于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公共措施,以保护其成员免受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造成的停薪或收入大幅度减少的经济损失及社会贫困,并对其社会

12、成员提供医疗照顾和对有子女的家庭提供津贴,序论:社会保障一般,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序论:社会保障一般,(三)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社会援助(Social Assistance)有人称为普惠型或福利型社会保障,以英国和北欧国家为代表。弗利里奇报告;福利国家;积极的福利社会;社会保险(Social Lnsurance),以德国,美国,日本等为代表。代际赡养储备基金计划(Provide Fund),也称为公积金计划,以新加波,智利为代表。 此外,雇主责任计划(Employer Liability),序论:社会保障一般(四)社会保障的项目,序论:社会保障一般,小结: 国际社会保障发展 两个方向 发展

13、中国家: 健全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发达国家: 应对老年化,福利刚性,生活重负,多元需求,序论:社会保障一般 小结,国际社会保障发展 四种趋势相互借鉴,单一模式向混合模式演进 多层次,多支柱 调整政策,消极保障向积极保障转变 预防性支出,延迟退休年龄 重新整合,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过度 统一管理或服务联盟,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分散风险,社会管理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 政府承担有限责任,个人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但须注意趋利冒险现象,序论:社会保障一般 几点启示,根据本国国情,选择恰当的社会保障制度 无绝对的“好坏”或“高低”之分,关键是符合国情社会改革要注意基本制度的稳定性,循序渐进地推进

14、刚性需求,柔性处理健全的管理服务体系,是实现社会保障政策目标的基础 三分政策,七分管理应对经济社会危机,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契机 公众的公平述求尤为强烈;解除后顾之忧,有助于改善消费预期,增加有效需求,一、 我国已初步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社会保障的3大功能: 社会的“安全网”:突破家庭,行业,地域的局限,把众多社会成员连接在一起,共同化解风险,有利于减少社会贫困; 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做为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更强调公平原则,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发达国家基尼系数一般能从初次分配时0.44 为0.28 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起伏和结构调整中,通过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

15、生活而减少可能引发的社会震荡。,一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我国社会保障的三个基本阶段:劳动保险阶段(19511983初步形成) 限于国有单位,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保险阶段(19842002改革探索) 以城市为中心,以职业人群为重点统筹城乡阶段(2003今发展创新) 覆盖全民,人人享有,一 、我国已初步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一)各项社保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覆盖人群迅速扩大,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三)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四)多渠道筹资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增强(五)社保管理体系初步建成,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一)各项社保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障从城镇扩大

16、到农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基本保障,城镇基本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十一五尚未建立制度 仍沿用原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农保,新农合,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医疗救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单位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二)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十一五”以来,各项社保参保人员快速,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参保参合人数超过12亿。,(二)覆盖人群迅速扩大,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些突出矛盾得到缓解中央财政安排50

17、9亿元资金,解决和推动解决800多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等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将100万“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2011年又将有300多万人纳入。先后有550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各类社保计划,(三)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较“十五”末增长近一倍,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单位:元/年),支付限额,社平工资,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0元,2012年提高到24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增强

18、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镇5项社保基金增长情况,财政收入2002=18904,财政支出1999=13188,国内生产总值1991=21826,(五)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逐步向乡镇,行政村延伸在全国实现了省,部联网和数亿参保人员的检测数据上传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机制,76.2%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台湾,“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基本经验有四条: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公共财政支出更多的向社会保障倾斜,推动实现人们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基本经验

19、,第二,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水平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格局。,基本经验,第三,与时俱进,抓住重点,针对热点,突破难点,优先解决制度“从无到有”的问题,逐步实现制度安排上的公平:推动覆盖面“从小到大”,将更多的群体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保障水平“从低到高”,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基本经验,第四,以改革为发展动力,坚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充分发展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完善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二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业化加速城乡结构急剧变化人口老龄化来势凶猛

20、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影响加深,二 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工业化加速对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政策供给需求空前旺盛 利益格局变化,社会风险变大,公众诉求多元化无基本保障的要求纳入范围有基本保障的相互攀比水平水平已不低的要求改进管理服务方式,二 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二)城乡结构急剧变化既形成统筹城乡的契机,又凸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镇无业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任务繁重而急迫;同时对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提出新要求。,(二)城乡结构急剧变化,“六普”:2010年城镇实际常驻人口比重为49.68%

21、。,二 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三)人口老龄化来势凶猛既对发展老年产业提供机遇,又增加社保资金长期平衡压力。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仅1569亿元,占养老保险基金总额12.5%。,二 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四)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保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适应 人力资源流量激增、流域扩大、流速加快、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出现,传统的以单位为依托的社保管理方式已远不能适应。,二 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五)经济全球化影响加深社保面临多重挑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带动人工成本走高,可能影响外资流入和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汇率变化可能导致国内一批中小企业停产关闭,增大社会保障

22、压力。我过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寻求保值增值,在国际金融危机时,势必增大投资风险。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已经不可能局限在本国范围内考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二 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利条件,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政治优势 组织基础2、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社会环境 群众基础 3、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物质条件 经济基础4、已经构建了基本体系和积累了较丰富经验 明确目标 工作基础,三 “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基本方针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体系结构以社会保险、社会求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

23、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总体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设、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机制和体制,实现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方式多样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网,三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决定我国社保走向的基本国情1.人口多必须公平优先,但又不能搞高福利2.底子薄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先补缺在扩面3.差异大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4.老得快未雨绸缪,调产业结构、建服务体系、改人力资源、备长期平衡资金5.历史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责任,三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总体走向 增强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保证可持续性,1.全面实施新农保制度2.建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24、3.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4.研究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城镇基本保障,农村基本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公平性之一弥补制度缺失,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工伤保障,生育保障,新农保,新农合,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医疗救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单位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增强公平性之二扩大覆盖范围,“十二五”期末目标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7亿人。2.新农保全面实施,参保人数4.5亿人,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领取基础养老金。3.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13.2亿人。4.失业保险参

25、保人数1.6亿人。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1亿人。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5亿人。7.被征地农民有可靠的社会保障。,增强公平性之二扩大覆盖范围,促进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的参保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原“家属工”、“五七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健全适龄农民参加农保的激励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增强公平性之三提高保障水平 1.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并建立随经济发展、工资增长、物价变动等因素逐步提 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保障水平2.职工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

26、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居民医保、新农合达到70%以上,提高保障水平 继续提高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适应流动性之一 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增强规范性和互济能力,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医疗、失业、工伤3项保险全面实行地市级统筹,推动完善省级调剂金制度新农保基金也要实行省级管理,适应流动性之二 有效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以农民工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服务,适应流动性之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定养老保险城乡衔接办法整合城

27、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保证可持续性之一,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坚持权利义务相联系的机制,防止泛福利化落实用人单位缴费责任,逐步减轻负担政府承担主导、主体责任,保证可持续性之一多渠道筹资 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到15% 20%,保证可持续性之二实施更加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继续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计划地开展弹性延迟退休年龄试点形成“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形成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保证可持续之三社保基金投资保值,进一步充实全国

28、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拓宽投资渠道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保值增值方式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保值增值其他社保结余资金保值问题 社会保障法第69条:“社会保障基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务院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保证可持续性之四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补充医疗保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城镇居民基本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险,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托底,保证可持续性之四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补充层制定更有利的税收优惠政策,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统筹实施覆盖各类人群、分档的补充医疗保险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社会保

29、障需求,保证可持续性之四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保底层 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社会救助能力建设 完善自然灾害救援体系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完善慈善捐助政策法规 建立国家投入机制 发展经常性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 积极推进福利事业 老年护理,社区福利设施,儿童福利,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措施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健全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及爱情那个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和宣传加强社会保障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社会保障国际交流与合作,保障措施之一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社会保险法律体系,法律,条例,规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

30、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生育保险条例,登记类规章,转移类规章,投资管理类规章,保障措施之二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社保机构内控制度规范流程,相互制衡,信息披露;行政监管主管机关,财政专户,审计监察;建立和完善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社会监督多方组成的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公众监督对账程序,举报系统,舆论监督。,保障措施之三健全社保公众管理服务体系,目标: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原则:方便、安全、低成本方针:以基层为重点,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水平内部潜力:加快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步伐外部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委托管理和

31、购买服务,社保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0%,社保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87,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促进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管理,探索制定准入性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大力推动实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等方式,保障措施之四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进行“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国家需投入建设资金,并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支持,全国统一标准、兼容多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发行8亿张,覆盖60%国民。,建立全国统一 的社会保障电子 查询和网上服务,衷心感谢,东宝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 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坚 强领导和有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