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醒,站,富,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课程标准,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材料一:,?,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社会上:各派救国方案失败,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以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社会背
2、景: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不同救国主张均告失败。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个人因素:孙中山由改良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2.提出: (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_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_”。 (2)进一步阐发: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个纲领进 一步阐发为_三大主义。,同盟会,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
3、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3.三民主义的内容,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作为斗争对象,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但不盲目排满;有反帝意愿,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由国民共享;后又提出“土地国有”,用赎买来实现。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但不彻底,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群众基础.,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民主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前提),(核
4、心),(发展补充),3、三民主义的内容,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推翻清政府 民族独立,没有明确反帝,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作为斗争对象,平均地权,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核定地价,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群众基础.,1、“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C,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5、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 【解析】选B。据题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和所学史实可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故B正确。,一、三民主义的提出,4、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进步性: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没有将整个封建地主作为斗争对象 也没有
6、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奋斗一生的指导思想。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因为三民主义( )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民族革命要求 C.表达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正确途径,【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重要作用。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推翻封建清王朝的统治,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在思想上要求实行民主、自由、平等,所以说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些都是当时世界进步潮流。,1.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了 _ _ ,推翻了清朝的
7、封建统治。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3月。(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 _,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作用: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 _具有进步意义。,中华,民国,全体国民,封建专制制度,二、三民主义的实践,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解析:D。美国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因此不存在与封建专制的斗争,由此排除A选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
8、未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由此排除B选项;c选项明显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因此都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起因: _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2)表现: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_”“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袁世凯,二次革命,2.颁布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宪法 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指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9、 2、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和 (1)背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尤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2)斗争:1913年,宋教仁被刺,发动“二次革命”1915-1916年反袁复辟,开展护国运动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掀起讨逆运动1917-1918年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1920-1922年,孙中山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典型题例】:(2010北京海淀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图5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孙中山亲笔题词墨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下关于孙中山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C。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
10、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B项错误;孙中山没有直接发动武昌起义。北伐战争是1926年7月,孙中山已经逝世,故A、D说法错误。,A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 A、客观条件:孙中山民主革命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 B、主观原因:孙中山的爱国热情和与时俱进的精神。,2. 提出:在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内容意义:,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实际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把旧
11、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合作探究: (1)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2)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何关系?,3.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新旧三民主义之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 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 (后提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明确提出反帝; 反满到民族平等,增加节制
12、资本 更关注工农的利益,强调民权普遍性;,明确提出反帝(最大区别),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义。 毛泽东,回答:(1)新三民主义是否等于三大政策?否。但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手段,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4、评价:,(1)进步意义: 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
13、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在全国展开。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内容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同:,异:,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革命目标基本相同,即反帝反封建,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即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只有一个革命阶段。不同的根源: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要点突破】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结合讲义和大一轮170页比较异同),三民主义,
14、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 背景,2 提出,3 内容,4 评价,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 指导辛亥革命,2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三 、新三民主义,1 原因,2 提出,3 内容,4 评价,少年壮志,奔走革命,建立民国,捍卫共和,“中山精神” 包含: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思想; “天下为公”“博爱”高尚的人格;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 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等优秀品质。 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高远志向; 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精神。,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君主专制,
15、建立国民的政府,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新”在反 帝,“新”在强调 普遍平等的民权; 反帝反封相结合,“新”在更 关注农民和工人,联俄 联共,扶助 农工,扶助 农工,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课程标准: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一、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1 历史条件:以前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近代中国革 命运动的发展需要新的指导思想。 2 阶级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16、。 3 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4 实践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 5 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指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中共成立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年)发端阶段,2.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年)初步形成阶段,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走向成熟,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毛泽东思想的发端与形成(1921-1945年),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1946-1976年),5.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17、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发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1927) (1)表现:(2)著作:(2)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二)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19271937年) (1)背景:(2)实践与理论:(3)意义:,国民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即要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武装斗争。 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实践: 著作:理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的红
18、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 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三)走向成熟:抗战时期(1937-1945)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1)形成基础:(2)首次提出:(3)正式确立:,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四)毛泽东思想的
19、发展 1、表现: (1)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内容: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规定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规定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意义: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表现: (1)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为全党提出新的目标: (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
20、论准备。,(四)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表现: (1)主持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为全党提出新的目标: (2)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3)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中国社会状况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发端,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等,初步形成,论持久战 论联合政府 新民主主义论,革命
21、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丰富和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典型题例】: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A B C D 解析:A。产生于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22、时期是19531956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提出于1957年。,三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5.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 6.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四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五、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23、理论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
24、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当堂巩固:,提示:1、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向乡村,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BACK,新时期的理论探索,(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概述“三个代表”
25、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课程标准,不论是黑猫或是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一 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必要性)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能性): (1)对象:“两个凡是” (2)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邓小平理论,一 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必要性)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能性): (1)对象:“两个凡是” (2)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3、新理论宣言书的发表(1978年): (1)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26、向前看 (2)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邓小平理论,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A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B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 (3)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理论,二 邓小平理
27、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2、明确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2、明确提出: 3、初步形成:,1982,中共“十二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8、(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邓小平,中共十三大,【知识链接】: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内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
29、: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2、明确提出: 3、初步形成:,1982,中共“十二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2、明确提出:1982年,“十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邓小平南方讲话,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内容,社会主义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30、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意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二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2、明确提出:1982年,“十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十三大”,初级阶段理论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5、体系的完整:6、最终形成: 1997年中共“15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1992年中共“14大”,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祖国统一:,发展阶段:,党的领导:,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三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含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
32、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3)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含义、精髓和核心?,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1)地位:,(2)贡献:,五 邓小平
33、理论的指导意义,【典型题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 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都是在对过去的“左”的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 B C D 解析:D。解题关键是对两者内容的准确识记和理解以及比较能力。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比较容易得出是两者的共同点,而比较容易漏选: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体现了“农村包围城市”,而邓小平理论中先农村后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体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有那些?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展开; (2)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 (3)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34、;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推动; (5)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的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 提出的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1)国际: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提出的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1)国际: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2)国内: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35、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 创立:,2001年七一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十六大报告对其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形成:,成熟:,创立:,2000年2月 ,明确提出,更加系统、成熟,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 内涵:(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简述“三个代表”思想的辩证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统一
36、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基础与根本,灵魂与先导,本质与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内涵:(1)内容: (2)根本问题: (3)核心: (4)本质: (5)精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四)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37、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新中国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走欧美式的道路,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中国崛起”之路,西方民主思想,马列主义,同盟会成立,1945中共七大,1997十五大,2002十六大,民权主义,群众路线、实事 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理论上解决 了政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问题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问题,回答了建设什么 样的党、怎样建 设党的问题,资民主革
38、命纲 领,推翻帝制, 立民主共和国,指导民主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胜 利,成立新中国,指导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 的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旗帜,把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未明确提出反帝纲领,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吸取 以往革命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是全党集体 智慧的结晶;本质特点是实事求是。,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向社过渡时得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理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专题小结: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共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革命道
39、路,使中国革命屡遭挫折。 (2)“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中国成立后 (1)“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照搬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当时除了苏联之外别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长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缺乏民主、监督,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2)“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成就,20世纪末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 3认识:不管是革命还是建设,既要借鉴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