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第一讲,(1)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3)任何一个细胞都是从已经存在的细胞 分裂而来的。,细胞学说,一、细胞学说与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整体水平、亚显微结构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面来研究细胞的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医用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活动规律及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的科学。,细胞学形态结构 细胞生物学生物学活动机制三维机构 分子生物学大分子结 构的研究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细胞生物的主要发展方向
2、,二、细胞生物学发展结构图,三、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重点领域,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 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一)研究内容,1.生物膜与细胞器2.细胞骨架系统3.细胞信号转导4.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5.细胞增殖及调控6.细胞分化与调控及干细胞7.细胞衰老与死亡8.细胞工程9.细胞起源与进化,染色体 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内的网络调控,(二)重点领域,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学
3、研究中论文发表最集中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 and post-genomic analysis)。,(三)热点问题,功能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细胞生长与分化 干细胞研究细胞信号转导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增殖及调控 细胞衰老与死亡细胞与分子免疫 细胞粘附与通讯,内容(方向);领域(范围);热点(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曾提出 当今全球疾病研究最热门的科研领域: 癌症(cancer)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
4、(infectious diseases:AIDS,hepatitis),(四)难点问题,安乐死 器官移植 人工授精 死亡标准(脑、心) 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动物克隆 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四、细胞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五、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1998 发现人类胚胎干细胞、阐明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和发现细胞凋亡基因及调节规律,1960 蛋白质合成操纵子学说,1961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1968 遗传密码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1969 癌基因学说,1970 反转录酶,1972 膜的液态镶嵌模型,1976 膜上离子通道,1977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1999
5、 发现细胞膜水通道,2000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1997 克隆羊和核小体核心组蛋白8聚体原子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要进展,21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
6、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了人体“气味感受器”的大型基因家族。它对应着的相同数目的气味受体种类,并从分子层面到细胞组织层面清楚地阐明了嗅觉系统的工作原理。5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在1982年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从此推翻了胃溃疡等疾病是由于精神紧张所致的传统观念。6 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RNA干扰机制。 RNA能够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导致相应蛋白质无法合成,从而直接从源头上让致病基因“沉
7、默”,可有效治疗疾病。,7年,英国科学家埃文斯、美国科学家卡佩奇和史密斯在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做出贡献。 他们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对活体内特定基因进行改造,这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1 1937 1925,英国,美国,美国,路克-蒙塔尼埃(法国),楚尔-郝森(德国),巴雷-西诺希(法国),2008年,德国科学家楚尔郝森因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而两名法国科学家巴雷-西诺希和路克-蒙塔尼埃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947,1932,1936,2009年,美国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罗尔格雷德以及杰克绍斯塔克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伊丽莎白-布莱克
8、本,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1948,1952,1961,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试管婴儿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布鲁斯博伊特勒 朱尔斯霍夫曼 拉尔夫斯坦曼(美国, 1957) (卢森堡 ,1941) (加拿大 ,1943),201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因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领域的贡献共同分享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约翰格登 (英国),山中伸弥(日本),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
9、ser),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193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1963年出生于挪威,1962年出生于挪威,以奖励他们在“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方面所做的贡献。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为何当我们在下次重复同样的路线时能够迅速查找到这些信息,我们在大脑中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存储的?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行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端粒和端粒酶,1938年:McClintock和Muller 发现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可维护
10、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提出“端粒”概念; 1972年:Watson 推测有机体内存在可以保持染色体顶端的“末端复制问题”假说; 1978年:Blackburn 首次阐明了端粒结构; 1985年:Greider 和 Blackburn首先发现了端粒酶; 1987年:命为端酶(telomerase); 1989年:Morin 在人 Hela 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1995年: Feng 等克隆了人类端粒酶 RNA 基因:Collins 等纯化并克隆了四膜虫端粒酶两个多肽: 1997年:Harrington 发现了人类端粒酶相关蛋白 TP1.,一、研究进展,是指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
11、由富含 G 的 DNA 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所构成的一种核蛋白复合体。,二、端 粒(telomere),Cn(A/T)m (n1,m=1-4),(一)概 念,哺乳动物端粒末端形成环状结构,保护染色体 3端的稳定,1.序列大多数长约 58 bp; 2.DNA 3端较5端长,且呈弯曲帽状(1216 bp); 3.不同种类的端粒 DNA 序列不同;四膜虫:5-GGGGTT- 3哺乳动物(人):5-TTAGGG- 3长度约 515 kp 4.非结构基因,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 5.与特异性端粒结合蛋白结合; 6.以端粒酶 RNA 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二)特 点,(三)形 成,(四)功 能,
12、保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保护染色体末端 决定细胞寿命 参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调控 参与凋亡级联反应核信号的发放 参与对线粒体保护作用 参与胞浆Ca2+水平调节 参与细胞因子调节 参与组织分化调节,三、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依赖于 RNA 的 DNA 聚合酶。是在永生化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存在的,可使端粒长度不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以帮助细胞跨越衰老、危象而达到永生的酶。,(一)概 念,(二)结 构,端粒酶 RNA 组分(TR),端粒酶相关蛋白,端粒酶是人端粒酶 RNA(hTR) 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 间形成的复合体。,是含有 CAACCCCAA 序列的 RNA 可
13、充当合成 TTGGGG 的模板 能以TR为模板利用端粒酶的逆转录酶活性延长端粒 在核酸一级结构上,TR具有一定的种属差异 哺乳类动物的TR比纤毛虫长 23 倍 人类的TR 基因(hTR)位于 3q26.3 hTR 部分序列产物与人端粒重复序列(TTAGGG)n互补,端粒酶 RNA 组分(TR),端粒酶相关蛋白,分离十分困难,P80结合端粒酶RNA 成份. P95结合端粒DNA。,四膜虫,人类,TP1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1),TP2 (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2 或hTRT),可分别与端粒酶 RNA 及单链端粒 DNA
14、 发生交联,催化亚单位,最近,Jiang等人通过电镜发现四膜虫端粒酶全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核心催化组份和另外一端的辅助因子组份。其中p50蛋白则起到了连接这两大组份的桥梁作用。,端粒酶是蛋白质结构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大难题,这是因为在细胞中端粒酶的丰度非常低,而且端粒酶本身的结构也非常复杂。在细胞外又很难通过人工表达的方式获得。所以结构生物学家一直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端粒酶中容易获得的某些片段上,希望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貌。,此结构图为未来的端粒酶全酶结构与功能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我们可以根据该图判断应该研究端粒酶全酶中哪些RNA和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点。最近的人类端粒酶全酶电镜解析
15、图谱表明,我们人类的端粒酶和四膜虫的端粒酶有所区别,即我们人类的端粒酶可以形成一个有功能的二聚体。不过这份人体端粒酶的结构图谱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有关人体端粒酶与已知的端粒酶相关DNA结合蛋白之间有什么相互作用。,RNA template,Telomerase,1.RNA和DNA单链 互补序列识别结合,2.以RNA为模板的逆转录过程,3.再发动新一轮的合成延长, 合成较长的重复序列,(三)作用,DNA polymerase,4.以延长的DNA单链为模板,3-OH为引物合成富含C的互补链,利用反义技术,利用核酶技术,利用分化诱导剂,其他途径,利用核苷类似物,(四)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对细胞生存及肿瘤
16、发生有重要作用 为抗衰老和抗肿瘤研究提供新思路 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恶性肿瘤和预后的辅助手段,四、临床应用,其他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ongenital aplastic anemia)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l,DKC)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病人特定类型细胞中端粒缩短,细胞分裂能力下降,从而破坏了红细胞或特定组织的更新而出现疾病。,干细胞研究及其应用,1.干 细 胞(stem cell)的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始细胞称为干细胞。,干细胞是
17、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一、干细胞的研究,1981:M.J.Evans 等体外培养老鼠的胚胎干细胞;Elizabeth Carr成为美国的第一个试管宝宝。,1878:出现第一篇哺乳类的体外受精卵报导。,1959:完成第一例兔子的体外受精卵。,1968:R.G.Edwards 和 B.D.Bavister进行人体外受精研究。,1978:世界第一个试管宝宝 Louise Brown 在英国诞生。,1989:M.F.Pera 等制造人类畸胚瘤细胞株。,2.干细胞的研究进展,19951996:恒河猴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分化成三种胚层。,1998:James Thomson从人类体外受精卵
18、取得胚胎干细胞,并能稳定地在体外培养;J. Gearhart从胎儿卵巢或睪丸组 织,得到一种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生殖细胞,称为人类生殖干细胞。 1999:Science杂志公布干细胞为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榜首。 从小鼠肌肉组织取得的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血液细胞,证实成体干细胞具有可塑性。 2000: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美国政府准许用政府经费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 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人类胚胎干细胞并使其在体外分化。 2001: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邦政府将有限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 2002:Nature评选干细胞的争议为本年度科学界重大新闻。,2003年:美国卫生独立研究院(NIH)施松涛等人首次发现牙
19、齿间质存在干细胞。 2005年:干细胞研究领域学术丑闻:韩国汉城大学黄禹锡干细胞研究论文造假.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亚弥等成功诱导出鼠iPS,将干细胞研究扩充到一新领域 2007年:山中亚弥等人和汤姆森宣布成功利用人类上皮细胞诱导出iPS细胞。 2008年:美国科学家宣布在不伤害胚胎的前提下成功获取胚胎 干细胞。并解析了microRNAs在干细胞发育及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2009年:汤姆森利用皮肤细胞培养的iPS重分化为神经细胞,并在试管内成功再现神经细胞死亡过程。德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单基因调控方法成功诱导iPS。,我国干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和几大高校.上海生科院:时玉舫、金颖、杨黄恬
20、、肖磊;北京大学:邓宏魁、李凌松;复旦大学:朱剑虹等。我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看到了我国干细胞研究的潜力和广阔前景,组织了“干细胞之春”系列活动,带动了我国干细胞研究进步及产业发展,促进了我国干细胞研究与世界接轨。 2009年上海交大吴际教授等人在国际上首次分离出生殖干细胞,并培养得到能长期自我更新的生殖干细胞。,1981年,Evans 和 Kaufrnan 及 Martin 首次从小鼠中分离胚胎干细胞。至今已分离的胚胎干细胞:金黄地鼠(1988)貂(1993)猪(1994,1997)恒河猴(1995)鸡(1996)绒猴(1996)人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1998)目前不断报道成年组织来源的的干细胞
21、。,3.干细胞的研究概况,美国联邦政府在干细胞研究领域投入的科研经费5.5亿美元,用于胚胎干细胞经费只有2400万美元。2007年,欧盟正式宣布将继续资助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但禁止克隆人类和破坏人类胚胎。资助项目所需资金总额高达650亿美元。2007年,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等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制备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iPS细胞”,这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国在“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通过“863计划”已在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领域投入2亿元人民币,拟加快我国干细胞研究的步伐。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产业化计划等都从不同的层面上给予干细胞研
22、究多个重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干细胞研究成为继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之后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和最有应用前景的生命学科研究领域,1999年干细胞研究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9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之冠,2000年干细胞研究再次被科学杂志评为该年度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一。 组织工程是以干细胞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它有望解决临床上急需的人工组织与器官问题,进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干细胞应用的主要方向。,二、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多呈圆形且具有不同生化标志; 能无限分裂(连续分裂几代或长时间静止) ; 本身不是终末分化细胞,具不同的分化潜能; 分裂有两种形式干细胞或特定细胞; 增殖与分化受微环境调控.,对称分裂:分裂产
23、生的子细胞都是干细胞或分化细胞。,不对称分裂:分裂产生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细胞。,细胞分裂形式,肠干细胞(intestinal stem cell ),吸收细胞,杯细胞,潘氏细胞,肠内分泌细胞,分化潜能,(转分化和去分化),转分化:一种组织类型的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分化为另一种组织类型的细胞。,去分化:一种细胞向其前体细胞的拟向转化。,干细胞巢(stem cell niche): 干细胞在机体组织中的居所。,增殖与分化受微环境调控,(分泌因子受体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整合素与细胞基质),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
24、 单能干细胞(unipotent stem cell),(一)分化潜能,三、干细胞的分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胚胎性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EGC ) 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SSC)成体组织来源的干细胞(Adult-derived Stem Cell,ASC),(二)细胞来源,造血干细胞 骨髓间质干细胞 肌肉干细胞 成骨干细胞 内胚层干细胞 视网膜干细胞 胰腺干细胞,组织发生,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指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多分化潜能和较长期进行自我更新的细胞。,形
25、态特征,生化特征,1.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增殖特征,分化潜能,1)胞体体积小,核大,有一个或几个核仁。2)与胚胎外胚层和原始生殖细胞类似,而与ICM细胞不同。3)细胞中多为常染色质,胞质结构简单,散布着大量核糖 体和线粒体,核型正常,保留整倍体性质。(正常ES染色体正常,如异常则很难发育分化成动物个体)4)在体外分化抑制培养中,呈克隆状生长:细胞紧密聚集形似鸟巢,细胞界限不清,周围有时可见单个ES和分化的扁平状上皮细胞。(一个克隆细胞具有同样特征),形态特征,增殖特征,1)增殖迅速,每 1824h 分裂增殖 1 次。 2)可在体外进行选择、操作、冻存而不失其原有特性.,碱性磷酸酶表达(桑椹胚和囊
26、胚细胞均有碱性磷酸酶-AKP表达) 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早期胚胎细胞表面均表达胚胎特异抗原-SSEA-1),生化特征,1)形成畸胎瘤 2)形成类胚体 3)形成嵌合体 4)定向分化(改变培养条件,导入外源基因,体内定向诱导)*神经决定基因 NeuroD2 和 NeuroD3 转入 ES 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维生素A酸或视黄酸:诱导90细胞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聚集培养: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用 ES 作核供体进行细胞核移植:得到重构胚和动物个体,分化潜能,2.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1)用于移植治疗,2)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3)药理研究和新药开发,5)制备嵌合体动物,4)在动物克隆和转
27、基因动物中的应用,在成体组织或器官内,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形成部分组织细胞能力的未成熟细胞,成体干细胞(somatic stem cell,SSC),“Studies suggest that stem cells in different adult tissues may be more simila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and perhaps in some cases have a developmental repertoire close to that of ES cells. ”,Science, Volume 288, Number 5471, I
28、ssue of 2 Jun 2000, pp. 1660 - 1663,1.种类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造血干细胞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间充质干细胞 Desmohemoblast Stem Cells神经干细胞 Neural Stem Cells皮肤干细胞 Derm Stem Cells肠干细胞 Intestinal Stem Cells肝干细胞 Fetal Liver Stem Cells,胚胎细胞胚胎组织成体组织,2.来源,是已决定、未分化的细胞
29、,不是终末分化细胞,3.特点,横向分化,干细胞能无限地分裂,来源于自身,避免排斥反应,4.优点,可在体外大量扩增,且无伦理问题,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特定类型细胞,直接用于组织修复。,有没有通用的干细胞,5.面临问题,在体内的来源,有多少种,存在那些组织,增殖分化如何调节,在体内是否发挥可塑性,四、人类干细胞研究的应用,1.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有效手段 2.可从根本上揭示人及动物发育的决定基因 3.可作为评价新药及化学产品毒性及效能检测系统 4.ES细胞有可能成为今后细胞替代疗法和组织器官移植的最佳来源,临床应用,干细胞几乎可以应用到涉及人体所有的重要组织器官及人类所面临的很多医学难题。,癌症患
30、者手术后大剂量化疗后的造血和免疫重建 血管疾病或损伤后的血管替代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植入 神经疾病 感染性疾病 移植 部分遗传缺陷疾病的治疗, 意外损伤、放射损伤等患者的植皮, 肌肉、骨及软骨缺损的修补,髋、膝关节的置换 眼科,研究人员将老鼠的皮肤细胞转化为功能性脑细胞,京都大学用iPS技术成功培育出骨骼肌,将成肌细胞决定基因“MyoD1”导入iPS细胞中进行培育,9天后70-90%的iPS细胞变成了骨骼肌细胞,6天后制成能接受电磁刺激时能够收缩的成熟骨骼肌细胞。,组织工程化皮肤,组织工程化骨骼,组织工程化管状器官,组织工程应用,“大脑活动图”启示,去年夏天由美国6位科学家提出一项名为“人类大脑
31、活动图谱”的计划,此计划出台不久即受到奥巴马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运作,该计划经修订后上升为美国国家层面的大科学计划。2013年以来,围绕人脑布局的科学研究明显增多。 1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作为其未来与新兴科技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将启动一项耗资10亿欧元的人脑计划,以图在10年内模拟人类大脑这一人体最复杂的器官。2月在本年度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专门提到了这一脑活动图项目。4月奥巴马总统正式宣布将从2014财年的政府预算中拿出1亿美元,用于此项旨在揭开人类大脑未解之谜的研究计划。,大脑研究计划将会有助于科学家们获得脑部活动的动态图,并更好地理解我们如何思考、学习和记忆。这项计划能
32、够创造就业机会,并可能改善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 贝拉克奥巴马(2013.4.2),都是大科学计划,是自上而下政府推动的产物; 投入上:人类基因组计划是13年内斥资38亿美元,而大脑研究准备在10年有30亿的投入;目标看:两者都有刺激经济、创造新兴产业、提升美国的竞争力、扩大就业的内在考虑。会对科学研究的方式有颠覆性改变,造就新一代的科学实验劳动力,甚至改变教育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相似点,人类基因组计划有明确的终点,而脑活动图是无限的,不可能有终点;有测序技术,而支持这次脑活动图绘制的现有技术尚不存在,所以首先要把力量花在技术和工具开发上;投资来源,上次是NIH和能源部主导,这次有NIH、国防
33、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以及多家私立基金会如Allen脑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参与。,不同点,这次人脑活动图计划一开始就注意政府与私营机构合作,工业界也从一开始就介入。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工业界基本上没有参与。其实这种有组织而重复性、技术性高的工作特别适合高科技企业的参与。同时这次脑图计划一开始就注意协调好政府与私营机构的关系,避免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NIH与赛莱拉公司的竞争和克雷格文特这样的强势挑战等等。另外这次脑图计划在对疾病的治疗前景提法方面很谨慎,不轻言和许诺能治疗什么疾病,只提到会对与脑有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这与上次是很不相同的,这也是吸取了基因组计划的教训。,经验
34、教训,细胞生物学主要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与教科书,细胞生物学国际联盟 1976 开始,每4年1次细胞生物学大会 1980 我国成立细胞生物学学会 1990 我国举办首先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大会 编写10多种细胞生物学教学用书,一大批细胞 生物学专门人才,学术组织,Current Opinion Structural Biology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Cell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DNA and Cell Biology Cell Motility and the Cytos
35、keleton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国外学术期刊,Cell Science Nature EMBO Journal PNAS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Neuron,Annual Review of Cell Biology Trends in Cell Biology Plant Cel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Structure,国内学术期刊,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36、实验生物学报 细胞生物学杂志 Cell Research 植物学报 动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微生物学报 遗传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教科书,郑国锠 细胞生物学 郝水 细胞生物学教程 汪德耀 细胞生物学 韩贻仁 分子细胞生物学 汪堃仁 薛绍白 柳慧图 细胞生物学 郑国锠 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进展 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动态 宋今丹 医学细胞生物学 汤雪明 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凌一萍 医学细胞生物学 杨 恬 细胞生物学,思考题,2.干细胞的基本特性,1.干细胞及其分类,3.胚胎干细胞特性、应用前景和面临问题,5.成体干细胞特点、优点和面临问题,4.成体干细胞种类及定义,6.端粒、端粒酶及其应用,谢 谢!,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利兰哈特韦尔 (美国),保罗纳斯(英国),蒂莫西亨特(英国),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罗伯特霍维茨 悉尼布雷内 约翰苏尔斯顿( 美国) (英国) ( 英国),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彼得阿格雷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 美国),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机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