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文本11+师说 学案.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1674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文本11+师说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文本11+师说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文本11+师说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文本11+师说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文本11+师说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句读( ) (2)或不焉( )(3)郯子( ) (4)老聃( )(5)李氏子蟠( ) (6)六艺经传( )(7)以贻之( ) (8)官盛则近谀(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闻道: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出人: (4)句读: (5)官盛则近谀: (6)不齿: (7)圣人无常师: (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9)术业有专攻: (10)六艺经传: (11)不拘于时: (12)余嘉其能行古道: (13)作师说以贻之: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2、(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 - 2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吾从而师之古义: 今义:因此就。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惑Error!(2)贤Error!(3)传Error!(4)师Error!(5)道Error!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动词a则耻师焉: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的意动用法a吾从而师之: b孔子师郯子: (2)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作名词a小学而大遗: b吾未见其明也: - 3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 (3)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6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则Error!(2)乎Error!(3)其Error!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文: 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4、如是而已。(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课外名句(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 4 -谥文,世称韩文公。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他与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 ,合称“韩柳” 。韩愈的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他所

5、谓的“古文” ,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实际上是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于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 ,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 ,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 ,可见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二、背景展示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 35 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门

6、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 “道”在即师在,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三、文学常识说“说”是古代的一种用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

7、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马说 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及对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

8、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文白对译- 5 -古 之 学 者 必 有 师 。 师 者 , 所 以 传 道古 代 求 学 的 人 一 定 有 老 师 。老 师 ,是 靠 他 来 传 授 道 理 、受 业 解 惑 也 。 人 非 生 而 知 之 者 ,教 授 学 业 、解 释 疑 难 问 题 的 。 人 不 是 生 下 来 就 懂 得 道 理 的 ,孰 能 无 惑 ? 惑 而 不 从 师 , 其 为 惑谁 能 没 有 疑 惑 ? 有 疑 惑 却 不 跟 老 师 学 习 ,那 些 成 为 疑 难 的 问 题也 终 不 解 矣 。 生 乎 吾 前 , 其 闻 道 也

9、固就 最 终 不 能 理 解 了 。出 生 在 我 之 前 的 人 ,他 得 知 真 理 本 来先 乎 吾 , 吾 从 而 师 之 ; 生 乎 吾 后 ,就 比 我 早 ,我 跟 从 他 ,拜 他 为 老 师 ;出 生 在 我 后 面 的 人 ,其 闻 道 也 亦 先 乎 吾 , 吾 从 而 师 之 。他 得 知 真 理 如 果 也 比 我 早 ,我 也 应 该 跟 从 他 ,拜 他 为 老 师 。吾 师 道 也 , 夫 庸 知 其 年 之 先 后 生 于 吾 乎 ?我 是 以 道 为 师 ,哪 里 用 得 着 知 道 他 的 年 龄 比 我 大 还 是 小 呢 ?是 故 无 贵 无 贱 ,

10、无 长 无 少 , 道 之 所 存 ,因 此 无 论 高 贵 ,无 论 低 贱 ,无 论 年 纪 大 小 ,道 存 在 的 地 方 ,师 之 所 存 也 。就 是 老 师 存 在 的 地 方 。嗟 乎 ! 师 道 之 不 传 也 久 矣 ! 欲 人唉 ! 古 代 从 师 求 学 的 道 理 不 流 传 已 经 很 久 了 ! 想 要 人之 无 惑 也 难 矣 ! 古 之 圣 人 , 其 出 人 也 远 矣 ,们 没 有 疑 惑 很 难 啊 ! 古 代 的 圣 人 ,他 们 超 出 一 般 人 很 多 了 ,犹 且 从 师 而 问 焉 ; 今 之 众 人 , 其 下 圣尚 且 跟 从 老 师 向

11、 老 师 求 教 ;现 在 的 一 般 人 ,他 们 的 才 智 不 及 圣人 也 亦 远 矣 , 而 耻 学 于 师 。 是 故 圣 益 圣 , 愚人 也 很 远 了 ,却 以 向 老 师 学 习 为 耻 辱 。因 此 圣 人 更 加 圣 明 ,愚 人益 愚 。 圣 人 之 所 以 为 圣 , 愚 人 之 所 以 为 愚 , 其 皆更 加 愚 昧 。圣 人 之 所 以 成 为 圣 人 ,愚 人 之 所 以 成 为 愚 人 ,大 概 都 是出 于 此 乎 ? 爱 其 子 , 择 师 而 教 之 ,由 于 这 个 原 因 吧 ? 人 们 喜 爱 自 己 的 孩 子 ,选 择 老 师 来 教 导

12、他 们 ,于 其 身 也 , 则 耻 师 焉 , 惑 矣 ! 彼 童 子 之 师 , 授对 于 他 自 己 ,却 以 从 师 学 习 为 耻 ,糊 涂 啊 ! 那 些 孩 子 的 老 师 ,教之 书 而 习 其 句 读 者 , 非 吾 所 谓 传 其 道他 读 书 ,学 习 书 中 的 文 句 ,不 是 我 所 说 的 传 授 那 些 道 理 、解 其 惑 者 也 。 句 读 之 不 知 , 惑 之 不 解 , 或解 释 那 些 疑 难 问 题 的 人 。不 明 句 读 ,不 能 解 决 疑 难 问 题 ,有 的师 焉 , 或 不 焉 , 小 学 而 大 遗 ,从 师 ,有 的 不 从 师 ,

13、小 的 方 面 倒 要 学 习 ,大 的 方 面 却 丢 弃 了 ,吾 未 见 其 明 也 。 巫 医 乐 师 百 工 之 人 , 不 耻我 没 有 看 出 这 种 人 是 明 智 的 。巫 医 、乐 师 、各 种 工 匠 这 些 人 ,不 以相 师 ; 士 大 夫 之 族 , 曰 师 曰 弟 子 云 者 ,互 相 学 习 为 耻 ;士 大 夫 这 类 人 , 听 到 称 “老 师 ”称 “弟 子 ”等 等 ,- 6 -则 群 聚 而 笑 之 。 问 之 , 则 曰 : 彼 与 彼 年就 聚 集 到 一 起 讥 笑 人 家 。问 他 们 为 什 么 讥 笑 ,就 说 :他 和 他 年 龄相 若

14、 也 , 道 相 似 也 。 位 卑 则 足差 不 多 ,道 德 学 问 也 差 不 多 。以 地 位 低 的 人 为 师 ,则 足 以 感 到羞 , 官 盛 则 近 谀 。 呜 呼 !耻 辱 ;以 官 大 的 人 为 师 ,则 被 认 为 近 于 谄 媚 。唉 ! 古 代 那 种 师 道 之 不 复 可 知 矣 ! 巫 医 乐 师 百 工求 师 之 道 的 难 以 恢 复 由 此 可 以 知 道 了 ! 巫 医 、乐 师 、各 种 工 匠之 人 , 君 子 不 齿 , 今 其 智这 些 人 ,君 子 们 不 屑 与 之 同 列 羞 与 为 伍 ,现 在 他 们 的 见 识乃 反 不 能 及

15、, 其 可 怪 也 欤 !竟 反 而 赶 不 上 这 些 人 ,真 是 令 人 奇 怪 啊 !圣 人 无 常 师 。 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 老 聃 。圣 人 没 有 固 定 的 老 师 。孔 子 曾 以 郯 子 、苌 弘 、师 襄 、老 聃 为 师 。郯 子 之 徒 , 其 贤 不 及 孔 子 。 孔 子 曰 : “三 人 行 , 则郯 子 这 些 人 ,他 们 的 贤 能 不 如 孔 子 。孔 子 说 :“几 个 人 同 行 ,那 么 里 面必 有 我 师 。 ” 是 故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师 , 师 不 必一 定 有 可 以 当 我 老 师 的 人 。”因

16、此 学 生 不 一 定 不 如 老 师 ,老 师 不 一 定贤 于 弟 子 。 闻 道 有 先 后 , 术 业 有比 学 生 贤 能 。听 到 的 道 理 有 早 有 晚 ,学 问 和 技 艺 上 各 有 各 的专 攻 , 如 是 而 已 。专 门 研 究 ,如 此 罢 了 。李 氏 子 蟠 , 年 十 七 , 好 古 文 , 六 艺 经李 家 的 孩 子 名 叫 蟠 ,年 龄 十 七 岁 ,喜 欢 古 文 ,六 艺 的 经 文 和传 皆 通 习 之 , 不 拘 于 时 ,传 记 都 普 遍 学 习 ,没 有 受 到 时 代 风 气 的 影 响 ,不 以 从 师 学 习 为 耻 ,学 于 余

17、。 余 嘉 其 能 行 古 道 , 作 师 说 以 贻 之 。向 我 学 习 。我 赞 赏 他 能 履 行 古 人 之 道 ,写 这 篇 师 说 来 赠 送 给 他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说的是老师的作用。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说的是择师的标准。B第二段,写的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的现实状况。这一段用了三层对比:“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 , “爱其子”和“于其身”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C第三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与第一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8、”的观点相呼应。- 7 -D第四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1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答: 2文本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加以简要说明。答: 3在师说中,韩愈有关“师道”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在他的心目中“师”的标准有哪些?文章最后为什么赞许李蟠的“好古文”与“不拘于时”?答: 争论话题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有人认为这些思想是进步的,有创新;有人认为具有阶级局限性,你怎么看?我的观点: 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

19、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8 -运用示例 我们即使能认识 到他人的长处,但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则更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只有谦虚的人才能 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自己不断进步。这个道理仿佛谁都明白,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却往往表现得不够谦虚,只要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不愿请教他人,这实在是幼稚无知的表现。古往今来,有多少卓越的科学家总 把谦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告诉自己学无止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 间, 读

20、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 亲自“采药” ,同 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 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 物,重新得出了科学的结论。我国古代学者刘开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 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学与问相辅相成。一个人智慧有限,知识无涯,学 习中总会碰到许多疑难问题。我 们提倡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就是碰到问题,实事求是,不懂不要装懂,不懂就要多向人请教,而且要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这样才能获得知识。二、课外素材陈寅恪:教授的教授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 代最

21、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与王国维、梁启超并称为“ 清华三巨头”。一生拥有隋唐制度渊源略 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塞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历史著作。在中国百年学 术史上,他是学 贯中西的“ 泰斗”,更是学院派知 识分子的标杆性人物。他一贯坚持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是中国学界顶礼膜拜的精神信条。拥有长达十六年的留学之旅的他先后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求学,所读高校不乏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诸如此类的名校, 拥有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语言的能力。但他读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往往兴起而学,兴尽而歇,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大学、好教授,他

22、就去旁听,而且乐此不疲,因而未曾拿到一个学位。1925 年,陈寅恪在清华任教。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座下听课的教授比学生还要多。在当时,胡适、傅斯年、金岳霖等人和学术界人士就用“陈先生的学问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教授之教授”“ 太老师”“盖世奇才”“活字典”等评价陈寅恪。然而,如此受师生欢迎的博学 鸿儒, 进入清华园之初,几乎遭到了校方的拒绝。清华国学院筹建于 1925 年春天。在用人之 际,主持国学院筹建的教 务长 吴宓和甫任国学院导师的梁启超,分别向清华校长曹云祥竭力推荐正在德国柏林大学研攻梵文的 陈寅恪。而 陈寅恪当时既没有学位,又没有著作,这让曹云祥非常 为难,梁启超向曹校 长力荐道:

23、 “陈先生学问远胜于我!”最终,曹云祥破格录取陈寅恪,也为清华成就了一段经典。选材感言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陈寅恪先生的清华经历固然与先生自己的学识密不可分,但吴宓和梁启超先生的远见卓识、曹云祥校 长的任人唯贤 也确实是清华的一段佳话。- 9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答: 核 心 亮 点 : 开 头 、 结 尾 二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韩愈在师说中有言“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同时也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而随着社会的 发展,老 师的职能和选择 的标准也有了变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要求:

24、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先读佳作师人 师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认为,从善如流能师人益己;巴尔扎克则说“我将粉碎一切障碍” ,认为自己就是一切财 富的源泉,挖掘自己,可以爆 发 潜能。我说, 师人能取长补短,师己能扬长避短,师人、师己合二为一, 辩证法之大智慧也。 (1)(2)论语 有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 在求学路上走走停停,随时播种,随时收获。在这一径长途中,若能取长补短,必能将人生 时空点缀得花香四溢。求学于师,就应不耻下问;善假于物,方可内外兼修。大千世界,所见之事甚多,所 闻之声甚广,学之 门

25、道,熟之经纬,做到师人、师己,方 显生之灵 动,更 为学者本色。师人,犹引水灌溉,茁壮成 长之必须也。若无活水涌入,孤泉必定干涸;若无阳光普照,小苗怎能茁壮成长?唐太宗以魏征为师,犹灵魂照镜,方知政之得失;杜甫以李白 为师,犹春风拂面,方知潜心钻研;苏轼以佛印为师,犹清流浣心,方知看淡俗世。今人以古人为师,可由人物得失知 为人之道,可由历史盛衰知安国之策;国人以外人为师,可由多 样风俗知文化灿烂,可由彼此相连知和睦安定。由此可知师人之重要性。唯有师人,才能看清自身之不足;唯有师人,才能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也唯有师人,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师己,犹根扎地下,抽笋拔节之基础也。正如托 尔斯泰所言

26、: “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 ”你自己就是一口财富之井,一斛清泉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是大部分人都 让这头 心中的雄狮沉睡了。爱因斯坦在形容自己的成功时说,他并不是有多么聪明,只是每个人都只使用了自己大 脑的 5%,而他将它挖掘到 10%而已。同时,有研究 认为,如果大脑的潜能能开 发到 30%,人就能说 20 种语- 10 -言,记住 200 本书的内容。所以,别再拿“笨”为借口,回避自己的失败了,那只是 “懒”的借口而已!师己,是将自己的根系扎向地下,向更深、更远处蔓延、蔓延,延展出惊人的奇迹。师人,亦师己。师人让泉水 变活,师己让其恣意奔流,随心所欲。阴阳相生亦相化,

27、师人者谦逊,师己者自信,将师人与师己合二为一者,才是英明智慧的强者。(3)(4)再悟亮点1凤头精美(1)引用名人名言开头有哪些好处?提示 a引用名人名言开头,能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b.引用名人名言开头,能增加文采。c.引用名人名言,能展现文章深厚的底 蕴。(2)引用名人名言开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提示 a名言的内容必须与主题相关,真正能 说明问题。b.名言不要太长。c.最好选取有文采或富有哲理的名言。2豹尾强劲(3)用总结全文观点、深化主题式结尾有哪些好处?提示 a言简意赅,观点鲜明。b.首尾圆合,使文章结构完整,文气连贯,成 为一个有机的整体。(4)用总结全文观点、深化主题结尾方式应该注意哪些

28、问题?提示 a总结要全面,要包含着文本中的最主要的 观点。b.观点表述必须明确。c.不能是简单地把各个分论点相加,而要有升 华,要 紧扣论题。答案精析语言知识积累一、(1)du (2)fu (3)Tn (4)dn (5)pn (6)zhun (7)y(8)y二、1(1)得知。(2)庸,岂,难道;知,了解,知道。(3) 超出一般人。(4) 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 ;读,同“逗” ,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 “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5)阿谀,奉承。(6)不屑一提。意思是极度鄙视。(7)固定的老师。(8)行,走路;必,一定。(9)术业,学问和技艺;攻,学习、研究。(10)六艺的经文和

29、传记。六艺,即六经,指 诗 书礼 乐 易 春秋 ;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11)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12)赞赏。(13)赠送。2(1)同“授” ,传授。(2) 同“否” 。3(1)求学的人。(2) 用来的。(3) 一般人。(4)不一定。(5)从,跟从;而,并且。- 11 -4(1)名词,疑难问题/ 形容词,糊涂 (2)名词,才能,学问/形容词,高明 (3) 读 chun,动词,传授/读 chun,动词,流传/ 读 zhun,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4) 名词,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从师学习/ 名词,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 /名词,军队 (5)名词,儒

30、家之道/名词,风尚 /名词,道德,学问5(1)a.从师,拜师。b.不及。a.以为师。b.以为师。(2)以为耻。a.小的方面,大的方面。b.明智的地方。c.圣明的人,愚昧的人。遇到疑难问题。(3)使学习。6(1)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顺承关系,就/ 副词,表判断,就是 (2)语气词,呢/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相当于“于” ,不译 (3)代词,他 /指示代词,那些/代词,他们,指古之圣人/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7(1)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2)因此无论高贵,无论低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

31、)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整体感知C 应与第一段“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观点相呼应。课堂互动1(1)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 。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 “传道受业解惑” ;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2对比论证。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

32、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通过这三组对比论证,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明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3(1)“师道”的主要思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师”的标准:作用, “传道受业解惑” 。择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 “无常师” 。好古文,行古道,不拘于时。(3)原因: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

33、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 “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 。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既是对李蟠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有力批判。问题争鸣(观点一) 是进步的,有创新。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从内容上来说至少有三点:- 12 -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老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 “解惑” ,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对老师的作用给予了全面而崭新的界定,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全新的从师

34、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观点二) 具有阶级局限性。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 ,是指“圣人之道” ,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为“君子不齿”的, “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又如作者重“传道” ,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之书” “习其句读”,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