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分型论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现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疗程长 致残率高尤其是16岁以下发病,髋关节受累者 40岁以上首次发病者少见,偶尔可见到,男性 26岁 病史4年,男性 18岁 病史4年,强直性脊柱炎分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4型 湿热蕴结 寒湿闭阻 气虚血瘀 肝肾亏虚,湿热蕴结,首次发病的早期、或旧病复发的初期 表现:病变部位疼痛、肿胀、沉重、屈伸不利 疼痛:轻重不已,轻者困痛不适,重者疼痛剧烈难忍,翻身起坐困难 肿胀:病情轻者或部位深者(髋关节、骶髂关节)不明显 病情重者明显肿
2、胀(膝关节、踝关节),湿热蕴结型表现,发热:轻者不发热或关节周围皮温高、 发红 重者全身低热,甚至高热 可伴有出汗,以盗汗多见 晨僵,胶着现象 血沉可加快 舌多淡红,苔白腻或黄,脉滑,湿热蕴结,病因病机湿热之邪侵袭人体,或感受寒湿,郁久化热,闭阻经络 治则清热利湿、散结通络 加减木防己汤加减,加减木防己汤,防己25克、 生石膏 30克、 桂枝 6克、黄柏10、木通 6克、薏米 30克、独活30克、 青风藤 20克、 制南星 30克。水煎服,1日1付 方中:防己苦寒通经络之湿邪,桂枝本为辛温之品,原非湿热所宜,此用桂枝之意有二: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此其一;桂枝有通血脉,调营卫之功,可化血脉中阴浊
3、之气,此其二。,加减木防己汤,生石膏、桂枝合用,相辅相成,辛散通透, 黄柏、木通苦寒清利湿热 薏米甘淡,主湿热挛痹 独活疏风散湿,大剂量使用有镇痛之神效 青风藤为治疗热痹之常用药 南星专止骨痛,随症加减,发热者重用生石膏60100g,加知母15g,二花藤30g 合并结膜炎、虹膜炎等眼部病变者加牛旁子10g、充蔚子10g、生地10g,寒湿闭阻,临床表现 腰骶部酸困疼痛 喜暖畏寒,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 舌淡暗,苔白,脉沉 可见于疾病的初期、中期、晚期,寒湿闭阻,病因病机 多因居住潮湿、睡卧湿地、遭受雨淋、下河洗澡,导致寒湿之邪入侵,闭阻经络而发病 多见于住新房、睡地铺者、夏季喜欢露宿,寒湿闭阻,治则
4、: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筋骨痛药方 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乳香8克、没药8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独活30克、萆薢15克、 天麻10克、 自然铜10克、制南星30克 、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付,气虚血瘀型表现,脊柱僵硬疼痛,驼背,腰膝疼痛,夜间疼痛加重 体制消瘦,倦怠乏力,劳累后症状加重 舌体淡暗,苔白,脉沉细,气虚血瘀型治疗,益气活血,蠲痹通络 益气蠲痹方: 黄芪30,防风10,白术12,独活30,寄生15,当归12,赤芍15,伸筋草15,土元15,桂枝10,木瓜12,狗脊15,千年健15,甘草6,制南星30克,水煎服。,肝肾亏虚型表现,腰骶部酸困疼痛,脊柱僵硬,屈伸不利,
5、弯腰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舌淡红,苔白,脉沉 偏阴虚者:腰膝酸软,耳鸣盗汗 偏阳虚者:畏寒怕冷,变天加重,肝肾亏虚型治疗,补肾壮骨,舒筋通络 舒督汤 黄芪30克、党参15克、生地15克、炒山药3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断20克、寄生30克、独活30克、骨碎补15,土元10克、 乌蛇15克、血竭2克。水煎服,1日1付,早晚分服。 偏阴虚者加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 :偏阳虚者:附子10克、肉桂6克。,南星的妙用,南星味苦辛,性温,入肺、肝、脾经,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痞散结,消肿镇痛 南星临床上常用品有生南星、制南星及胆南星3种 生南星有毒,临床多外用,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内服
6、多用制南星、胆南星,其常用量为10g.,南星的妙用,胡建华:生南星直接口含对口腔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一经煎煮则无任何毒副反应,白矾炮制后也可去其毒性 本草纲目:南星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燥,得火炮则不毒 刘嘉湘教授:治疗癌肿生南星内服用量达3060g,从未出现不适,南星的妙用,张士觐:认为南星入汤剂可荡涤经络之血瘀痰阻,从而起到通痹止痛之效 王士福教授常用60g以上制南星治疗湿痰流注关节之痹症,收效显著 笔者借鉴先辈经验,重用制南星治疗多种骨关节疼痛,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良好的效果 制南星其常用量为30g60g,中医传统疗法,益肾蠲痹丸 娄氏系列药物 风湿骨痛丸 祛 风湿膏,强直性脊柱
7、炎的早期诊断,突然发生下肢大关节或腰骶部肿胀疼痛 病痛来去迅速、反复发作 1425岁男性发病者 晨起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 有家族史 HLA-B27(+),影像学对中医分型的指导,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MRI的出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对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湿热蕴结型,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或再次复发的初期阶段 X线片正常,CT正常 MRI在疾病的早期即可有阳性发现,湿热蕴结型MRI,在髋、膝等大关节表现为关节积液滑膜炎 在骶髂关节表现为:骶髂关节两侧T1低信号,T2混杂信号或高信号,压脂像明显高信号的骨髓水肿像。以髂骨侧更明显,更多见,思考,思考AS最初的病变部位:肌腱、韧带、关节囊的附着部?关节?骨质本身?,骶髂关节 女 19岁 病程2个月,23岁男性 病程3个月,女 29岁 病史20天,中期,中医辨证 寒湿闭阻 气虚血瘀,中期,后期 肝肾亏虚,骶髂关节硬化性关节炎,男性 40岁 病史10年,2008-8-19 患者反复发作髋、膝、肩、腰等部位疼痛,常因受凉、劳累而发,大多经休息12天即可缓解。此次又发,左髋疼痛,斜髋,左下肢不能抬起,左髋活动明显受限。 核磁左髋关节明显积液,积液累及腹股沟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