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编制)( 第 一 版 )编 制: 杨玉康 核 稿: 陈达琴 审 核: 张 涛 签 发: 张 涛 2017-2-10 发布 2017-2-10 实施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发布 受 控受控状态 非受控批 准 页 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 2017 年 2 月 10 日起生效。企业各有关部门应按本预案要求,认真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签字: 2017 年 02
2、月 10 日目 录颁布通告 I术语与定义 1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31 总则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适用范围 71.4 应急预案体系 71.5 应急工作原则 82 事故风险描述 82.1 单位概况 8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9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33.1 应急组织体系 .133.2 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 .144 预警及信息报告 .194.1 危险源监控 .194.2 预警行动 .20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215 应急响应 .235.1 响应分级 .235.2 响应程序 .235.3 处置措施 .255.4 应急结束 .256 信息发布 .267 后期处
3、置 .267.1 现场保护 .267.2 现场洗消 .267.3 善后处置 .277.4 保险 .277.5 工作总结与评估 .278 保障措施 .27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278.2 应急队伍保障 .28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08.4 经费保障 .319 应急预案管理 .329.1 培训 .329.2 演练 .339.3 应急预案的评审修订 .349.4 备案 .349.5 实施 .35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71、 事故风险分析 .3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7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37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383、处置程序 413.1
4、 信息报告程序 .413.2 信息传递 .423.3 事故响应分级 .423.4 事故响应程序 .434、处置措施 444.1 处置原则 .444.2 处置措施 .45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481、事故风险分析 48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48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48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493、 处置程序 .523.1 信息报告程序 .523.2 信息传递 .533.3 事故响应分级 .533.4 事故响应程序 .544、处置措施 554.1 处置原则 .554.2 处置措施 .56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571. 事故风险分析 571.1 事故类型 .5
5、71.2 事故危害 .59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9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59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603. 处置程序 633.1 信息报告程序 .633.2 信息传递 .643.3 事故响应分级 .643.4 事故响应程序 .654. 处置措施 664.1 处置原则 .664.2 处置措施 .67食物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701. 事故风险分析 70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70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70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713. 处置程序 743.1 信息报告程序 .743.2 信息传递 .753.3 事故响应分级 .753
6、.4 事故响应程序 .754. 处置措施 774.1 处置原则 .774.2 处置措施 .77电梯突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791. 事故风险分析 79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79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79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803. 处置程序 833.1 信息报告程序 .833.2 信息传递 .843.3 事故响应分级 .853.4 事故响应程序 .854. 处置措施 864.1 处置原则 .864.2 处置措施 .87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911 事故风险分析 .91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91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91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7、及职责 .923 应急处置 .953.1 应急处置的原则 .953.2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963.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963.4 信息处置 .974 注意事项 .974.1 现场自救与互救注意事项 .974.2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984.3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984.4 采取救援对策和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984.5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98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991 事故特风险分析 .99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99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99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1003 应急处置 103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8、 103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033.3 信息处置 1044 注意事项 1054.1 现场自救与互救注意事项 1054.2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054.3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054.4 采取救援对策和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054.5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06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1071 事故风险分析 107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107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107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1083 应急处置 1113.1 应急处置程序 111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123.3 信息处置 1134 注意事项 1144.1 现
9、场自救与互救注意事项 1144.2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144.3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144.4 采取救援对策和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144.5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14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161 事故风险分析 1161.1 危险源安全分析 .116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16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116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117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1183 应急处置 1213.1 应急处置程序 121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213.3 信息处置 1244 注意事项 1254.1 现场自救与互救注意事项 1254
10、.2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254.3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254.4 采取救援对策和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254.5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25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处置方案 1271 事故风险分析 1271.1 危险性分析 1271.2 疏散指示标志 1272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127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1272.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 1283 应急处置 1313.1 一般场所疏散方案 1313.2 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1323.3 疏散处置程序 1323.4 被困人员的疏散 1334 注意事项 133附件 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
11、联系方式 134附件 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135附件 3 规范化格式文本 .1361、事故报告表 .137附件 4 事故处理工作流程示意图 .138附件 5 应急救援示意图 .139附件 6 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应急疏散图 140术语与定义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12、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5. 应急恢复 emergency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6.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7. 事故 Accident一般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8. 突发事故是指在公司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
13、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9. 直接经济损失指突发事故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10.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经营总量减少和受到事故影响造成的其他损失的价值。包括:停业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新增人力资源成本、其他损失费用。11.次生灾害指由突发事故造成的周围环境、周围设施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房屋破损,水管、燃气管道的破裂以及人员伤亡等。12.分级指对同一类别危险物质事故危害程度而划分的级别。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
14、.1 编制目的为确保生产经营正常,预防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本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规范有序、以人为本”的原则,预案具体目的如下:1 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2 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损失;3 救人:撤离事故现场所有人员,保护周围相关人员和群众;4 迅速控制危险源,对危害检查和检测;5 现场清理,测定损失,评估原因。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
15、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公司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公司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的规定,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1.2.1 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9 公共场所卫生主管条例10 国务院关
16、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11 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 川安监2011368 号12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财企201216 号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 17号令)14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23 号)15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 号)16 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 216 号)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 69 号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 59 号)19 四川省生
17、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 225 号 2008.9.1)20 生产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 21 号)21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1.2.2 相关标准和规范(1)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4)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
18、05)(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3)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1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6) 电力装置的继电
19、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1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18)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19)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20)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3009-2007)(2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2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2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2 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24)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
20、3 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25) 安全色(GB2893-2008)(26)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2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8)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代码(GB/T 1361-2009)(2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0158-2003)(3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31)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1.3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管辖的府河星城小区内发生的自然灾害、火灾、触电、中毒、灼烫
21、等突发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组成: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食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电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火灾现场处置方案食物中毒现场处置方案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处置方案库房火灾应急处置方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指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生
22、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2 事故风险描述2.1 单位概况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榴荫物业),是由 2010年 2010 年青杠社区牵头成立,注册资金 300 万元,具有国家物业管理三级企业资质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现所管理的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道 608 号府河星城 A 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 167168 余万平方米。公司下设有客服、工程、安保、保洁、项目、财务 6 个职能部门;共有员工 81 人,管理人员为外聘人员,基础员工为本
23、小区居民的失地农民。公司管理的府河星城小区属于拆迁安置小区,小区居民及员工大多为政府安置的失地农民及流动人口,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管理,消费人群聚集,人员疏散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同时公司的上级和协作部门涉及到政府、街道办、开发商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分工管理不明,公司沟通协调难度大,安全管理资金来源不明,安全防护及应急救援难度较大。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24、。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包括: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例如配电室、燃气锅炉等;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起重机械、高处作业场所等;能量载体,例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带电的导体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埋地柴油罐等;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例如各种压力容器、受压设备、燃气管道,容易发生静电蓄积的装置、场所等;危险物质,如油性油漆、稀释剂等;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例如物体的棱角、工件
25、的毛刺、锋利的刃等。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人的因素问题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人失误” ;物的因素问题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物的故障(或失效)” ;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通过对公司所管理府河星城小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认的危险源如下表:序号 危险源名称 可能发生事故类型1 小区居民用火、作业动火 火灾2 小区居民用车辆 交通事故3 小区地面、居民楼、高处作业 高处坠落、跌倒4 发电机房及带电体 触电、爆炸5 电梯
26、电梯事故6 小区居民用餐 食物中毒7 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事故2.2.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2.2.1 火灾火灾是指小区内所发生的火灾。因煤气爆炸、电气、雷击以及操作不当、用火、用电不当、消费场所因吸烟、设备维修时,违章动火动焊、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电热器使用不当、照明灯具温度过高等因素造成的生产经营现场火灾和员工宿舍火灾。2.2.2.2 触电触电事故是指由于电流流经人体导电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亡事故。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场所有:输电线路、用电场所。2.2.2.3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由细菌感染,或者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污染的食物,以及食用了食物本身的自然毒
27、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的食源性疾患。发生食物中毒后,病人会出现呕吐、腹泻、头痛、阵发性腹泻、发烧和疲劳等症状。病情严重,感染痢疾时,大便里会带有脓血。公司员工以及居民自行用餐都可能造成食物中毒事件。2.2.2.4 电梯事故因停电,电梯冲顶,蹲底,安全钳意外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装置意外动作,曳引机制动器失效,门区剪切等其它突发性电梯故障发生的电梯轿厢困人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件或事故。小区内每幢居民楼都有电梯,都可能因停电、电梯故障或其他事故引发电梯事故。2.2.2.5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公路、街道或其它道路上运行时引起或所发生的死人、伤人或物件损失的事故。车辆包括
28、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中有各类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是用发动机或电动马达驱动的车辆。非机动车中有畜力车和自行车等。道路是指公路、街道、胡同、里巷、广场、停车场等供公众通行的地方。其中供车辆行驶的为车行道,供人通行的为人行道。与道路成为一体的桥梁、隧道、轮渡设施以及作业道路用的电梯等通统包括“道路”中,作为道路附属设施。公司员工及小区居民车辆多,都在小区道路内行驶,且未与行人通道分离,因此可能发生交通事故。2.2.2.6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相对高差大于 2M 的高处作业时,发生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人员、设备上下道路安全性差,作业人员中途跌
29、滑,道路坡度过大。在平台上搬运货物、行走时,距边缘安全距离不够。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安全绳不符合安全系数要求、磨损,绳桩不牢固;多人共用一条安全绳。人员或设备在台阶外缘作业时安全距离不够,意外跌落;人员、设备在不稳固的平台上行走、作业。登高作业人员生理、心里性因素,过度疲劳、思想不集中等,作业人员对周边环境情况估计不准确,冒险作业。作业无人指挥,意外跌落。高处坠落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小区内楼层较高,失足以及高处作业,都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2.2.2.7 自然灾害事故地震、暴雨、雷电等引发自然灾害事故,将会造成企业及周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3 组织机构及
30、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应急组织体系,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办公室、后勤服务组、抢险指挥组、 通讯联络组、事故调查组及现场抢险组负责处理应急救援事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办公室抢险指挥组后勤服务组通讯联络组事故调查组组 长:张 涛副组长:陈达琴成 员:杨玉康鲁 科黄 政徐大成徐 婕值班领导组 长:鲁 科副组长:周祥东成 员:刘春兰徐 婕 黄 政 徐大成组 长:陈达琴副组长:鲁科成 员:杨玉康黄 政徐大成徐 婕组 长:张 涛副组长:陈达琴成 员:事故部门经理杨玉康徐大成黄政徐婕 事故部门现场最高领导为组长。组织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成员。现场抢险组3.2 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3.2.1
3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组 长:张涛(公司总经理)副组长:陈达琴(公司项目副总)组 员:鲁 科(公司财务副总)杨玉康(项目部副经理)黄 政(工程部主管)徐大成(保安部主管)徐 婕 (保洁部主管)刘春兰(会计)周祥东(出纳)组长职责:批准发布成都市榴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接到重、特大事故报告后,下达紧急救援命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紧急召集应急救援小组审查并实施救援方案,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发布关闭救援预案指令。副组长职责:按照组长要求和救援方案,指挥救援小组成员迅速到达指定地点,接受救援具体任务。当组长缺位时,按顺序依
32、次代理组长职责。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职责:接到组长发布的应急救援命令后,以最快的方式到达事故现场,小组成员要在现场第一线,掌握事故发生前后的相关情况、伤员及财产损失情况,随时向组长、副组长报告,完成组长交办的任务,并积极处理自己的职能部门的工作,协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消除险情。3.2.2 应急救援小组主 任:张 涛副主任:陈达琴成 员:鲁科、杨玉康、黄政、徐大成、徐婕、刘春兰、周祥东职责:1 负责组织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和改进,应急救援预案所需人员、物资、设备的计划制定;2 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部门上报信息;3 负责准备应急救援处置所必须的物资和设备;4 负责指导
33、、检查所属单位、部门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以及应急物资、器材、设备的建立和完善;5 督促并参与公司所属单位、部门按计划开展应对突发事故的现场处置、救援综合演练和培训;6 负责事后各种资料、数据的保护和归档工作;7 督促业主告知相关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失控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结果等相关信息;8 负责在事故发生时组织实施各种协调工作;9 负责统一对外发布事故的信息报告;10 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抢险技术方案的制定以及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对指挥组提供技术支持。3.2.3 职责3.2.3.1 抢险指挥组组 长:张 涛副组长:陈达琴成 员:鲁科、杨玉康、黄政、徐大成、徐婕、(当天公司值班领导)当组
34、长副组长缺位时,按姓名排列的顺序依次代理职责。职 责:按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救援令,执行救援方案,迅速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抢救。负责划定警戒区域、设立现场警戒线、疏散现场人员,维护正常施救秩序。保护现场,消除险情,组织救护药品和救护器材,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现场抢险人员在实施现场抢险工作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确保自身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如危及自身安全时,应以“以人为本”的观念理性行事,立即报告现场指挥人员,取得同意后撤离事故现场(紧急情况下可先行撤离),不得盲目抢险,造成无谓的伤亡。3.2.3.2 后勤服务组组 长:鲁科副组长:周祥东成 员:刘春兰、徐婕
35、、黄政、徐大成当组长、副组长缺位时,按姓名排列顺序依次代理职责。职 责: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救援令后,立即组织车辆就位确保施救指挥工作用车,负责事故现场急需物资、装备、器材、药品及相关人员的运输工作。(公司应急救援车辆情况见附件 5)立即组织成员迅速做好后勤工作准备,积极配合抢险组救助医治伤员,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负责处置事故受害者善后事宜,接待事故受害者家属、亲属,做好安抚、慰问工作。做好事故现场生活后勤服务工作。3.2.3.3 通讯联络组组 长:陈达琴副组长:鲁 科成 员:杨玉康、黄政、徐大成、徐婕当组长、副组长缺位时,按姓名排列顺序依次代理职责。职 责:接应急救援启动令后,以
36、最快的方式联络各小组成员,到达指定地点,保证事故现场的通讯,并与事故现场保持密切联系,掌握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情况,随时上报领导。与各专业救援小组随时保持联系,掌握各专业小组救援工作开展情况,负责联系外部救援部门及抢险医疗单位以及相邻单位应急救援办公室(外部救援应急电话见附件 4),并与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时常保持联络。3.2.3.4 事故调查组组 长:张 涛副组长:陈达琴成 员:事故部门经理、杨玉康、黄政、徐大成、徐婕当组长、副组长缺位时,按姓名排列顺序依次代理职责。职 责: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救援令后,迅速赶往事故现场,保护事故现场,消除险情。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测绘、拍照、摄像、做好事故现场有关物
37、证的搜索、事故事实材料的搜索。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故伤害程度和财产损失大小进行分析认定和勘查,在调查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揭示事故发生的内外原因,找出事故发生的机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按要求提交事故报告。3.2.3.5 事故现场抢险组事故现场的救援指挥工作由事故现场最高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组成。在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救援组工作尚未开始前,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指挥由事故现场最高领导承担,并适时移交。职 责: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最迅速的方式到达事故地点,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拍照、收集现场人证、物证并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
38、故伤害程度和财产损失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报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待公司应急救援小组进入现场时提交事故相关资料。4 预警及信息报告4.1 危险源监控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2、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3、全厂每年进行一次防雷防静电检测。4、电梯等特种设备按规定定期检测。5、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再与开发商沟通,进行维保与培训。6、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7、各部门对小区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8、制订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9、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10、做好交接班记录。4.2 预警行动4.2.1
39、预警信息及时关注获取气象局的气象灾害,水利部的汛情、旱情,地震局的地震趋势,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等的预警信息;关注检测设备仪器仪表等的预警信息。4.2.2 预警的条件相关部门发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出现可能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情况以及公司出现的危急情况。4.2.3 预警级别险情分级表三级险情 二级险情 一级险情可能造成 2 人以上重伤;或 5 人以上轻伤(中毒),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经济损失超过 5 万元。可能造成 1 人以上(包括 1 人)死亡, 3人以上重伤;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 6 人以上轻伤(中毒);或经济损失超过 10 万元;或发生地震、洪涝
40、造成1 至 2 处房屋和财产损失。可能造成 2 人以上(包括 2 人)死亡, 4人以上重伤;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 10 人以上轻伤(中毒);或经济损失超过 15 万元;或发生地震、洪涝造成较为严重的房屋和财产损失。说明:发生事故时,如遇夜间且气候不良;或经营高峰期间人员分布密集;或对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困难的条件存在时,险情增加一个等级。一旦发生任何形式的火灾,都必须启动一级险情。预警等级对应中的险情分级。如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危险情况,则启动对应等级预警系统。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1、应急管理办公室(总值班室)设立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值守电话:028- 8
41、2893868。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总值班室),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2、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总值班室)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组长,并详细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的主要交流内容。4.2.2 信息上报发生轻伤事故,值班员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发生死亡事故,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局应急救援办公室。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对于一般突发事故的信息,总指挥在 1 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上报上级、安监局和公安机关,并填报事故快报表。突发事故信息报告须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以
42、下要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项目(单位)概况、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的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人员等。一般情况下,采用书面形式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电台口头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应急工作信息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形式,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发生事故后,应以最快捷的方式(电话、传真等)向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发生时间、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和经过以及可
43、能的发展趋势。若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后续报告应该包括一下内容:事故更具体一些的信息,事故发生后各方采取了何种应急措施,事故现场处理情况。4.2.3 信息传递公司应将安全事故情况向居民、周边企业和街道办安监办进行告知,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负责对外信息的发布。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I 级:公司内部组织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救援,需外部力量援助的重大、特别重大的突发事故。级:公司内部组织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救援,需外部力量援助的较大的突发事故。级:公司内部组织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救援,需外部力量援助的一般的突发事故。级:公司内部组织依靠自身力量可以救援的事故。(1)公司内某 小区 单元发生火灾、爆炸,但未引起连锁爆炸,依靠公司内灭火设备器材短时间内能消除危险;(2)事故安全影响限制在楼层内,环境影响控制在小区用周边地区,但未引起人员重伤、死亡。5.2 响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