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19班2018103102122.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_31班2018103102123.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24.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21.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5.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1_6班2018103102130.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7_9班2018103102131.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10_19班2018103102128.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_31班2018103102129.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_31班2018103102132.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11班2018103102125.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_19班2018103102126.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_31班2018103102127.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3.doc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doc
  • 全部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19班2018103102122.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_31班2018103102123.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24.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21.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5.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1_6班2018103102130.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7_9班2018103102131.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10_19班2018103102128.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20_31班2018103102129.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_31班2018103102132.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11班2018103102125.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2_19班2018103102126.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_31班2018103102127.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3.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310213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19 班)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第Ⅰ卷 (共 18 小题,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压力达到 220atm、温度达到 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 CO2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就是“水热反应”,生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C.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能源物质D.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2.同温同压下,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H 最小的是A. 2A ( l ) + B ( l ) = 2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2C(g ) △H 2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3.为比较 Fe3+和 Cu2+对 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左)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左)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 Fe3+比 Cu2+对 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右)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右)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 A 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4.已知:2C(s)+O 2(g)=2CO(g) △H=-Q 1 kJ·mol-1 C(s)+O2(g)=CO2(g) △H=-Q 2 kJmol-1 S(s)+O2(g)=SO2(g) △H=-Q 3 kJ·mol-1CO 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 SO2将 CO 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则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S(s)+2CO(g)=SO2(s)+2C(s) △H=2(2Q 1-2Q2+Q3)kJ·mol-1B.S(s)+2CO(g)=SO2(s)+2C(g) △H=(Q 1-Q3)kJ·mol-1- 2 -C.SO2(g)+2CO(g)=S(s)+2CO2(g) △H=(Q 1-2Q2+Q3)kJ·mol-1D.SO2(g)+2CO(g)=S(s)+2CO2(g) △H=(2Q 1-Q2+2Q3)kJ·mol-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若 2H2(g)+O2(g)=2H2O(g) △H=-483.6kJ·mol-1,则 H2的燃烧热为 241.8 kJ . mol-1B.若 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kJ·mol -1,则 20.0g NaOH 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kJ 的热量D.已知 2C(s)+2O2(g)=2CO2(g) △H 1,2C(s)+O2(g)=2CO(g) △H 2,则△H 1△H 26.利用 和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 COHCOgH.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 1:2 充入 和 ,测得平衡时3g 2混合物中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3是A.该反应的 ,且 012pB.反应速率: (状态 ) (状态 )ABC.在 点时, 的转化率为 75%CO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 ,达到平衡时 的体3CHO3CHO积分数不同7.已知:① 13222()()()()HgCgakJmol② 4 b③ 1222()()()()COlcl其中 均大于 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bc B.②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CH3OH(g)=2CH4(g)+O2(g) △H=2(b- a)kJ·mol -1D.当甲醇和甲烷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混合,完全燃烧生成 CO2(g)和 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 Q 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Q/(a+2b)mol8.甲烷与 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 4(g)+CO2(g)=2CO(g)+2H2(g),1g CH4(g)完全反应可释放 15.46kJ 的热量,下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 3 -A. B. C. D. 9.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值随温度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B. 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D.30℃时, 点对应状态的正乙 B.平衡后反应放热:甲乙C.500℃下该反应平衡常数: D.若 ,则2310K0a.91b16.由反应物 转化为 和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A.由 反应的XY52HEB.由 反应的Z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 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 的产率17.用 H2O2和 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中的铜,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H2O2(l)+2H+(aq)=Cu2+(aq)+2H2O(l) ΔH已知①Cu(s)+2H +(aq)=Cu2+(aq)+H2(g) ΔH 1=+64 kJ·mol-1②2H 2O2(l)=2H2O(l)+O2(g) ΔH 2=-196 kJ·mol-1③H 2(g)+1/2O2(g)=H2O(l) ΔH 3=-286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可通过铜作电极电解稀 H2SO4的方法实现B.反应②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C.若 H2(g)+1/2O2(g)=H2O(g) ΔH 4,则 ΔH 4” 、“”、“YX ②K=1600 a0.01- 11 -(3)21. (10 分)(1)0.04mol/(L·s) 0.8 倍 (2)③④ (3)40℅ 2.6a - 1 -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20-31 班)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第Ⅰ卷(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 2H5OH、CH 4、C 3H8、C 是常用的燃料,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 1366.8kJ·mol-1、890.3kJ·mol -1、2219.9kJ·mol -1、393.5kJ·mol -1。相同质量的这四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C 2H5OH B.CH 4 C.C 3H8 D.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热、熵增的非自发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也可能转变为自发进行的反应B.熵增反应都是自发的,熵减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放热、熵增的自发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转变为非自发反应3.在 10 L 密闭容器中, 1 mol A 和 3 mol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xB(g) 2C(g),2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共 3.4 mol,生成 0.4 mol C,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 25B.x 值等于 3C.A 的转化率为 20%D.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4 mol·L-1·min-l4.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 50mL0.50mol/L 盐酸和 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 NaOH 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用量筒量取 NaOH 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H 偏大D.改用 25mL0.50mol/L 盐酸跟 25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H 和原来相同5.对可逆反应 2SO2(g)+O2(g) 2SO3(g) Δ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6.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正确的是- 2 -A.H + 和 OH- 的反应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B.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C.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了碰撞频率,故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7.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 2Z(g)+W(s) Δ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 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D.平衡后加入 X,上述反应的 Δ H 增大8.根据 v­t 图分析外界条件改变对可逆反应 A(g)+3B(g) 2C(g) Δ Hc+d B.平衡向右移动C.重新达平衡,A 气体浓度增大 D.重新达平衡时,B 的体积分数增大15.温度为 T 时,向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发生反应 PCl5(g) PCl3(g)+Cl 2(g) 。反应过程中 c(Cl 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在 0 ~50 s 的平均速率 32()1.60/()vClmolLs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0.025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若平衡时 c(PCl3)=0.11 mol/L,则该反应的 ΔH 0D.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 1 mol PCl5,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c(Cl 2)0.2 mol/L1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 + (aq)+OH - (aq)=H 2O(l) △H=。157.3kJmol分别向 的 NaOH 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0.L- 4 -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 1、△H 2、△H 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 1>△H 2>△H 3 B.△H 1<△H 2<△H 3C.△H 1>△H 2=△H 3 D.△H 1<△H 2=△H 317.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SO2和 2molO2,发生如下反应:2SO 2(g)+O 2(g)2SO3(g) Δ H<0。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SO3为 1.4mol,同时放出热量 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 6∶5.3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容积为 2L,则 v(SO3)=0.35mol·L -1 ·min-1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 n(SO3)>1.4mol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 QkJ1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 min~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方程式中的 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增大压强D.30 min 时减小压强,40 min 时升高温度第Ⅱ卷(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12 分)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 50mL 0.25mol/L H2SO4溶液与 50mL 0.55 mol/L NaOH 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 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 c 为 4.18J/(g·℃),溶液的密度均为 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H2SO4与 NaOH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若用 60mL 0.25mol·L-1 H2SO4溶液跟 50mL 0.55mol·L-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 、 “不相等”);若用 50mL 0.50mol·L-1 醋酸代替 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 、 “偏小” 、 “不受影响”)20.(12 分)有科学家预言,氢能将成为 21 世纪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1)氢能作为能源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2)在 101 kPa 下,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kJ 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反应物总能量______________生成物总能量(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②氢气的燃烧热△H=________________③若 1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 1 mol 气态水放出 241 kJ 的热量,已知 H—O 键能为 463 kJ·mol-1 ,O=O键能为 498 kJ·mol-1 ,计算 H-H 键能为_____________kJ·mol -1 .(3)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 Mg2Ni,已知:Mg(s)+H 2(g)===MgH2(s) Δ H1=-74.5kJ·mol -1 ;Mg2Ni(s)+2H 2(g)===Mg2NiH4(s) Δ H2=-64.4kJ·mol -1 ;Mg2Ni(s)+2MgH 2(s)===2Mg(s)+Mg 2NiH4(s) Δ H3。则 Δ H3=____________kJ·mol -121.(12 分)实施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某温度下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①C(s)+CO 2(g) 2CO(g) Δ H1= a kJ/mol 平衡常数 K1;②CO(g)+H 2O(g) H2(g)+CO 2(g) Δ H2= b kJ/mol 平衡常数 K2;③C(s)+H 2O(g) CO(g)+H 2(g) Δ H3 平衡常数 K3。则 K1、 K2、 K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3)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 2O(g) H2(g)+CO 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温度/℃ 400 500 800- 6 -平衡常数 K 9.94 9 1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 500 ℃时进行,设起始时 CO 和 H2O 的起始浓度均为 0.020 mol/L,在该条件下,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4)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 CO 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 H2反应制备甲醇:CO(g) + 2H2(g) CH3OH(g)。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 反应物投入的量 反应物的 转化率 CH3OH 的浓度能量变化(Q1、Q 2、Q 3均大于 0)甲 1mol CO 和 2mol H211c放出 Q 1 kJ 热量乙 1 mol CH3OH 22吸收 Q 2 kJ 热量丙 2mol CO 和 4mol H233c放出 Q 3 kJ 热量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a. b. c. d. 12c13Q132e.该反应若生成 1 mol CH3OH,则放出(Q 1+Q2) kJ 热量②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 mol H2和 1 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 1.6 倍,则该反应向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2.(10 分)对反应 N2O4(g) 2NO2(g) ,0I.在 100℃时,将 0.400mol 的 NO2气体充入 2L 真空定容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时间(s) 0 20 40 60 80(NO2)/moln0.40 n1 0.26 n3 n4(N2O4)/mol 0.00 0.05 n2 0.08 0.08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值为_____________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②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 N2O4,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N 2O4的起始浓度是_______mol/L。③计算②中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II.在 0.5 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 H2和 N2进行如下化学反应:3H2(g)+N2(g) 2NH3(g) △H<0,其化学平衡常数 K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t/℃ 200 300 400K K1 K2 0.5- 7 -④比较 K1,K2的大小,K 1______K2(填写“ ” 、 “=”或“” 、 “=”或“” ) 。- 8 -玉山一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20-31 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A A C A A A B D C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D C B D D D D D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12 分)(1)隔热保温 环形玻璃搅拌棒(2)-56.8kJ/mol 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 ΔH=-56.8kJ/mol(3)相等 偏小20.(12 分)(1)无污染、热值高、来源丰富等(其它合理也得分)(2)①大于 ②-285.8 kJ·mol -1 ③436(3) +84.621.(12 分)(1)CO(g)+H 2(g) H2O(g)+C(s) (2)K3= K1·K2(3)放热 75%(4) ①ade (漏选不得分) ②正22.(10 分)①2.78 ②0.1 ③57.5 ④> ⑤>- 1 -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满分: 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孔子认为,所谓“儒”者,不会因为处境困苦贫贱而灰心丧气,不会因为富贵而得意忘形,不会连累长辈,不会使官员糊涂。因为有这样的美德,所以才叫做“儒” 。因此孔子主张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克已复礼2.商、西周、春秋时期, “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 ,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表明官僚政治的形成 3.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 、 “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 ”这些思想A.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 B.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C.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 D.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4.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基本解除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以垄断经营排斥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D.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军费问题5.“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6.有学者说:“儒家思想自先秦到汉代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完成了一次从‘山中客’到‘朝上臣’的转变。 ”导致这次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A.汉初实行了“独尊儒术” B.“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董仲舒新儒学的创立 D.太学教育体系的建立7.《九章算术·均输章》记载一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材料反映了A.当时实行抑商政策 B.宋代对“市”管理的严格C.唐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D.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8.唐代的佛教与道教都强调自己的师承与宗脉。韩愈则强调儒家思想经历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至孔孟的传递顺序,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并宣称:“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 。韩愈这祥做的目的是- 2 -A.仿照佛道做法,追溯儒学源流 B.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C.顺应三教合一,汲取佛道精髓 D.建立儒学道统,树立自身权威9.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0.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A.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11.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12.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这表明顾炎武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13.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C.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14.百官父母之丧,称丁忧。丁忧在古代是官员必须遵守的制度之一,对于违反者朝廷要对其进行处罚,甚至被革职。清代沿袭了前朝固有的传统,对这一制度也格外重视。这反映出A.清廷加强对官吏的考核 B.清代以孝廉作为选官标准C.政治统治与伦理相结合 D.西周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15.1881 年,南海县蚕茧歉收,一些绸缎织造业因缺土丝而停工,织机工人归罪于各新兴之缫丝厂夺去了他们的生计,遂在 10 月 5 日(夏历八月十三日)织机工人之先师神诞之时,想乘机煽动“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 。该事件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生产方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生存C.近代缫丝厂多使用洋纱取代土丝 D.传统习俗成为近代化的最大障碍16.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 《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 , 《四川水利发电计划》等,另外还制定了《国防军事建设计划》 , 《国防军备十年计划》等纯军事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这些计划的制定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 - 3 -A.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加速发展 B.引进了苏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C.有助于增强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D.促成了中国重工业体系的完善17.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 “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 “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18.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 ”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为了装饰神庙,希腊人开始更多地采用神像。按照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神是被道德化了的人,所以经常被塑造成最魁伟、最完美的人的形象。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追求崇尚美的价值观念 B.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实现C.主张人对自然的改造 D.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20.马克思说:“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肯定了只要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B.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C.指出了宗教改革具有双重作用 D.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专制21.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22. 《世界文明史》书中写道,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A.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B.推动了理性认识的发展C.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23.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产生于都铎王朝君权极为强大的时期,经历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完善、英国大革命时期的转折,最终在 1695 年,英国革命派永久性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从法律上保障了言论出版自由。这一举措产生的政治影响是A.提供了议会政治完善的条件 B.实现了英国社会的自由平等 C.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D.最早确立了言论自由的观念- 4 -24.卢梭说:“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他认为“结合的形式”是A.通过投票表达公共意志 B.对现存制度进行道德改造C.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契约 D.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 1870 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二、材料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黄宗羲还认为臣工不能盲目地听命于君主,君与臣是共同治理国家的人,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衡量天下治理的标准是人民的安危,而不是王朝的盛衰。他指出,专制帝王的法,是保护他们自己的统治而制定的,是一家之法,因而是非法之法。黄宗羲主张设置宰相以分君主权势,凡国家大政,宰相有权与天子“同议可否” 。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 ——吴于厪《世界史·近代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从哪些方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4 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黄宗羲反对君主暴政的主张有何异同?并说明不同之处的原因。 (1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材料一 徐梵澄先生有言, “13、14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古希腊、罗马)到什么地步。 ”但是, “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礼模仿。……文艺复兴奠定了欧洲近代文明的新基础。──摘编自《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比较强调价值、强调人格、强调修养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明理学以“天理”为中心观念的综合性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宋代以后历经元、明到清,占据七百多年历史,在我们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术形态。 ——《儒家的复兴与价值的重建》(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宋明理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出现的背景。 (8 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和宋明理学带来的不同影响。 (8 分)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江南辗转做官、教学的- 5 -朱熹用他的整个人生把儒家的伦理纲常加以新的阐释,赋予新的内容。董仲舒那套近乎神学的三纲五常学说,经过朱熹的发挥,才理论化、具体化、通俗化。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先姚安公曰:子弟读书之余,亦当使略知家事。略知世事,而后可以治家,可以涉世。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材料三 顾炎武是清初学者中推崇调查研究的典范。 “凡先生之游,载书自随,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 他遍游北方,心怀探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的目的,一年之内半宿旅店。 “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 。穷一生之功,写出“务质之今日所可行而不为泥古之空言”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的《日知录》等名著。 ——摘编自《明清之际的思潮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并概括朱熹推广新儒学的路径。 (12 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之际学术风气的弊端;为此,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谈谈你对该思想现实意义的认识。 (6 分)- 6 -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25:DCBCA CADBA BBDCA CCADC CBCCD26.(1)君民关系: 君主压迫剥削人民以满足私欲;君臣关系:君主专制,臣工盲目听命于君主;是非标准(天下治理的标准):以君主的个人意志而不是以人民的安危为治理标准;国家法律:是帝王一家之法而非是非之法。 (4 分)(2)同:都认为君主给社会带来了危害;都反对君主凌驾于社会之上;都反对专制法律;都主张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都提出了分权主张。 (4 分)异: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的方式不同:黄宗羲主张在君主制下设宰相,与君主同议国家大政。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划分到不同部门,实行三权分立;本质不同:黄宗羲的主张本质上是君主专制制度。孟德斯鸠的主张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思想体系不同:黄宗羲的主张是传统的封建思想,孟德斯鸠的主张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4 分)原因:明末清初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发展缓慢;虽然出现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批判但本质上还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8 世纪的欧洲,已经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思想解放的洗礼;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 (4 分)27. (1)特点:文艺复兴通过复古希腊罗马文化,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宋明理学致力于复兴儒学的内在传统。 (4 分)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极端压制。②宋明理学:佛、道的发展使儒家面临危机;唐代以来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4 分)(2)文艺复兴:强调人文思想,崇尚人的价值和现世幸福,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宋明理学: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到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理学日益僵化,其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方面,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8 分)28.(1)原因:工商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外贸易繁荣;官府的支持(南宋朝廷致力于经济发展以抗衡北方政权) 。 (8 分,答到其他点如正确也可相应给分)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4 分)(2)弊端:空谈义理,脱离现实,攀名求利。 (2 分)主张:经世致用(2 分)认识(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知识分子应该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注重务实革新,求真求是” 、 “关注现实,心怀天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