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1.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2.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0.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9.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文无答案201810290115.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理无答案201810290114.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6.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3.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7.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0月试题20181029011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2018-2019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答案卷两大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 “美丽中国”是十 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十九大持续倡导这一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推广“低碳经济”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2.符合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O+H 2O===CO2+H 2 Δ H=+41 kJ·mol -1B.CO 2(g)+H 2(g)===CO(g)+H 2O(g) Δ H=+41 kJ·mol -1C.CO(g)+H 2O(g)===CO2(g)+H 2(g) Δ H=-41 kJ·mol -1D.CO 2(g)+H 2(g)===CO(g)+H 2O(g) Δ H=-41 kJ·mol -13.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充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③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4.N 4的分子结构类似白磷分子,它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 mol N—N 键需要吸收167 kJ 热量,生成 1 mol N≡N 键需放出 942 kJ 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中2正确的是( )A.1 mol N 4气体转变为 N2将放出 775 kJ 热量B.1 mol N 4气体转变为 N2将吸收 775 kJ 热量C.1 mol N 4气体转变为 N2将放出 882 kJ 热量D.1 mol N 4气体转变为 N2将吸收 882 kJ 热量5.下图为 1mol 甲烷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g)和 H2O(g)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此图 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 -802kJ·mol -1 B.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213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 -16.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的 v-t 图象如左图,如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 v-t 图象如图:①a 1a2 ②a 1b2 ④b 1t2 ⑥t 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⑦ D. ①③⑥⑦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1molH 2在足量氯气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 H2的燃烧热B.等质量的硫蒸汽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少C.HCl 与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 = -57.3kJ·mol -1,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 中和热△H=2×(-57.3)kJ·mol-1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仅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也与反应的途径有关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 B.HI、H 2、I 2的浓度相等C.HI、H 2、I 2在容器中共存 D.HI、H 2、I 2的浓度均不发生变化9.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3A.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B. 1 mol·L-1 的甲酸溶液中 c(H+ )约为 1×10-2 mol/LC. 甲酸与盐酸都能与 NaOH 发生反应D. 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10.反应 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 ΔH、ΔS 应为( )A.ΔH0 B.ΔH0,ΔS0,ΔS011、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 SO2的利用率 C.H 2、I 2、HI 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12.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2B(g) xC(g)Δ H ” 、 “” 、 “”、 “=”);升高温度,上述反应向______(填“正” “逆”)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将_______(填“变大” 、 “变小” 、 “不变”下同) ,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_。④在 T2温度时, 将 1mol CO 和 2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2:3,则 CO 转化率为 a=________。21、 (15 分)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 SO2和 H2S)的转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SO 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潮湿条件下,写出 大气中 SO2转化为 HSO3﹣ 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 H2S 经两步反应氧化成 SO42﹣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1 如下:1mol H 2S(g)全部氧化成 SO42﹣ (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SO 2是工业制硫酸的原料气体之一,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SO2和 O2,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3(g),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时间/min n(SO 2)/mol n(O 2)/mol0 0.10 0.0504 0.050 0.02585 0.0408 0.020①反应在 0~4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SO 2)=___________;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_________,③8min 时,维持温度不变,往反应容器中再通入 0.020molSO2(g),0.010molO 2(g),重新达到平衡时混 合气体中 SO2的百分含量将 (填增大或减小);(4)将 H2S 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 FeCl3、FeCl 2、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硫,其物质转化如图 2 所示:请写出有 O2参加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在一定温度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缓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 CuS,可采取的措施有 。92018-2019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题化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DBCCA CBDBD CBCCB A二、17、 (12 分) (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1)K= 黄 橙 减弱 2247cCrOcH(2) 出现浑浊的时 间 S 2O32- +2 H + = SO2↑+S↓ + H 2O (各 2 分) (3)① H 2O2 HO2- + H + 、HO 2- O22- + H + 。②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乙正确;若不变红,则甲正确。 (2 分)18、 (5 分)(1)AD(2 分)(选对一个得 1 分,错选不得分)(2)N 2(g)+3H 2(g)===2NH3(l);ΔH=2(a-b-c) kJ/mol(3 分)(只写方程式得 1 分)19、 (10 分) (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1) ①< K(A)(1 分) ② 正向移动(1 分)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移,③BD(2)1.8×10 -3 mol·min-120、(10 分)(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 1 分)(1)CH 3CH2OH(l)+2O2(g)=2CO(g)+3H2O(l) △H=-932.8kJ/mol (2 分)(2) ① ② 逆 ③ 变大 变小 324cCHOcK④50%(2 分)21、 (15 分) (除特殊标注外,其余每空 2 分)(1) 酸雨 (1 分) SO 2+H2O⇌H2SO3、H 2SO3⇌H++HSO3﹣ (SO 2+H2O⇌H++HSO3﹣ )(2)H2S(g)+2O 2(g)=SO 42﹣ (aq)+2H +(aq)△H=﹣806.39 kJ•mol ﹣1 (3) 6.25×10﹣3 mol/(L•min) 225 减小 (4) 4Fe2++ O2 + 4H+ =4Fe3+ + 2H2O , 通入足量的空气 1乌丹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 10 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 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2.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文中的“民主” ,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3.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5.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2”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7.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上述言论反映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儒法并用 B.尊儒抑法 C.尊法抑儒 D.去法尊儒8.某中学高中历史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9.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10.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11.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12.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3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13.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图 1 所示的书法特点是 ( )图 1 怀素 《自叙帖》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笔势飞动,意绪狂放C.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追求个性,忽略法度14.米芾在评价苏轼《枯木怪石图》时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这反映了宋代绘画( ) A.民间风情色彩浓厚 B.风格奇特不拘成法C.更加注重表达意境 D.受到西方绘画影响15. “三言” “二拍”中有许多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 《卖油郎独占花魁》 、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据此可知, “三言” “二拍” ( ) A.题材过于单一单调 B.反映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C.带有人文主义特点 D.使男女平等观念广泛认可16. 《梅兰芳》是一部中国人物传记式电影,该影片得到众多电影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评价,认为极具文化传播意义。京剧是全世界最关注的中国元素之一,而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 1949 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说明( ) A.京剧已成为世界最具影响的剧种 B.梅兰芳因此被列入“同光十三绝” C.京剧已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D.梅兰芳对弘扬京剧做出了重要贡献17.人们称他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一门学问,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的轨道。这一哲学家是 (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418.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 。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因此他们不承认文艺复兴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据此可知 ( ) A.精英阶层是文艺复兴的主要参与者 B.广大民众没有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C.文艺复兴并没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D.文艺复兴内容只涉及社会科学领域19.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卢梭所表达的是( ) A.天赋人权思想 B.自由平等思想 C.人民主权思想 D.人非工具思想20.加尔文说:“我们把上帝的永恒的判决称之为预定。上帝根据这一判决,决定每一个人应该变成怎样。因为我们不是在同一状况下被创造出来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却要永远罚入地狱。 ”这一思想 ( ) A.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B.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D.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2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文中的“他们”意在 ( )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理性王国22.1859 年, 《物种起源》一出版,立即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有些人兴高采烈,拍手称赞;有些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更多的人则把它当成奇闻传说,到处宣扬。这是因为( )A.该书观点自身的局限性 B.该书观点有悖于人的传统认识C.该书观点宣扬人文主义 D.该书观点不利于封建专制统治 23.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 至 1660 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 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 “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科学精神高涨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人文精神增强524.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 17 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25.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 19 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 “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 “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C.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D.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26.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 ,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A.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 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 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27.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他又一个著名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生而平等 D.信仰得救28.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29.“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蒸汽机—机加械工业 B.内燃机—火车—运输工业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电子工业630.“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 “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31.(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 140 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 。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 分)(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 分)7(3)依据材料三分析, “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 分)(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6 分)32. (2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材料三 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 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8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 分)(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4 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4 分)(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6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6 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5 A C C C B 6 ——10 A A C C B 11——15 D A B C C 16——20 D B A C B 21——25 D B ABD 26——30 B B B C C 二、材料解析题31. (1)重要意义: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4 分)(2)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4 分)(3)主要理由: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9心,张扬孔孟传统。(4 分)(4)主要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6 分)32.(1)怀疑神;肯定人(2 分) (2)相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教皇.抨击中世纪的神学统治. (4 分) 关系;继承与发展;(2 分) 打击了神学的束缚;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2 分) (3)发展: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 (或分权) ;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 (6 分)(4)特征:起源(或萌芽或强调人的价值) ;复兴(或发展或主张发展个性) ;成熟(或明确或构建理想社会) 。 (6 分) 1乌丹一中高二地理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计 50分)1. 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2.关于松嫩平原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B.地势平坦,沼泽分布广泛C.矿产资源贫乏 D.河网密布,湖泊众多3.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 )①河湖广布,水系稠密 ②地势低平,土质黏重③交通落后 ④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4.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C.长江三角洲的水稻种植一年三熟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紫色土为主5.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6.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其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面性 B.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土壤墒情好 D.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7.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局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农业8. “湖广熟,天下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2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9.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10.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较单薄。下列关于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11.下表是 2001年我国 a、b 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 ,a、b 两省分别是(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a 242.4 1.5 57.5b 156.7 42.3 18.2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读下图,回答 12--16题。1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30°N120°E甲 乙3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13.甲图中 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14.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5.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16.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17.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 ) 18.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419.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甲乙两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20.以下哪个不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功能( ) A.查询检索 B.资源调查 C.灾害监测 D.空间定位21.自 2008年 5月 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光学、雷达遥感飞机一直马不停蹄地盘旋于灾区上空,展开大规模勘察和监测,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最为直观、明确的“路线图” ,并为北川遥感观测候选新址。该现代化技术手段属于(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雷达技术22.(2010山东烟台高三检测,25)在互联网上浏览的电子地图主要应用了(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技术(2008海南高考,23~24)下图示意“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 23~24 题。23.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24.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5.我国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 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 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该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26.由于形成荒漠化的原因不同,图 4—2一 l甲图中 A、B、C、D 多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5漠化圈的是 ( )图 4一 2—l27.乙图说明了( )A.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B.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C.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28.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 500亿元。回答 9~1 5 题:29.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 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30.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 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 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31.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2.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 )A.生态效益为核心 B.消除贫困为核心 C.社会效益为核心 D.经济效益为核心33.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类型是( )6A.风蚀荒漠化 B.冰蚀荒漠化 C.水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34.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沙漠 B.削减风力 C.吸收地下水 D.增加降水35.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36.(2010·淄博统考)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 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 15°~25°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2008·海南高考)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37~38 题。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降雨量(mm)降雨强度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 7 154 18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37.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38.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 39~40 题。39.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0.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41.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据图回答 42~43 题。42.该种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 ( )8A.寒带地区 B.欧洲 C.南美洲 D.东亚地区43.对该植被下的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壤——肥力高 B.灰钙土——肥力高 C.黄壤——肥力低 D.砖红壤——肥力低44.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 ,这是因为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 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 45~46 题。45.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6.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 47~48 题。47.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48.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湿地和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 49~50 题。49.2009年 2月 2日是第 13个“世界湿地日” ,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9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③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0.3月 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08 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 类自己。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 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综合题(50 分)5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 1: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第 28届首脑会议于 2008年 8月 1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正式开幕。材料 2:下面是世界两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试分析非洲和南美洲气候的共同特征。 (3 分)(2)非洲干旱地区比南美洲广,简述其主要原因。 (3 分)(3)图乙中 N所在国家新首都选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 分)10(4)M、N 两地区都有热带雨林,请简要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 (6 分)52、 (20 分)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 ,回答(1)~(5)题。(1)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4 分)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2 分)(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 分)(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主要的直接的原因(开发活动)有哪些?(4 分)(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6 分)1153.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材料一 “北大荒”指 20世纪 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 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 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 “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 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图和沼泽湿地垂直剖面图(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6 分)(2)近年来, “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 ,简要分析其原因。 (4 分)(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 (5 分)12乌丹一中高二地理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计 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A D C C D C A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B D C B C B C B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B A D D B C C C B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C B A B A B D B D C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C C D A A D A D A A二、综合题(50 分)51、 (15 分)答案:(1)纬度低,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都很高,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 分)(2)非洲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广,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影响的面积比南美洲大。 (3 分)(3)高原气候凉爽;靠近河流,水资源充足;便于国土管理和进行中西部开发。 (3 分)(4)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6 分)52.(20 分)答案:(1)如图。 (4 分)13(2)20 (2 分)(3)水土流失 流水侵蚀(4 分)(4)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4 分)(5)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6分)53.(15 分)答案:(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融化。下层为永久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 (6 分)(2)随着人们对“北大荒”的不断开发,黑土大量流失,土壤有机质减少,生产能力逐渐降低乃至丧失。 (4 分)(3)沼泽是湿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丹顶鹤、天鹅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