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命 题 化学命题组审 题 化学命题组考试时间 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Ba-137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
2、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3. 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3)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4)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 (5)在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沙洲 D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4下列物质中既不能导电,又不属于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液氮、碳酸钙粉末 B干冰、金刚石 C碳酸溶液、食盐晶体 DKOH 溶液、熔融状态的 NaCl5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A2F 2+2H2O=4HF+O2 BNa 2O+H2O=2NaOHC2Na 2O2+2H2
3、O=4NaOH+O2 DMg+2H 2O=Mg(OH)2+H2 6 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矿泉水混合物 胆矾 纯净物 臭氧单质 B纯碱碱 CH 4酸 小苏打 酸式盐 C熟石灰盐 碳酸含氧酸 NH4Cl酸 D液氧非电解质 硫酸钡 电解质 NH3H2O弱电解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SO 2 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 SO2 是电解质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的变化D在反应 2H2S + SO2 = 3S+ 2H2O 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8设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 克金属 Na 变成 N
4、a 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1NAB22.4L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2NA C0.1 mol NH4 中含有 0.1NA 个电子D常温下,0.1mol/L MgCl 2 溶液中含 Cl- 数为 0.2NA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 OH =H2O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 + Ag + =Cu2+AgC碳酸钙与硝酸反应:CaCO 3+2H+=Ca2+H2O+CO2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 2+H OH SO 42 =BaSO4H 2O10亚硝酸钠(NaNO 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 Fe2 离子转化为 Fe3 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
5、气结合的能力。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服用维生素 C 可将 Fe3 离子转化复原而缓解。上述过程中有关亚硝酸钠和维生素 C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 2 被还原为Fe 3 BFe 3 为还原产物 C亚硝酸钠失去电子 D一定条件下,维生素 C 也能和亚硝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1将磷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混合后,某同学书写出化学方程式:Na3PO4+3HCl=H3PO4+3NaCl,根据你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H 2PO4 属于酸式盐 B此反应中 H 和 PO43-的离子浓度减小 C实质上溶液中 Na+、Cl -并未参与反应 D没有水、沉淀、气体之一生成,方程式书写错误12氢化铝钠(N
6、aAlH 4)是最有研究应用前景的络合金属氢化物,氢化铝钠储放氢时发生反应(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3NaAlH 4 催 化 剂 Na3AlH6+2Al+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AlH 4 中氢元素为+1 价 B每生成 11. 2 L(标准状况下) H2,转移 2NA 个电子C在反应中有 50%的氢被氧化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13 离子方程式 BaCO3+2H+=CO2+H2O+Ba2+中的 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HCl H2SO4 HNO3 NaHSO4 CH3COOHA. B. C. D. 14 标准状况下的四种气体: 22.4 L H 2 (
7、气体) 0.5 mol H2S (气体) 73 g HCl (气体) 6.8 g NH3 (气体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物质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气体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5 400 mL 含有 MgCl2、NaCl、Na 2SO4 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有 Cl为 1.8 mol,Na +为 2 mol,Mg 2+为 0.5 mol,则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6 mol/L B0.7 mol/L C1.2 mol/L D1.5 mol/L16溶液 A 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 Na+、NH 4+、Ba
8、2+、Ca 2+、SO 42 、CO 32 、Cl 、OH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4.30g 沉淀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 A 中一定存在 NH 4+、 SO 42 、 CO 32 ,可能存在 Na +B溶液 A 中,若不存在 Cl ,则 c(Na +) = 0.20 molL-1C溶液 A 中一定存在 NH 4+、 Ca 2+、 SO 42 、 CO 32 ,可能存在 ClD如果气体 F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NH 4+卷二、填空题(本题共 6 个大题,共 52 分)17 ( 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 ) (4分)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属于
9、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溶于水但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请用序号填空)Cu NH3 熔融NaCl 液态HCl NaOH晶体 蔗糖 消毒酒精 (2 ) (4分)写出下列物质溶解于水中的电离方程式:碳酸氢钠: ;硫酸铁: ;醋酸: ;一水合氨: 。18 ( 5 分)实验室需要 0.1mol/L NaOH 溶液 480 ml,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称取 g NaOH 固体。 (2)容量瓶上需标有温度、容量和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用约 50mL 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 NaOH,将
10、固体转移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大约50mL)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将已冷却的 NaOH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所选规格的容量瓶中将容量瓶盖紧,上下颠倒摇匀。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12cm 处A、 B、C、 D、(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选填字母)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 NaOH 放在纸张上称量;C、转移溶液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未洗涤引流用的玻璃棒 F、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然后用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G、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
11、度线。(5 )将配好的 NaOH 溶液取出 20ml 于小烧杯中,需加入浓度为 0.2mol/L 的硫酸铜溶液 ml 才能将其恰好沉淀。19 ( 10 分)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洗气。根据需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并填上操作名称:(1)制取蒸馏水,选_,操作名称为 。(2)分离 Na2CO3 溶液和 CCl4,选 ,操作名称为 。(3)用 CCl4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 ,操作名称为 。(4)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 CaCO3 颗粒选 ,操作名称为 。(5)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O2 中混有的杂质 Cl2,选 ,操作名称为 。20 (8 分) 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
12、列填空:(1)现有NaOH 、Ba(OH) 2 和Na 2CO3 三种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将它们鉴别出来。请写出该试剂与三种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写出将少量 Ca(OH)2 溶液加入足量 KHCO3 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21 ( 10 分)储氢纳米碳管的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式为:3C+2K2Cr2O7 +8H2SO4=3CO2+2K2SO4+2Cr2(SO4)3 +8H2O。(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 ,被氧化的元
13、素是_(填元素符号) 。(3)H 2SO4 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填序号)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4)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 0.8 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若要产生等量的气体,则至少需要 g 碳酸钙高温煅烧而得,且此煅烧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22 ( 11 分)NaCl 溶液中混有 Na2SO4、Na 2CO3 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 NaCl 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下:(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填化学式)试剂 ;试剂 。(2)区分淀粉胶体和 NaCl 溶液的方法是: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试剂的作用: 。(4)操作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操作 的实验结果:淀粉 (填“能”或“不能” )透过半透膜;SO42- (填“ 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请用实验证明上述结果,完成下表(可不填满,也可增加):限选试剂: AgNO3 溶液、稀盐酸、BaCl 2 溶液、碘水。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