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9920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夏商时期,士兵的武器多为削尖的硬木,此时的宝剑如“昆吾”为青铜所铸;东周时期,武器大多用青铜制作刀刃和矛尖,此时的宝剑如“干将” “镆铘”为坚硬锋利的铁所铸。此变化体现了()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 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C东周的冶金业发达 D铁器得到广泛应用2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 ”这反映了当时(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3

2、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4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 20%以上,而到 1820 年清朝,竟下降到只有 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C坊市制度被打破 D市镇经济的发展5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 “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A苏商和晋商 B徽商和浙商C浙商和晋商 D徽商和晋商6光绪二十年,江苏南通的张謇考中状元,但他毅然弃官从商

3、,创办大生纱厂,后来又创办了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张謇的成功是 对下列哪一观念的否定()A实业救国 B学而优则仕1514 年 葡萄牙海盗商船直接侵占“屯门” (今香港新界)1521 年 屯门葡人被明军驱逐,此后,所有朝贡国一概被禁止来广州通贡1543 年 葡人和一些中国海商在闵浙沿海骚扰,明将剿捕,反遭败绩2C国无商不富 D工商利国71882 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 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 利” 。这一“专利” ()A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反映了洋务军事工业的典型特点C极

4、大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 D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8孙中山在 1894 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 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这反映出孙中 山主张()A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国家富强 B效仿资本主义制度以富国自强C推行政治改良维护专制统治 D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挽救民族危机9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 与 l937 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指出:“美国有意识地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

5、这一“困苦” ()A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B清政府鼓励海外华侨投资国内各产业C北洋军阀政府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南京临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0下面是 1937 年和 1942 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发展状况表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B工业布局因工业内迁而改变C工业结构随战争而调整 D官僚资本逐步侵蚀民族工业11 “番菜挣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文中的“番菜”与正宗传统西菜是不一样的,正宗西菜的生、臊、腥颇不和中国人口味,广东人遂加以中国传统烹调技法加以改造,名之曰“番菜” 。西菜传入中国后的变 化反映了()A西餐深刻影响了

6、国民饮食 B民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C近代饮食的中西合璧特征 D国人对西方餐饮去芜存菁121908 年 4 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 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 )A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B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D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13维新失败后,天津的国闻报连续报道谭嗣同拒绝出国被捕受戮的消息:由英国注资的上海新闻报刊出康有为来信,揭露慈禧迫害光绪的内幕;有日本 背景

7、的亚东日报发表了梁启超从日本寄来的长诗中国行 。一系列报道表明当时()A中国近代新闻业开始出现B维新变法遭到舆论反对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 年 16% 4.4% 7.3%1942 年 58% 78% 49%3C大众传媒对时政紧密关注D变法对思想产生启蒙作用14以下是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开展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51979 年创办的计划经济研究学术期刊,先被更名为经济改革与发展 ,后又 再次被更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这反映了我国()A传统社会主

8、义的研究价值下降B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推广了凯恩斯主义的成功经验D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逐渐明确161959 年 8 ,9 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 2/3;1960 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 3/4;1960 年,全国城镇工矿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 1957 年的2450 万人猛增到 5044 万人。这表明当时()A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 B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71978 年,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北京签订贸易协议时,遭到了媒体的指责,说这是“卖国主义” “打击民族工业” “洋奴哲学”这

9、表明()A左的思想依然存在 B中美关系十分紧张C国人爱国热情高涨 D民族工业受到冲击18 “西来诸商,与贵国(中国)交易,每岁金银不下百万,其所从来亦有海外亚墨利加(即美洲)所处而进者。盖其地之矿,广而且腴,计十分之土,金银且 六七分也。 ”材料所叙述的时间应该是()A丝绸之路开通以后 B新航路开辟以后C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以后 D现代中国对外开放以后19从 1545 年到 1800 年,大约有 60000 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 226 吨白银的货物,这是 1500 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 20 倍还要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4A世界市场开

10、始形成 B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2016 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下列哪项最能反映出诗人的情怀()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亚洲商业中心地位21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 18 世纪,在亚欧人的伙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在热带的土地上,花生和树薯生长茂盛,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 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话 B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11、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22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 ”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A引发了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B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C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动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3据统计,1781 年英国人口只有 890 万人,而到了 1841 年英国的人口增加到了 1855万人,其中多数为外来移民,如在英格兰的爱尔兰人突破 100 万人,这个数字每年还以 5 万多人的数字不断增

12、长。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科技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B工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D生产发展加速了城市化24专利最早产生于 16 世纪,但在 16 和 17 世纪申请专利并不常见,自 18 世纪以来专利申请才普遍起来。从 1630 年到 1809 年,英国总共批准了 3241 项专利,其中 1750年以后占 2639 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 1800-1809 年,有 924 项发明获得专利。由此可见()A专利制度反映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B专利制度阻碍了工艺技术的发展C专利制度保障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D专利制度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51796 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

13、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 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A科技不利社会生产发展 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 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26从 1868 年到 1900 年的 32 年间,英、美、德、法四国的钢产量从 24 万吨猛增到 2355万吨。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这主要是由于()A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B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C技术创新推动资本集中 D民主制度推动经济发展527小明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

14、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D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28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 。法国诺贝尔物理奖鲡者查尔斯里克特则认为:“随着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 ”这里所说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时 B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291921-1929 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 93.2%。胡佛总

15、统曾骄傲地宣称:“感谢上帝之助,贫困从这个国家的绝迹指日可待。 ”对此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B实际消费能力大增C资本主义矛盾基本消除 D企业家在盲目扩大生产30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 700 多个法令,其中有一部法律又称工资时数法 ,目的是消除“对维持工人健康、效率和福利所必需的最低生活水平有害的劳动条件” ,是一项关于工人工资与工时的法案。该法律是()A 全国工业复兴法B 社会保险法C 公平劳动标准法 D 联邦紧急救济法31德国大众公司原本是一家 l00的国有企业,后来把股票按面值金额的 80-90出售给职工和国内公众,每人不得超过 5的股票,目前大众公司 70

16、 万个小股东占有公司 80的股票,其余在国家手中。这种现象()A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C国家失去了企业控制权 D便于实现资本的社会化3220 世纪 50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 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3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在短短 25 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经济模式是()A统钊经济体制 B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17、C社会市场经济 D混合市场经济34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德国政府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 技。到 20 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 国。这表明德国()A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C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35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6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西方经济疲软源于美苏冷战破坏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361919 年 8 月至 1920 年 8 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

18、购到两亿两千万普 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 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 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A两个政策的重点都是发展农村B两个政策的实施都为经济建设募集较多粮食C两个政策的实施都巩固了政权D两个政策的实施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37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 13.2%提高到 18.5%,重工业则由 40.1%降为 14.5%”。 “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 14.8%,重工业则高达 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9、 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38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 ,这也就意味着低 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C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D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弊端3920 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大危机中一片混乱。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 功经验”指 的是()A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

20、施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4020 世纪 90 年代,中、苏都深化了国企改革。苏联制定了“500 天计划” 。即从 1990年 11 月 1 日到 1992 年 3 月 14 日的 500 天内,分四个阶段将苏联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以下关于 90 年代的中、苏国企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改革私有化的程度不 B都有成功地摆脱了困境C都成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D都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二、非选择题(40 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者当数海上保险。15 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投保海上保险,类似

21、于现代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7后来船上的船长、船员也可投保。到 16 世纪,又发展到承保旅客被海盗绑架而支付的赎金。17 世纪的英荷战争中,英国与荷兰的贸易遭受严重打击。不久,经英国皇家特许批准专营海运保险的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伦敦保险公司先后成立。摘编自郭颂平海上保险学材料二: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历史中国境内第一家保险公司是由东印度公司鸦片部于 1805 年在广州设立。1885 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的“仁和”和“济和”保险公司是中国人兴办的最早的保险公司。1885 年-1911 年,华商保险公司共创有 35 家。而截止到 1900 年,共有 52 家洋行代理148 家外商保险公司。1914 年

22、-1925 年,新设 35 家华商保险公司。1926 年,中国的银行也相继投资于保险业。截止到 1935 年,银行和政府投资的保险公司迭 12 家,资本共计 2070 万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保险兴起的背景。 (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近代民族保险业的特点。 (8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 “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

23、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

24、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6 分)84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20 世纪)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

25、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 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 (人教版)请回答:(1)材料一中“古典”发展模式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哪一种传统的经济政策?美国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的变化?(8分)9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26、 C D D B A B A C C B C B D C A B A C题号 21 2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C B C D A D B D C D A B D A C D C D A二、非选择题41、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海盗肆虐;英荷战争。(2)在外商的诱导和示范下产生;与外商保险公司相比,数量和规模明显较小;一战时期,民族保险业发展较快;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逐渐渗透保险业。 (任 3点即可 8 分)42、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 (答任 3 点即可)(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43、 (1)传统经济政策:自由放任。事件:美国罗斯福新政。(2)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