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73.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72.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55.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54.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53.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5.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4.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3.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2.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8课西欧庄园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1.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0.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71.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70.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69.doc--点击预览
-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180921259.doc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11 课 古代日本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的确,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11 课《古代日本》 ,了解这一史实。一、6 世纪前的日本教师:根据文献记载,1—2 世纪时,日本有 100 多个小国;后来大和政权统一了这些小国,大和何时统一了日本?学生:5 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教师: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是如何统治日本的?学生: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教师:日本的土地归谁所有?他们如何组织生产?学生: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二、大化改新史料 1 7 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7 世纪时,大和的社会状况怎样?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教师:同一时期的中国隋唐,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史料 2 6 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2系列法令来提高天皇的权威,并且派遣众多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推古改革” ,它为之后的“大化改新”准备了条件。教师: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日本大化改新有利条件是什么?学生:日本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进行“推古改革” ,为大化改新准备了条件。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 P53【大化改新】一目,完成下列表格内容。开始领导内容政治经济影响学生:根据课文填写表格。找学生代表填写表格。开始 646 年领导 孝德天皇内容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 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影响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史料 3 中国隋唐与“大化改新”时的日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表。中国隋唐 “大化改新”时的日本政治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加强中央集权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经济 实行租庸制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 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教师:结合上述表格评价大化改新。学生: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形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教师:(过渡)大化改新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但后来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出现了庄园和武士阶层。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争相蓄养武士,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对此后的日本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武士和武士集团教师: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庄园,庄园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展示图片:3教师: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学生:他们是“武士” 。庄园形成后,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教师:在古代日本,武士出现后,逐渐从分散走向集中,聚集在一地区最强大豪强贵族的旗下,形成武士团,武士团的职责有哪些?学生: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教师:日本历史上的幕府统治是怎么回事?学生:武士团最后集中在源氏和平氏两大家庭之下,12 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教师: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幕府统治实质是封建军事独裁统治。教师: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史料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会各阶层,与神道一样,形成日本国民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士道同神道一起,充当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精神武器。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教师:你认为武士道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学生:绝对服从主公,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的精神。教师: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教师: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中你有何启示?学生: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通过吸收与创新不断实现超越。7 世纪时,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参照日本的这段历史以及这个民族的特点,当前的中国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第 11 课 古代日本古 代 日 本4{统 一 日 本 : 5世 纪 初 , 大 和 政 权 统 一大 化改 新 { 时 间 : 646年内 容 { 政 治 : 建 立 中 央 集 权 制 度经 济 : 将 土 地 、 部 民 收 归 国 有 ; 国 家 定 期 把 土 地 分 给 公 民 耕 种 ; 统 一 赋 税 )影 响 : 日 本 成 为 一 个 中 央 集 权 制 的 封 建 国 家 )武 士{ 形 成 : 地 方 豪 强 为 保 护 庄 园 而 建 立掌 权 : 12世 纪 晚 期 开 始 , 进 入 幕 府 统 治 时 期 ) )1第 12 课 阿拉伯帝国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1.了解穆罕默德的贡献,知道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2.认识伊斯兰教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帝国建立过程中起到的一面旗帜的作用,正确理解宗教信仰的作用。重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难点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中的重要作用。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 12 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凝聚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这些各种肤色、各个年龄段的穆斯林来自世界的各个地方,朝觐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地”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 “麦加朝觐”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伊斯兰教是怎么产生的?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第 12 课《阿拉伯帝国》 ,了解这一历史吧。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教师:请同学们链接地理所学知识,了解阿拉伯国家及阿拉伯半岛的情形。学生 1: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 22 个,总面积约 1 300 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 3.39 亿。学生 2: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位于亚洲西南部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适于畜牧业,少数有绿洲的地方适于农业。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阿拉伯国家统一信奉伊斯兰教,那么,伊斯兰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史料 1 伊斯兰教产生前,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阿拉伯半岛的居民面临着生存危机,沙漠中贫乏的物质条件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2繁。传统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同时,传统商路的改变使位于新商路上的麦加等沙漠中的绿洲城市日益繁荣。在这些城市中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史料 2 大约 570 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意志坚强,富有智慧。经过长期的潜修冥思后,在 40 岁的时候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教师: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学生:6 世纪末 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并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教师:伊斯兰教创始人是谁?其基本教义是什么?学生:穆罕默德。宣扬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教师: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他宣扬的这一主张是如何传播的?阅读教材 P56 第 1 自然段归纳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学生阅读教材,交流归纳。教师: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622 年,受反对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教师:从上面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阿拉伯半岛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该如何理解伊斯兰教的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总结)首先,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这种一神教的信仰,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其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史料 3 通过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以宗教信仰为纽带,把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他所建立的国家和由此形成的阿拉伯文明,对以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根据上述史料回答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学生:穆罕默德的历史贡献主要是建立伊斯兰教,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二、阿拉伯帝国教师: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 8 世纪中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史料 1 如图。教师:阅读教材 P56 第 2 自然段,结合上述图片,请同学们写出阿拉伯扩张的路线。学生 1: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击败唐朝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学生 2:在西线,他们攻克埃及,横扫北非。3学生 3: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史料 2 根据伊斯兰教义, “圣战”是“为主道而战” ,即穆斯林的护教“战争” ,是所有伊斯兰教徒(穆斯林)最重要的宗教义务之一。 《古兰经》记载:“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对不要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们还活着,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将赏获重大的报酬。 ”阵亡的殉道者称为“烈士” ,得到最大激励,还能永住乐园,成为穆斯林的最高斗争理想。教师:阿拉伯帝国在一百年内从阿拉伯半岛到形成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学生: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如潮水般涌出半岛。教师: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得益于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与此同时,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中,伊斯兰教也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最后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三、阿拉伯文化史料 1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史料 2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这种文化的开放性使其迅速发展,并融合了多种古代民族文化,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教师: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成就阿拉伯灿烂文化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总结)阿拉伯统治者重视知识,并采取延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开放宽容的态度;地处欧、亚、非洲交界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改进。史料 3 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学问:关于真主的学问和关于人的学问。关于真主的学问是神学, 关于人的学问是医药学。 ”史料 4 如图。教师:阿拉伯文化光辉灿烂,结合史料 3、4 和教材知识,归纳其在数学、医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学生:数学改造了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形成“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 《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 洲医学界奉为经典文学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教师:阿拉伯人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还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说出阿拉伯人在这方面的贡献有哪些?学生: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4入欧洲。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争斗不断,人们渴望统一。穆罕默德顺应这一要求,创立伊斯兰教,并以此为纽带,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穆罕默德逝世后,阿拉伯人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最终于 8 世纪中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国家。阿拉伯人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也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第 12 课 阿拉伯帝国阿 拉 伯 帝 国{穆 罕 默 德 创立 伊 斯 兰 教 { 时 间 : 6世 纪 末 7世 纪 初地 点 : 阿 拉 伯 半 岛教 义 : 独 尊 安 拉建 国 : 622年 , 建 立 政 教 合 一 的 国 家 )阿 拉 伯 帝 国{ 时 间 : 8世 纪 中 期疆 域 : 横 跨 亚 、 欧 、 非 三 大 洲 )阿 拉 伯 文 化 { 数 学 : “阿 拉 伯 数 字 ”医 学 : 《 医 学 集 成 》 和 《 医 典 》文 学 : 《 天 方 夜 谭 》 ) )1第 1 课 古代埃及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1.认识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解古代埃及疆域的发展变化,了解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的原因。2.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并认识到其意义。学习古埃及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3.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古埃及的文明成果。难点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被称为“法老” 。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 ,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 。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作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今天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史料 1 古埃及。2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学生:(1)略。(2)非洲尼罗河。教师: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学生:古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水量大,是古埃及的唯一水源。教师:古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角,贯穿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一首埃及古诗也曾经这样称颂尼罗河:啊!尼罗河,我们称颂你,你从大地上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些言语都说明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有着生命线般的重要作用。史料 2 如图。史料 3 公元前 1500 年左右,埃及国王图特摩斯三世驱使埃及的战车和弓弩手,进行18 次远征,扩展至尼罗河“第四瀑布” 。他还使利比亚、亚述、巴比伦及克里特岛的统治者们都向他纳贡。由于图特摩斯三世的赫赫武功,一些历史学家称他为“古埃及的拿破仑” 。教师:阅读教材 P2,分析古埃及国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学生:(1)出现:约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2)发展: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3)强大: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4)灭亡:公元前 525 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3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2.古埃及文明史料 1 太阳历。制定依据 按照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基本内容 一年分 3 个季节,每季 4 个月,每月 30 天,岁末加上 5 天宗教节日,一年365 天地位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影响 后来的罗马历法以及今天我们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教师:尼罗河给予埃及人的极多,同样也需要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也会毁灭一切。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做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史料 2 埃及象形文字艰深难认,当时只有神庙祭司等少数人能够读懂。古埃及灭亡后,这种文字渐渐被人们遗忘,成为死文字。后来,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1790-1832)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终于在象形文字的释读上取得决定性突破。史料 3 如图。教师:象形文字形成于 5 000 多年前。它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教师: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古埃及人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教师: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二、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 。古4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陵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这有两种说法:传统认为,这种陵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发展的结果,即从前王朝的画墓,到早王朝的马斯塔巴,到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最后发展成角椎体状的金字塔。教师:在人们已知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请学生介绍胡夫金字塔)学生:它高 146.5 米,底边长 230 多米。塔身用 200 多万块平均每块重 2.5 吨左右的巨大石块砌成。据说胡夫金字塔修建动用 10 万劳工,花费了 20 年时间。教师补充: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 4 500 年之久,直到 19 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后才被超过。想一想:胡夫金字塔用 200 多万块巨石砌成,平均每块重 2.5 吨左右。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运来,甚至再吊上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学生思考,各抒己见) 教师:古埃及时期的能工巧匠以及参与建造的平民百姓所从事的修建这些宏伟壮观的建筑工程,代表了古埃及当时建筑艺术所能达到的了不起的高峰和人民群众的智慧。有关金字塔建造的原因以及如何建造的,一直众说纷纭,也一直是一个缠绕在世人心头的谜。教师:如何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学生:①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埃及王权的神圣权威。②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的宗教信仰。③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④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三、法老的统治史料 1 法老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 2686 年—前 2181 年)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 945 年—前 730 年)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史料 2 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教师: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法老被认为是 “神之子” 。大臣在朝见法老的时候必须行跪拜礼,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贵族为法老管理国家,平民和奴隶一边从事劳动,一边为法老建造神庙、宫殿和陵墓。举世闻名而又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俯视埃及大地,目睹世间沧桑已近 5 000 年之久。金字塔的建造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与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 。金字塔的魅力仍在不断激发人们追索人类古代文明的热情与激情……第 1 课 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自然环境52.文明历程:出现,发展,强大,灭亡3.文明成就(1)历法:太阳历(2)文字:象形文字二、金字塔三、法老的统治1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通过《汉谟拉比法典》 ,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国家产生的时间、政权的更替。2.理解《汉谟拉比法典》在行使国家职能中的作用及重要的历史价值。3.理解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重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实质。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早期东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人民的重要财产。据说,国王汉谟拉比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太多,难以应付。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一部法典,并把它刻在一个高 2.25 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历史的殿堂,重温这段历史的岁月。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料 1 古代两河流域。2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古代两河流域》地图,指出“两河”指哪里?学生:“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教师: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 。从地图上看,这条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地又很肥沃,因此得名。古代,在这条地带上先后居住过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生活在沃地东部,那里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称为两河流域。两条河流的泛滥为这个大干旱地区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史料 2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自然状况。东临 伊朗高原西邻 阿拉伯大沙漠北接 小亚细亚山地南临 波斯湾中部流通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位于如今 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地处干旱地区,但两河经常性泛滥教师: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两河流域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便于农业种植,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基本条件。史料 3 两河流域王国的更替。国家名称 时间起止 建立者苏美尔城邦国家 公元前 3500 年-前 3100 年 苏美尔人阿卡德王国 约公元前 2371 年-前 23 世纪下半叶 阿卡德人乌尔第三王朝 约公元前 2113 年-前 2006 年 苏美尔人古巴比伦王国 约公元前 1894 年-前 17、16 世纪之交 阿摩利人亚述帝国 约公元前 935 年-前 605 年 亚述人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 626 年-前 538 年 迦勒底人史料 4 两河流域无天然屏障,又位于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的交界处,许多古代民族相继在此登台亮相,演出一部弱肉强食的战争史,形成特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特色。这种更替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家职能的健全和发展。教师:阅读教材 P6,分析两河流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学生:(1)国家的出现:约从公元前 3500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2)国家统一:大约在公元前 2400 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3)国家强大: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2.楔形文字史料 如图。3教师:楔形文字书写用的芦苇和泥板都是就地取材。楔形文字是国家形成和行使职能的条件之一,其本身又是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思考: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文字是人类所发明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了文字,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记录历史、积累文化知识,才使得后人能直接从前人那里继承生产经验、文化科学艺术。 (3)有了文字,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各地区间文明的交流和交融。(4)从历史事实来看,历史上最早产生文字的地区,大多同时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可见文字是与文明社会密不可分的。 二、古巴比伦王国史料 1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伦才成为一个强国。史料 2 汉谟拉比是巴比伦城邦的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从公元前 1787 年起,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 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的埃什嫩那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后来,巴比伦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伦文明” 。教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谟拉比时期如何进行政治统治的?学生 1: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学生 2:汉谟拉比在位时期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三、 《汉谟拉比法典》史料 1 如图。4教师:《汉谟拉比法典》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学生: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教师:阅读教材 P8,说说《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史料 2 第 16 条,自由民藏匿宫廷或穆什钦努(指被征服地区的人)之逃奴于其家,而拒不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第 226 条,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第 282 条,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 ,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汉谟拉比法典》教师:请同学们就以上图文资料,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学生思考,各抒己见)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作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君权神授”和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些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图片和条文中看出。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说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专政的实质,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两河流域是人类较早出现国家的地方。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有关。王国的更替和战争使得国家政权机构日益趋于完善,由分散走向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以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文化成果。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自然环境:两河流域2.文明历程:出现,统一,强大3.文明成就:楔形文字二、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的统治三、 《汉谟拉比法典》1.内容2.地位1第 3 课 古代印度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1.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以及佛教的兴起和传播。2.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3.辩证地看待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1955 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迫害” 。印度法院曾判处因不满姐姐与“低种姓”通婚而杀害 4 人的案件。最高法院指出,这种“为维护荣誉而进行的杀害”是野蛮行为,并下令警方保护通婚的夫妇。法院将种姓制度叫作“民族的诅咒”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印度这个古老的国度,追溯这种野蛮的制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自然环境史料 古代印度。教师:古代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得名于印度河,始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书中称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广大地域为印度。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在南亚次大陆,包括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它北面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这里有两条河流,西部的是印度河,东面的是恒河。印度的名字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其为天竺。2.文明历程2史料 1 哈拉巴遗址。史料 2 摩亨佐·达罗遗址。教师:在古代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 23 世纪—前 18 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史料 3 雅利安人入侵。雅利安人是说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 14 世纪到公元前 10 世纪,雅利安人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取代了印度的原有文明。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 ,意为“高贵的人” 。3教师:阅读教材 P11,分析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学生:(1)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巴和莫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 23 世纪—前 18 世纪。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衰亡。(2)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3.阿拉伯数字史料 1 印度印章文字(尚未解读成功)。史料 2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 共 10 个计数符号组成。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时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公元前 1500 年左右)2.产生背景(1)入侵印度之初,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2)氏族制度解体,阶级分化加剧,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3.种姓制度的内容史料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手、嘴、双腿、双脚分别化成了一种种姓。教师:阅读教材 P12,找出种姓制度的具体等级。学生:(1)主要等级等级 名称 社会阶层最高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 首陀罗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4和手工业(2)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4.种姓制度的特征史料 1 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可以吃;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史料 2 《摩奴法典》规定:首陀罗辱骂前三种姓,就割去舌头。婆罗门侮辱首陀罗将被处以罚款;出身低贱者无论用哪个肢体击打出身高贵者,该肢体就将被切断。首陀罗对婆罗门提出意见,就把滚油灌入耳中和口中;首陀罗与高种姓者同坐一桌,要在臀部烙印。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种姓制度有什么特征?学生:四大种姓等级森严、相互隔离。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教师:思考如何认识种姓制度产生的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1)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2)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持统治,维持社会安定。(3)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缓慢的,因此,种姓制度的消极作用影响比较小,相对安定的印度依然是世界上具有优秀文化成就的农业大国。(4)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进步迅速,种姓制度的负面作用使印度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世界大国,19 世纪中期,终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教师: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思考: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国王们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教师:种姓制度使得当时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都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国王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史料 1 传播路线。史料 2 如图。5教师: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佛教的两条传播路线。学生:两条外传路线:(1)北传: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传至东亚地区)(公元前后,由中亚传入中国)(2)南传: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第 3 课 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自然环境2.文明历程3.阿拉伯数字二、森严的种姓制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教师:17 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行还需要什么条件?史料 1 如图。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教师归纳:前提 政权保障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条件资金 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劳动力 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原料和市场 殖民扩张提供了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史料 2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共产党宣言》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2.开始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94 第 1 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学生:棉纺织业。1733 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教师:织布速度的提高使得纱线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进纺纱技术,在此情况下出现的新发明是什么?学生: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教师: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教师: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思考:想一想当时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假如珍妮机在当时的中国发明,情况会怎样?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有两种可能:即可能是昙花一现,也可能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充分利用,但绝对不可能像当时英国人发明珍妮机那样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促使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使用机器,带来了一场生产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不能为新事物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工业革命发生在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这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师:以前人们在进行生产时采用的主要动力是水力、风力、人力等,这些动力都存在明显缺陷,如风力,它不稳定,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有、有时没有。这种状况终于在200 多年前被一个叫瓦特的人改变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机。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教师:投影出示瓦特与他改进的蒸汽机的图片,请学生讲述瓦特与改进蒸汽机的故事。(学生可自由发挥,重在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毅力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教师: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有何价值?学生: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3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 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教师: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进入 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教师:瓦特改进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目。三、火车与铁路教师: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蒸汽机车是谁发明的?学生:史蒂芬孙。教师:1825 年,由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英国的铁路建设取得哪些成就?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1830 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 1851 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 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四、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从 18 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史料 1 如图。史料 2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史料 3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到 19 世纪 20 年代,英国已有 200 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工业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史料 4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造成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史料 5 如图。教师:上述史料是对哪一事件的评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4学生:工业革命。 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2)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4)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造成了环境污染。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 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教师补充: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工业革命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却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对随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欧美社会发生着深刻变化。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政 治 前 提 : 资 产 阶 级 统 治 的 确 立开 始 时 间 : 18世 纪 60年 代开 始 标 志 : 珍 妮 机 的 发 明核 心 发 明 : 瓦 特 改 进 蒸 汽 机交 通 工 具 : 火 车影 响 : 现 代 工 厂 制 度 最 终 确 立 ,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社 会 生 产 力 , 进 入 “蒸 汽 时 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