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20170307271.doc--点击预览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品读感悟教学设计冀教版20170307187.doc--点击预览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拓展阅读素材打包7套新版冀教版20170307272.rar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拔高练习无答案冀教版20170307270.doc--点击预览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教学建议冀教版20170307188.doc--点击预览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教学课件冀教版20170307189.ppt--点击预览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话题讨论教学设计冀教版20170307186.doc--点击预览
-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科学幻想之父课件冀教版20170307190.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科学幻想之父》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儒家(rú rǔ) 熔岩(rónɡ ruónɡ) 核动力(hé ké) 刊载(zǎi zài) 舡鱼(ɡōnɡ chuán) 由衷(zhōnɡ zōnɡ)二、补充词语。挥笔写 年 一年 人寻味天大楼 情节曲 妙 横生 头头是 当之无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如果……就…… ……是因为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1.这艘航船 外形漂亮, 功能齐全。2. 他走了很远的路, 一点也不觉得累。3. 你看电视时间太长,眼睛 会感到疲劳。4.他累了, 他写字太多。四、你读过凡尔纳的哪部作品,能简单介绍吗?(可以问问同学或老师)1《科学幻想之父》教学设计(品读感悟)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科幻故事,情节全然出于幻想,理念却发人深思。故教学重点应放在挖掘本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上。 课文再现了作者极大的想象力,它用幻想的形式,阐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远景。情节曲折,妙趣横生。在他丰富的想象指引下,人们研制成功了很多高科技的东西,所以他被称为“科学幻想之父” 。学情分析:科幻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通过学习课文,可以放飞孩子们的想象,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智慧;通过学习课文,可以给他们带来莫大的乐趣。因此老师要做到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播。以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想象能力。教学目标:1.扩大词语掌握范围。2.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写作手法。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习惯,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现实与想象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难点:想象力的奇特力量是不可占据的,给人类带来的价值是无量的。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对科学事实的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 。追问:同学们看过的微型科幻小说或刻画故事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表扬看得多、看得认真的学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科学幻想之父凡纳尔是如何对未来的精神生活,科学远景进行幻想的,他的这些合理的幻想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贡献。2二、快速阅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对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对不理解的词根据反复读课文进行理解,理解不了的,要查字典解决。2.读书要认真,不但要通顺流畅,而且还要了解作者的思路及课文的内容。3.检查作业:你知道下边词语的正确读音吗,请你读给大家听。儒勒·凡尔纳 潜水艇 熔岩流 舡鱼号 由衷当之无愧 妙趣横生 摩天大楼 刊载指名朗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落字;不读破句,语句通顺。三、熟读课文,概括课文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先介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终身很辛苦,为了他的科学幻想,他跑过不少的路,咨询过各种类型的人。然后闭门著书。在他的科学幻想的指导下,人们研制出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四、细读课文,品味课文思考:1.根据课文想想,人们为什么把“凡尔纳”称为科学之父?在他的启发下人们发明了什么?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习方法:先自学,注意边读边划,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再四人小组交流,然后班上交流,归纳总结。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解决问题 1:生 1:因为他的幻想很具科学性,他的幻想不是凭空所想,而是经过千辛万苦后的实地考察。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再体会体会。生 2:他实地考察完之后,闭门著书,在他每一本著作的指导下,人们完成了很多科学发明。如:电视、直升飞机、潜水艇、霓虹灯、导弹、坦克等。所以人们把他称为科学之父。指导朗读 3—8 自然段。生略。 3解决问题 2:学了这一课,我们很受启发:只有感想,才能有望实现;常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再有想象要合理,在合理的想象下要付出行动才能将幻想变成现实。其次,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从课文延伸到实际,学生通过举例、反思,认识 ,懂得幻想给人带来得益处。师小结:凡尔纳的科幻故事,不仅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而且情节曲折,妙趣横生。他科学幻想的内容写得详细准确,头头是道,以致许多学术团体对他书中列出的数字要几个星期进行推算。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人们发明了许多科学尖端的东西。凡尔纳是科研领域的领路人,当之无愧的科学幻想之父。五、启迪鉴赏,指导朗读,感情升华。1《科学幻想之父》1.抄写下列词语。儒勒·凡尔纳 潜水艇 熔岩流 刊载 舡鱼号 由衷 当之无愧 妙趣横生 摩天大楼 2.用下列词语造句。不但……而且……如果……就……耐人寻味……当之无愧……3.根据课文填空:凡尔纳是世界闻名的( ) ,也是一个未来事物的( ) 。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 ) ,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 ) ;他在( )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的飞机早( )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创造了( ) ;凡尔纳最有预见性的小说是《 》 。那些后来受到启发的科研先行者们都由衷的称赞他——凡尔纳是科研路上的领路人,当之无愧的( ) 。4.熟读课文。5.写一段或一篇科幻小说以空间想象为主题。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能给人以启迪。1《科学幻想之父》教学建议一、课前延伸,了解儒勒·凡尔纳,初识“科学幻想之父” 。由于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整个教学的基调应该以“自读自悟”为主。在课前应该布置学生做好这样几件事情: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儒乐·凡尔纳其人。可以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名人名片”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理解新词。3、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凡尔纳的有关作品。二、自读课文,了解“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其人及其作品:读懂课文。1、了解凡尔纳其人可以分成两个层次,先是结合搜集的资料,交流制作的“名人名片”,对凡尔纳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至于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凡尔纳则应该是在学生把握了课文内容之后再次进行梳理、归纳。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收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交流活动可以围绕这样的一些话题展开:(1)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对凡尔纳知多少?(2)作者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那些内容?三、关注凡尔纳其人:读透课文。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这篇课文的标题“科学幻想之父” ,明确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文章,要关注人物形象及其特点。对凡尔纳这个人物的了解,也可以围绕着“我所了解的凡尔纳” 、 “凡尔纳其人”这样一些话题展开,还可以借助课后问答题“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科学幻想之父’ ”。在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有要注意表达的有理有据,这里所说的“据” ,既可以是课文的具体内容,还可以是学生课下搜集到的其他资料。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应该使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之父”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也丰满起来。四、以课文内容为阅读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的适当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凡尔纳的主要书目,这即是阅读得到的信息,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书目,引导学生课下去阅读一些感兴趣的作品。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推荐一些科幻读物,以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2五、建议本课安排 1 课时。科学幻想之父有没有看过 《 海底两万里 》呢?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儒勒 · 凡尔纳( 1828.2.8~ 1905.3.24),是 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 《 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游 》 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海底两万里 》《 神秘岛 》 以及 《 气球上的五星期 》《 地心游记 》 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一些人称作 “ 科幻小说之父 ” 。带着探究性的心理认真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初读课文字词学习儒 勒 · 凡尔纳 霓 虹灯熔 岩 舡 鱼 核 动力 刊 载 由 衷rúróng hékān zhōngníchuán1.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你对凡尔纳知多少?2.作者给我们介绍了 “ 科学幻想之父 ” 凡尔纳的哪些内容?3.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 ( 1—3 段)凡尔纳虽然不出家门,但是作品很多,知识很广。第二部分 ( 4—8 段)结合凡尔纳的作品,对他的奇思妙想作了介绍。第三部分 ( 9—10 段)介绍凡尔纳的作品对世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他的赞誉。阅读第一部分,说说凡尔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天,一位 身材高大、长着红色胡须 的人来拜访法国教育部部长。接待人员一看见他的名片,就微笑着搬过一把椅子,说: “ 凡尔纳先生,您 跑过那么多的地方 , 一定很累了 ,请坐吧。 ”介绍凡尔纳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为什么凡尔纳先生 “ 一定很累了 ” ?儒勒 · 凡尔纳,这位作家,确实很累了。他多次 “ 环游 ” 过地球,在海底 “ 航行 ” 过数万里;他 “ 到过 ”月球,在地心 “ 探过险 ” ;他曾和非洲的土人、委内瑞拉的印第安人 “ 谈过话 ” ……为什么加引号?凡尔纳先生的活动是真的吗?可是,凡尔纳却是一个不出家门的人。如果说他累了,那是因为他 写字太多了 。四十年来他在法国亚眠这座城市的一座红砖高楼顶的小屋中,年复一年地挥笔写作, 每六个月写出一本书 。著名的 《 八十天环游地球 》 就是这样写成的。为下文留下悬念说明凡尔纳先生的勤劳和辛苦。阅读第二部分,结合凡尔纳的作品,介绍他的奇思妙想。凡尔纳先生的作品是怎样的?凡尔纳的科幻故事,不但能预见 未来科学的发展,而且 情节曲折 , 妙趣横生 。中心句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 “ 有声传真 ” ;他在科幻小说中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飞机来要早半个世纪。 20世纪的科学创造: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坦克 …… 他几乎都预见到了。从文中找出说明凡尔纳作品预见性的段落。在 《 海底两万里 》 一书中,凡尔纳创造了潜水艇 “ 舡鱼 ” 号。它不仅是双层外壳、电力推动,而且还能做到像现代科学家试验成功的核动力那样,可以无限期地潜在水底。凡尔纳一本最有预见性的小说是 《一个美国记者在公元 2890年的日记 》 。书中的纽约名叫环球城,公路宽约 91米,两边都是 333米高的摩天大楼,气候由人工控制,庄稼在北极生长,广告放映在云端 ……从文中找出说明凡尔纳作品趣味性的段落。他的作品 《 地心游记 》 中的人物钻进了冰岛的火山口,经历了无数惊险,最后顺着熔岩流来到意大利,回到地面上来。这本书写出了科学上当时已经知道的和他所设想的许多有关地心的知识,并穿插了 惊险情节 , 耐人寻味 。著名的 《 八十天环游地球 》 最初是在法国报刊上连续刊载的,发表时在世界许多地方产生了极大轰动。 很多人关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以至美国和英国记者 每天都要用电报报告主人公福克先生的行程 。作品深深吸引当时的读者阅读第三部分,说说凡尔纳的作品对世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他的赞誉。凡尔纳将他科学幻想的内容写得那样 详细准确 , 头头是道 ,以致许多 学术团体 对他书中描写的许多情节进行讨论。数学家们对他书中列出的数字,有时要 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去推算 。说明作品的真实性,科学性那些后来受到启发的人都 由衷地称赞 他。海军上将伯德在成功地飞越北极之后说,凡尔纳是他的 领路人 ;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 · 莱克说: “ 儒勒 · 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 总指导 。 ” 气球及深海探险家奥古斯特 · 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科尼等科学家,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是 启发他们思想的人 ,他是当之无愧的 “ 科学幻想之父 ” 。深化文章中心1《科学幻想之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儒勒·凡尔纳的经历和主要作品。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大胆进行科学幻想的情趣。教学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教学难点:感受凡尔纳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幻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预习作业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儒勒·凡尔纳其人。可以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名人名片” 。2.预习课文,认读生字,理解新词。3.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凡尔纳的有关作品。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吗?(师生交流)你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关于“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简单交流“凡尔纳”资料。 )2二、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带着探究性的心理认真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2.交流阅读收获,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交流活动可以围绕这样的一些话题展开:(1)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对凡尔纳知多少?(2)作者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哪些内容?三、深入研读课文1.出示“中心话题”小组交流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科学幻想之父”?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读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要求: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要注意表达的有理有据。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预设 1:(1-3 自然段)静静地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了解了关于凡尔纳的哪些内容?第一段,凡尔纳“跑过了很多的地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紧密承接这句话,介绍了他“跑”过的很多地方,不过,这段话中凡是和“游历”有关的词语如“环游” 、 “航行” 、“到过” 、 “探过险” 、 “谈过话”等都带有引号,而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话锋一转,告诉读者,凡尔纳写了很多的书,涉及到了很多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一个“不出家门”的人,凡尔纳的神奇的一面就这样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对他充满了好奇。预设 2:(4-7 自然段)从这些语言中你知道了关于凡尔纳的哪些内容?通过列举了很多的具体事例,如被凡尔纳称为“有声传真”的电视,直升飞机,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坦克,作者还结合《地心游记》 、 《海底两万里》 、 《一个美国记者在公元 2890 年的日记》等对他的奇思妙想做了介绍。预设 3:(8-10 自然段)课文的第八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而且是以《八十天环游地球》为例。3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主要写出了凡尔纳作品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他的称赞。四、课外拓展1.课下到图书馆找到你喜欢的凡尔纳的作品,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笔记。2.利用你学到的知识和搜集的资料为凡尔纳制作“名人卡片” 。科学幻想之父儒勒 · 凡尔纳( 1828- 1905)是 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 “ 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 。他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 19世纪 “ 机器时代 ” 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字词学习儒 勒 · 凡尔纳 霓 虹灯熔 岩 舡 鱼 核 动力 刊 载 由 衷rúróng hékān zhōngníchuán1.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你对凡尔纳知多少?2.作者给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哪些内容?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 科学幻想之父 ” ?你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读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1 .课下到图书馆找到你喜欢的凡尔纳的作品,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笔记。2.利用你学到的知识和搜集的资料为凡尔纳制作 “ 名人卡片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