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阅读链接 冉庄印象》拓展阅读素材(打包3套) 冀教版
- 作者简介:张森林.doc--点击预览
- 拓展阅读:冀中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doc--点击预览
- 拓展阅读:朱德诗歌赏析.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张森林张森林(1909-1943)男,汉族,河北省清苑县冉庄人,中共党员。1909 年张森林出生于河北省冉庄一个贫农家庭,后就读于阳城完小。1938 年春,他目睹日寇侵入华北国土,杀害我骨肉同胞,蹂躏我大好河山的累累罪行,义愤填膺,胸中燃起对日本侵略军的仇恨火焰。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 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兵连指导员,领导乡亲们和日伪军展开斗争。一次,在躲过敌人的搜捕后,张森林想到,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在冀中平原上应该采用挖藏身洞的办法。于是,他组织动员党员和民兵,带领全村的乡亲们用挖洞的办法同日伪军周旋。1942 年 5 月,日军开始了对我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 。张森林调任区委书记、区武工队指导员,他白天在地道里看指示、写报告、计划工作,夜里出来组织武装抗日活动。1942 年 11 月起,日伪军企图在冉庄修炮楼,挖封锁沟,形成从南到北的封锁线,破坏冉庄地道,打垮冉庄抗日武装。对此,张森林带领党员和民兵,发动全村老少修筑能藏能打的地道,开展地道战,坚决粉碎敌人的“蚕食”和进攻。在张森林等人带领下,冉庄男女老少齐动员,先在村中心十字街打了一眼井,然后顺东、南、西、北四条街挖,在沟通原有隐蔽洞的基础上,完成了主要干线四五里长的地道。此外,他们又顺东西街方向延伸支线 11 条,全长约 15 公里。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全村重要的路口都修了工事、地堡、观察点、暗室及墙角枪眼,各工事都与地道相通,使村落战、地道战、地雷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地上地下一齐打”的战斗网。不久,伪“绥靖军”十六团和一部分日军袭击冉庄。面对 1000 多名强敌和 30 多挺机枪、两门大炮,冉庄民兵充分发挥地道优势,将敌人放进村后再打。敌人只见地雷炸、子弹飞,不见一个人影。民兵越打越勇,敌人越打越怕,最终狼狈逃走。经过不断改进,地道战由村内发展到村外,由本村发展到邻村,逐渐发展成了能藏身,能战斗,进退自如,四通八达,埋伏神兵千百万的地下长城,保存了抗日力量,有效地抵抗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和偷袭,在冀中平原上演出了一幕生动的抗击日伪军的地道战。1943 年秋,张森林任清苑县抗日武装大队政委。他去耿庄了解敌军工作情况时不幸被捕。敌人要他交出各村党员名单,画出冉庄地道的线路图。张森林斩钉截铁地回答:“宁死2不当亡国奴!让我死可以,但我决不会说半句投降的话!”残忍的敌人将他活埋。抗日英雄张森林牺牲时年仅 34 岁。1冀中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大批国民党地方官吏携眷南逃。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冀中人民,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军和横行的兵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挺身而出,拿起武器,保卫家乡。在吕正操等的带领下,迅速开辟并建成了冀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交通,捣毁敌伪政权,镇压和惩办汉奸,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配合和支援了全国抗战。在冀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党领导下的农会、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武委会、文建会、回民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动员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群众组织,在很短时间内从冀中到分区,从县、区直到根据地的每个村镇,都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系统。1938 年在冀中区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群众组织的冀中抗日救国联合会,先父史立德当选为抗联主任。这些抗日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根据地巩固和壮大的基础,也是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部分。它发挥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团结和带领各自所代表的群众,支援八路军作战,战胜敌人多次围剿,特别是粉碎日寇 1942 年发动的“五一”大扫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冀中广大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当年在冀中根据地人人会唱的一首抗战歌曲:“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只要是为了抗日,冀中的乡亲父老都是毫不犹豫地付出—切,直至生命。冀中的乡亲们,为了迎接和坚持残酷的对敌斗争,千百万人齐心协力,把冀中平原的地形改造成“丘陵” ,将村村相连的道路挖成了超过 7 万多里的道沟,既有利于抗日军民隐蔽行动,又给日军的军事装备运转增加困难。冀中的大部分村镇普遍挖通了地道,创造出既可隐蔽又可战斗的地下长城。为了便于抗日军民夜间活动,冀中的乡亲父老都忍痛把自家的狗打死,根据地从此再也听不到狗的叫声。由于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敌人的一行一动我们都了如指掌,而我们虽然隐蔽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敌人却毫无所知。为了扩大抗日武装,冀中青年踊跃参军参战,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使人难忘。妇女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地照顾八路军伤员,给伤员喂水喂饭。乡亲们为了前方战士奋勇杀敌,积极为抗日家属解决困难,为他们代耕代种,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在“五一”反“扫荡”期间,冀中的广大民兵在本乡本土,利用青纱帐和地道,积极2开展游击战争,袭击小股敌人,铲除汉奸,把敌人搅得日夜不得安宁。敌人精心策划的“五一”大“扫荡” ,不但未能一举歼灭冀中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而且还永远实现不了把根据地变为他“治安区”的目的。冀中“五一”反“扫荡”的胜利,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朵奇葩。1朱德诗歌赏析太行春感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 ,字玉阶,四川仪陇县人,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词语解释】太行:即太行山,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太行山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镇日:整天。这里指经常。北伐:指宋朝爱国名将岳飞北伐抗击金兵入侵。百战新师: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年:指抗战三年来。该诗写于 1939 年春。三年,应指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东渡黄河,进入抗日前线起,即 1936 年初到 1939 年春,恰好三年。燕赵:指中国古代的燕国、赵国,因位于中国现在的山西省、河北省北部一带,故后泛指中国北方。这里指以太行山根据地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倭儿:指日本侵略者,倭是中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汉书·地理志下》:“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这是关于中日间开始交往的最早记载。此后即称日本为倭国。【诗歌赏析】这首诗虽然是描写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但是首联两句却没有直接来写。第一句是作为背景来进行铺垫的,第二句是用来状景的,但是通过前后句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太行山根据地那高大、坚强、庄严的形象已高高地树立了起来。颔联、颈联便开始对根据地作具体描写。“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在这两句当中,作者巧妙而恰当地运用了两个2典故,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决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强信念。颈联“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抗日军民所走过的三年艰苦的战斗历程,以及所取得的伟大功绩,笔调中充溢着豪放之感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气质。尾联“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唱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抗日军民,坚持抗战,驱逐日寇,夺取胜利所满怀的战斗豪情和信念,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细味全诗,它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两个字——气势。一般地说,气势是难以言传的,它只能在吟咏中去细细地体味,去认真地感受。但它又是可以捉摸的,因为它有其形成的原因。首先,作者在诗中选用了一些具有雄浑强健色彩的词语,如“气森森” 、 “忠肝” 、“北伐心” 、 “惊贼胆” 、 “献吾身” 、 “多豪杰”等等,而且音调响亮,节奏铿锵。其次,也是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作者具有那种不畏强暴,不怕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豪壮情怀和内在气质,而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怀和气质的自然流露和升华。另外,诗的体式和韵律,对于表现这种气势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