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同步练习冀教版20170308253.doc--点击预览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启发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201703081108.doc--点击预览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拓展阅读+动画素材打包6套冀教版20170308254.rar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课件冀教版201703081110.ppt--点击预览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201703081109.doc--点击预览
- 2017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课件冀教版201703081111.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松坊溪的冬天》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这白雪了:好像有一群( )在溪中饮水;好像有( )睡在雪地里;好像有( ) ,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3、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 ) ,有的像( )谁在岸边,有的像( )正准备走上岸去。二、办一期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的手抄报。三、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参考答案一、按课文内容填空。2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 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这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 ,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3、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 ,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二、略。三、略。1《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领会松坊溪平时景色之美。2、通过教学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感悟、理解课文的能力。3、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境,学习抓住环境特点,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欣赏松坊溪自然风光的美丽迷人。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一)通读全文,正字正音。1、导入。师:同学们, 《松坊溪的冬天》是作家郭风爷爷在三十多年前写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当时就有人夸赞说,这篇文章就像一缕令人沉醉的春风。一转眼,时光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现在的我们,读到这篇散文,还会产生当年这样一种春天般的感觉吗?2、检查预习。出示小组预习要求:我们课前布置了通读全文的预习任务,下面我们在小组中检查检查预习效果。呈现小组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错的字写在纠错本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举手问老师。学生自己在小组中读课文。教师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强调。 (根据情况,出示易错的生字,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本上写一写)3、再次通读全文,正字正音。 (请三位同学分三部分读)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理顺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板书(平时 雪中 雪后)二、围绕中心话题,细读文章第一部分。1、呈现中心话题:平时的松坊溪、雪中的松坊溪、冬天的松坊溪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字词句感受到了,请你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2、引导学生先来重点品读文章的第一部分(1—6 自然段):3、学生自学,再在小组中学习。4、全班交流。预设点:(1)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呈现)师:多么好的溪石!他们不再是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静默的溪石,已经在作者眼中变成了活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反复读,想象这画面读。(2)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像蓝宝石般发亮的。师:那么多的色彩,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的话,你会选择一个怎样美丽的词语呢?(指名说: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引导学生美读。(3)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秋天里,蓝色的雏菊在岸边开放,溪中的流水照亮它们的影子。师:数一数,短短的两句话,作者一口气用上了多少个“照”字呢?(指名说:五个“照”字)这镜子一般清澈的溪水,照出了什么?(指名说:蓝天的影子)师: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石桥上,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赞叹?师:把你的这份感情融进去,读出你由衷的赞叹吧!(指名读,齐读)通过反复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的方法:1、通过同一句式的反复回旋,形成一种诗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一种美得感觉。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3师:小结:多么美丽的小溪,有千姿百态的溪石,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更有清澈见底的溪水,这的确是一条发亮的小溪。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学生配乐朗读。 (配乐,师生合作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三、小练笔。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 ,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我们想一想: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啊!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 ) ,溪边的树林多么( ) ,空气多么( ) ,鸟声多么( ) 。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 。四、板书设计。松坊溪的冬天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大溪石 千姿百态鹅卵石 五颜六色 排比、比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领略写作语言的色彩美,学习本文前后呼应、烘托的写作技巧。2、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松坊溪冬天特有的美景,感受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领略写作语言的色彩美,学习本文前后呼应、烘托的写作技巧。2、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松坊溪冬天特有的美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继续研读文章后两部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描写松坊溪平时景色的段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松坊溪,进一步领略它冬季的独特风光。 (出示中心话题)1、呈现中心话题:平时的松坊溪、雪中的松坊溪、冬天的松坊溪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字词句感受到了,请你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2、学生自己研读文章。3、在小组中讨论。4、全班交流。4过渡:松坊溪的雪中的松坊溪,雪后的松坊溪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来细细品读。品读体会美,重点点拨:A、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引导学生抓住“像……像……像……”三个比喻句体会出雪花大、轻、柔而洁白的特点,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能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B、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引导学生抓住雪中溪石的样子体会出溪石的形态奇特,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采用的是前后对照的写作方法。谁来读读? C、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就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一样,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过渡:雪中的景是一种动态的白雪世界,那么雪止后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D、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作者用六个披着按从近到远,又从远到近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白皑皑的世界,多美啊!你能读出来吗?请两名同学读一读,感受一下这洁白素雅的白雪世界E、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间,有一群彩色的溪鱼,接着又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为什么写溪鱼?(静中有动,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有生机)二、美读全文。松坊溪的雪景真是太迷人了。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师生配乐朗读。松坊溪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把它的美丽留在脑海里,那么你选择一段你喜欢的句子背一背。听了你们的描述,我都想马上到松坊溪去欣赏一下它的雪景了。谁来再读读这部分,老师再给你配上音乐就更美了。指名配乐朗读。5三、对比衬托美。课题是《松坊溪的冬天》 ,那么课文除了描写冬天的景色,还写了什么?(平时)能用一句话表达你对平时松坊溪的感受?课题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还写了松坊溪平时的景色,这不是离题了吗?你是怎么看的呢?(映衬、比较,更突出松坊溪冬天白雪世界的美)平时的松坊溪是彩色的发亮的,给人一种恬淡的亮丽的美。而冬天的松坊溪是素洁的高雅的美,她美得奇特,美的独具一格,即使在严冬中仍然蕴藏着无限的生机,酝酿着又一个新的春天。小结:松坊溪的冬天美得如诗如画,作者不但用笔在写还用心在写,抒发了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四、作业。1、读读背背摘摘: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背诵下来;选择特别喜欢的句子抄在读书笔记本上2、请你以导游的身份,把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介绍给游客。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我看见稻草垛上,凝结着白霜 ……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了。可真是的,我看见溪岸上的草地,凝结着白霜,好像一块无尽铺展的白色画布,上面画出了非常美丽的树影;好像墨笔画出来的浓墨色的树影、淡墨色的树影。松坊溪的冬天 ——— 写给孩子们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他的作品质朴清新、富有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郭风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松坊溪的?2、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试着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 ( 1- 6段)写松坊溪的形成及它平时的美景。第二部分( 7- 12段)写松坊溪冬天下雪时的美丽景色。第三部分( 13- 17段)写松坊溪雪停后不同凡响的美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溪上有一座桥。溪中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秋天里,蓝色的雏菊在岸边开放,溪中的流水照亮它们的影子。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景物,写出了溪水的清澈透明的?我每天都要经过溪上的石桥,听见桥下的溪水声,唱得真快乐。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写出了溪流的轻快活泼,而且也写出了 “ 我 ” 对溪水的喜爱之情。冬天的景色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了。松坊溪岸边-丛一丛的蒲公英,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蒲公英是在向秋天告别吗?那一丛一丛的雏菊还在开着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那花般的红叶,那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都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了。诗一般简洁凝练的语言将我们的心带入了纯洁宁静的白雪世界。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作者把飞舞的雪花比作了什么?这段话写出雪花的哪些特点?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作者在描写冬天的溪石时,都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与上文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自学 “雪止了 ”部分 ,思考:1、 第 13-17自然段总写了( ),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 ),再写( ),最后写了( )。2、 第 15-17三个自然段作者是站在( ),先向( )看,再向( )看,最后向( )看。3、 我还从 ________________(词、句或段)体会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因为 ________________。松坊溪雪后的美景松坊村松坊溪 溪鱼石桥上远山 桥下 溪水中当我要从桥上走开时,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间,有一群彩色的溪鱼,接着又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忽地,我看见那成群的彩色溪鱼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的洞隙间游去,都看不见了。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又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映照在溪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1、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1、选择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老师或同学听。2、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有感情地背一背。3、选择其中一两句特别喜欢的句子抄在日记本上。选做题。(选择其中一题完成)山村的夜静悄悄的。 下雪了,雪花漫天飞舞。雪下在山坡竹林里,雪下在溪涧石桥上,雪下在草垛篱笆上,雪下在草舍瓦房的屋顶上 …… 雪越下越大,铺天盖地,笼罩着整个山村。远处传来了雪压竹断的嘎嘎声,近处有几声犬吠相应。雪夜的山村更加僻静了。 雪夜小山村完成方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1、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小报。2、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课外作业 (任选一题 ):1《松坊溪的冬天》教学目标:1、会认 1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3、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钢琴曲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二)出示一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学生读诗句。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 ,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初读课文。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2、出示阅读提示:(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2、认读词语。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出示松坊溪图片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二)小组交流。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一)平时的松坊溪。1、 (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2、 (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3、 (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朗读 3—5 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 ,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6、 (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 ,溪边的树林多么() ,空气多么() ;你听,鸟声多么() 。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8、指导朗读。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3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美。10、仿说。溪中事实上还有很多影子,男女生分别仿照第一、第二句练说。11、总结。(1)指名按板书总结,联系课文说说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写平日的松坊溪的部分。12、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 ,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却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的平时呢?作者描写平时的景色,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可以想象,松坊溪的冬天一定更好看!(二)冬天的松坊溪。1、初冬的松坊溪。(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它们带着白茸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飞扬扬地飘着。说体会。(相机出示)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它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说体会。(相机出示)在高大的枫树上,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说体会。感受绚丽多彩的初冬美景后,赛读。2、雪中的松坊溪。(相机出示)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你感受到了什么?3、雪后的松坊溪。雪后的松坊溪好看在哪儿?(相机出示有关语句)交流,点拨。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4(一)同学们,还记得平时的松坊溪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二)平时的松坊溪那么美,作者为什么要以《松坊溪的冬天》为题呢?松坊溪冬天究竟是怎样的美呢?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二、品读文本,陶醉美景中。(一)你看到冬天的松坊溪了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二)同学们,我们平时总觉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是美的,为什么说这一片白色的,被雪覆盖着的松坊溪也是美的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三)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寻找这种美,感受这种美。打开课本,仔细读一读 9—16自然段,找一找松坊溪哪些地方因为白色而显得更美了?(四)交流品读。1、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想象一下,一群白色的小牛,两只白色的狮,几只白色的熊……感觉是不是很新鲜?这些溪石看上去是不是更有趣更可爱了?能把这种可爱有趣读出来吗?2、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是啊,因为白色,一座普通的石桥竟成了白玉雕出来的桥!多精美啊。请这个小组读一读。3、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段话,然后闭上眼睛,让自己去这个白雪世界中走一走看一看,再回来告诉老师,你有些什么感受?你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大家都带到这样一个世界中去走一走吗?谁还能从这段话里读出了不同的感受?相信你带着这种感受去读,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带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一起来读一读。4、溪中的倒影:映照着……雪影,发亮的白雪世界。(五)小结:同学们,在冬天的松坊溪里,我们同样找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致。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更欣赏冬天的美了吗?这些景致平时能看到吗?在当地其他地方能看到吗?是啊,当我们看够了平时的花红5柳绿,忽然看到这样一个纯净洁白的世界会感到它是多么美啊!(六)这种美是谁带来的呢?(出示)“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茸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现在,如果你置身于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带着你们的这些感受,把这句话读好。指名读,读到雪,你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读。课文写“下雪”的三句话,作者是分三个自然段写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七)小结:有雪真好,雪带来的白色松坊溪真好,想不想完整感受一遍?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八)有没有陶醉在这个白雪世界中?这个世界真的满眼都是白的吗?真的那么静吗?有没有其他发现?1、这是一群怎样的溪鱼?它给洁白宁静的世界带来什么?2、小结:这溪鱼给冬天的松坊溪带来的是色彩,是活力,是一分春意!你认为,你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读这两个小节?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惊喜。(九)松坊溪的冬天多美啊!我们再去游览一番好吗?(出示冬天松坊溪美景的照片,学生欣赏)(十)带着对松坊溪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松坊溪冬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再把课文读一遍。(生读课文)三、拓展练习表达情感。(一)一群群小溪鱼,使原本恬静、洁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们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它们快快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冬天的美好风光吧!不知它们还会看到什么美景,同学们替它们写一写好吗?(出示:我愿化作一条彩色的溪鱼……)(二)学生写话,教师指导。6(三)指名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随机评价。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饱览了松坊溪冬天的美景,体会了南方的冬天特有的味道。希望同学们能细心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特征,用丰富的语言来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五、作业(选取其中一项) 。1、背诵、积累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段落。2、松坊溪这么美,把它介绍给其他朋友。3、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4、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松坊溪的冬天秋末冬初下雪雪止提示:1、可自由组合,朗读形式多样,前后映照对比。2、抓关键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联系自身感受。(明快欢畅)(舒展平缓)溪石秋天冬天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明快欢畅)(舒展平缓)有一群彩色的溪鱼,接着又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鹅卵石和溪鱼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像蓝宝石般发亮的。秋天冬天(明快欢畅)(舒展平缓)我听见桥下的溪水正在淙淙地流着。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松坊溪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 …… 听见桥下的溪水声,唱得真快乐。日光照在溪中。我常常觉得这是一条发亮的、彩色的溪。秋天冬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