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心正笔正”的柳公权,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材料编写相关,制作人 常灵芝 讲授人 常灵芝,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认识柳公权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柳公权简介,柳公权( 778865年 ),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
2、笔谏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他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与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和称“书法四大家”。,作品特色,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
3、的书法结构紧凑,而且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骨”之称。,柳公权的作品欣赏,11/19/2018,认识生字词,钦 宗 诀 溺 俭 肖 惹 职,qn,zng,ju,n,jin,xio,r,zh,11/19/2018,会写的生字词,唐 凑 宗 诀弦 殿 袍 罢俭 富 贤 肖 罚 惹 职,tng,cu,zng,ju,xin,din,po,b,jin,f,xin,xio,f,r,zh,(朝),(紧),(穆),(秘),(外之音),(偏),(龙),(黜),(朴),(有),(良),(不),(赏)
4、,(分明),(恼),(位),生词,tng cu zng ju xin din 唐朝 凑近 穆宗 秘诀 弦外之音 殿下po b jin f xin xio 龙袍 罢工 俭朴 富裕 贤良 肖像 f r zh 赏罚分明 惹恼 职位 铁骨铮铮 喜不自胜 名正言顺 颜筋柳骨 洋洋得意 赞颂不已 不肖之臣 流芳百世,一、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按什么思路来写文章?,明确:按总分总来分。 第一部分(1)概括柳公权的书法成就。 第二部分(2-8)具体分述柳公权多次直言规 劝皇帝的事情。 第三部分(9)归纳总结柳公权的“柳骨”风采和良臣形象。,二、学习第一部分(自由阅读)。,1、了解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明
5、确: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 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对后世影响极大。 与另一位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 2、用题目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字“笔正” 3、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洒脱有法,那他的人呢?请你从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4、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 “心正”。,三、默读2至8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明确: 字写得好(笔正),做人做得好铁骨铮铮(心正) 2、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明确: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第二次是机智而
6、大胆的。,四、精读品味,体验感悟。,过渡:一次当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秘诀时,他豪不犹豫地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默读3、4自然段,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明确:(不是),借书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 2、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触怒皇上吗? 明确:忠言往往逆耳,但利于行,正因为他铁骨铮铮,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劝告,说明他对于 国家是无限忠诚的,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正是“心正”的表现。 3、带着理解分角色读,穆宗和柳公权的对话。指导朗读柳公权豪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读出柳公权的铮铮铁骨,不向当权者奴颜卑
7、膝,4、默读第二件事,可做简单的画批,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哪语句能感受到柳公权的“心正笔正”? 1)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重点句进行点拨。柳公权答首:“陛下,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当选用贤良,罢黜不肖之臣;还应接受劝谏,赏罚分明,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乐光明。至于穿一件洗过几回的衣服,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机智大胆的直言? 明确:(1)别的大臣都赞颂不已时,柳公权却敢于从劝谏的角度持不同的意见,有胆识。(2)机智,表现在他先提出做为君主应当怎么做,然后又平和地提出对于这件衣服的看法。*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明确:(柳公权的正直,敢言,不逢迎附和,不趋炎附
8、势,让皇帝都觉得他的品格的可贵,皇帝身边需 要这样的人,不断指了不足。) 2)分角色读5-8自然段。,五、整体回归,总结全文,1、教师总结:铮铮铁骨,笔正心正的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君主的得与失,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与爱。*柳公权流芳百世的只是他的字吗? 明确:(正直的良臣形象;铁骨铮铮,高尚的人品) 2、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齐读最后一段。 3、引唐太宗的一段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明确:引导学生感悟,一个国家君主要容百川之胸怀,纳谏如流,更要有像柳公权这样正直,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忠臣,国家才会兴旺、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采集好词好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