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81307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 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微专题10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专题 10 气候成因与特征 (含气压带、风带和洋流)考试要求考试内容 加试要求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b)(2)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b)(3)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b)(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b)分析气候的特点及成因3.洋流(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的影响最为重要。如下图所示:二、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分布(2)移动冬季(北半球)位置南移夏季(北半球)位置北移春(秋) 分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不大,分析如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 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3、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 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b 级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3)极地东风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性质湿润;(4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三、全球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及其影响1.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东南季风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b 级拓展延伸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及判读方法等温线走向 示意图 原因 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

5、响程度不同1 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相反;7 月,全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A、B、C 同纬度,B 地夏温高于A、C 两地,冬温低于 A、C 两地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四、气候特征气候特征一般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气温:高、低、年较差、日较差。常用语为高温、寒冷、温和、炎热。(2)降水:多、少、季节变化。常用语为多雨、少雨、干燥、湿润、均匀、季节变化大。五、洋流1.世界洋流的分布2.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区,冬季盛行东北风,索马里沿岸地区形成索马里暖流,由东北向西南流,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甲图) 。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

6、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风) 的影响,深层冷水上泛,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乙图)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类型 影响 实例暖流增温增湿气候寒流降温减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东海岸降水丰富;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的荒漠环境;南美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海洋生物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运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

7、运不利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南下,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1.(20184 月浙江选考)下图为 “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该日为2.(20184 月浙江选考)图中甲地 (纬度 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3.(201711 月浙江选考)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真题设问4.(20174 月浙江选考)说出 地 1 月和 7 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 7 月风向成因。考向和规律1.考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对某地区风向及气候的影响;洋流分布、流向及对气候的影响。2.命题规律题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重要的考查形

8、式,其中非选择题的考查频率要高于选择题的考查频率。材料特征:多以区域气压带、风带、洋流的区域分布图和气候统计资料图表相结合,并配以文字材料,或者它们的不同组合来呈现信息。设问特征:选择题多是以原因、结果、表现设问,简述题中多是以“说明(分析)的成因(分布、特征等) ”的设问方式进行考查,填空题则是非常直接的设问方式,内容指向直接明了。选项或答案特征:利用所学知识,围绕材料,结合区域位置及特征,分析、判断或归纳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是答案的要点。例 1 (20184 月浙江选考)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 10 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1)该日为( )A.春分

9、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图中甲地(纬度 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答案 (1)D (2)B解析 (1)根据图中的经度可知为南半球,从气压带全部偏南可知,此日为冬至日。(2) 甲地的洋流为西风漂流,在南半球为自西向东流。例 2 (201711 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 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答案 A解析 从图中纬度信息可知,甲为北半球

10、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甲气流上升,乙气流下沉。例 3 (20174 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说出地 1 月和 7 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 7 月风向成因。答案 1 月东北风;7 月西南风。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解析 地处于几内亚湾沿岸,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后形成的西南风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受北半球东北信风的影响,吹东北风。(2018浙江长兴检测)下面为世界某区域 1 月和 7 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11、。据此完成 12 题。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B.C.D.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1.D 2.D解析 第 1 题,图中的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2017浙江杭州统测)北半球海陆分布造成纬向气压带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位置

12、和强度的异常往往造成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下图中以 1028hPa 等压线的分布作为某气压中心的分布范围。读图完成第 3 题。3.图中甲地气压中心的性质及其切断的气压带最有可能为( )A.冷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B.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C.暖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D.暖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 B(2017嘉兴海宁调研改编)读下图,完成 45 题。4.根据图中有关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时恒河正处于丰水期B.此时加拿大枫叶正红C.此时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D.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5.如果图示地区在某大陆的西岸,则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13、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答案 4.C 5.A解析 第 4 题,从图中的纬度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从气压带的移动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南移,所以此时处于北半球的冬季,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第 5 题,图中阴影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当地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要高,其应为南半球的陆地。在 3040 大陆西岸分布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2017浙江四地联考)2016 年 6 月中旬以来,乙地区连续多日阴雨天气,甲地区发生多次严重森林大火,并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据此完成 67 题。6.关于两地区此季节气候特点与成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炎热干燥,

1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甲地区伏旱,受夏季风影响C.乙地区梅雨,受湿润西风影响D.乙地区伏旱,受热带气旋影响7.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高温、雨季均不同期B.甲、乙两地高温同期、雨季不同期C.甲、乙两地高温不同期、雨季同期D.甲、乙两地高温、雨季均同期答案 6.A 7.B解析 第 6 题,6 月中旬,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出现旱灾;乙地受准静止锋影响,出现连续性降水。第 7 题,甲、乙均是夏季为高温期,甲地冬季是雨季,乙地夏季是雨季。(2018浙江嘉兴测试)读图,完成第 8 题。8.若图中为中低纬度洋流示意图,则( )A.洋流性质可能为寒流

15、B.海域可能有渔场分布C.洋流可能位于南半球 D.沿岸可能会形成荒漠答案 B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洋流为中低纬度洋流,且呈顺时针方向,说明该环流位于北半球,是自东向西的北赤道暖流;是自南向北的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不会形成沙漠,C、D 错误;是自西向东的北大西洋暖流或北太平洋暖流,A 错误;是自北向南的寒流,该地受东北信风的影响,沿岸会形成离岸流,冷水上泛,会有渔场分布,B正确。(2018浙江永康质检)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 ,完成 910 题。9.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

16、移动10.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答案 9.D 10.A解析 第 9 题,从图中看,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D 正确。第 10 题,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温暖多雨。故 A 正确。11.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

17、 hPa)分布图” ,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理由是_。(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冰岛的风向是 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方向流动。(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 )低压 偏南风 逆时针(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解析 (1)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北半球为冬季。(2

18、) 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吹偏南风;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与北半球东北信风会合。28、29 加试加练12.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 ,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 A 气压带名称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画出 B 所在风带的风向。(3)说出 a、b 两阶段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4)简述图乙中 C 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答案 (1)A 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2)画图略(提示:

19、 B 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a 阶段气压带位置较 b 阶段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4)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 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2)B 所在风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的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东北风。(3)与二分日相比,a 阶段的气压带位置偏北,b 阶段的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结果。(4)C 海为地中海,该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20、形成了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13.(2018浙江湖州检测)下图是 “沿 60N 的 1 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 a、b、c 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_,判断理由是_。(2)c 区域出现低温的原因是_。(3)此时,e 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d 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受其影响,此时印度半岛盛行_季风,进入一年中的_季。(4)此时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_,其性质是 _。答案 (1)a、c 1 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同纬度气温大陆低于海洋(2)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 月份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低(3)阿留申低压

21、亚洲高压(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东北 旱(4)偏北风(西北风 ) 寒冷干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 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印度半岛为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我国盛行偏北风,性质寒冷干燥。(2017温州泰顺调研改编)下图为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 题。1.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高,气流上升 B.冬季北移,夏季南移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大 D.控制地区降水丰富2.有关 a 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受乙风带影响B.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

22、温少雨答案 1.C 2.A 解析 第 1 题,丙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其控制下,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第2 题,a 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乙风带) 控制。(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读“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3.图中位于河流两岸,冲蚀作用较强的河岸是( )A.B.C. D.答案 C解析 河流弯曲处由于流水的惯性,对凹岸冲刷大,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南半球向左偏,对左岸冲刷,而处既是凹岸又是南半球左岸,冲蚀作用最强,选择 C。(2017浙江温州模拟)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完成 4

23、5 题。4.该月为( )A.10 月 B.7 月 C.4 月 D.1 月5.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南北气流辐合 B.地势高,气压低C.阳坡受热增温 D.沿岸寒流降温答案 4.D 5.C解析 第 4 题,根据图示亚洲季风的风向,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说明是北半球冬季,为 1 月。第 5 题,据图可知东、西两侧都是南北气流辐合形成,A 项错;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 项错;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可能原因是阳坡受热增温,致使该地区形成热低压,C 项正确;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图中虚线框范围沿岸有几内亚暖流经过,D 项错。(2018

24、浙江龙泉检测)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读图,据此完成 67 题。6.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东南亚 东热带太平洋 北美地区 热带印度洋A.B.C.D.7.乙图所示季节( )A.海河径流量变大B.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C.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增强答案 6.D 7.C解析 第 6 题,读图可知,辐合带甲位于 10N 附近,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

25、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与北半球东北信风相遇形成的辐合带,由季风分布可知,该辐合带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辐合带乙位于 10S 附近,在北半球冬季,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北季风与南半球东南信风相遇形成的辐合带,由该辐合带成因可知,其典型分布地区为澳大利亚西北部,即热带印度洋地区。第 7 题,乙图所示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冬季海河流域降水少,径流量变小,A 错;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B 错;冬季天山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C 对;冬季黄土高原降水少,水土流失减弱,D错。读“世界局部区域图” ,完成 89 题。

26、8.关于气候特征的正确描述是( )A.地全年多雨 B.地全年炎热C.地夏热冬冷 D.地冬雨夏干9.影响气候类型不同的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C.地形 D.洋流答案 8.B 9.C解析 第 8 题,根据图示信息,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全年炎热;地夏热冬温,雨热同期,选 B。第 9 题,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主要是因为的北侧有高大地形阻挡,导致的冬温比较高,从而使得气候类型不同,选 C。10.(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 读“局部洋流模式图”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属于中低纬海区洋流B.B 是暖流,且为赤道逆流C.C 为大

27、陆东岸的寒流D.D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答案 A解析 根据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图示部分的洋流为以 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A 项正确;为逆时针,说明所在半球为南半球,由此判断 B 为南赤道暖流,B 项错误;C 位于大洋的东侧,大陆的西岸,属于寒流,C 项错误; D 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D 项错误。下图示意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 1112 题。11.影响 M、N 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转偏向力 B.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C.地形、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大气环流12.图中阴影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28、.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B.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答案 11.D 12.B解析 第 11 题,M、N 两处洋流折向明显,主要是受夏季风和大陆轮廓( 海陆分布)的影响。第 12 题,图中阴影海域为索马里沿岸渔场,该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每年夏季沿岸盛行离岸风,导致上升流明显,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众多,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13.下面甲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 ,乙图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气温差值均较大,试分析原因。(2)图乙中大陆西

29、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3)分析图乙中 M 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答案 (1)内陆比沿海气温高,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东岸受暖流影响增温,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2)北部:盛行离岸风,上升流明显,底层海水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成为鱼的饵料。南部: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3)热带草原气候。夏季(1 月 )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7 月)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解析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内陆比沿海气温高,受洋流的影响东岸比西岸气温高。(2)从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回答,结合图

30、乙洋流的分布,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北部盛行离岸风,上升流,南部则是寒暖流交汇处。(3)根据 M 城市的地理位置判断 M 城市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1 月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丰沛,形成湿季;7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14.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 1 月、7 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2)北美大陆南北温差较大的是_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答案 (1)冬季,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向南移动( 或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夏威夷高压的强弱和范围发生变化)。(2)冬 北美洲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美大陆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解析 (1)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冬季,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所以气流(西风带) 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2)由于北美洲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美大陆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昼越短,反之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受极地高压的影响,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加剧了北方寒冷的程度,致使冬季南北温差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