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秋六年级科学上册 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7990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六年级科学上册 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秋六年级科学上册 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知识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教学难点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教学内容一、教学导入1、提问:在改

2、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2、学生回答。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二、阅读指南车信箱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2、组织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传阅、交流。3、宣读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事例,或者相互交换、传阅搜集到的资料。4、明白:人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因为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2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如我国劳动人民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需要,长期的经济活动塑造了许多地表形态特征非常明显的人工地貌梯田、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

3、、围海造田等。世界上不少大城市如墨西哥、东京、大颐、上海等,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产生地面沉降,上海市至 1965 年累计沉降达 2.6 米;有人统计至 1965 年,地球大陆面积的 8%已为各类工程所覆盖,2000 年面积将扩大近一倍;还有在矿产开采、农业生产、军事活动和其他工程建设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地貌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具有双重性,一是创造性地合理利用或改造恶劣环境;另一则是破坏性地引起灾害的发生。 )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三、活动围湖造田的利与弊1、识湖泊滩地的地形优势,人们择地而居,在那里开垦种植,历史悠久。2、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造成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洞庭湖为例,出示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3、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湖面变化呈什么趋势?(学生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洞庭湖的湖面在不断缩小的趋势。 )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后果?(给学生讲述 1998 年长江中游夏季的大洪灾灾情及原因,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湖面变小对湖中生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蓄水的影响等等,推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4、全班交流。5、汇报交流,提升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