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 消息:带着露 珠的新闻1.动态消息两篇一、积累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吮吸(shn) 槌声(chu)一服药(f) 同仇敌忾(ki)B.嗔怒(chn) 湍急(tun)刽子手(kui) 怙恶不悛(qun)C.炽热(ch) 扼要( )压轴戏(zhu) 良莠不齐(yu)D.毗邻(p) 砧板(zhn)涮羊肉(shun) 横刀立马(hng)解析: B 项,“刽”应读“gu”;C 项,“扼”应读“”;D 项,“砧”应读“zhn”。答案: A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稽查 会晤 一目了然 再接再励B.秸杆 鞭笞 分庭抗礼 一见钟情C.琐碎 融恰
2、 众口铄金 莫衷一是D.提纲 惋惜 真知灼见 美轮美奂解析: A 项,“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B 项,“秸杆”应为“秸秆”;C 项,“融恰”应为“融洽”。答案: D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 3 月 28 日 CBA 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新疆外援哈德森上演了百步穿杨的拿手好戏,以一记 3 分球帮助新疆队赢得了一场重要的比赛。2B.武当山宫观存放着十二座大石龟,它们一个个高昂着头,蜷曲着尾,四肢用力,似可力举千钧,却又稳如泰山。C.文体旅游出版局接群众短信举报后按图索骥,查获某大厦两间房屋内所藏的 7.6 万余张盗版音像光盘。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
3、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 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解析: A 项,百步穿杨: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这里用比喻义,表明哈德森投球之准。B 项,力举千钧:形容 力量非常大。符合语境。C 项,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D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于“陈教授”显然不当,有失恭敬。答案: D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套独特的理论,如思想理论、文学理论、史学理论等,富有中国特色。B.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护栏被漆成七种颜色,之所以变换颜色,主要原因是防止司机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增
4、加安全系数。C.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D.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 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 60 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解析: B 项,“之所以”“原因是”赘余。C 项,缺中心词,“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后应加“的方向”。D 项,“狂风”和“下了起来”搭配不当,可改为“密集的雨点随着呼啸的狂风哗哗地下了起来”。答案: A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北京举行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代表们认为: ,“数字地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5、 无论是推动当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开拓未来的新天地还是开拓未来知识经济的新天地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还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A. B.C. D.解析: 分析时应抓住“社会 生活,科学技术知识经济”这一思路,同时注意关联词语及句式搭配。答案: 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上海世博会探索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之道世博网 8 月 25 日消息:8 月的上海世博园烈日当空,人潮涌动。过去的 3 个多月里,累计已有 4 400 万人参观,并感受了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滚滚车轮”。3“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成为来自五大洲的世博会参展方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首次以“城
6、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成为人类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场”。2010 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相遇,在全球各经济体经受危机考验的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似,都希望在世博会上探寻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之道。8 月的上海黄浦江畔,夜色醉人,水光旖旎,这座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中国特大型城市,一个百年外滩,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改造,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在新建地下车行道的同时,还休闲空间于民。40 年前,相似的一幕在德国港口城市杜塞尔多夫发生。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杜塞尔多夫案例馆告诉人们,这座传统的“钢铁之都”是如何把握时机转型为服务型城市的。20 世纪 70 年代,
7、面对工业萧条、港口不再盈利的重重困境,杜塞尔多夫政府决定转变港口职能,引导当地居民回归莱茵河边。新建的莱茵河岸隧道总长 2 公里,每天有 55 000 多辆车能够从地下隧道行驶。在隧道之上,新建的莱茵散步长廊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令游客流连忘返。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一些“老牌”大型城市,随着经济迅猛发展,能源、交通、生态等要素的局限性逐步凸显。增长模式的转变成为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工业化城市如何转型、新兴城市的快速扩张如何变得科学、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 都是处于快速工业化、后工业化过程中各国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世界许多城市的转型经验也表明,新兴产业对城市转型至关重要。”华
8、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说。上海世博会瑞士展区总代表乌利希克对记者说,城市的每一个“自我循环”,都离不开乡村的支持;今天,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所关注的经济转型问题,与良好的城乡互动也有着紧密关联。城乡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美好远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开辟了一方“乡村”小天地来自中国浙江宁波的滕头村在此展示。它代表 9 亿中国农民和 32 亿世界各国农民所在的农村,诉说“融城之梦”。走进宁波滕头村案例馆,不仅可以在岁月走廊上,聆听到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的“天籁之音”,还能欣赏到蓝天白云,切身体验乡土生活的真朴闲趣。“村庄”入选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本身就预示着世
9、人对城市命题的反思。无独有偶,西方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也展示了其对农耕文明的重视。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海恩富说,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没有乡村,没有乡村对城市的供给,人类的生存、生活将停滞。“希腊在本届世博会上,展示国家对于乡村的尊重,希望带给更多人启迪。”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城市化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脚步而来。在中国,1978 年的城市化率只有 18%,而到 2010 年,将超过 48%。而在全球 ,到 2030 年 ,世界城市人口可能将占总人口的 60%。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如何摆脱“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
10、发展方式,如何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 等一系列挑战,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道远。4“世博会,是一个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经验及教训的好地方。”经济学家樊纲说。尽管世界各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期盼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城市化的动力所在,这是应给予肯定的。世博会期间,前来上海参加书展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强调,在推进经济转型、二元结构等问题时,必须摆脱“把 GDP 当作政绩”的惯性思维。在世博园,人们所看到的宁波滕头村案例,就试图摆脱城市化进程中的“唯 GDP 论”。为保持“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近年来当地已拒绝了 50 多个可能会破坏生态环
11、境的经济合作项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要依靠人的思想转变,进而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曾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届世博会对于孕育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意义深远。”(有删改)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新闻报道没有对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做过多交代,而是通过典型案例和专家评论着重探讨了世博会提出的问题,使文章更具深度。B.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如何转型,这既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拥有许多新兴城市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C.在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东西方国家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出对乡村的重视,这说明城乡互动逐渐消
12、除城乡差别,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D.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在高速融入全球城市化进程时,真正需要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 GDP 的增长。E.文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多处对比论述“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既体现出这一问题的历史性,也体现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解析: C 项,文章主要内容是“探索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之道”,东西方国家都重视乡村,但并不能说明“城乡互动逐渐消除城乡差别,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D 项,文章说“期盼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追求 城市化的动力所在,这是应给予肯定的”,但是 GDP 的增长也是中国需要关心的问题。答案: CD7 文章开头两段属
13、于新闻文体基本结构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解析: 从位置可判断开头属于导语部分,作用是展示新闻重点内容,同时引起读者兴趣。答案: 属于导语部分。作用:内容上,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指出世界城市化的背景;结构上,引出本篇新闻的要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8 新闻主体部分有三个章节,请给一、二节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在 20 字以内。解析: 能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语言简洁准确即可。答案: 经济转型给危机城市带来“新生” 城市从来就与乡村密不可分9 从这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弊端?结合文本谈谈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解析: 概括文章三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出相
14、关结论。5答案: 弊端:(1)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陈旧)使经济发展停滞;(2)“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破坏生态环境;(3)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生活质量。解决方式:(1)转变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2)增强城乡互动,注重生态环境;(3)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13 题。“神十”飞天,一路精彩引 子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新的历史时刻2013 年 6 月 26 日 8 时 07 分,迎着金色的朝阳,“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载着 3 名航天员,徐徐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那柔软的怀抱之中。此次任务实施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
15、平曾说:“十在中国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有信心期待神十任务十全十美!”如今,15 天过去了,“答案”果然如此重返“天宫”、太空授课、首次绕飞中国航天人自导自演的这部精彩“太空大片”,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掌声。出 征脚步越来越从容。6 月 11 日 14 时 48 分,“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身披“战袍”站在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的门口。出征,一切程序依旧耳边回荡的旋律依旧是歌唱祖国;送行的人们依旧是热血沸腾。发 射声声“正常”传自信。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火箭发射升空时,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字眼是那一声声“正常”的口令声!“火箭飞行正常!”“遥测信号正常!”每一个重要任务
16、节点,每一处技术岗位上,传来的声音都是“正常”。因为正常,飞控大厅的科研人员表情轻松;因为正常,“神十”飞船里的航天员神态平静;因为正常,记者可以尽情欣赏火箭飞向太空的壮美。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听着听着,置身其中的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陶醉。回眸过去,中国航天人的自信,正是通过这一声声的“正常”建立起来的。中国的飞天梦,也正是在这一声声的“正常”中,一点点变成现实。进驻“天宫”6 月 13 日 16 时 17 分,“天宫”一号的舱门被打开了。在“神九”航天员到访 360 天后,中国的“太空家园”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主人”。回“家”的感觉真好指令长聂海胜一边轻轻挥手,一边“游”进“天宫”。紧接着
17、,张晓光、王亚平依次“游”了进去。3 名航天员灿烂的微笑,让这个“家”顿时变得生机勃勃。如今,这个“家”很安全从无人状态到有人状态,从有人状态到无人状态,近两年来“天宫”经受住了太空恶劣环境和不同技术运行状态的重重挑战。6如今,这个“家”更温馨迎接“神十”航天员的,不仅有舱壁上那大红的中国结,还有“神九”航天员给他们准备的神秘礼物。片刻庆祝之后,3 名航天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天宫”装地板太空授课梦想声音回荡神州。讲台最高:设在距离地球 300 多千米的“天宫”。听众最多:全国 8 万所学校的 6 000 万中小学生。6 月 20 日 10 时 11 分,铃声响起,
18、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地之间拉开帷幕。40 多分钟,这堂课精彩纷呈,悬空打坐、神奇单摆、魔幻水球等细节,被学生们津津乐道。这堂课,是中国航天人最近 10 年探索太空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体秀”。这堂内容神奇的课,给无数少年儿童播下了探索科学梦想的种子雪域高原的拉萨中学高一(2)班女生拉珍激动地说,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像王亚平一样到太空去。上海市进才实验小学三年级 3 班全体同学观看太空授课后,老师问:“将来谁想当航天员?”超过一半的孩子高高举起了自己的手。同一堂课,传递同一个梦。中华民族的腾飞梦里,将来一定会记载着今天这“太空第一课”。绕飞试验在人们都没有注意的时候,中国航天人悄然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太空
19、之舞”6 月 25 日上午,“神舟”十号飞船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取得成功。绕飞试验,看似一小步,其实是一大步。据专家介绍,这次绕飞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航天器绕飞及多方位交会技术,而这是中国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一细节,也让我们看到:中国航天人丝毫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尽管他们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此刻没有骄傲,只有紧迫!”北京航天城一位年轻科技人员说,“现在距离 2020 年建成空间站这一目标,只剩下不到 7 年,我们必须把步子迈得更大些。”默默前行,奋力追赶,这是中国航天人一贯的身影!(有删改)10 从叙述
20、方式上看,这则消息开头的“引子”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消息这种文体的特征,从篇章结构上理解其作用。从结构上看,开头的“引子”是新闻的导语,交代了事件的结果,是倒叙;从内容上看,开头的“引子”交代了全文写作的内容。据此简要赏析即可。答案: 开头运用了倒叙的叙述方式,将“神十”返回放在消息的开头,引人注目,领起了全文的写作内容;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1 本文虽然是一则消息,文章的语言却非常有感染力。请从修辞、句式等方面简要赏析。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体会这则消息在修辞上的特点,如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而在句式上,则多用短句。据此,结合文章中的实例进行
21、赏析即可。7答案: (1)修辞上除用拟人外,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如文 章“发射”部分第三段连用三个“因为正常”,构成排比,强化了情感,表达了对科技人员们自信的赞美之情。(2)句式上多 用短句,且句式整齐。如“脚步越来越从容”“声声正常传自信”“梦想声音回荡神州”等句子,短促有力,加快了节奏,强化了情感,使消息更富感染力。12 这则消息在结构安排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写作的思路,如段落层次的安排,首尾部分在文章中的作用,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等。据此,可分条概括答案。答案: (1)运用总分结构方式,消息的开头先交代主要内容,后面围绕开头交代的内容依次展开写作,脉
22、络清晰。(2)运用小标题的形式,既呼应了消息的开头,又使消息写作的内容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把握。13 试分析探究太空授课有哪些意义。解析: 太空授课的意义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对于将来的,要联系文本分析探究,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尤其要透过文本内容看到对于将来的深远意义。答案: 太空授课意义深远:(1)让国人真正了解了航天科技的力量和价值,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掌声;(2)开启了许许多多孩子的科学梦想,将因此而诞生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他们将会在未来带领人类真正认识太空,并带领人类开始真正的太空梦幻之旅。三、表达交流14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
23、”,表示自己是处于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解析: 每一段话都有一个中心意思,找出表达这个中心意思的中心句就能够很好地概括材料的内容。本段中心就是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
24、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其他内容大都是举例说明。弄清这个结构层次,就容易回答问题了。答案: 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 字左右)解析: 要全面理解文段的意思,挖掘出材料蕴含的意义。文段主要写的是翻译国名时中文与外文的不同,从而突出中文的优势和中国人的善意。要注意观点鲜明、语言简洁、思路清晰。答案: (1)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对外国人民的祝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
25、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都一视同仁。(2)国名的中文翻 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与尊重,也8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15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 45 字(含标点符号)。“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
26、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 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 0.8 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 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解析: 材料共四句话,逐句提炼主要信息,归类概括。第一句概括为“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第二句概括为“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第三、四句概括为“采用的具体技术”,是对第二句的阐述,属于次要信息,最后表述时整合一、二两句即可,要注意顺序合理,说清楚新闻对象和事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答案: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发射任务,它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