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随堂作业练双基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知识点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全面” 。B、C、D 都包含在 A 中。故 A 正确。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2、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从不同阶层、群体出发,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答案选择 B 项。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部分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 B卿C士 D商人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百家争鸣” ,说明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此时期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故 C 正确。知识点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3、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 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 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比较辨别能力。只要熟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各派别的基本思想主张即可解答。四个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选项中的 A、B 两项体现了“法治”和“专制” ,这符合法家的主张;C 项体现了 “德治”思想,这符合儒家的治国主张;D 项强调“顺应自然” ,是道家的主张。5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答案:C解析:A 是
4、道家的主张, B 是墨家的主张,D 是法家的主张。只有 C 属于孔子的主张。6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若丧家之犬”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答案:B7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持此主张的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 B荀子C老子 D墨子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答案:A解析:由“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5、“人无有不善”可知,此思想家主张“人性本善” 。故 A 正确。8荀子曰:“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 。这体现出他吸收了下列哪些学派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道家 墨家 法家 阴阳家A BC D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 。据材料可知, “重法” “霸”属于法家主张, “天行有常”借鉴了道家主张。可见,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故 C 正确。知识点三 道家和法家9某思想家曰:“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
6、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这主要反映了( )A孔子“仁”和“ 礼”的思想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B庄子“ 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一切要顺应自然的思想D墨子“节用” “兼爱 ”的主张答案:C解析:抓住两个关键词“无人” “自然”可知, “某思想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这体现了道家思想。故 C 正确。1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一思想主张属于(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答案:B解析:根据“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
7、自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这是庄子的主张。故 B 正确。11 申子大体篇中载:“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 ”这是下列哪个思想流派的主张( )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本” “末” “治” “行” “操” “事”等关键信息,这说明材料实际上主张把一切大权集中到君主手中,这属于法家的思想主张。故 C 正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12下列思想主张中与众不同的是( )A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B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D “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B、D 分别是孔子、荀子、孟子的思想主张,他们都属于儒家学派,而 C 项体现了墨家“尚 贤”的思想。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 ,民信之 (百姓信任 )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 ”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
9、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荀子王制材料四:儒学经典论语中的五句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邻” “礼之用,和为贵” ,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请回答:(1)四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 论语 中的五句话体现了
10、怎样的人文理念?答案:(1) 民本、人文思想。(2)关键:取信于民。统治者应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3)“民贵君轻 ”的观点。统治者应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4)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在把握每个材料中心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第(2) 问材料强调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第(3)问材料体现了 “君”与“ 民”的关系。第(4) 问在理解第五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己复礼(规范) 为仁非礼勿礼,非礼勿听,非礼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8 -勿行,非礼勿动。天下
11、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夫亚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材料四:在中国的王道(儒家思想) ,看上去好像和霸道(法家思想) 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礼”的实质是什么?(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答案:(1) 维护奴隶制度。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同:都为
12、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或维护统治。异:孔子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子主张用严刑重罚治国。(3)法、儒两家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人民的工具。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9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载:“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下列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有(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 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
13、跃起来 士掌握了各国的统治权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据材料“仁而下士” “食客三千人”可知正确;据“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可知正确;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A 正确。2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这反映了荀子(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0 -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 性恶论”C主张“ 施仁政于民”D主张“性善论”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
14、德兼人者王”可知,荀子主张“以德服人” ,故 A 正确。 B 属于其人伦思想, C、D 是孟子的主张,皆不符合题意。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B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C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D思想家希望建立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关于“仁”“礼”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乱不堪,儒家学者游历各
15、国,希望统治者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A 是政治上的发展趋势, B 是经济制度的变化,D 是道家学派的主张,都无法体现题意。故 C 正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1 -4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啊,要不这样,即使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么?”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景公与孔子的问答,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内涵的理解。综合
16、题干材料并联系景公与孔子的身份可以发现,A、D两项强调的是人际关系,C 项与题干无关。B 项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要求人们维护统治秩序的。此类问题的解答应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异及与题干的对应关系。5韩非子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这些主张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严刑峻法可以使民众安分守己B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施刑罚恰恰是爱民的表现D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需要答案:D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2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韩非子提出加强君主的权威,可以增强国力
17、,从而结束分裂,实现统一。这些思想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A 不是主要原因, B 并非原因,C 不符合史实。故 D 正确。6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礼治 B仁爱C仁政 D兼爱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可以看出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体现。7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
18、些学派的主张 ( )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答案:B解析:材料“国以人为本”反映出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君无为则人乐” “抑情损欲”体现了道家学派的“无为而治” “知足寡欲”思想。故 B 正确。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3 -8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人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据此,你认为荀子( )主张“性恶论” 重视礼制 强调教化主张礼法并施A BC D答案:A解析:“人之性恶”反映了荀子的“性恶论” ;“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反映了荀子重视礼制和教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9在编演“诸子百家
19、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韩非子的同学的台词应当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天法道,道法自然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D刑罚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答案:D解析:A 项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B 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C 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10如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4 -A老子的“无为” 思想B孔子的贵贱有“序”思想C孟子的“仁政”思想D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漫画反映的是福与祸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体现的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1商鞅变法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名田宅,臣
20、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能为这一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A “节用而爱人”B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 “无法道,道法自然”D “为政以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墨家思想。墨家主张“尚贤” ,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以才能选拔官吏,可以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2 “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 ”材料中的言论主张(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5 -A厚德爱民,实行仁政 B知识即美德C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D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必待州部之严刑者” “听于威”可以判断是法家的思想主张。二、非选择题(
21、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材料二: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异之
22、也。荀子材料三: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某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6 -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答案:(1) 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 ;荀子认
23、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2)同: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都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3)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 的一面。通过教化弘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从善,保护公众利益。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4、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7 -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材料一中“诸子” 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 ”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答案:(1) 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25、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发展;私学兴起, “士”阶层崛起。(2)认识: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 、推崇:墨家的“强本节用”思想。不足:法家“严而少恩” 。(3)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解析:第(1)问, “含义 ”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原因”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抓住设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8 -问中“儒学的社会价值” “推崇墨家” “法家的不足” ,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形成了时代” “萌芽形态”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