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赏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诗技巧:,每次课前默写两首,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 )的诗句。 A.孟浩然 B.贾岛 C.孟郊 D.杜牧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出自( )一诗。 A.江南春 B.春日 C.夏日绝句 D.清明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 )的诗句。 A.李商隐 B.王安石 C.王昌龄 D.孟浩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是孟郊的诗句。 A.辉 B.暖 C.挥 D.晖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即( )。 A.冰冷的心 B.受伤悲伤的心 C.冷漠的心 D.冰清玉洁坚持操
2、守之心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作者是( )。 A.杜甫 B.孟浩然 C.李白 D.杜牧 7.“晴川历历汉阳树”的下一句是( )。 A.白云千载空悠悠 B.烟波江上使人愁 C.芳草萋萋鹦鹉洲 D.日暮乡关何处是,一、诗歌类型及情感,1、送别诗:离情别恨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2、山水田园诗:闲适恬淡 如:过故人庄 3、思乡怀人诗: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静夜思 4、战争或边塞诗: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精忠报国、壮志难酬。如:凉州词 5、闺怨诗:思念丈夫。如:闺怨,二、意象和意境,(一)意象: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 不同意象有不同的寓意。 梅:清高方洁、傲雪凌霜、坚强、
3、不屈不挠 兰、荷:高洁 笛声:思乡怀远 竹:气节、劲健、积极向上 菊:高洁、脱俗、隐逸 松: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 柳:“留”,柔情、惜别怀远 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 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之人,三、题型,(一)、品味炼字类 (二)、描述画面类 (三)、主旨情感类,(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答题步骤 解释字义+词性、色彩、修辞+表达效果(画面、意境+作者情感),例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中的“敲”能否换成“推”字
4、?为什么?,答案:不能。“敲”是进门前有礼貌的行为,(解释字义)既有动作又有声音,(词性)与前句动静结合,更显出寺庙的幽静,(意境或情感)而“推”只是体现了动作,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换。,例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绿”字,试分析“绿”字的好处。,答案:“绿”在这里是“吹绿”的意思,(解释字义)本义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词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画面),(二)描述画面类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答题步骤】 1、读懂诗歌、理解内容。 2、发挥联想和想象。 3、翻译诗句,语言力求生动流畅。 4、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三)、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步骤】 1、用一句话描述画面。 2、找“诗眼”,根据意象和作者风格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