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 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 度规定( 征 求 意 见 稿 )2013年 7月前 言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的委托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对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 【 204】进行修编 ,完成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定 (征求意见稿 ) 。专业包括线路、运营组织、限界 、 轨道 、 路基 、 建筑 、 结构 、 供电 、 通信 、 信号 、 通风 、 空调与供暖 、给排水和消防、动力照明、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 、 自动售检票 、 自动扶梯和电梯 、 综合监控 、 乘客信息 、 办公自动化 、门禁 、 站台门 、 声屏障 、 车站内部管
2、线综合 、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 、运营控制中心 、 人防 、 交通衔接 、 工程筹划 、 概算 、 节能和安防设施文件 。 修编的内容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三部分。 在修编过程中 , 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 贯彻了国家关于固定投资项目审批 /核准的相关规定 ,征 求 了 有 关 设 计 单 位 及 专 家 的 意 见 , 对 204年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部发布的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中 “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及深度 ” 进行修编 , 以保证设计质量 , 使设计文件规范化。 本 规 定 按 新 建 工 程 编 写 。 对 于
3、 续 建 工 程 、 改 扩 建 工 程 等 ,可参照本规定进行补充调整。1目 录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11总论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34主要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 35客流预测 46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47车辆选型 58限界 69线路 610轨道 61路基工程 712车站建筑 713地下结构 914高架结构 1015供电 1016通风、空调与供暖 117给排水和消防 1218通信 1219信号 1320火灾自动报警与环境与设备监控 1321自动售检票 1322综合监控 1423车站设备 1424车辆综合基地 1425运营控制中心 15
4、26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 1527节约能源 15228环境保护 1629安全防范 1630防灾及人防工程 1631管理组织机构及定员 1632工程筹划与工程招投标 173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734财务分析 1835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1936社会效益分析 2037风险分析 2038建设规划符合性分析 2039社会稳定风险 2040结论与建议 2141附件要求 21二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231总说明书 232线路 25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284限界 295轨道 316路基工程 327车站建筑 348地下结构 409高架结构 4310供电 491通信 5612信号 5713
5、通风、空调与供暖 5914给排水和消防 60315动力照明 6316火灾自动报警 6517环境与设备监控 6618自动售检票 6719自动扶梯及电梯 7020综合监控 7121乘客信息 7222办公自动化 7323门禁 7424站台门 7525声屏障 7626车站内部管线综合 7727车辆综合基地 7928运营控制中心 8229人防工程 8330交通衔接 8431工程筹划 8632概算 8833安全防范 91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921线路 922路基 943限界 964轨道 985车站建筑 996地下结构 1057高架结构 18供电 1239通信 128410信号 12
6、91通风、空调与供暖 13112给排水和消防 13213动力照明 13514火灾自动报警 13815环境与设备监控 13916自动售检票 14017自动扶梯和电梯 14118综合监控 14119乘客信息 14220办公自动化 14221门禁 14322站台门 14423声屏障 14524车站内部管线综合 14725车辆综合基地 14826运营控制中心 15027人防工程 15128交通衔接 15229特别说明 1541城 市 轨 道 交 通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文 件 编 制 深 度根 据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关 于 加 强 城 市 快 速 轨 道 交 通 建 设 管 理
7、的 通 知 ( 国 办 发200381号)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在国务院批准的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 通过对项目有关的技术 、 经济等情况进行调查 、 研究 、 分析 , 对各种建设方案进行比选论证 , 并对项目建成后的企业财务效益 、 社会经济效益 、 社会影响进行预测及评价 。 以选择技术先进实用 、 建设方案合理可行 、 财务经济及社会效益可行,投资风险较低的工程建设方案,为项目审批提供可靠依据。1总论总论即可研报告的总说明书 , 是可研报告的概括和提炼 , 包括工程的建设背景、建设单位、编制单位、工程特点以及相关专业的技术方案和研究结论等。 1.
8、1工程背景1.1.1工程名称1.1.2工程委托单位1.1.3编制单位(主编、参编单位)1.1.4编制过程1.2编制依据1.3任务与范围1.3.1任务1.3.2研究范围1.4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4.1项目建设意义1.4.2建设范围和建设期1.4.3主要研究内容1.4.4项目功能定位与目标1.4.5项目建设方案及规模1.4.6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5相关专题研究结论将相关专题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意见予以说明 , 并作为本可研报告的前提和依据,如(但不限于 ) :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结论;工程可行性的结论;经济合理性的结论;风险可控性的结论等。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城市概况2.1.1城市现
9、状2.1.2城市经济与财力分析2.1.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展望2.2城市总体规划概述2.2.1城市性质与职能2.2.2城市发展规模2.2.3城市远景发展战略2.2.4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2.5城市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2.6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2.3城市交通现状与规划概述2.3.1城市交通现状及主要问题2.3.2城市交通发展规划2.3.3线路与其他交通的衔接规划2.4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建设规划2.4.1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4.2近期建设规划的方案及计划2.4.3本工程与线网中的相关工程2.5项目功能定位2.6建设的必要性2.6.1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2.6.2与提高城市地位、带动城市经济
10、发展的关系32.6.3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和网络化的关系2.6.4在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作用与实现轨道交通的网络效益的关系2.6.5对改善城市沿线环境的作用2.6.6建设紧迫性与建设时机2.6.7工程的投资能力可能性和综合效益评价2.6.8可研报告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对上述内容应进行适当增减、调整。 3自然条 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3.1城市自然地理现状(地理、水系、气候、土壤冻结深度等)3.2城市地形与地貌3.3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3.3.1地层岩性3.3.2地质构造3.3.3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3.3.4场地土类别和场地类型3.3.5土石可挖性分级及隧道围岩类别3.4水
11、文地质条件与评价3.4.1地下水类型3.4.2腐蚀性评价3.5沿线各类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与评价3.6场地地震灾害评价3.7场地地质灾害评价3.8防洪条件评价3.9环境工程地质评价3.10下阶段工作计划和建议4主要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4.1设计原则44.2技术标准应包括控制总体规模 、 尤其是各章编写时共性的 、 互相制约共同遵守的技术标准,以指导全线的设计和控制各章的技术一致性。 5客流预测将本研究中需要引用的客流预测结果摘录清楚,并进行结果的分析。5.1预测年限与范围5.2预测依据及相关资料5.3城市客运交通的现状与规划分析5.4预测方法与技术路线5.5客流预测结果与可信度分析6行车组织
12、与运营管理6.1工程概况6.2主要设计原则和依据6.2.1主要设计原则6.2.2主要设计依据6.3客流特征分析6.3.1预测客流量6.3.2客流特征分析6.3.3客流敏感性分析6.3.4区域 OD分析6.4系统制式及列车编组6.4.1系统制式分析6.4.2列车编组方案研究6.4.3乘客舒适性分析6.4.4系统运输能力6.5运营交路6.5.1运营交路确定原则56.5.2运营交路方案6.6配线6.6.1配线的设置原则6.6.2配线设置方案6.7运营计划6.7.1运营时间6.7.2客流时段分布6.7.3全日行车计划编制6.7.4列车停站时间6.8列车牵引计算6.8.1计算原则6.8.2车辆技术标准6
13、.8.3线路技术条件6.8.4模拟计算结果6.8.5列车旅行速度及运用列车数6.9配线能力核算6.9.1终点站折返能力6.9.2中间折返站折返能力6.9.3出入线通过能力6.10运营管理6.10.1列车运行管理6.10.2调度指挥6.10.3车站管理6.10.4票务管理6.10.5非正常情况下运营组织6.11运营要求评价7车辆选型7.1选型基本原则67.2车辆使用条件7.3车辆选型分析7.4车辆编组方案7.5主要技术参数7.6附图:车辆编组、平、立面示意图8限界8.1设计遵循的标准及规范8.2限界制定原则与内容8.3各种设备和管线布置原则8.4制定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8.5区间及车站建筑限界8.
14、6区间应急疏散方式8.7附图;1)区间直线地段车辆轮廓线、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图2)区间直线地段建筑限界图3)区间典型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图4)直线地段车站建筑限界图9线路9.1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9.2线路概况9.3沿线现状及规划概况9.4线路总体方案比选9.5线路平、纵断面设计9.6车站分布与比选9.7辅助线分布9.8附图1)线路平面图;72)线路纵断面图;3)辅助线示意图。10轨道10.1工程概况10.2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10.3轨道结构方案研究10.4轨道减振降噪10.5轨道防杂散电流措施10.6无缝线路10.7铺轨基地10.8轨道附属设施10.9工务维修组织机构及定员10.10附图1
15、)附图:推荐扣件组装图、道床断面图、道岔总平面图、减振轨道结构道床断面图等。2)附表:减振地段表、工程数量表。1路基工程1.1路基面形状和宽度1.2基床、路堤、路堑1.3地基处理1.4路基排水与路基防护1.5支挡结构1.6过渡段与工后沉降1.7附图1)一般路基标准横断面;2)过渡段的标准断面;3)支挡结构地段的路基标准断面图。812车站建筑12.1主要设计原则与技术标准12.2车站主要功能组成及规模12.2.1车站主要功能组成 ( 包括站厅 、 站台公共区 、 设备和管理用房区 、 辅助配线 、 公共区通行和服务设施 、 出入口通道以及出入口地面亭 、 风亭和冷却塔等附属设施) 12.2.2车
16、站规模(降压变电所和混合变电所的标准车站规模)12.3车站形式研究与特征表12.3.1标准车站方案研究 ( 降压变电所 、 混合变电所的车站公共区通行和服务设施平面布局以及设备管理用房平面布局等) 12.3.2换乘车站方案研究 ( 明确换乘线车站建设时序 。 根据线网规划 、 建设时序 、 线路敷设方式及与既有线 、 在建线 、 规划线的换乘条件 , 结合客流特征研究适合本线的各种换乘方式和预留换乘条件) 12.3.3枢纽站方案研究 ( 包括与转乘城际交通客流的枢纽站 、 近郊客运中心站 、市郊铁路首末站、市域和市内公交枢纽站结合方案) 12.3.4线路起、终点站方案研究12.3.5特殊建筑形
17、式车站方案研究 ( 如 : 分离岛式 、 端头厅式 、 重叠站台式车站以及暗挖车站和路堑式、地面厅式等车站) 12.3.6车站特征表12.4重要车站方案设计(换乘车站、带配线车站、枢纽站、线路起终点站和特殊建筑形式等重要车站) 12.4.1 站1)站址周边现状和环境2)站址周边规划条件(含各站址周边规划色块图)3)车站控制因素和站位比较4)车站形式分析5)推荐方案6)比较方案7)方案比选912.5车站及相邻地块物业开发12.6车站建筑防火与防淹设计12.6.1车站防火设计12.6.2车站防淹设计12.7车站无障碍设计12.8车站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标准12.9附图1)标准车站平剖面图和公共区效果
18、图(地上车站含立面图和效果图 ) ;2)主要车站推荐方案总平面图和平剖面图以及比较方案总平面图;3)换乘车站和重点车站的总平面图和平剖面图,复杂车站应有效果图。13地下结构13.1工程概况13.1.1工程概况13.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13.1.3工程建设环境条件13.2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标准13.2.1主要设计原则13.2.2主要技术标准13.2.3主要遵循的规范13.3地下车站结构13.3.1地下车站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综述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车站建筑形式 、 建设环境情况 , 论述地下车站适宜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 以及工程技术措施含地下水处理措施 、 施工辅助措施等
19、; 对于矿山法车站 , 应进行各种适宜工法的技术 、 经济 、 安全 、 工程质量 、工期、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和比选。 13.3.2基坑工程围护结构选型综述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地下结构型式 , 结合地下水处理措施 , 对明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等基坑支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选型进行综述和比选。1013.3.3沿线地下车站施工方法及结构型式分述根据车站的建设条件 , 论述每座车站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的选择 , 工程技术措施等 ; 对于特殊车站 、 重难点车站应进行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的技术 、 经济 、安全风险、工期、施工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综合论述和比选。13.3.4地下车站结构方案主要特征
20、表主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主体结构型式、顶板覆土厚度 、基坑开挖深度、围护结构体系、主要工程措施含地下水处理措施等。 13.3.5地下车站安全风险工程分析对全线地下 车站 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专门的定性分析和论述 , 并从方案的角度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风险工程设计优化方向 。13.4地下区间结构13.4.1区间结构施工方法及结构型式综述根据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区间建筑形式 、 建设环境情况 , 论述地下区间结构适宜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以及工程技术措施含地下水处理措施 、盾构选型、管片型式等。 13.4.2区间附属建筑物区间附属建筑物的类型、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21、工程技术措施等。13.4.3沿线地下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型式分述根据区间的建设条件 , 论述每座区间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的选择 , 工程技术措施;对于特殊区间、重难点区间应进行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的技术、经济 、安全风险、工期、施工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综合论述和比选。 1.1.1地下区间结构方案主要特征表主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区间长度 、 顶板覆土厚度 、 施工方法 、 结构型式、主要工程措施含地下水处理措施等。1.1.2地下区间安全风险工程分析对全线地下 区间 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进行专门的定性分析和论述 , 并从方案的角度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风险工程设计优化方向 。13.5地下结构防
22、水13.5.1主要设计原则113.5.2主要技术标准13.5.3耐久性设计分析13.5.4地下车站结构防水13.5.5地下区间结构防水13.6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3.7附图1)明挖法车站结构断面及施工步序示意图2)盖挖逆作法车站结构断面及施工步序示意图;3)矿山法车站结构断面及施工步序示意图;4)矿山法区间结构断面图及施工步序示意图;5)盾构区间管片结构示意图6)车站、区间结构重要风险源断面及保护措施示意图;7)代表性地下结构防水图。14高架结构14.1工程概况及工程主要特点14.2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标准14.3高架车站结构14.3.1结构形式14.3.2地基及基础14.3.3抗震设计14.3.
23、4施工方法14.4高架区间14.4.1标准桥跨结构方案及工法14.4.2节点桥方案14.4.3高架结构防水14.4.4附图1)高架车站结构方案;2)标准梁方案图、墩柱方案图;123)节点桥式方案比较图。15供电15.1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15.2系统构成与功能15.3外部电源方案15.4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的设置15.5中压网络与供电系统方案15.6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设置15.7牵引网制式的选择15.8电力监控、杂散电流和动力照明配电1)电力监控功能;2)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3)动力照明配电。15.9接地与过电压保护15.10用电指标分析15.11主要设备选型原则15.12附图1)外
24、部电源、主变电所及牵引变电所分布示意图;2)供电系统图;3)主变电所主接线图;4)典型牵引、降压变电所主接线图;1)杂散电流腐蚀防护及接地概念图。16通风、空调与供暖16.1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16.2系统构成与方案比选16.3控制及运行模式16.4减振降噪措施1316.5主要设备选型16.6附图1)典型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原理图;2)典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原理图;3)典型车站空调水系统原理图。17给排水和消防17.1设计原则与主要技术标准17.2沿线市政给排水管网现状及规划情况(重点说明自来水水压及管径、排水系统制式及管径) 17.3生产及生活给水系统17.4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17.5排水系统1
25、7.6主要设备选型17.7附图1)全线外部水源分布示意图;2)典型车站消火栓系统示意图。18通信18.1概述18.2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18.3系统功能18.4系统方案及系统构成18.4.1专用通信系统18.4.2公安通信系统18.4.3民用通信系统18.5主要设备选型原则18.6附图1)专用通信子系统图;142)民用通信子系统图;3)公安通信子系统图。19信号19.1概述19.2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19.3系统方案比选19.4系统功能及系统构成19.5系统控制模式19.6主要设备选型原则19.7附图1)系统功能框图;2)系统构成示意图(推荐方案 ) 。20火灾自动报警与环境与设备监控20
26、.1概述20.2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20.3系统功能及构成20.4系统方案比选及接口20.5管理模式20.6主要设备选型原则20.7附图1)全线网络系统图;2)车站网络系统图。21自动售检票21.1概述21.2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21.3票制及运营管理模式21.4系统构成方案及功能1521.5主要设备选型及配置21.6附图:系统功能框图、全线网络系统图2综合监控22.1工程概述22.2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22.3系统构成及功能22.4系统方案比选22.5主要设备选型原则22.6附图:全线系统构成图(含车站、控制中心)23车站设备23.1自动扶梯及电梯23.1.1主要技术要求23.1.2设
27、计原则23.1.3设备选型及配置23.2站台门23.2.1工程概述23.2.2主要设计原则23.2.3系统构成及功能23.2.4主要设计参数24车辆综合基地24.1概述24.2主要基础资料24.3车辆综合基地分布及功能定位24.4车辆综合基地任务范围及总体规模24.5车辆综合基地选址24.6车辆综合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及主要设施24.7车辆综合基地主要工艺设备配置1624.8相关专业主要技术标准及原则24.9组织机构与定员24.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4.11附图1)总平面图(含比较方案 ) 。25运营控制中心25.1设计原则25.2功能定位25.3中心选址25.4工艺设计25.5相关专业设计26
28、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26.1车辆与设备国产化原则与要求26.2车辆26.3信号系统26.4通信系统26.5供电系统26.6车站其它设备系统26.7国产化方案及供需市场分析26.8初步 “ 打包 ” 方案与采购计划26.9国产化计算清单和分析27节约能源27.1工程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27.2建设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27.3当地能源状况分析27.4能耗指标1727.5节能措施28环境保护28.1环境现状28.2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28.2.1施工期环境影响28.2.2运营期环境影响28.3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29安全防范29.1设计原则29.2安防防范基本要求29.3安防设施方案
29、29.3.1门禁系统29.3.2周界防范29.3.3安检设施30防灾及人防工程30.1防灾30.1.1设计原则30.1.2基本要求30.1.3相关防灾措施30.2人防30.2.1设计依据、设防标准30.2.2方案选择与各专业要求31管理组织机构及定员31.1建设管理方案31.2运营管理机构与工程法人1831.3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方案31.4公司组织定员31.5机构适应性评价31.6人员培训32工程筹划32.1工程筹划32.1.1工程概况32.1.2工程建设总工期及总进度32.1.3工程实施前期准备32.1.4工程进度计划安排32.1.5全线工程建设重难点分析及专题研究32.1.6施工用地32.1
30、.7地下管线迁改32.1.8道路交通疏解32.1.9征地、拆迁及安置补偿32.1.10试运营实施计划32.1.11附图1)车站、区间工法及区间盾构推进示意图2)全线工程实施进度计划表3征 收补偿及安置方案33.1征收原则、数量及费用测算33.1.1临时用地占用原则、数量及费用测算33.1.2永久用地征收原则、数量及费用测算33.1.3房屋拆迁数量及费用33.2征收补偿及安置方案33.2.1征收补偿政策1933.2.2征收补偿原则33.2.3补偿及安置方式34工 程招投标34.1.1招标原则34.1.2招标范围34.1.3招标组织形式与方式34.1.4招标及采购方案3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1
31、投资估算35.1.1编制范围35.1.2编制依据35.1.3采用定额及基础数据35.1.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及有关费用计取35.1.5技术经济指标35.1.6附表1)总估算汇总表;2)总估算表;3)综合估算表。35.2资金筹措35.2.1资金筹措方案35.2.2资金筹措方案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分析35.2.3资金筹措方案的风险分析36财务分析36.1财务分析依据及价格的采用36.1.1财务分析依据36.1.2财务分析价格采用2036.2基础数据36.2.1客流等相关专业数据36.2.2计算期36.2.3财务基准收益率36.2.4投资估算及资产重置更新36.2.5投资使用计划36.2.6资金筹措计划3
32、6.3财务费用效益估算36.3.1成本费用估算36.3.2票价测算36.3.3收入估算36.3.4税金估算36.3.5利润估算36.4财务费用效益分析36.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6.4.2偿债能力分析36.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36.5不确定性分析36.5.1敏感性分析36.5.2盈亏平衡分析36.6财务评价结论及建议36.6.1财务评价结论36.6.2财务评价建议36.7附表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利润与利润分配表;3)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4)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5)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216)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37经济费用效益分析37.1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原则37.2经济费用估算37.
33、2.1工程建设费用37.2.2运营维护费用37.3经济效益估算37.3.1节约出行时间效益37.3.2减少疲劳效益37.3.3减少交通事故效益37.3.4其他效益37.4经济费用效益评价37.5敏感性分析37.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37.7附表1)经济费用估算调整表;2)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3)“ 有工程 ” 与 “ 无工程 ” 经济费用对比表。38社会效益分析38.1评价目的38.2社会效益分析38.3社会风险分析38.4社会评价结论39风险分析39.1风险管理概述及风险分析的目的39.2风险分析的依据及方法239.3风险分类及评价标准39.4项目风险识别 ( 可从建设环境 、 资金风险
34、 、 市场及资源风险 、 工程风险 、管理风险、配套设施设备风险展开分析) 39.5项目风险评价39.6风险的应对措施39.7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40建设规划符合性分析40.1建设规划中有关本工程的结论40.2与建设规划的比较数据40.3差异性分析论证(调整后方案的原因等)41社会稳定风险41.1.1编制依据41.1.2风险调查41.1.3风险识别41.1.4风险估计41.1.5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41.1.6等级41.1.7风险分析结论42结论与建议42.1与建设规划的符合性42.2结论42.3建议43附件要求43.1可研报告前插图1)城市总体规划图;232)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3)轨道交通线建
35、设规划图;4)可研线路平面示意图;5)重点车站效果图。43.2研究基础资料43.2.1规划类(列表清单)1)城市总体规划;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4)城市统计年鉴。43.2.2专题预测 /评估报告1)客流预测研究报告;2)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工程节能评估报告;5)社会稳定风险报告。43.2.3技术专题研究报告根据工程特点需进行专题研究的重大问题,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作为附件 , 应经过专题的专家评审,如下(但不限于 ) :1)轨道交通制式报告;2)车辆选型、车辆编组方案专题研究报告;3)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报告;4)牵引供电制式专题研究报告;5)轨道交通线网专题研究;6)交通衔接规划报告;7)网络资源共享报告;8)机电设备国产化专题研究报告;9)工程沿线公共交通配套报告(可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