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60184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4.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八课《颐和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8 颐和园,颐 和 园,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作者是按怎么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3、用横线画出作者游览颐和园顺序的句子。,大殿 长廊 柱子 栽花 建筑 佛香阁 朱红 堤岸 雕刻 狮子姿态不一 耸

2、立 船舫 眺望横槛 门槛,din lng zh zi zh,g zh d dio sh,ti sng fng tio,jin kn,大门,大殿,我是小导游,( 万寿山 ),( 长廊 ),( 昆明湖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览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3、。,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览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颐和园导游示意图,大门,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其它景点,结束,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列数字),这条长廊很长,分成许多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用具体的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每

4、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古人花鸟画,苏武牧羊,三顾茅庐,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数量多),(品种多),长,美,一眼望不到头七百多米 273间,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横槛上五彩的画,花木,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内外,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作者

5、都看到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默读第3自然段,用:“ ”画出看到的景观,用“_”画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佛香阁,排云殿,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 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排云殿,(面积大),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上下,作者登上万寿山,都看到了

6、什么?分别向哪三个方向望?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用“”画出表示往方向看的词语。,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 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掩映,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静,绿,这句话用了( )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昆明湖(

7、 )和( )的特点。,打比方,静,绿,( )态描写,静,镜子,碧玉,1、漓江的水真清,清得像2、太阳真红,红得像3、月亮真圆,圆得像,句式练习:,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能否换成“划”?为什么?,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画舫,( )态描写,动,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滑”字应用平滑、光滑的地上或冰上,如“滑 冰”,“划”一般是船在水上行走,如“划船”,(一个“滑”字,颇有情味,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滑”字更好,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

8、美。,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 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远眺:向远处看。,古老,表示看的词语有哪些?,远眺 仰望 环视 凝视 表示向四周看( ) 表示向上看( ) 表示向远处看( )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 ),我会填空:,环视,远眺,仰望,凝视,注视 俯视 看见 仰望 环视 浏览 凝视 观望,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远 近,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1、说说句子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 这段话抓住了景物“多”的特点来写具体的。首先是十七孔桥的桥洞多;其次是桥栏杆上的石柱多;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狮子多。 2、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

9、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 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为什么?,(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 )说也说不尽。,因为,所以,( )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说也说不尽,(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因为,所以,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什么关系?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属于首尾照应(前后呼应) 的关系。首尾照应的作用:能够有力地 突出文章的中心。,总结:,课文按照游览(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景

10、色。,颐和园,颐和园 美景多,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总,总,分,游览(地点转换),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美又大,说明方法:,列数字 七百多米 273间 上百根石柱 打比方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写作方法,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滑”字用得好? “滑”与“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动一静,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动静结合,例如:山林里,十分幽静。忽然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鸟叫。,更加突出了山林的静。,总结游记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

11、渡句,交待清楚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仿照18 颐和园介绍景观的写作手法,你也能用上一定的表达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你曾经去过的一处景观吗?,文章的结构:,总分总,首尾呼应,参观顺序:,移步换景,注意景物间过渡的连接用词:,进了就来到,走完就来到,从下来,春游中山公园,星期五,老师带我们去中山植物园春游。,刚进大门,绕过美丽的花园就来到温室。这里真是一个植物王国:日本的樱花、德国的枸骨树最吸引我的是一株仙人掌,它竟然 生长在沙石中,不用浇水。它没有刺,像石头一样光滑,和我家里栽在盆里的不一样。 。蝴蝶廊里有各式各样色彩艳丽的蝴蝶风筝。置身于蝴蝶廊,我感觉自己像蝴蝶一样在飞。走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望着那蓝蓝的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们都不想回家了。,作者游览的顺序,走出温室,我们来到了蝴蝶廊,小练笔: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游览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楚游览顺序。3抓住景物特点分层次写具体。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