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公开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5995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公开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6公开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6公开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6公开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6公开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6.1,自主学习3分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史,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影响,1.古老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1.中华文化近代衰微历程,2.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朔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镜头一: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城市与最早的文字,率先跨入了文明时代。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

2、板书”。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泥板字 -楔形文字,一、古代辉煌的历程,镜头二: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凯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镜头三: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的诞生地, 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9的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摩亨佐达罗的大浴池遗址,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宋元时期,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

3、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天命神权,百家争鸣,统一文字,确立儒学地位,文化繁荣,宋明理学,西学东渐,(1)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影响,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古老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2)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及重大影响,比较其他三大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说明中华文化有什么特征?,思考:,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烟消云散,雅利安化,面目全非,源远流长,从纵向上来看,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史书典籍,中

4、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哪些历史见证?,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方言众多,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材料一:“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台湾诗人余光中,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说说看,隶书,楷书,行书,金文,草书,篆书,甲骨文,猜猜看,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辅助字体:草书和行书,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中华文化

5、源远流长。,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见证之一:汉字,文字:,作用:,地位:,汉字:,作用:,地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动动脑!动动手!,中国于各种学问中, 唯史学为最发达; 史学在世界各国中, 唯中国为最发达。梁启超,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一部军事著作 第一部科普作品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春秋,史记,国语,汉书,资治通

6、鉴,孙子兵法,梦溪笔谈,水经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见证之二:史书典籍,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原因:,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地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材料:17、18世纪欧洲许多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而中国却依然处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作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这样的一

7、个背景下,我们的文化会怎么样?,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探讨:,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外因),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表现: (1)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2)清朝: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3)封建落后意识浓厚,闭关自守,无视外面的世界; (4)西学大量传入中国,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结论: 国家衰落 文化衰落,决定,反应、反作用,想一想: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是什么关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国家的衰微使文化失去了发展政治、经济的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

8、因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文化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经济、政治,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再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证明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得到发展。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

9、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回顾历史材料,(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中华文化的发展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一、古代辉煌历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本课小结,三、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近代衰

10、微历程,如何创造新的辉煌,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殷商时期是中华文化最初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宋朝时期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元朝时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 A、 B、 C、 D、 ,C,2“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A,A,D,3.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11、(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D,4.截至2014年11月,我国已经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 B、 C、 D、 ,A,5.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以下是其衰微的外在原因的

12、是( ) 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B生产力落后使文化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C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D闭关锁国,A,材料一 考古学家在六千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中发现了这些汉宇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材料二 相传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结合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属于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查。

13、材料一的关键词是“汉字”,材料二的关键词是“史官”史实的记载,抓住这点就不难解答第(1)问,而第(2)问直接回答汉字的作用。由此可见熟记和理解基础知识十分重要。 【答案】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谢谢,问题探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带有时代文化色彩的语言网络语言,正在被青年人所热情演

14、绎。诸如“88”、“3166”、“7456”、“BT”、“菜鸟”、“粉丝”、“玉米”、“凉粉”等等;但这种语言却让家长和老师们很头痛,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随口蹦出的“语言”而不知所云。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有人认为这只能污染汉语言文字。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正面影响:1、大量的网络词语对我们的汉语语汇更新、补充提供可能。任何一种语言的创新、发展,都要从其他语言中吸取养分,现代汉语也不例外。汉语也要创新,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 2、许多网络词语确实起到了省时、形象、幽默、调侃等作用,很符合网民们的审美心理,为我们的汉语交流锦上添花。许多生动形象并能体现网民“个性”的词语

15、不但无碍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丰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网络语言的词汇不够稳定,构成不规范,甚至有的词词意多变。这种词语用于交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如果这些词用在教学上,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淆甚至障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这些词语用在媒体上,势必影响媒体和听众、观众的交流和普通话的推广;如果用在表达要求准确而严肃的公文里,也会影响政令的畅通、经济行为的进行和组织间的交流等,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词汇中夹杂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不规范的词语,确实对现代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网络语言鱼龙混杂,损伤了这一纽带的纯洁性。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