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复习课,高二化学备课组,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知识回顾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NaCl溶液、NaOH 、 Cu 、 水、 CH3COOH、 CO2,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知识回顾 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共价化合物:溶于水,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融,一、电解
2、质有强弱之分,强电解质:,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是弱电解质。,CaCO3、Fe(OH)3的溶解度都很小,CH3COOH、 HNO3的溶解度都很大,它们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CaCO3、HNO3属于强电解质 CH3COOH 、 Fe(OH)3属于弱电解质,本质区别:是否完全电离,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必然联系。,思考与讨论,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强电解质, 哪些为弱电解质? A、MgCl2 B、H2CO3 C、Fe(OH)3 D、HCl E、Ca(O
3、H)2 F、HClO,强电解质:A、D、E、,弱电解质:B、C、F、,练习: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 a.铜丝 b. NaCl c.石墨 d.冰醋酸 e.HCl的水溶液 f.蔗糖 g.SO2 h.NaHCO3 i. BaSO4,a c e,b h i,d,f g,二、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用“=”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用“ ”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可分步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只写第一步),多元弱碱也是分步电离,但可按一步电离写出。,NaCl = Na+Cl-,请写出Na2SO4、H
4、ClO、NH3H2O 、H2CO3、Fe(OH)3 、Al(OH)3、NaHCO3 、 NaHSO4 、Ba(OH)2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2SO4 = 2Na+ +SO42-,HClO H+ClO-,NH3H2O NH4+OH-,H2CO3 H+HCO3-,HCO3- H+CO32-,Fe(OH)3 Fe3+3OH-,Al(OH)3 Al3+3OH- (碱式电离),Al(OH)3 AlO2-+H+H2O(酸式电离),NaHCO3 = Na+HCO3- HCO3- H+ +CO32-,NaHSO4 = Na+ +H+ +SO42-,Ba(OH)2 = Ba2+ + 2OH-,先判断强、
5、弱电解质,决定符号,强电解质一步电离,多元弱碱的电离,以一步电离表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能力逐渐降低,以一级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Al(OH)3有酸式和碱式电离。,弱酸的酸式盐的电离是分步电离,先完全电离成金属离子和酸式酸根,酸式酸根再部分电离。,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在稀溶液中不存在酸式酸根;而在熔融状态,则电离成金属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完,强、弱电解质的比较,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均能电离,完全电离,部分电离,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水合离子,分子和水合离子,弱酸、弱碱、水,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小结:,1)定义:在一定
6、条件(如温度、浓度)下 ,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 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特点,动 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定 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变 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等 V电离=V分子化0,逆 电离平衡是对弱电解质而言,电离是可逆的,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2、浓度,由于电离是吸热的,因此温度越高,电离度越大,溶液越稀,离子相遇结合成分子越困难,因此更有利于电离。,3、同离子效应,加入含有弱电解质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
7、向移动同离子效应,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注意,1)弱电解质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而离子浓度减小,强电解质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减小; 2)对于冰醋酸,加水溶解并不断稀释的过程中,平衡正向移动,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对于一元弱酸 HA H+A-,对于一元弱碱 BOH B+OH-,注意:K值只随温度变化。,3、电离常数,写出H3P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3PO4,H+ + H2PO4-,H2PO4-,H+ + HPO42-,HPO42-,H+ + PO4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1K2K3 多元
8、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填表:0.1mol/L的CH3COOH溶液 CH3COOH CH3COO-+H+,【课堂练习】,增大,增大,减小,减弱,不变,增大,增大,增大,增强,增大,减小,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减小,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增大,减小,减小,增强,不变,例 : 通过那些事实(或实验)可以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方法一、取同浓度的HCl和CH3COOH,进行溶液导 电性实验,方法二、测定CH3COONa的水溶液应呈碱性。,方法三、测定0.1mol/L CH3COOH 的pH值。,方法四、相同浓度的HCl 和 CH3COOH 和相同大 小颗粒的锌粒比较反应速率。,方法
9、五、相同 pH值,相同体积 的HCl 和 CH3COOH, 和足量的锌粒反应, CH3COOH产生的氢气多。,方法六、取相同浓度的HCl 和 CH3COOH ,稀释 100倍,pH值变化小的是 CH3COOH 。,一定温度下,有盐酸、硫酸、醋酸三种酸: 当其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当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是_ 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相同状况)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 反应所需时间的长短关系
10、是_将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均加水稀释至体积为原来的1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课堂练习,b a c,c a b,Cb=a,Cb=a,b=aC,Cb=a,1.(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吗?(2)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提示:(1)导电能力的强弱要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离子浓度大的,导电性大,则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 (2)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CO2、Cl2等.,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吗?离子的浓度一定增大吗?,提示:都不一定如CH3COOH CH3COOH平衡后,加入冰醋酸,c(CH3COOH)增大
11、,平衡右移,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只能“减弱”而不能消除,再次平衡时,c(CH3COOH)比原平衡时大;加水稀释或加少量NaOH固体,都会引起平衡右移,但c(CH3COOH),c(H)都比原平衡时要小.,错题再现,1、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的是 ( )A、1mo/L醋酸溶液的PH值约为2 B、醋酸能与水任何比例互溶C、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 D、溶液中存在着醋酸分子,AD,2在0.01mol/L醋酸中加入少量硫酸后,其变化结果是 ( )A氢离子浓度变小 B醋酸的浓度减小C酸性增强,PH变小 D醋酸根离子浓度变小,错题再现,CD,3.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
12、Cl晶体,则溶液颜色A.变蓝色 B.变深C.变浅 D.不变,错题再现,C,4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左图所示, 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a、b、c三点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要使c点c(Ac )增大,c(H+)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错题再现,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三、pH的应用,一、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25 1L水只有10-7molH2O分子发生电离,多少个水分子才有1个电离?,55.6107,Kw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
13、离子积,1、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H+) c(OH-) =110-14,25时(常温),(1)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升高温度: 平衡向 移动, c(H ) ,c(OH-) , Kw,右,增大,增大,增大,注意: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2.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Kw适用于一定温度下任何稀的电解质溶液,(2)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酸性:c(H+) c(OH-),中性:c(H+) = c(OH-),碱性:c(H+) c(OH-),常温25,c(H+)10-7mol/L,c(H+) = 10-7mol/L,c(H+)10-7mol/L,无论任何温度,无论酸
14、性、中性、碱性溶液,都存在水电离出的H+、OH-,并且由水电离出的这两种离子浓度一定相等。,3、溶液的酸碱性与H+、OH浓度的关系,判断正误:,1. 如果c(H+)不等于c(OH-)则溶液一定呈现酸碱性。,2. 在水中加酸会抑制水的电离,电离程度减小。,3. 如果c(H+)/c(OH-)的值越大则酸性越强。,4. 任何水溶液中都有c(H+)和c(OH-)。,5. c(H+)等于10-6mol/L的溶液一定呈现酸性。,6. 对水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酸性增强。,2. 0.1mol/L的NaOH溶液中,c(OH-)=?、c(H)=?、 由水电离出的c(OH-)水=?、 c(H)水=?,1. 0.1
15、mol/L的盐酸溶液中,c(H)=? 、 c(OH-)=?、 由水电离出的c(OH-)水=?、 c(H)水=?,3. 0.1mol/L的NaCl溶液中,c(OH-)=?、c(H)=?,计算:,下列五种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A.0. 1 molL-1的盐酸; B.0.1 molL-1的硫酸; C. 0.1 molL-1的NaOH; D. 0.1 molL-1的CH3COOH; E. 0.1 molL-1的NaCl,,BADEC,0.1mol/L,0.2mol/L,110-13mol/L,小于0.1mol/L,110-7mol/L,比较:,五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排
16、列顺序呢?,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 10-12 mol/L ,则该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逆推:,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pH值,1)定义式:,pH= - lg c(H+),c(H+) 越大 pH 越小 酸性越强 碱性越弱,中性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c(H+)=c(OH-)=110-7mol/L,c(H+)c(OH-),c(H+)c(OH-),pH =7,pH7,pH7,思考:pH为7的溶液是否一定是中性溶液?,(25),2)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c(H+)110-7mol/L,c(H+)110-7mol/L,1.甲溶液的pH3,乙溶液的pH1,则甲溶液中H+与乙溶液
17、中H+之比为 A.100 B.1/100 C.3 D.1/3,pH相差a,H+相差10a,B,练习:,2. pH=3的盐酸pH增大1,c(H+)差多少倍?盐酸浓度差多少倍? c(H+)相差10倍;物质的量浓度强酸相差10倍 pH=3的醋酸pH增大1,c(H+)差多少倍?醋酸浓度差多少倍? c(H+)相差10倍;物质的量浓度弱酸相差10倍,2、有关溶液pH的计算,(1)单一溶液的计算,pH= - lg c(H+),酸性:求c(H+) pH 碱性:求c(OH-) c(H+) pH,pH + pOH=14,C(H+) c(OH-) =1 10-14,(2)强酸、强碱的稀释,例1. pH=3的盐酸 加
18、水稀释到原来的10倍,pH=_加水到原来的103倍,pH =_, 加水到原来的104 倍pH= _, 加水到原来的106倍,pH=_,例2. pH=10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倍,则溶液的pH=_ 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2倍,则溶液的pH=_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3倍,则溶液的pH=_加水稀释到原来的105倍,则溶液的pH=_,关键: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关键:抓住氢氧根离子离子进行计算!,4,6,接近7,接近7,9,8,接近7,接近7,结论:强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一个单位。,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一个单位。,酸、碱溶液无限稀释时,pH均无限接近于7 (均要考虑水
19、的电离)。,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一个单位。,(3)弱酸、弱碱的稀释,结论:弱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不到一个单位,例3. pH=3醋酸加水稀释到原来10倍,溶液的pH值范围_ pH=12氨水加水稀释到原来10倍,溶液的pH值范围_,弱酸、弱碱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比强酸、强碱小。,34,1112,(4)强酸(碱)溶液混合,例5. 0.1L pH=2盐酸和0.1L pH=11的NaOH溶液相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例6. pH=2盐酸和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相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5)强酸、强碱溶液混合,错题再现,250c,PH=12的NaOH溶液1
20、00ml,欲使它的 PH降为11 (1)若加入蒸馏水,应加入( )ml (2)若加入PH=10的NaOH溶液,应加入( )ml (3)若加入0008mol/L的HCl溶液,应加入( )ml,900,100,1000,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20ml,加入0.05mol/L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沉淀量及溶液pH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1)开始时混合溶液中硫酸与盐酸的物质量浓度各是多少? (2)在A点溶液的pH是多少?,(1)硫酸:0.05 mol/L, 盐酸: 0.2mol/L (2) pH=1,3、 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
21、变化的pH值范围叫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 酸碱指示剂(定性测量范围),(2) pH试纸(定量粗略测量),(整数位),pH试纸的使用,使用方法:直接把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相对比,注意:不能用水润湿 要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 用玻璃棒蘸待测液滴于试纸上,(3) pH计(定量精确测量),(小数位),4、酸碱中和滴定,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mHnAOx+ nB(OH)m= Bn(AOx )m+mnH2O,x,y,x : y = m : n,消耗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式计量系数之比,m,n,(CAVA
22、 ):(CBVB) = m : n,若已知CA 和 VB则有:,实验关键点:、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 、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体积,进行完全,放置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用于测定标准液或待测液的准确体积,滴定管的构造特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玻璃活塞,橡皮套加玻璃珠,滴定管上有刻度线,标明了最大体积和使用温度,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滴定管下端有气泡,必须排除;排除方法为:,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滴定管下端是否漏液和存在气泡,滴定管读数必须刻度线,平视,俯视刻度线,读
23、数结果仰视刻度线,读数结果,偏低,偏高,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1、准备工作:,、滴定管:检查滴定管是否以及下端;滴定管洗涤:用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后再用洗涤23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洗涤23次;装液:将标准盐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将待测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线上方处,并排除滴定管嘴尖处的;调整液面:将滴定管中的标准液或待测液的液面调整到(或以下某刻度),记下刻度,漏液,是否有气泡,标准液,待测液,23cm,气泡,“0”刻度,“0”刻度,、锥形瓶:只能用洗涤,不能用洗涤,蒸馏水,待测液,使用滴定管时要注意的手势:,酸式滴定管,左手,拇指在前,食
24、指中指在管后,无名指、小指弯向手心,三指平行,轻拿活塞柄,操作要领:动作轻缓,手势自然。食指、中指不可伸直,以防拉出活塞,酸式滴定管使用,碱式滴定管,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操作要领:拿住橡皮管中玻璃珠靠上的部位,挤压时,不可用力按玻璃棒,不能按玻璃珠以下部位,否则,放手时,容易形成气泡,碱式滴定管使用,向下挤压玻璃珠,右手:拿住锥形瓶,并不断旋转振荡,用 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NaOH)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酚酞试液),待测液变成,2、滴定过程:,碱式滴定管,红色,用握活塞旋转开关,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 和滴定管,至变 成,且半分钟不褪色为止,记下滴定管刻度,左手,
25、右手,液流速度,红色,无色,重复上述操作次,算出消耗标 准液体积的,23,平均值,3、结果计算:,用上述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进行计算,操作步骤:,洗涤 检漏 蒸馏水洗 溶液润洗 装液 排气泡调整液面并记录放出待测液 加入指示剂 滴定 记录 计算。,先偏大,后偏小,先仰后俯,V=V(后)-V(前),偏小,实际读数,正确读数,先俯后仰,先偏小,后偏大,V=V(后)-V(前),偏大,实际读数,正确读数,滴定管的俯视和仰视,偏高,偏低,偏高,无影响,偏高,偏低,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因素分析,偏低,偏高,偏低,偏高,偏高,偏高,偏低,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二、寻找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
26、的原因 三、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考纲要求: 1、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盐溶液酸碱性的比较 3、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因素 4、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5、盐类水解的应用,1、盐类水解的定义,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盐电离出的弱离子与水作用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发生正向移动。,2、盐类水解的实质,1)找出弱的离子,直接书写。,3)水解程度通常很小,产物一般不能用“”或“”。,4)多元弱酸正盐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远大于第二步;其水解离子方程式可以只写第一步。但第一步与第二步水解的
27、离子方程式不能合并。,3、盐类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5)多元弱碱盐的水解,用总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表示。,6)对于发生双水解的盐类,因水解彻底,故用“=”,同时有沉淀和气体产生。,7)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水解和电离同步进行。,常见阴离子,NH4+、 Mg2+、Al3+、Fe2+、Fe3+、Cu2+,CH3COO-、 ClO- 、CN-、F-、AlO2 -,常见阳离子,CO32-、 SiO32-、 SO32-、 S2-、 PO43-,HCO3-、 HSO3-、 HS-、HPO42- 、H2PO4-,练习:书写下列盐类水解的方程式: NaF、Na2CO3、NH4Cl、CuCl2 、NaAlO2,4
28、、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溶于水; 盐中必须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5、盐类水解的基本特征,盐类水解程度一般微弱; 盐类水解是中和反应逆反应为吸热反应;,6、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 无弱不水解 谁弱谁水解 谁强显谁性 越弱越水解 都弱双水解,条件,结果,程度,三、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例:比较Na2CO3和CH3COONa的碱性?,H2CO3,CH3COOH,酸性:,碱性:,Na2CO3 CH3COONa,越弱越水解,1、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温度 浓度 外加酸碱盐的影响,2) 外因: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温度:,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29、,是吸热反应。,越热越水解,例、热的碱液(Na2CO3溶液)去油污的能力较强,溶液的酸碱度:,问题:配制FeCl3溶液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加入一定量的HCl,抑制FeCl3的水解。,酸碱能够抑制或促进水解,盐类水解产生H+或OH-,凡是能够结合H+,OH-的物质,均会促进盐类的水解,浓度:,稀释溶液可以促进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即盐的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1、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是 ,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 。然后对溶液加热,现象是: 。最后向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现象为 ,原因用离子方程式示 。,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且红色褪
30、去,Ba2+CO32- = BaCO3,溶液红色变深,练习:,2、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微弱,通常不考虑它的影响,但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考虑盐类水解。,1)分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例:有0.1mol/L的下列溶液,请按pH由小到大排列。 (1)H2SO4 (2)HCl (3)CH3COOH (4)NH4Cl (5)NaCl (6)NaF (7)NH3 H2O (8)NaOH (9) Ba(OH)2,2)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浓度均为0.1mol/LNH4Cl、NH4HSO4、CH3COONH4、(NH4)2SO4、(NH4)2CO3、(NH4)2Fe(SO4)2溶液中铵根离子
31、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是:,(1)(2) (3) (4) (5) (6) (7) (8) (9),(3)(1) (2) (5) (4) (6),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防止浑浊,例:配制FeCl3 溶液;Al2(SO4)3 溶液;Pb(NO3)2溶液,HCl,H2SO4,HNO3,4)试剂的贮存,例:Na2CO3、Na2SiO3等强碱弱酸盐能否贮存于玻塞试剂瓶中?为什么?,例:NaF溶液能否贮存在胶塞玻璃瓶中?为什么?,5)判断酸碱的强弱,例:NaA溶液呈碱性,问HA是强酸或是弱酸?,弱酸,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pH值依次为7、8、9,那么相应的酸HX,HY,HZ的由
32、强到弱的顺序是:,M(NO3)2溶液呈酸性?问M(OH)2是强碱或是弱碱?,弱碱,HX HY HZ,6)制备某些无水盐,例:将挥发性酸对应的盐(AlCl3,FeBr3,Fe(NO3)3等)的溶液加热蒸干,得不到盐本身。,7)Mg、Zn等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产生H2,例:将Mg条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NH3产生。,8)铁盐铝盐作净水剂的原理,例:常用的净水剂:AlCl3 , FeCl3 , 明矾KAl(SO4)212H2O,9)判断离子大量共存,例:Al3+与CO32-、HCO3-、S2-、HS-、AlO2- ; NH4+与SiO32-、AlO2-不能大量共存,10)某些盐的分
33、离除杂要考虑盐类的水解,例:加入什么试剂可以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Fe3+?,例:常用的净水剂:AlCl3 , FeCl3 , 明矾KAl(SO4)212H2O,11)化肥的合理使用,例:草本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施,例:草本灰不能与磷肥混施,12)泡沫灭火器的原理,Al3+ + 3HCO3- = Al(OH)3 + 3CO2,13)纯碱的去污原理,思考:为什么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更好?,14)胶体的制备,1)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例1;0.1mol/l的 H2S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C(H+)C(HS-)C(S2-)C(OH-),3、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34、2)弱酸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C(Na+)C(CH3COO-)C(OH-)C(H+) B、C(CH3COO-) C(Na+) C(OH-)C(H+) C、C(Na+) C(CH3COO-)C(H+) C(OH-) D、C(Na+) C(OH-) C(CH3COO-)C(H+),A,练习1:在Na2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c(Na+)c(CO32-) c(OH-) c(HCO3-)c(H+),2:在0.1mol/l 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c(Na+) c(HCO3-) c(OH-
35、) c(H+) c(CO32-),3)两种电解质混合离子浓度的判断,(1)强酸与弱碱的混合:,例:pH=13的NH3H2O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C(NH4+)C(Cl-)C(OH-)C(H+),(2)强碱与弱酸混合,pH=X的NaOH溶液与pH=y的CH3COOH溶液,已知x+y=14,且yC(CH3COO-)C(OH-)C(H+)B: C(CH3COO-) C(Na+) C(H+) C(OH-)C: C(CH3COO-) C(Na+) C(OH-)C(H+)D: C(Na+) C(CH3COO-)C(H+) C(OH-),B,(3)强碱弱酸盐与
36、强酸混合,0.2mol/l CH3COOK与0.1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粒子的物质的量正确的是:A、C(CH3COO-)=C(Cl-)=C(H+) C(CH3COOH)B、C(CH3COO-)=C(Cl-) C(CH3COOH) C(H+)C、C(CH3COO-)C(Cl-)=C(H+) C(CH3COOH)D、C(CH3COO-)C(Cl-) C(CH3COOH) C(H+),D,4)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写出CH3COONa、NH4Cl、Na2CO3、NaHCO3水溶液中的三个守恒,练习1、表示0.1mol/LNaHCO3溶液中
37、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c(Na+)c(HCO3-)c(CO32-)c(H+)c(OH-) (B)c(Na+)+c(H+)=c(OH-)+c(CO32-) +c(HCO3-) (C)c(Na+)+c(H+)=c(HCO3-)+c(OH-)+2c(CO32-) (D)c(Na+)=c(HCO3-)+c(H2CO3)+c(OH-) (E)c(Na+)=c(HCO3-)+c(H2CO3)+c(CO32-),C E,2 、在Na2S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多种离子和分子,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c(OH-)=c(H+)+c(HS-)+c(H2S) (B)c(Na+)+c(H+)=
38、c(OH-)+2c(S2-)+c(HS-) (C)c(OH-)=c(H+)+c(HS-)+2c(H2S) (D)c(Na+)=2c(S2-)+2c(HS-)+2c(H2S),A,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Ag+和Cl-真能进行到底吗?,二、沉淀反应的应用,1、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能发生的原因,生成物的溶解度很小,2、AgCl溶解平衡的建立,当v(溶解)= 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3、溶解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变,4、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小于0.01g,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认
39、为反应完全,但溶液中还有相应的离子。,5、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只要是饱和溶液都存在溶解平衡。,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不同难物其溶解度差别也很大,0.01g,10g,难溶,微溶,易溶,可溶,1g,外因,加相同离子,沉淀。,温度:,升温,多数溶解,浓度:,加水,溶解;,(气体,Ca(OH)2除外),二、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1)应用: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2)方法,a 、调pH值,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 加氨水调pH值至7-8,Fe3+ + 3NH3H2O=Fe(OH)3+3NH
40、4+,b 、加沉淀剂:如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Cu2+ + S2- = CuS Hg2+ + S2- = HgS,要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3,不宜选用的试剂是( ) A、MgO B、MgCO3 C、NaOH D、Mg(OH)2,c,2、沉淀的溶解,a、难溶于水的盐溶于酸中如:CaCO3溶于盐酸,FeS、Al(OH)3、Cu(OH)2溶于强酸,b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 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1)沉淀转化的方法 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先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2)沉淀转化的实质
41、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一般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3)沉淀转化的应用 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沉淀的转化,章节复习,知识网络,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电离 特点,1)部分电离 2)存在电解质分子和阴阳离子 3)电离方程式用“ ”连接,举例:弱酸、弱碱、水,特点:逆、等、动、定、变,影响因素,温度 浓度 同离子效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二、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 水的离子积,影响因素,加酸: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加碱:抑制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加盐,不水解的盐,平衡不移动
42、,能水解的盐,平衡右移,显碱性,显酸性,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变大,平衡右移,三、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实质:盐中弱酸根(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条件,1、盐中必须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2、盐必须溶于水,规律,1、弱的程度越大,水解能力越强 2、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特征,1、为酸碱中和的逆反应 2、水解程度一般微弱,四、沉淀溶解平衡,1、表达式:以Mg(OH)2为例,2、沉淀的生成,3、沉淀的转化,AgCl(s) + Br- = AgBr(s) + Cl-,专题要点,一、判断一元酸(HA)为弱
43、酸的方法及实验设计,1、根据定义,(1)强酸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弱酸在水溶中部分电离,因存在电离平衡,所以既含溶质离子,又含溶质分子。 (2)同温度、同浓度的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强于弱酸溶液的导电性。 (3)pH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取HA溶液,测其pH,然后加入NaB固体少许,若pH变大,则说明HA为弱酸。,2、根据稀释过程中c(H+)变化判定,相同pH、相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当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pH变化大的为强酸,pH变化小的为弱酸。,3、根据中和反应区别判定,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强酸和弱酸,弱酸耗碱量多。,4、根据与其他物
44、质发生化学反应的速率、生成气体的量等判定,(1)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强酸和弱酸分别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时,起始速率相同;在反应过程中,弱酸反应较快,产生的气体量多;而强酸反应较慢,产生气体的量少,(2)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分别与足量较活泼的金属反应,强酸生成氢气的速率较大;弱酸产生气体的速率较小。当两者为同元酸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5、根据酸根离子是否水解判定,测HA对应强碱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若NaA溶液的pH7,则说明HA为弱酸。,二、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的比较,平衡右移,K增大,c(H+)增大,电离度增大,平衡右移,K不变,c(H+)减小,电离度增大,平衡右移,K不变,c(H+)增大,电离度减小,平衡右移,K增大,c(H+)增大,水解程度增大,平衡右移,K不变,c(H+)减小,水解程度增大,平衡右移,K不变,c(H+)增大,水解程度减小,平衡右移,Ksp增大,平衡右移,Ksp不变,c(OH-)不变,平衡不移动,Ksp不变,c(OH-)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