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5483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江西省上饶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重点、体艺班)文考试时间:120 分钟 分值:1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 )nans28,1081a9sA36 B72 C144 D 2882. 在 3 与 9 之间插入 2 个数,使这四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这 2 个数之积为( )A3 B 6 C 9 D 273若 为正实数,且 ,则 的最小值为( )ba, 1baba2A5 B4 C D3294若实数 满足 ,则 z=x-y 的最大值为( )yx,01A2 B 1

2、 C 0 D -15若 ,则 的大小关系是( )xx,2A B x2BC D x26设集合 , ,则 =( )0)1(xBAA 1,0) B (, 1) C (, 1 D (, 0)2,+)27不等式 的解集是( )0312xA B ),(),4(C D ,4(),21(38在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且 ,则A 等23abc于( )A 60 B 30 C 120 D 1509已知 中, ,则 B 等于( )B30,1AbaA B 或 3015C D 或66210某单位有职工 160 人,其中业务员有 104 人,管理人员 32 人,后勤服务人员 24 人,现用分层抽样

3、法从中抽取一容量为 20 的样本,则抽取管理人员( )A 3 人 B 4 人 C 7 人 D 12 人11某单位有 840 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 42 人做问卷调查,将 840 人按1,2,840 随机编号,则抽取的 42 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A 11 B 12C 13 D 1412已知实数 满足不等式组 ,则 的最小值是( )yx,031xy2yxA B 2329BC3 D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 ,则 _)(12Nnan 109321aa14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mx2xm30 的解集为x|1x2,则

4、实数 m_.315函数 的最小值是_.)1(43xy16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是 ,若 ,ABC, cba, CbcBAsin)(sini则角 的值为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17若 ,比较 的大小.3,2,12xcxba cba,18 ()解关于 的不等式 ;x)0(2ax()已知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 恒成立,求实数13xmx的取值范围.m19一箱方便面共有 50 袋,用随机抽样方法从中抽取了 10 袋,并称其质量(单位:g)结果为:60.5 61 60 60 61.5 59.5 59.5 58 60 60(1)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2)指出样本数据的众数

5、、中位数、平均数;420 (12 分)若不等式组 (其中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9axy010a(1)求 的值;a(2)求 的最小值,及此时 与 的值3yxy21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cba, BaAbcos222(1)求角 ;(2)若 , ,求 的面积723tanC22在数列 中, 已知 ,且数列 的前 项和 满足 .na1nansNnSn,4341(1)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2)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不等式 对任意的nT06)43(na恒成立,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Nna5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设出公差 d,由 a8+a10=28 求出公差 d,求利用前

6、n 项和公式求解 S9得答案【详解】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2,设公差为 d,由 a8=a1+7d,a 10=a1+9d,a 8+a10=28即 4+16d=28得 d= ,那么 S9= =7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是基础题2D【解析】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插入的这 2 个数之积.详解:设插入的两个数为 a,b,则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 .故答案为:D.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2) 等比数列 中,如果 ,则 ,特殊地, 时,则, 是 的等比中项.3C【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

7、即可求得答案【详解】6由题意得,因为 为正实数,所以,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即 的最小值为 ,故选:C.【点睛】在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关系式中,各项均为正数;二定:关系式中,含变量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三相等:含变量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4B【解析】【分析】:先画出可行域,由 z=x-y 在 y 轴上的截距越小,目标函数值越大,得出最优解,再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大值。【详解】:由图可知,可行域为封闭的三角区域,由 z=x-y 在 y 轴上的截距越小,目标函数值越大,所以最优解为 ,所以 的最大值为 1,故选 B。【点睛】:1、先画出可行

8、域,高中阶段可行域是封闭图形。72、令目标函数 , 解得判断目标函数最值的参考直线方程 。3.画出判断目标函数最值的参考直线方程 的图像进行上下平移4.根据参考直线方程 的截距大小判断取最值的点(1)当 时截距越大目标函数值越大,截距越小目标函数值越小(2)当 时截距越大目标函数值越小,截距越小目标函数值越大5.联立方程求点的坐标,求最值。5D【解析】【分析】由条件先判断与零的关系,进而作差比较大小即可.【详解】 ,又 ,故选:D【点睛】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1)构造函数,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让所要比较大小的数在同一单调区间内,然后利用单调性进行比较(2)作差与零比较,即 (3)作商与 1 比较

9、,即 6C【解析】【分析】8解不等式求得集合 A 后再求出 即可【详解】由题意得 , 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集合的交集运算,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7D【解析】分析:解分式不等式先移项将一侧化为 0,通分整理,转化为乘法不等式。详解: ,故选 D。点睛:解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要,先移项将一侧化为 0(本身一侧为 0 不需要移项) ,通分整理,转化为乘法不等式,但分母不能为 0.8D【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得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b2+c2a 2=2bccosA,解得 cosA 的值,即可得到三角形的内角 A 的值【详解】根据 ,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b 2+c2a 2=2

10、bccosA,cosA= ,故三角形的内角 A=150,故选:D【点睛】对于余弦定理一定要熟记两种形式:(1) ;(2) .另外,在解与三角形、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还要记住 , , 等特殊角的三角函9数值,以便在解题中直接应用.9D【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计算 ,注意有两个解.【详解】由正弦定理得 ,故 ,所以 ,又 ,故 或 .所以选 D.【点睛】三角形中共有七个几何量(三边三角以及外接圆的半径) ,一般地,知道其中的三个量(除三个角外) ,可以求得其余的四个量.(1)如果知道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2)如果知道两边即一边所对的角,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第三条边) ;

11、(3)如果知道两角及一边,用正弦定理.10B【解析】【分析】先求出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再用管理人员的总人数乘以此概率,即得所求【详解】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等于 ,由于管理人员共计 32 人,故应抽取管理人员的人数为 ,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层抽样的知识,属于基础题.11B10【解析】试题分析:使用系统抽样方法,从 840 人中抽取 42 人,即从 20 人抽取 1 人从编号 1480 的人中,恰好抽取 480/20=24 人,接着从编号 481720 共 240 人中抽取 240/20=12 人考点:系统抽样12B【解析】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设 z=x2+y2则 z

12、 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详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设 z=x2+y2则 z 的几何意义为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象知圆心到直线 x+y-3=0 的距离最短,此时 d= ,则 z=d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解析】【分析】由数列 ,得到 ,利用裂项法,即可求解式子的和11【详解】由题意 ,则 ,所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求和问题,其中根据 ,求得 的通项公式,利用裂项法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14-1【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解

13、集与方程的关系,将不等式解集的边界代入方程求解即可求得参数。【详解】因为关于 x 的不等式 mx2xm30 的解集为x|1x2所以 与 是一元二次方程 mx2xm3=0 的两个根代入可求得【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解集与方程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5【解析】【分析】由已知可变形为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详解】x1, 3=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12函数 y=3x+ (x1)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点睛】在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关系式中,各项均为正数;二定:关系式中,含变量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有一个为定值;三相等:含变量的各项均相等,取得最值.16【解析】【分析】利

14、用正弦定理把题设等式中的角的正弦转换成边的关系,代入余弦定理中求得 cosA 的值,进而求得 A【详解】由正弦定理得 a2=b2+c2bc,即:b 2+c2a 2=bc,由余弦定理可得 b2=a2+c22accosB,故 cosA= = = ,可得: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17 .【解析】分析: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即可.详解: , , , ,即 ,13,即 ,综上可得: .点睛:作差法: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定号;结论其中关键是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有理化等方法把差式变成积式或者完全平方式当两个式子都为

15、正数时,有时也可以先平方再作差18 (1)见解析.(2) .【解析】【分析】()方程 的两根为 或 ,分(1)当 a0 时、 (2)当 a0 时两种情况,依据 和 0 的大小关系,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它的解集;()利用不等式恒成立,通过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 0,分类转化求解即可【详解】() ,方程 的两根为 或当 时,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 时,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细则:解集写不等式的扣 1 分,写区间不扣分)()当 时, 或 .当 时, 符合题意;当 时不合题意,所以 .当 时, 需满足 .14解得 .综上可得, 的取值范围是【点睛】(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当二次项系数为负时要

16、先化为正,再根据判别式符号判断对应方程根的情况,然后结合相应二次函 数的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2)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要把握好分类讨论的层次,一般按下面次序进行讨论:首先根据二次项系数的符号进行分类,其次根据根是否存在,即判别式的符号进行分类,最后当根存在时,再根据根的大小进行分类19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求解(2)利用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及公式求解【详解】(1)总体:50 袋方便面的质量,个体:每袋方便面的质量,样本:10 袋方便面的质量,样本容量 10.(2)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均为 60.【点睛】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

17、本容量、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定义法的合理运用20 (1) (2) , ax3y【解析】试题分析(1)画出可行域,可得是一个三角形区域,求出三个交点,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面积;(2) (2)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一般步骤:一画、二移、三求,其关键是准确的作出可行域,理解目标函数的意义;常见代数式的几何意义表示点 与点 的距离; 表示点 与点 连线22)()(byax),(yx),(baaxby),(yx),(ba的斜率,这些代数式的几何意义能使所求的问题得以转化,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试题解析:(1)三个交点为 ,因为 ,面积为1,0,

18、1aa、 、 0()29a所以 (2) 为点 与 两点的斜率,由图像知 落在 时,最小 ,此-03yx,y3,0,xy2,3时 , 考点:线性规划问题21(1) (2)【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边化角,化简已知等式;再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即可求出结果.(2)根据同角三角关系,确定 和 ,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诱导公式,确定 ;再利用正弦定理确定 ,进而由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1)因为 ,由余弦定理,得,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 又 , ,所以 , , 所以 (2)由 , ,得 , , 16所以 , 由正弦定理 ,

19、得, 所以 的面积为 【点睛】三角形中角的求值问题,需要结合已知条件选取正、余弦定理,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并判定结果.22(1)见解析(2) 【解析】分析:(1)利用 推出 是常数,然后已知 ,即可证明数列 是等比数列;(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数列 的前 项和为 n,化简不等式 ,通过对任意的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详解:(1) 已知 ,时, 相减得 . 又易知. 17又由 得.故数列 是等比数列. (2)由(1)知 . ,.相减得 , 不等式 为 .化简得 .设 , .故所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判断,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求法,恒成立问题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