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包括酸、碱、盐、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如:NaCl、HCl、CH3COOH 、MgO,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时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包括多数有机物、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如: CH3CH2OH、CO2 、SO2、NH3,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2、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 (HCl、HNO3、H2SO4、HI、HBr、HClO4) 强碱 (NaOH KOH Ba(OH)2 Ca(OH)2) 和大多数盐。 HCl = H+
2、+ Cl- Na2SO4 =2 Na+ + SO42-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CH3COOH CH3COO- +H+,下列电解质中, NaCl、 NaOH, NH3H2O、 CH3COOH, BaSO4 、 AgCl 、 Na2O 、 K2O, H2O 哪些是强电解质,那些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课堂练习:,习题1,用物质类别判断,现有如下各化合物:酒精,氯化铵,氢氧化钡,氨水,蔗糖,高氯酸,氢硫酸,硫酸氢钾,磷酸,硫酸。请用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属于电解质的有_;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习题2,2.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2)虽然氯气溶于水后,溶液可以导电,但氯气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不正确。导电能力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而强弱电解质是指电离能力的强弱,不正确。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习题3,注意:,课堂练习:,习题4,C,习题5,D,D,AD,BD,三、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符号选用“”,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符号选用“ ”, 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用一步电离表示。, 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Fe(OH)3 Fe3+3OH-,H+AlO2-+H2O Al(OH)3 Al3+3OH-,注意:, 酸式盐的电离,a 强酸的酸
4、式盐完全电离,b 弱酸的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习题9,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习题10,B,复习回顾,1、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状态有什么特征?,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哪些?,4、化学平衡的移动遵循什么规律?,四、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41思考与交流,分析一元弱酸(设化学式为HA)、一元弱碱(设化学式为BOH)的电离平衡过程,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弱酸、弱碱的电离方程式;2、填写下表的空白。,最小(0),最小(0),最大,变大,变大,变小,不变,不变,不变,最大,最大,最小(0),变小,变小,变大,达到平衡时,不变,不变,不变, 温度: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
5、高温度,电离平 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将增大。,浓度:增大电解质分子的浓度或减少相应离子的浓度,都会使弱电解质分子向电离为离子的方向移动。加水稀释弱电解质 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五、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性。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2)外因: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 强电解质时,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反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某 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例】 常温时,1mol/L的CH3COOH溶液和
6、0.1mol/L的CH3COOH溶液,其 c(H+) 之比为( ) A 1:1 B 10:1 C 10:1,C,【内因】:弱电解质的性质,【外因】:, 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典型例题,(1)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2SO4 HCl CH3COOH,a. c(H+)比较_,b.与Zn反应的速率_,c.与足量Zn反应产生H2的体积_,d. 恰好完全中和消耗NaOH的量_,(2)体积相同、 c(H+)相同的H2SO4 HCl CH3COOH,a.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较_,b.与Zn反应的速率_,c.与足量Zn反应产生H2的体积_,d. 恰好完全中和消耗NaOH的量
7、_,课堂练习:,向左,向右,向左,练习1:,练习2:,20时,1L饱和碳酸水浓度约0.045mol/L。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为:若要使溶液中的C(H+)和C(CO32-)都减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加少量1mol/L盐酸 B、加热 C、加少量NaOH D、加少量生石灰,练习3:,D,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于作酸碱指示剂现有浓度均为0.02mol/L的下列溶液 盐酸 石灰水 NaCl溶液 NaHSO4溶液 NaHCO3溶液 氨水。 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A、 B、 C、 D、,练习4:,A,BD,练习5:,六、电离度和电离常数,1、电离度:即电离程度,(
8、1)定义: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弱电解质浓度与弱电解质的初始浓度的比。,(3)影响因素:温度和浓度。温度越高,电离度增大,一般而言,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2)表示:,(4)意义:反映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比较同温度、同浓度时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例1:某溶液中,已电离的溶质为0.1mol,未电离的是 1.9mol,求 。,例2:在 1L a mol/L的弱酸HA溶液中,HA、 H+、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 a mol,求,(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值是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2)、表达式:,2、电离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中的c(A 十)、 c(B-) 和c(AB) 均为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粒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值。,注意:,、当温度一定时,其电离常数是定值。,、电离常数的大小反映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K值越大,弱电解质越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强。,、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常数程度最大,一般有K1 K2 K3。,(3)、电离常数的意义:判断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典型例题:,电离平衡的移动:,CH3COOH CH3COO- +H+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