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一、防止高处坠落事故二、防止触电事故三、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四、防止机械伤害事故五、防止灼烫伤害事故六、防止起重伤害事故七、防止中毒与窒息伤害事故八、防止电力生产交通事故防止高处坠落事故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前言据统计,由于高处坠落而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占所有事故的 44%。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包括:不平稳的工作面,没有使用防坠落保护用品及人为错误。实践表明,使用安全护拦,合格的安全带,安全网,孔洞盖等安全措施都能有效避免坠落而引起的死亡或重伤事故。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作业定义 分级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以上(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高处作业的分级按 GB/
2、T 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 的规定执行,分为四级:A)一级高处作业:指高度在 2米 5米(含 2米)高处的作业。B)二级高处作业:指高度在 5米 15米(含 5米)高处的作业。C)三级高处作业:指高度在 15米 30米(含 15米)高处的作业。D)特级高处作业:指高度在 30米以上(含 30米)高处的作业。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作业定义 分级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 ;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防止高处坠
3、落事故1St高处的主要危险一、人员从工作平台坠落下来二、物体从工作平台上掉落下来三、工作平台倒塌(尤其危险)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你认为一个人一旦坠落的反应有多快?在 0.3秒内,你将下降 0.5米在过 0.3秒,你已经下落 2米在这 0.6秒内,你的下落速度将达到 20.3km/h,产生 1090公斤的力。平均反应时间是 0.8秒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作业基本要求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3、
4、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仔细检查作业平台是否坚固、牢靠。安全措施是否落实。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作业基本要求4、高处作业与架空电线应保持不少于 2.5米的安全距离。5、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作业点下方设安全警戒区,要有明确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6、高处作业与其它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垂直进行作业时,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7、高处作业人员应沿着通道、梯子上下,严禁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严禁进行高处作业的情况1、未办理高处作业票,严禁进行高处作业,抢险、救灾除外。2、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
5、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禁忌高处作业的人员。3、六级以上大风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气象条件下,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4、非载人电梯、罐笼严禁乘人。5、夜间照明光线不足或照明不足的厂房内。6、 40 及以上高温、 -20 及以下寒冷环境下。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防止高处坠落事故要求新的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对防止高处坠落事故提出了 11点要求: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合格(体格检查至少每两年一次),凡不适宜高空作业的疾病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防晕倒坠落。2、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系在牢固物件上,防止脱落。在高处作业必须穿防滑鞋、设专人监护。高处作业不具备挂安全带的
6、情况下,应使用防坠器或安全绳。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防止高处坠落事故要求3、高处作业应设有合格、牢固的防护栏,防止作业人员失误或坐靠坠落。作业立足点面积要足够,跳板进行满铺及有效固定。4、登高用的支撑架、脚手架材质合格,并装有防护栏杆、搭设牢固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严禁超载,防止发生架体坍塌坠落,导致人员踏空或失稳坠落,使用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配重及可固定措施。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防止高处坠落事故要求5、基坑(槽)临边应装设由钢管 48mm3.5mm(直径 管壁厚)搭设带中杆的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上除警示标示牌外不得拴挂任何物件,以防作业人员行走踏空坠落。作业层脚
7、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采用定型卡带进行固定。6、洞口应装设盖板并盖实,表面刷黄黑相间的安全警示线,以防人员行走踏空坠落,洞口盖板掀开后,应装设刚性防护栏杆,悬挂安全警示板,夜间应将洞口盖实并装设红灯警示,以防人员失足坠落。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防止高处坠落事故要求7、登高作业应使用两端装有防滑套的合格的梯子,梯阶的距离不应大于 40cm,并在距梯顶 1m处设限高标志。使用单梯工作时,梯子与地面的斜角度为 60左右,梯子有人扶持,以防失稳坠落。8、拆除工程必须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的拆除程序,不得颠倒,以防建(构)筑物倒塌坠落。9、对强度不足的作业面(如石棉瓦、铁皮板、采光浪板、装饰板等),人
8、员在作业时,必须采取加强措施,以防踏空坠落。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防止高处坠落事故要求10、在 5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特殊情况下,确需在恶劣天气进行抢修时,应组织人员充分讨论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11、登高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并应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安全防护措施1、安全帽2、安全带3、安全网还有生命线、防护栏杆(双层)、安全工作平台、安全通道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安全防护措施1、安全帽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扣好安全帽带。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安全防护措施2、安全
9、带安全带系挂原则:高挂低用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安全防护措施2、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坠落事故分析1、孔洞无盖板 夜巡现场坠落事故简要经过 :某热电厂施工现场负责人张某吃过晚饭后,去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晚 8时左右,行至厂房 B排 16至 17轴线之间时,地面 0m有一宽0.5m、长 2.6m的孔洞,张某不慎失足坠落至 -3m,于 27日零时 15分被保卫值班人员发现。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 : 1、安全设施不完善,孔洞无盖板,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现场夜间照明不足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坠落事故分析2、安全带未固定,坠落死亡事故简要
10、经过 : 2007年 6月 12日上午,某电厂脱硝改造工程现场,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安排该公司王某(死者)、周某等施工人员安装空气预热器底部风道,并在开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履行签字审批手续,同时检查作业人员安全帽、安全带均佩戴齐全。 11时,王某与周某在 6号炉南侧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大梁上作业时不慎坠落,由于周末佩戴了安全带,坠落后悬挂在半空,而王某虽佩戴安全带但是未将安全带挂拴在安全绳上,从 24米高的大梁上坠落,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坠落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分析 :王某违反安全带使用要求,未将安全带接挂在可靠牢固的安全绳上,导致高空坠落时失去安全带的保护,是此次事
11、故的直接原因。2、安全带未固定,坠落死亡防止高处坠落事故1St高处坠落救护1、发现有人高处坠落,应迅速赶赴现场,初步检查伤员情况,不要搬动或摇晃。2、立即呼叫 “ 120” 急救医生前来救治。3、医生未到前,应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固定处理。如伤者出血,应用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进行包扎。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 1/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 2/3处。每隔 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1分钟。4、注意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椎,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防止触电事故防止触电事故2nd一、什么是触电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流对人
12、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电光眼、机械损伤、骨折、截肢等。电磁场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防止触电事故2nd一、什么是触电触 电 事故方式直接接触触 电单 相触 电两相触 电间 接接触触 电跨步 电压 触 电防止触电事故2nd二、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 电流的强度 、 电流持续的时间 、 电流的频
13、率 、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一、电流 感知电流 :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男 1.1mA,女 0.7mA 摆脱电流 :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 10m 安全电流 : 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 在一般的场合 30m,在高危场合 10m,在水中或者在高空为 5m。 致命(室颤)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50m), 时间超过 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 “ 假死 ” 现象。 防止触电事故2nd二、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二、人体电阻:人体电阻大约 10 100K,触电后则降到 8001000。如果皮肤出汗、潮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三、 安全电压 :导电环境、危险性较大的场所( 42V);移动式或携带式设备( 36V/24V);容器中作业( 12V);水中作业( 6V)。四、 触电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则伤害愈大。防止触电事故2nd二、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五、 触电频率 : 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 4060 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频 率(Hz) 10 25 50 60 80 120 200 500死亡率( %) 21 70 95 91 43 34 2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