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光靠课内几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内教学只是个引子,还需要将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正确、巧妙地迁移到课外,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有效结合,同时开花、结果。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这句话更道出了课内外阅读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那么,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内外结合是根本。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语文教学必然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使课
2、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认为其从课内所获得的仅占百分之三十,而其余百分之七十则来自于课外阅读。搞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要想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感悟和收获,首先必须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而且要下足功夫。我们语文课本上所选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们的评审,代表着我们民族语言精髓的精品。徜徉其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与美丽,那里有“静、清、绿,奇、秀、险”的桂林山水,有雄伟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大漠孤烟直”的塞北风情,也有“风景旧曾谙”的江南早春;我们还可
3、以看到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那里有诉说屈辱的圆明园,有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朗读、背诵这些经典篇目,对于提升语感和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十分有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去读、去品悟,教师也要做好范读工作,当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要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在朗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在老师的引领下,以文章带他们进行时空的穿梭,领略各种风情
4、,遨游艺术殿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和作法,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把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以及课堂之外的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纳入语文教学范围之内。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因此,必须开放课堂,也就是说,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相通的,它们都要从字、词、句、段入手,理解文章意思,学习写作方法等。因而教师在讲读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学会阅读,从探求阅读方法入手,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学会读书方法,在课外阅读
5、中运用读书方法,从而带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带领学生学好“例子” ,然后挖掘“例子”中有利于知识拓展的“链接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多积累古诗。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一诗后,让学生 去朗读、背诵“思乡类”的其他古诗,待学生将古诗背下来后,再引导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材中还有许多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教学中不仅要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主要事迹和品质,还要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去阅读与文中人物类似人物的生平或事迹,从而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
6、伸,是小学生最经常最广泛的语文活动。考虑到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能力较弱,教师应在每学期初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一份课外读物推荐计划,这份计划的制定要把握课内外读物的联结点。教师推荐的读物与课内的课文要有某种联系,内容相关。如学了草船借箭 ,推荐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相应地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作为课外读物;学了长城 ,推荐学生读黄河魂 ,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 ,推荐阅读爱迪生小时候等科学题材的文章。这样不但真正使学生“开卷有益” ,也对学生如何选择课外读物作了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鼓励学生去了解更多有关知识。另外在课
7、堂上鼓励学生在开展评价及谈感悟时尽可能引用课外的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诗句等,活学活用。进一步鼓励同学们只要多看课外书,就能有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头脑。同时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读书园地。让家长转变观念,争取家长支持,支持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开展“把好书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活动,可以把自己在家里看或闲置的书带到教室里来让同学们一起看、一起分享,让我们的教室书香飘逸。这样在大家的带动下,一部分平时不爱课外阅读的同学也会捧着一本书开始读起来。另外,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让学生吟诵古诗、名人名言拾锦,谚语、歇后语拾零、成语接龙,谈论自己收集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资料、逸事。小学生最突出的优点是好表现自我,他
8、们要在这 5 分钟中展现自己最有学问、知识丰富,就必须在课外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久而久之爱上课外阅读,养成喜爱看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利用课外阅读这一阵地,不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读书的方法,还应指导写好读书笔记。一是指导记录的内容,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局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二是指导记录的方法。批注笔记,在阅读时使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摘录笔记,如摘录词句、
9、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心得笔记,即读后感,抓住原文自己最感动、感受最深处,联系自己写出体会。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课外阅读,每个学生都积累了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本,一本我的读书感悟,一册课外阅读小报。许多同学还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读书采集 、 书海采贝 、 精彩书册 、 读书品味屋 好书大家看总之,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10、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从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激起了孩子对各种阅读材料的兴趣,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语文的知识与各种能力自然而然累积起来。达到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总之,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结合,是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 效途径。课内外结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巩固课堂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上 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增强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扩展。课内指导方法,带动课外;课外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又促进课内的提高,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全面。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不能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课堂,只有立足于课堂教学,又关注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