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汉家寨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张承志,1948 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回族。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金牧场 心灵史 ,中篇小说北方的河 ,短篇小说雪路 顶峰 美丽瞬间等。其中 1991 年出版的心灵史 ,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 。张承志真正为世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是
2、上世纪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2背景探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时期,当时的文坛要么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要么互相吹捧谩骂,剩下的就是对西方文明的献媚和娇嗔。作为一个在新时期文学中特立独行的“精神长旅者” ,张承志一直在散文中孜孜追寻和执着维护着他所理解的生存理想与生存精神,这就是人道、人性、自尊、正义、平等等生存理想和血性、刚烈、牺牲、圣洁等生存精神。这集中体现在他所寻找的“三大陆”(内蒙古草原、新疆文化枢纽、伊斯兰黄土高原) 及与“三大陆”精神相贯通的汉文明和异域文明世界。他对“三大陆”的山川、民族充满着宗教般的眷恋,称颂它们符合人性、人道的生存准则,仰慕其原始
3、力量和基于生存意识的人性悲壮、崇高道德操守和理想人格。 汉家寨就是张承志为新疆文化枢纽而写的一篇散文。名言警句作者名句1肉体可以衰老,心灵可以缺残,而青春连青春的错误都是充满魅力的。2端庄的人道就是如水的天命。3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4失败的大陆像一艘下沉的巨轮,我是它还给卑鄙海洋的一个漩涡,尽管我不能成为桅杆上的旗。- 2 -汉家寨的写作特点1独具特色的语言。沉郁、凝重的语言给文章带来了一股苍凉之气,作者用了一连串奇异的比喻来描绘对于天山脚下独特地貌的新奇感受,如“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 “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 “无植被的枯山像铁碴
4、堆一样” “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 “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等等。2变幻交错的时空结构。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一书的首句首创了一种特殊的时空结构,运用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容纳了未来、过去、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本文有两处运用了这种结构方式。第 8 段:“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第 28 段:“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3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作者从渐行渐近汉家寨到零距离接触汉家寨,一路走来,满眼看到的是大地从繁盛到荒僻
5、,写的是荒凉的景,抒的是寂寥的情;再到渐行渐远地离开汉家寨,却再也无法忘记汉家寨。永别了汉家寨悲凉严峻的风景,却深味了汉家寨人坚守的精神。自始至终作者都将笔力凝聚于汉家寨的描写,而感情的抒发是寓于其中的,是润物细无声的表达。旅程如画张承志六十年代末,我们一伙朋友青春结伴,前赴内蒙草原当牧民时,曾有一箱藏书。从大部头的法国革命史到种种小说,陪伴我们度过了山冈上望着羊群的许多寂寞日子。其中有一套译文 ,大约是全套五十本,集满了五十年代以来许多中短篇名作名译。那时不懂得爱惜书,上马前揣一本在袍子里,读着时,突然发现羊群不见了,立即胡乱塞进怀里,纵马就跑这样弄烂、弄丢了这套书的大部分。梅里美的名著嘉尔
6、曼更通俗的译名是卡门 ,就是那时初读的。那时没有注意,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以及他如何有名,但那时读得太入神、太仔细了,不仅能对答如流地背诵出其中的句子段落,而且懵懵懂懂地把那里面描写过的人和生活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理想直至二十年之后,直至二十年后新的二十岁的人都放弃了,自己还在苦苦追寻我才明白了自己曾接受过怎样强烈的吸引和诱惑。- 3 -那个译本中有幅插图。二十多年来我对那幅插图的印象,也同样任岁月洗涮没有一丝磨灭。那是一幅铜版画,当然是黑白的,细线条描出一个凶悍的汉子骑一匹骏马,鞍桥上倒挂一条枪,走在高山密林深处。在他的鞍后,半骑半偎地坐着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头靠在他的肩上。我无法形容那张三十二开纸
7、面上黑白线条中满盈的征服了我的、难言的美。那以后二十年我没有提到过这幅画。三年前,我偶然想起这个画面,并对一个好朋友谈了。朋友居然找到了译文 ,为我复印了那张当插图的铜版画。我正在出远门的前夕。这时的我与这幅铜版画重逢,激起了我要把它画成大幅油画的欲望。背井离乡或走上世界,应当怀着这样一种幻象,应该有这样浪漫长旅的梦想。背景只能是天山似的崇山峻岭,不知为什么我总把极限的旅程、美的极限的旅程与天山北麓联系在一起,尽管我正步步远离天山。时隔如此之久,凝视着那幅铜版画时我抑制不住心里的震动。这是纯粹自由的旅途,这是纯粹浪漫的旅途因此,自由加浪漫就构成基本的美么?也可能,朴素或清贫也是所谓合格旅人的一
8、个条件。我彻底地蔑视老外的旅行,我甚至厌恶旅游这个词汇。真正的有美的意味的长旅中,应当有艰苦,有饥饿和干渴、褴褛和盘缠罄尽。路线应是底层民众生存中的移动线,旅人的方式应当同他们谋生的方式相似。这种长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冒渎自然。每当我看到漆得花花绿绿的汽车在“越野拉力” ,每当看见用羽绒服打扮得花里胡哨的登山队、漂流队我就觉得他们在触忌,对神圣的旅途实行侮辱冒犯。我渴望自己来实现另一种长旅。据实说我多少实现过一些:我骑马越过东部天山的一条古道,我赶毛驴车走遍过火焰山每一条沟谷,我全部使用蒙语只身调查过从塔城到博乐到阿勒泰的全部元代古城和全部蒙古人地区那一次次美不胜收的记忆,使我自以为能够画
9、好这幅油画。但是,根据这幅十九世纪的铜版画开始的油画,没有画成。我是在日本开始画的。第一次画出底子,第二次便画得不伦不类。改了又改,一共画了整整两年,钉在内框上的画从北京背到日本又背回北京,而画仍然没有画完。我明白此刻的我画不成它了。但我没有琢磨透这其中的原因。当然,世界的不义,尤其是对旅人即穷人的歧视是一大原因。不要说画里那个落魄的汉子,就连第三世界的教授也在到处被拒绝签证。我亲自目睹那些印度人、东欧人、拉美人、东南亚人、阿拉伯人在海关和领事馆时满脸的屈辱神情时,心便感到抽搐。世界对中国的歧视也是存在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随着某些平庸因素的出现,我们血液中的活力也失去了诱因和共鸣。- 4 -
10、向往自由和浪漫一旦困难起来,坚持追求就变得非常之难。我觉得难,我感到无能和无力。没有心的跳动,没有血的潮动,笔触和色彩都失去了灵感。我把那幅半成品挂在角落,不愿再提起它,这是我内心的一次大失败。这时,昔日的新疆,青春的新疆在我的心里复活了。它摇撼着我,它诱惑着我,使我首先重温关于旅途和旅人的意义。还有旅程的限界。我已经对无节制的旅行毫无兴趣;我不愿再去美国或欧洲遛一次两次,我的心第二次瞄准了美栖身的新疆。从特克斯到巴音布鲁克,从开都河到额尔齐斯,从吉木萨尔到焉耆,那一组组一种种的风景人事历史生涯,都正在我的心里逐渐苏醒,一点点清晰起来,整座天山,包括赤裸不毛只生醉马的南麓,仿佛都在无声地唤着我
11、的名字。赏析 作者重温新疆的风景人事历史生涯,重温关于旅途和旅人的意义;从而与北京、东京的城市生活对比,肯定一种清贫而具活力、历经磨难而自由烂漫之火并不熄灭的苦苦追寻的精神生活。点击素材作者在文中说:“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张承志坚守着他的心灵回归之路,坚守着对清洁精神的追求,坚守着“为人民”的艺术主张。他曾晚上在高山上行路,曾“用了五年时间,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和西海固贫农在宗教上毫无两样的多斯达尼” ,也曾八次去大西北,甚至一九八九年的玛莱丹斋月还在“宁夏川里的一座清真寺住定,一天天过着真正哲合忍耶的生活” 。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以及知识分子们在权力和
12、金钱面前的作为,会使我的思想依然激烈。但是,我要警惕偏激。对于中文的一种感情和守卫意识,会使我今后更加注重文学语言。但是,我要防止矫饰和超出分寸。道路在某种意义上的独立性,会使我在今后更加珍视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的感受。但是,我要有意地向别人包括世界学习,尊重别人的经验和感受,把自我封闭和排斥异己当成禁忌。张承志获奖感言运用示例今天,我们该坚守什么?今天,坚守,绝不仅仅局限于汉家寨于不毛之地中坚守着生存,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在物欲横流中坚守着淡泊,在庸俗泛滥中坚守着高雅,- 5 -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着理想,在急功近利中坚守着踏实,在尔虞我诈中坚守着诚信,在众人皆醉中坚守着独醒,在崇洋媚外中坚守
13、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精华,坚守是一种品德,高尚而纯洁;坚守是一种态度,温婉而决绝。坚守不单是一句动人的话,不单是一种超载体力的行为,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充满力量的精神。选择坚守,就要有能够战胜困难的决心;选择坚守,就要有能够忍受寂寞的心境;选择坚守,就要有能够远离诱惑的毅力。1读准字音(1)单音字大坂( ) 脚踝( ) 山坳( )嶙峋( ) 白炽( ) 蜃气( )嫩草( ) 褶皱( ) 砾石( )伫立( ) 灼烫( ) 肆虐( )咀嚼( ) 俯瞰( ) 绰约( )轮廓( ) 炫目( ) 马缰( )怅怅( ) 汉家砦( )(2)多音字累Error! 嚼Error!2辨清字形(1)Error! (2)E
14、rror!(3)Error! (4)Error!(5)Error! (6)Error!3辨析词语(1)迟疑犹豫“迟疑”侧重于尽管知道怎样做,却由于心存疑虑迟迟拿不出方案或没有反应,给人以反应迟缓、动作缓慢的感觉。 “犹豫”侧重于左右摇摆,心神不定,一般不涉及动作的迟缓或行为的不果断。因此,从词义轻重程度看, “迟疑”重于“犹豫” 。- 6 -例句:雨夜开车时看到路上躺着一名男子,你会停下来施以援手吗?20 日的晚上,市民罗先生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短暂_之后,他调回车头为这名伤者提供帮助,并拨打了报警电话。“快走吧,别再_不决了,再不走就要误点了。 ”李刚边说边拉着王春强往门外走。(2)遗憾缺憾
15、“遗憾”指,遗恨;不称心,大可惋惜。 “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例句:全集已刊行,先生无_矣。他的作品还有些_。(3)凝视凝神“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 “凝神”指聚精会神。例句:在美丽的朝阳下,她_着远方,好似在思索着什么。傍晚时分,捧一杯浓情咖啡,_、静思、品味云顶澜山道道风景,或在其宽园林内留下串串足迹,享受一种别出心裁的奢美生活。放慢城市中的生活步调,在云顶澜山之中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留下美。4积累成语(1)不毛之地:_(2)天衣无缝:_1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答:_2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
16、动一下马匹了。答:_1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并剖析作者的情感变化。答:_2就像人有个性品质一样,汉家寨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_- 7 -_3作者说“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 ,根据文意想一想,是什么使作者“心中激荡”?答:_4文中反复出现“坚守”一词,有着怎样的含义?答:_5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答:_答案精析基础积累1(1)bn hui o xn ch shnnn zh l zh zhu n jkn chu ku xun jin chn zhi- 8 -(2)li/li/li ju/jio
17、2(1)如丸走坂 黑板 (2) 砾石 闪烁 (3) 晕眩 炫目 (4) 渺小 缥缈 (5)清晰 淅沥 (6)眨眼 贬值3(1)犹豫 迟疑 (2) 遗憾 缺憾 (3) 凝视凝神4(1)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2)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句段剖析1作者写自己被永恒的“山野之静” “收容” ,意思是说被四野的宁静包裹着,完全融入周围的宁静之中,这种一路单骑行进于三百里空山绝谷的感受给作者的震撼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他在有生之年再也无法忘记。2三道巨大的戈壁滩指向的“三个方向”实际上暗示了人生的多种选择,而汉家寨人选择了最困难的“坚守” ,给了作者极大的启示
18、,使他意识到自己在面对不能确定的人生选择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应该像汉家寨人一样选择坚守。文本研习1第一层:走近汉家寨。主要写汉家寨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空寂、苍凉、荒芜、残酷。第二层:走进汉家寨。主要写了作者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神秘、隔绝、真实、坚忍。第三层:离开汉家寨。主要写了作者离开汉家寨时的感受和离开汉家寨之后思想的变化遗憾、不舍、回忆、坚守。2一是它“年岁”长久。汉人屯田、唐人设县、宋人称寨(阅尽人间沧桑) 。二是神秘。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那些汉民们历经多少朝代更迭,多少环境变化,都死守不迁移,而且不被他族同化,确实是一个谜。三是坚韧、固守。尽管处在众多的少
19、数民族之中,守住自己的特点而没有被同化,是源于对本民族的认同,这种传统不经时间的流逝而被颠覆改换。四是保守、封闭。这是坚守的反面意义,它远离尘嚣,也远离时代进步的步伐,直到进入现代社会还生活在简陋、朴素、枯燥之中不思进取,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风云变幻没有在这里留下痕迹。3在这残酷的绝地里,汉家寨的人自从祖先迁移到这里,就这样世世代代地固守了下来,他们以坚守对抗着恐怖的大自然,对抗着被抛弃的寂寞,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品格使作者心中激荡不已。4 “坚守”是全文的主题,是作者意欲张扬的一种精神。本文中的“坚守”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意义,甚至在同一时代里的不同人那里意义也不同。在汉民祖先那里,坚守意味着克服
20、- 9 -屯垦的困难,以及抵御凶蛮外族的入侵;在其后的汉人那里,坚守意味着保住本民族传统不被消解、篡改;到现代汉人那里,坚守意味着忍受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荒漠、孤寂,当然也可能是懒得迁移,坚守变成了保持惰性的代名词;而在“我”这里,坚守意味着感受汉民的文化生命力和繁殖力的强大,从汉家寨的汉民这里汲取到精神滋养,精神境界从此升高一层。5当今的时代,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信心百倍地奔向现代化;另一方面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人崇尚拜金主义,有的人拼命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人理想主义失落,沦为“迷惘的一代” ,有的人媚权媚俗,有的人一心艳羡西方,心中自轻自贱。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的确需要一种在物欲横流中坚守清贫,在庸俗泛滥中坚守高洁,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理想,在“全盘西化”中坚守民族精神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提倡的“坚守”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它与“发展”的观念并不矛盾,而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