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3 页 你是幸运的,你拥有一位博古通今的大 师级父亲作为老师 和领路人,但你并不曾陶醉或湮灭在父亲那辉煌的光晕之中,而是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一项重要的设计几乎都倾注了你的心血,共和国的国徽上印 满了你深深浅浅的指纹,你的辛劳和才华 和着水泥, 浇注进人民英雄纪 念碑。从来没有一个人为一座城市刻骨铭心地坚守,也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因为一个人的坚守但终因势单力薄而面目全非,如今即使痛心疾首也无处亡羊补 牢,失去的就永 远失去了,这座城就是北京城,而这个人就是你 梁思成。当数字化与生活几成一体之时,当科学与欲望的叠加打破现实与伦理的对称之际,科学与道德命题也变
2、化得如此急迫。 难道我们就没有听见一种深沉的回声充盈于画面、感动于内心吗?我们是谁?“科学无法代替人生,对称方能平衡世界” ,是某种科学意 识的普及,还是一种忧患道德的阐释?走近托马斯,就会走进一个自然人文的世界!第 2 页 共 13 页 你是个天才,虽然上帝没有给 你健全的身躯, 让轮椅束缚了你的身体;你是痛苦的,但你的精神和思想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你的思维穿越时空,直刺宇宙深处。你,在轮椅上谱写了毕生的梦想;你,用大脑在地球与宇宙之 间架起桥梁;你,以微笑战胜了病魔;你,更是继牛顿之后最伟 大的科学巨匠;你,就是 书写了生命奇迹的生活 强者史蒂芬霍金。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1)单音字帷幕( ) 垂脊( ) 接榫( )额枋( ) 戗兽( ) 水榭( )檩( ) 框架( )(2)多音字殷Error! 厦Error!夹Error! 折Error!第 3 页 共 13 页 轴Error! 翘Error!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二、词语积累明确词义(1)墁:_(2)榫头: _(3)发掘: _(4)营造: _(5)穹窿: _(6)帷幕: _(7)惯例: _(8)凯旋: _(9)大同小异: _(10)喜闻乐见: _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广场文化贴近
4、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让广大群众在欢乐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感受欢乐。( )(2)这两部电影虽然年代和主角都不一样,但剧情却大同小异。( )辨词填空(1)布置布局两者都有“分布”的意思,但使用的范围不同。 “布置” ,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对活动做出安排。 “布局” ,对事物的结构、格局进行全面安排;围棋、象棋竞赛中指一局棋开始阶段布置棋子;分布的格局。第 4 页 共 13 页 在平面 _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 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建造而成的。老李之所以输得这样惨,是因为一开始他只为了抢占“ 底
5、盘” ,不注重棋的整体_。(2)题材体裁“题材”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体裁”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本次展出的书画作品_广泛,形式多 样, 时代感强。在艺术_上,既有书法、绘画,又有雕塑、摄影。(3)装饰妆饰二者都有“增加附属的东西,使其美观”之意,但“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妆饰”指打扮或打扮出来的样子。精致的水晶_可以让你成为众人的焦点,把你 _得美丽、高 贵、有品味。(4)隔断割断隔断:阻隔,使断绝。多指隔成两个区域。割断:截断,切断。高山大河不能_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我们 是马克思主 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
6、,我 们不应当_ 历史。(5)沿用袭用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袭用:沿袭采用,有时含贬义。这是我 们自己制定、_下来的例子。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地_。三、名言警句梁思成经典语录1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2在较保守的城镇里,新潮激发了少数人的奇思异想,努力对某个“老式的”建筑进行所谓的“现代化” ,原先的杰作随之毁于愚妄。最先蒙受如此无情蹂躏的,总是精致的窗牖、雕工俊极的门屏等物件。我们罕有机会心满意足地找到一件真正的珍品,宁静美丽,未经自然和人类的损伤。一炷香上飞溅的火星,也会把整座寺宇化为灰烬。3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
7、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4中国的建筑千篇一律,你看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5建筑师的职业是什么?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行四者中住的问题,第 5 页 共 13 页 间接地说,是文化的纪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所以你们的问题十分地繁难,你们的责任十分地重大。6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
8、一树桃花” ,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 ,多么潇洒!7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一、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主持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著有清式营造则例 中国建筑史等。梁思成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二、背景展示1931 年 9 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9、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 1944 年写成中国建筑史 。三、文化常识科普作品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 “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 。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
10、常以视频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第 6 页 共 13 页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区分开来。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以增
11、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1脉络梳理2初读感知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九大特征,哪些属于总体特征?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答:_1作者是根据什么提出“词汇”和“文法”这一与建筑相似的比喻的?这里的“词汇”和“文法”指什么?答:_第 7 页 共 13 页 2应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试举例说明。答:_3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中国建筑体系和其他建筑体系的异同。答:_4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 ,它们有何共同点?答:_作为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科学、严谨的说
12、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梁思成的科普文章中有浓烈的抒情成分,应如何看待这些抒情句?请谈谈自己的看法。答:_第 8 页 共 13 页 _1课本素材点击素材 中国所称为一 “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运用点拨 这句话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可以联想到“和谐与对称” “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共同富裕” “发展西部,平衡东西经济”等话题。运用示例 和 谐铸就稳定,和谐成就美丽。国家需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恰如一所房子是由若
13、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建造而成的。在 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 齐对称,才能构成显著的轴线,才能形成蔚为壮观的大庭院。人与人相处更需要互相间的支撑,相依相存,左右兼顾,不歧视弱者,不抛弃个体,共同奏响和谐友好的主旋律。2课外素材在心里种一棵仙人掌在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由于一些大型野生动物经常攻击人类、 偷袭牲畜、踩损庄稼,因而影响了附近地区居民保 护野生动物的 积极性,更时常引发枪杀野生动物的事件。虽然有关人士想尽了 办法,也无法真正解决人与 动物相互间的“争食”和“争斗”。随着人和动物之间的冲突的不断升级,肯尼亚政府伤透了 脑筋。有一天,一个在临近野生动物保 护区
14、居住的居民发现,那些野生动物们对一些两米以上长满刺的仙人掌总是敬而远之。他便有意识地在自家庄园边缘上种植了一道仙人掌“防御墙”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曾经肆无忌惮靠近村落的野生 动物们每每都会在仙人掌“防御墙”前停下脚步,继而转身离开。于是,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种植仙人掌,随后,野生 动物侵袭人类和践踏庄稼的事件也渐渐少了起来。点评 既保证人、牲畜及庄稼免遭野生动物的伤害,又避免人类对野生动物实施报复性的猎杀,这种两全其美的仙人掌 “防御墙”让一直困扰人们 的难题迎刃而解。 这种智慧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有关和谐相处的真理:呵护和关爱总是比血腥更有力量。第 9 页 共 13 页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
15、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_建筑的阅读(节选)张抗抗对于大多数文学家来说,建筑也许常常被作为书来阅读 。大的宏 伟如巴黎圣母院,小的精巧若醉翁亭记。读到精彩之处, 读到忘形之时,就有了批注。文学家“批”建筑物,便诞生了阿房宫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传世名篇。于是建筑与文学浑然一体,一并 发与读者,阅读由此继续。文学家阅读建筑,在心理和行 为上形成文学的同构,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阅读 中,我 们发现建筑与文学有某些相同或是 类似的规律,即便我们还读出了许多不同,但我 们已经懂得,建筑与文学拥有一个何等丰富、天然的 “共享空间” 。建筑与文学的构思我们走进香山饭店。欣赏它、赞美它与山林
16、自然和谐、相得益彰和完美构思。当建筑大师面对香山脚下这块尚是空白的山坡时,他的头脑瞬间所涌现的建筑的构思,便正奠定了日后这座建筑的价值。贝聿铭先生曾说自己是一个“因地制宜”派。我理解大意在 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体现出功能的需求,形式才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恰如文学作品的构思,其实,取决于那个说故事的人真正想要 说出“这一个”故事而不是“那一个”故事。即使是现代主义 文学所强化到极致的“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仍然无法将 “意味”完全分解。区别只是在于,当一个新的构思形成的 时候,它 实际已完成了意味能指。建筑与文学的想象建筑师与文学家犹如一双眼睛的左眼与右眼,眺望遥远的澳洲
17、美 丽的悉尼歌剧院,我 们在大师宏伟而奇特的想象面前叹为观止。那被大洋洲湛蓝色的海水衬着的白色屋顶,如 蓝天上悠悠驶过的白帆,或是扇动 着翅膀掠过长空的白色巨鸟,激 发起我们无尽的想象。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 ,(1)因着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 绝唱;因着建筑师飘忽无涯的想象,才会 产生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和文学家, 为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灿烂的鸿篇巨著,填补了人在世俗而庸碌的生活中精神之空白,而在创造过程中每一处惊人之笔、每一线灵感的闪现 ,均 为“想象”的翅膀所牵引、所 蛊惑, “想象”
18、应是灵感之母。第 10 页 共 13 页 建筑与文学的语言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炽热还 是冷静,都在 倾诉着作家的内心情感。一座建筑,同样地用它特殊的方式在表达着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倾诉和表达都需要语言,如果 说文学语言已有通常的定义,那么建筑的语 言究竟是什么? (2)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矗立,象征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 胜利。世界都市的一座巨型建筑,第一次使用了全部的钢铁作为建筑材料。在这里, 钢铁首先组成了表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词汇” ,但词汇并不等于 语言。词汇必须加以组合、 结构并赋予表达的内容以后,才形成语言。也许一千位建筑师 同时使用钢铁作为“词汇” ,但却会 产生一千种不同的语言
19、。埃菲尔铁塔雄壮的底座,如同千万 钢筋骨的胳膊交叉缠绕而成的塔身,以及在 风中微微晃动的塔顶那种可以俯瞰全城的高度,都在炫耀着,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埃菲尔用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 200 年后,埃菲尔铁塔所蕴涵的建筑 语言,(3) 便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成为一种“表现 ”的典范。黄土作 为词汇时 ,黄土即黄土。黄土中砌出了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资源的贫乏;青砖筑成的长城,长城 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4) 青砖砌成炮台,炮台表达着顽强。然而建筑的语言终归超越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5)思悟要点(1)第段中说“想象是建筑师和文学家生命中的酶 ”,请说明
20、这个比喻在文中的含义。提示 a建筑与文学有相当多的共同特点;b.想象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最重要的因素。(2)本文认为“建筑的语言”是什么?提示 超越了建筑的功能,成为与人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3)文中“埃菲尔铁塔”语言的内涵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提示 “展示着大工业时代不可一世的力量 ”或“铁塔说出了他的叛逆和希望” 。(4)文中“长城”语言的内涵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提示 诉说着几千年的围困。(5)赏析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提示 运用了拟人、排比等手法,写出:a.建筑材料经过组合、结构之后,会富有建筑语言;b.建筑语言会超越建筑功能,成 为与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形象生动,富有气势
21、。(6)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别是什么?提示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与文学相同或 类似的规律,其内容分 别是:a. 构思,形式只有最恰当地为内容服务,形式才具有耐人 寻味的内涵;b.想象,创造需要灵感,灵感来自想象;c.语言,都要倾诉 内心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理解。第 11 页 共 13 页 第 12 页 共 13 页 答案精析语言知识积累一、1(1)wi j sn f n qin xiln kun(2)yn yn Xi sh ji ji zhzh sh zhu zhu qio qi o2(1)澹然 屋檐 赡养 瞻仰 (2)檩条 仓廪 凛然檀木 (3)缅怀
22、沉湎 腼腆 (4)挖掘 倔强 崛起二、明确词义(1)用砖、石等铺地面。(2)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3)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4)经营建筑;有计划、有目的地造。(5)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6)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7)一向的做法;常规。(8)战胜归来。(9)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10)喜欢听,乐意看。对点小测 (1) (2) 辨词填空(1)布置 布局 (2) 题材 体裁 (3) 装饰 妆饰(4)隔断 割断 (5) 沿用 袭用整体感知2(一)( 二) 属于总体特征。(三 )(四)(五)属于结构特征。( 六)(
23、七)(八)( 九)属于装饰特征。课堂互动1作者是根据劳动人民在建筑活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提出来的。这里的“词汇”和“文法”是指人们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2在同样需要、解决同样问题乃至表达同样情感的条件下,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可以第 13 页 共 13 页 各自用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各种各类的建筑物。这就好像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说出一样。例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属不同民族,大小也不同,却基本是同一功用。3(1)由木材结构过渡到砖石建筑这条发展途径,中国建筑和其他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2)不同的是其他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中国虽然
24、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4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所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既寓于九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 ,是一种为世代所遵循的“法式” ,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 ,既有它的“拘束性” ,但也有它的“灵活性” ;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延伸探究(示例一) 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25、 “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 ”( 中国建筑史)(示例二)21 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缺乏科学教育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梁思成先生就是要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民族情感感染人们,引领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示例三) 科普文章不光让人们“知” ,更要让人们“感” 。这些文章,既是 “科学的” ,有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又是“人文的” ,以人文的观点审视科学,对待科学,表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色彩。在学习科学文化论著的时候,既要能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又要从中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