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 1 【2016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参考答案】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了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2、试题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手法,其意思是说诗人顿时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送友人入蜀李 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释】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 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蜀山的什么特点?尾联用君平的典故,有何用意?【参考答案】夸张。陡峭、高峻。运用典故,委婉地启发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其中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试题分析】注意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
3、是这种手法,再分析艺术效果。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1)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这首诗(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第二步阐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类题目的答题模式是:揭示修辞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
4、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 “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 ,红梅仍深自警惕戒惧,保持自己的节操。2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魄?请结合诗句赏析。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辛弃疾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
5、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注释)一霎儿价:一会儿的功夫。 “价”作语助词。列子黄帝记栽:“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多用以表示厌恶机心。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阕首写云,次写骤雨,再写放晴,写得颇有季节特点,特别是“骤雨一霎儿价” ,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夏日阵雨的特点。B “青旗”二句,作者由近及远,又由大到小,层层推进,富有吸引力。既交代了作者的去处,又点出闲居生活的百无聊赖,别有一番
6、风致。C “只消”这两个景中生情的句子,作者说只想在山色水光中度过这个清闲的夏天,既用以收束上阕的书写闲情,也作为下阕景物描绘的张本。D下阕是作者设想在此过生活的情景。作者酒醉之后,在这里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只见窗外松竹环绕,气度萧洒脱俗,十分幽雅。4词的下阕“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二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贺新郎赋琵琶辛弃疾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 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 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
7、。贺老 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 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注)琐窗:雕花或有花格的窗户。梁州:即凉州 ,唐代乐曲名。贺老:指贺怀智,唐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者。沉香亭: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曾于此亭观赏牡丹。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凤尾龙香拨”三句用杨贵妃弹琵琶的典故,暗指北宋的繁荣堪比盛唐。B “最苦浔阳江头客”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来表情达意。C下片写思妇弹奏琵琶思念辽阳征人,词人借此抒发对北国的怀念之情。D本词用典虽多,却丝毫不显呆板,虚实结合,令人读后有荡气回肠之感。6有评论家评论此词说:“琵琶,好音者看来,乐器也;闺怨者看来,倾诉也;无关者看来,一物也
8、。而稼轩看来却有无限家国之恨!”请结合本词上片和下片的内容,简析辛弃疾是如何用琵琶写出家国之恨的。一1C2拟人:如“怕愁贪睡”是诗人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尾联引用典故作结,点名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质。【 解 析 】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能力。答题时,先指出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结合诗句赏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象。通读诗歌,首联“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写红梅吃开的原因。诗人抓住红梅不畏严寒
9、,在百花过后的冬季才开放这一特点,把红梅比拟为一位内心世界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美人,它迟迟开放的原因,是因为“怕愁贪睡” ,它为什么而怕愁贪睡呢?是因为担心自己像冰一样晶莹美丽的容貌,会不合世俗的时尚,因而以致于而怕愁贪睡,因此它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所以才不与其它百花一样同时开放,而是“独开迟” 。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 “诗老” ,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议论。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 ,即喜寒凌霜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来品评。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辩梅花和桃杏呢?结合注释可知此处诗运用典故。从整首诗
10、来看,作者托物言志,借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品性。答题时从拟人、用典和托物言志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即可。二3C4拟人的手法。说白鸥“觑着人” ,似乎用眼偷觑观察人;说白鸥“欲下未下” ,形容它狐疑不决。将白鸥人格化,形象写出了它胆怯、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运用典故。白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古来多用此典以示厌恶机心。如今说白鸥也不相信作者,抒发了自己在官场上受猜忌的遭遇。【 解 析 】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 ,紧接着由“野鸟”带
11、出白鸥,由景入情,写得十分自然。作者用了 “鸥盟”的典故。鸥盟即是隐居者与鸥为伴侣。意在表明自己决心归隐,永与鸥鹭为伴。 “却怪”二句极显诙谐,旧友白鸥怎么啦?觑着词人欲下不下,若即若离。将白鸥人格化,形象写出了它胆怯、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三5A【 解 析 】 A 项, “暗指北宋的繁荣堪比盛唐”错误。 “凤尾龙香拨” ,这杨贵妃怀抱过的琵琶,它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 。作者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的盛世。而 “霓裳曲罢”则标志着国运衰微与动乱开始。借唐说宋,发端即点到主题而又不露痕迹,可谓引人入胜之笔。故选 A。6 词 人 列 叙 一 系 列 历 史 上 有 关 琵 琶 的 故 事 , 抒 发 个 人 身 世 之 慨 和 家 园 盛 衰 之 恨 , 感 情 沉 郁 深 挚 , 凄 婉 悲凉 。上片写杨贵妃弹琵琶,借唐说宋,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的盛世, “霓裳罢”标志着国运衰微与动乱开始;自比浔阳江客,写出天涯沦落之感;用王昭君出塞弹琵琶典故,从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下片先写思妇弹琵琶思念辽阳征人,抒发诗人对北国的怀念之情;最后写贺老定场,再次强调盛时已成过去,写出悲慨的国难家愁。 (意思对即可)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总 结 一 下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