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抗震》精品课程教案首页.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372053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抗震》精品课程教案首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建筑抗震》精品课程教案首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建筑抗震》精品课程教案首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建筑抗震》精品课程教案首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建筑抗震》精品课程教案首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 混凝土结构 第三节 砌体结构 第四节 钢结构第五节 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结构的类型;2.理解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和发展简况;3.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从事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2.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

2、神;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重点 1.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基本概念;各类建筑结构的概念、优缺点及其应用;2.本课程的特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难点 本课程的特点及其要解决的问题。教材分析 关键 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基本概念;各类建筑结构的概念、优缺点及其应用;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观察归纳总结思考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通过校园有代表性的,学生熟悉的建筑重点讲述建筑结构的组成,分类。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类;2、混凝土

3、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3、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 1、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类2、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1、课后观察学校各建筑物的承重骨架。2、请同学们上网搜集与建筑结构现状相关的资料。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4、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二章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发展简史第二节 结构的功能及其极限状态 第三节 结构的可靠度和极限状态方程知识目标1、建立基本概念,主要指标能查表应用,为后续课程做准备。2、掌握:荷载分类与荷载代表值的概念,会查表计算; 3、熟悉: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作用效应、结构抗力等概念。4、了解: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极限状态等概念。能力目标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德育

5、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的抗力。难点 极限状态方程,结构的可靠度、失效概率。教材分析 关键 结构设计要求的整体思路清晰和相互关系明确。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由常见的结构形式以及同学们已学过的力学知识,引入荷载、极限状态的概念。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建筑结构设计理论

6、发展简史;2结构的功能及其极限状态;3结构的可靠度和极限状态方程。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概述本次课主要内容;2强调作用、荷载、可靠性、极限状态、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等概念。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思考题(13)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教研室主任签字课堂评价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二章

7、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第四节 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指标 第五节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知识目标建立基本概念,主要指标能查表应用,为后续课程做准备。了解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的概念,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理解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和材料的分项系数,荷载组合;能力目标根据可靠度设计标准的规定,学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标准值、准永久值的计算能力。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难点 可靠度指标和目

8、标可靠度指标。教材分析 关键 1各项荷载的查表计算和材料强度指标的查表应用。2结构设计要求的整体思路清晰和相互关系明确。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由常见的结构形式以及同学们已学过的力学知识,引入荷载、极限状态的概念。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 1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指标 ;2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9、填空题、选择题;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概述本次课主要内容;2强调各项荷载的查表计算和材料强度指标的查表应用。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布置作业 思考题(49)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三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一节 钢筋 第二节 混凝土知识目标1.钢筋和混凝土主要指

10、标能查表应用,为后续课程做准备。2.了解钢筋和混凝土的种类;钢筋的冷加工及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3.掌握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掌握钢筋和混凝土的选用;4.理解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理解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能力目标混凝土结构设计当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合理选用及强度和变形指标的查用能力。教学目标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钢筋的强度和变形、级别和品种,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变形性能。难点 钢筋的强度与塑性指标,混凝土的强度及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教材分析 关键 钢筋和混凝

11、土的力学性质;设计当中合理选用材料及指标的查用。教学设备 实物(钢筋和混凝土试块)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和实物(钢筋和混凝土试块)展示, ,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结合同学们建筑材料的知识,通过钢筋的拉伸试验录像演示,引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组成材料钢筋和混凝土的性能对结构的影响。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钢筋:钢筋的种类,钢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2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教师边演示课件和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

12、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概述本次课主要内容;2强调说明新规范对对钢筋的种类和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新规定。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思考题(18)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实物、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三章 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三节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知识目标掌握粘结作用的组成;了解粘结强度及其

13、影响因素;了解加强砼与钢筋粘结强度的构造措施。能力目标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及工程中的构造措施难点 钢筋和混凝土粘结强度及影响因素。教材分析 关键 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教学设备 实物(钢筋和混凝土试块)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和实物(钢筋和混凝土试块)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

14、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性能截然不同的材料如何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6新授1.讲述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的组成;2.分析粘结强度的分布规律、应力计算公式;3.分析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4. 本章小结容。教师边演示课件和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80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概述本次课主要内容;2强调钢筋与砼的粘结作用的组成;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思考题(9)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

15、课件、实物、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一节 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知识目标1.了解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与设计内容; 2.掌握梁板的有关构造规定(截面、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以及截面的有效高度等) ;3. 了解截面有效高度的定义与取值。能力目标 掌握梁板钢筋的正确配筋构造,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

16、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1.梁、板的配筋构造要求;2.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与取值;3.截面有效高度的概念与取值。难点 截面有效高度的概念与取值。教材分析关键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教学设备 模型(梁板的钢筋模型)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和模型(梁板的配筋模型)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以教室的梁和板为例,配合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进行讲解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与设计内容。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板一般构造(

17、厚度、支撑长度、配筋) ;2.梁一般构造(截面、配筋) ;3.混凝土保护层;4.有效高度。教师边演示课件、模型和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一个完整的设计,应该是既有可靠的结构计算为依据,又有合理的构造措施。对于受弯构件与承载力有关的基本构造问题,应有较清楚的认识。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思考题( 1)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堂评价通过课件、模型、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

18、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二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点知识目标1. 了解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2. 熟悉适筋梁三个受力阶段的工作特点;3. 了解钢筋混凝土梁与材料力学中梁的不同。能力目标掌握适筋梁的工作状态,配筋率对梁破坏形态的影响、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 适筋梁的工作阶段;2. 配筋率对梁正截

19、面破坏形态的影响破坏特点。难点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及正截面工作阶段。教材分析 关键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形成钢筋混凝土梁,在弯矩作用下如何保证其正截面承载力?其受力性能及可能的破坏形式如何?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以实验录像导入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讲述配筋率的概念;2、分析适筋梁受力全过程及应力三阶段;3、从配筋率的增减分析超筋梁、适筋梁、少

20、筋梁的破坏特征,从中归纳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计算依据。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等题;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钢筋砼梁的破坏取决于 ,可分为适筋、超筋、少筋破坏,其相应特点应掌握;2适筋梁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应了解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作用。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布置作业 P67 思考题( 2)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模型、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

21、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三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知识目标1.掌握单筋矩形截面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基本公式法和表格法2.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复核的基本步骤3.了解适筋梁的工作状态,配筋率对梁破坏形态的影响。能力目标1.掌握单筋矩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能力,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

22、用能力。重点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掌握公式法计算与步骤,了解表格法的计算方法)难点 Mu 影响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措施。教材分析 关键 单筋矩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如何进行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 Mu的计算?Mu 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2截面设计与截面复核;3例题;4影响 Mu 的主要因

23、素以及提高措施。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后小结1运用基本公式和表格进行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2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的作用及意义;3 Mu 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措施须掌握。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思考题( 3、4)习题( 1、2)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

24、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习题课(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知识目标1.通过完成思考题,能够从概念上对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2.能够熟练的进行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3.掌握学习专业课程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能力目标1.掌握单筋矩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

25、综合应用能力。重点能够对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受力特征、破坏形式、计算方法以及具体步骤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进行学习总结,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难点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材分析关键 单筋矩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如何指导施工?应以何种方式表达?表示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例题的讲解;2

26、思考题的讲解 ;3作业中存在的问题;4. 阶段性小结。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堂练习 给出计算题、思考题等; 分别让学生解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运用基本公式和表格进行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2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的作用及意义;3Mu 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措施须掌握。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习题(3、 4)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

27、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五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四节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知识目标1.了解采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使用情况;2.了解受压钢筋的强度取值及保证措施;3.掌握双筋矩形截面梁与单筋矩形截面梁在受力时的异同点。能力目标1.掌握双筋矩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能力,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双筋矩

28、形截面梁与单筋矩形截面梁在受力时的异同点;2.双筋矩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适用条件。难点 双筋矩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适用条件的应用;教材分析 关键 双筋矩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出现当 M 很大(X bh0)时,且 h 又不能再提高时怎么办?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双筋截面及其适用情况;2受压钢筋强度

29、的利用 ;3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4设计计算方法。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双筋截面可提高构件承载力并改善构件的延性,但不经济;2受压钢筋可协助砼承压,但在构造上对箍筋也有一定的要求;3单、双筋截面梁在受力时的异同点。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思考题( 5)习题(4、 5)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

30、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五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节 T 型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知识目标1.了解 T 形截面梁的特点及应用;2.了解 T 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 bf的取值原因及决定因素;3.掌握 T 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能力目标1.掌握 T 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

31、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T 形截面梁与单筋矩形截面梁在受力时的异同点;2.T 形截面梁的截面分类及其判别;3.T 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 bf的取值。难点 T 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适用条件的应用。教材分析 关键 T 形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主梁和次梁是否按矩形截面来计算?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

32、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新授1T 形截面的特点及应用;2T 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 bf的取值;3T 形截面分类及其判别;4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5计算方法。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T 形截面较矩形截面承载力有所提高且经济;2T 形截面可分为两类,其划分主要取决于受压区砼形状为 T 形或矩形;3翼缘计算宽度 bf的确定及决定因素。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思考题( 68)习题( 7)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33、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五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习题课知识目标1.通过完成思考题,能够从概念上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2.能够熟练的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3.掌握学习专业课程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能力目标1.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

34、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能够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受力特征、破坏形式、计算方法以及具体步骤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进行学习总结,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难点 双筋矩形截面、T 形截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材分析关键 双筋矩形截面、T 形截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

35、入新课 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如何指导施工?应以何种方式表达?表示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例题的讲解;2思考题的讲解; 3作业中存在的问题;4. 阶段性小结。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计算题、思考题等; 分别让学生解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1运用基本公式进行双筋矩形截面和 T形截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2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的作用及意义。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习题(6、 8) 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6、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六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知识目标1.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2.熟悉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3.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受力特点。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的能力,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

37、能力。重点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的理解。难点 斜截面受剪的相关概念。教材分析 关键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及受力特点。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导入新课受弯构件的破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截面破坏,另一种是斜截面破坏,本节介绍斜截面破坏。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受弯构件斜裂缝的出现;2、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

38、素;受弯构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87 思考题( 1、2)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七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 有腹

39、筋梁的抗剪性能知识目标1. 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2.熟悉:计算过程;3.了解:公式的由来及含义。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的能力,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配箍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破坏特点。难点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计算步骤及计算位置的确定。教材分析 关键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

40、态及受力特点。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要想防止受弯构件发生斜截面受剪破坏,就必须设置合理的截面和配筋,本节主要学习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2、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截面的位置;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例题讲解)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

41、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87 思考题( 35)习题( 1、2)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八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四节 构造要求 知识目标1.掌握相关构造要求;2.熟悉钢筋弯起和切断的要

42、求;3.材料图和包络图;4.掌握钢筋锚固长度的概念;熟悉锚固长度的重要性;了解锚固长度的具体规定。能力目标1.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的能力,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受弯构件中钢筋的相关构造要求。2.钢筋锚固长度的概念及确定方法。难点 材料图和包络图;锚固长度的作用。教材分析 关键 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理解受弯构件相关构造要求。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

43、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教学方法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分为斜截面受剪和斜截面受弯,本节介绍斜截面受弯及介绍钢筋的锚固长度。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抵抗弯矩图 Mu ; 2、纵筋的弯起;3、纵筋的切断; 4、鸭筋;5、纵筋的锚固。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等;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总

44、结 5课后小结 理解钢筋弯起和切断的相关规定;理解材料图和弯矩包络图的概念和关系。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87 思考题( 35)习题( 1、2)教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五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五节 设计实例 习题课知识目标1.通过完成思考题,能够从概念上对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2.能够熟练的进行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3.掌握学习专业课程必要的学习方

45、法和技巧。能力目标1.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能力,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 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能够对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受力特征、破坏形式、计算方法以及具体步骤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进行学习总结,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难点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材分析关键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教学设备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46、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本次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例题的讲解;2思考题的讲解; 3习题练习;4. 阶段性小结。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课堂练习 给出计算题、思考题等; 分别让学生解答,教师总结 5课后小结 通过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斜截面受剪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 5布置作业 P67 习题(6、 8)教

47、师讲述作业内容;学生记录。 2课堂评价通过课件、视频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教研室主任签字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 授课班级授课内容 第六章 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 第三节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知识目标1.理解轴心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及破坏特征;2.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构造要求;3.了解间接钢筋柱的特点与应用。能力目标1.掌握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2. 具有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

48、的能力。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遵守设计规范,认真工作的态度;2.培养学生对规范规定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重点 1.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2.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和螺旋式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难点 密排环式箍筋柱的设计。教材分析 关键 受压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教学设备 模型(柱子的钢筋骨架模型)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教法 视频引导,图片和模型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建筑结构精品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学法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练习总结。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组织教学 点名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的内容的回顾,联系工程实际,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要讲的内容。教师讲述和提问,学生思考, 8新授1.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2.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3.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教师边演示课件、视频内容边讲叙,结合课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