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散步导学案.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1774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步导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散步导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散步导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散步导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散步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的音、义。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关于作者:本文作者是():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代()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2运用工具书,自学“读读写写”中的字词。3自读课文,查找文中生疏的字词,写在下面。莫怀戚()熬()咕咕()分歧()一霎时(

2、)粼粼()嫩芽()4利用工具书,查找下列词语的意思:信服:熬:严冬:分歧:霎时:各得其所:时日:5自读课文,并标出段落序号,思考“课上学习”中的问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课上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散步的时间是。2.散步的地点是。3.散步的人有。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5、结局如何?6.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记叙了()的事情。(二)再读课文,深入研读:1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2“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3“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4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概括主题:文章通过选取()这件事

3、,生动地展示了一家人()、()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拓展延伸:1你认为文中的“我”、母亲、妻子和儿子都是什么样的人?2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并说明原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析文章语言,深入理解文章中心。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一)品味语言:1赏析文章景物描写语句。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的景象,使人感到春天的(),生命的(),为散步设

4、置了(),也为后文作()。同时也烘托出作者一家散步时()、()的氛围。B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展现了春天的()与(),点明了“小路有意思”的(),也衬托出母亲()的心情。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来看,这是形容他们(),因为走的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非稳当不可。从更深层意义来看:中年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既要(),又要(),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一个()

5、又何尝不是这样。这段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品析文章语言,深入理解文章中心。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一)品析文章语言: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我很会替母亲的()着想,非常()母亲。如果把母亲一个人冷落在家,母亲会很孤独、寂寞。这儿写出了母子之间浓浓的()。2“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

6、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赏析加点的字,并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又”字突出了“我”为母亲度过严冬最终安然无恙而()的心情;“熬”原指()方法,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这里指()、()的意思。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的情景,同时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的()和(),体现了我的一片()。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应如何理解这句话?母亲懂得()儿子,儿子懂得()老人。母子之间的感情亲切、和谐、始终如一。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应如何理解这句话?“早已习惯”写得是上一代()关系;“

7、还习惯”写得是下一代()关系。同是一个“我”,在母亲眼里是()的,而在儿子眼里是()的。用词符合实际,准确恰当。包含着()如同子女幼小时对()这样的人生哲理。5“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明确:孩子的话充满了(),孩子觉得他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新发现。这里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又表现了家庭的()、()。6“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引导:这一细节可以体现出母亲的什么?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一点?)7“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影响着民族的命运。“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妻子、儿子三者间的“分歧”,也会影响家庭()。“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想象成“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表达了“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浓的(),显得既夸张又幽默。8如果换一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9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