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届一轮复习导学案 编号:20170605031祭十二郎文一轮复习预习案【每日积累】一、成语1. 爱惜羽毛: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2. 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3.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2、背诵 杜甫 望岳春望3、【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掌握“非”“既”“书”“行”四个实词的用法。 2.熟记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准确翻译重难点语句。知识链接基础积累1、默记下面四个实词的义项非(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
2、辞)(2)动词讥评,责难,认为不对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刘开问说)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3)副词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 (训俭示康)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既(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2)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过秦论)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3、。(祭十二郎文)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3)连词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书(1)动词。书写,记载。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2)名词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书信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文书,名册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特指尚书,也可泛指一切经书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行,读音一:xng(1)动词行走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运行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
4、今)经,历 行年四岁,而舅夺母志。(陈情表)离去,前往 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行酒,给客人斟酒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2)名词古诗的一种体裁。 琵琶行兵车行行为,品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动作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3)副词,将要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读音二:hng(1)名词道路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行列,队伍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辈份 汉天子,吾
5、丈人行也。(汉书.苏武传)(2)量词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自主复习基础积累【自主复习要求】解释下面加点词。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 )能衔( )哀致( )诚,使建中远具( )时羞( )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 )所怙( ),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 )又与汝就食( )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年十九,始( )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 )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 )一岁,请归取其孥( )。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 )来。图( )久
6、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 )汝。呜呼!孰谓汝遽( )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 )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 )汝而就也。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 )也,吾兄之盛德( )而夭( )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 )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 )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去年书云:“比( )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
7、 )以此而殒其生乎?抑( )别有疾而至斯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 )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 )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 )其棺,窆( )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彼苍者天,曷( )其有极!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 祭十二郎文一轮复习训练案1.下
8、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2018 届一轮复习导学案 编号:20170605032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D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
9、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2.选出与例句【非】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其传之非其真邪A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B文过饰非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颂古非今3选出与例句【书】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东野之书,耿兰之报A吾书与汝曰 B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C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D十六诵诗书4选出与例句【既】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既又与汝就食江南A君既若见录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5选出与例句【行】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使取汝者始行A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B蹑足于行伍之间C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下列加
10、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比(等到)得软脚病 敛不凭(凭借)其棺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为动用法,为守)B.止(停止)一岁 汝之纯明而不克(克服)蒙其泽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辍汝而就(接近)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汝又不果来(果然、果真)D.远具(准备)时羞 不省所怙(依靠)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停止,离开)7.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C.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D.长吾女与汝女8.选出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汝殁以六月二日 .惟
11、兄嫂是依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9.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 B、/C、/ D、/10.翻译下面文段中的划线句。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韩愈进学解节选(1) 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_(2) 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