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空气中有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2、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气体。3、知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尊重事实,重视证据,能对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质疑。教学重难点1、了解空气的成分。2、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准备三只相同的蜡烛、去底的塑料瓶、水槽、红水、火柴、冰、水盆、筷子、胶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实验 1: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1)展示三只点燃的蜡烛,按图所示。(2)猜一猜:这三只蜡烛中,哪只蜡烛最先熄灭?哪只燃烧得最久?能说说你的理由吗?(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2、实验中产生的现象。(4)学生讨论:实验中有什么现象产生?2、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你能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些问题。二、研究空气的成分1、实验 2: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1)师:为了弄清蜡烛罩小杯的熄灭快,罩大杯的熄灭慢,不罩杯的不熄灭的原因,我们做个实验。(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瓶内水上升)(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瓶内水上升,因为瓶子内的空间原先被空气占据着,蜡烛燃烧时燃烧了一部分空气,就空出了一部分空间,这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就占据了这部分空间。 )2、实验 3:剩下的空
3、气不能支持燃烧。(1)想一想:饮料瓶中剩下的空气还能不能支持燃烧呢?(2)学生实验:我们继续分组实验,按要求做实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火柴熄灭了,不再燃烧了。 )(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5)学生小组讨论总结:火柴不能继续燃烧,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6)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7)小结:剩下的这部分空气不能支持燃烧,也就是说,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3、分组讨论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
4、烧。 )4、汇报交流探讨结果。5、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6、那空气中除了有这两种气体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气体呢?猜一猜,你是怎么知道的?7、阅读资料:空气的组成。8、汇报:通过阅读,我们知道:(1)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由哪些气体组成呢?氧气 21%支持燃烧氮气 78%二氧化碳水蒸气1%不支持燃烧(2)你知道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什么气体?(3)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可能是哪些气体?三、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1、了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看书,认识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2)教师演示实验 1:制取二氧化碳。(3)制取二氧化
5、碳的方法有很多,如我们呼出的气就有含量很高的二氧化碳。2、实验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这是清石灰水,如果倒入二氧化碳,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猜一猜。(2)学生分组实验:向澄清石灰水吹二氧化碳,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怎样?(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怎样?(5)小结: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3、实验 3: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1)学生猜测:向杯中吹入二氧化碳,阶梯状放置的燃烧着的蜡烛会不会熄灭?是否同时熄灭?(2)分组实验,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灭?(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下面的蜡烛先灭?这个现象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4)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讨论研究的结果。(5)小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四、总结:1、通过探究,我们认识到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呢?(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3、通过探究学习这两节课,我们知道空气有哪些成分?你需要空气中的哪些物质?不需要哪些物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