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吴翠芹).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3716769
  • 上传时间:2018-11-16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58.5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吴翠芹).doc
    资源描述:

    1、1最后一课教材分析: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小弗朗士从幼稚到悔悟再到懂事的思想变化过程。同时,小说通过不同角度的对比,表现了“最后一课”与往常上课的不同,展现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学情分析:经历一学期的初中学习,学生基本能通过预习掌握文章的大意,发现不懂的问题。对记叙文这种文体比较熟悉,能找出记叙文六要素,能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进行一定的分析,知道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但对小说这种体裁只是略知一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的塑造,环境的作用所知并不多。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规范的小

    2、说。整体设想: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为世界人民广泛传诵。教学这一课需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课时着重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本课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熟悉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2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做一个爱国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在分析人

    3、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教学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教学方法:1、以读启发思考在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适时加以点拨,努力做到读中有启,以启促读,精读解疑。2 扶放收结合先扶着学生研读重难点部分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理解其余部分内容,最后由师生讨论交流,小结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2、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结合工具书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喜欢汉语吗?喜欢学语文吗?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语言是

    4、民族的命脉,是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独立的象征。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而当一个民族即将亡国时,当这个民族的人民即将成为亡国奴时,当他们学习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都被剥夺时,人们的心情将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 ,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3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二、目标展示:(大屏幕,指出重难点)检查预习:1、投影出示生字词,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提问:请同学们简介作者及写背景。点明:位卑未敢忘国忧!2、投影出示:课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三、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最后一课”

    5、 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这是“最后一课”?本文以_线索,主要人物是:_、_。 四、合作探究 ,深入研讨:高尔基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也就是说,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是随着情节变化而变化的。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也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概括为:一个“变”字,两个人物1、一个“变” 字说人物: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以“小弗郎士过去 ;今天 。 ”的句式说话 。提示:扣住“变”字,不要求前后字数一致,尽量用原文词句2 学生读文思考,组内交流3、班内交流,归结概括。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那些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4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

    6、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A、小弗郎士本来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是想着逃课,去找鸟窝,去溜冰,最讨厌课本,觉得它们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而现在他觉得它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B、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 ,开始理解和同情韩麦尔先生,甚至敬仰先生的人格, “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C、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义,懂得去仇恨普鲁士的侵略者,说他们是“坏家伙” ,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过度 :是什么

    7、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强调: 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4 看来韩麦尔先生对于小弗郎士的影响非常大。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以“韩麦尔先生是一个 的人。 ”的句式说话 。学生谈时提醒:自己思考准备回答的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教师调控为三种理解。a、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个温和

    8、而严肃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忠心耿耿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5b、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 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 40 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 40 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

    9、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种“见解” 。注意最后一部分,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 )5、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语言: “我的朋友

    10、们啊” 、 “我我” ;神态: “脸色惨白” “呆在那里” ;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6(结合讨论,有感情的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6、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无论是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还是原本普通的韩麦尔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作者借助于对最后一课的描述,深入的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五

    11、、拓展延伸,激发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1、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无论是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还是原本普通的韩麦尔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作者借助于对最后一课的描述,深入的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一句真情道别离如果在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一句话,请选择一个角色,以他的身份说一句话。(注意:人物的个性、身份、语言富有感情)小结: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知道给让小弗朗茨和韩麦尔带来痛苦的是普鲁士。普法战争实质上是由法国发动的,其结果是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

    12、长驱而入,最后法国由侵略战变成了保卫战。说到底给小弗朗茨和韩麦尔带来痛苦的是什么?出示投影。2、战争只会给人民带来身体的摧残,给人民带来心灵的伤害,使家园被毁,使国家贫穷,使人间变成地狱。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潜在的危机。3、投影:为了避免将来我们也成为亡国奴,现今我们该怎样做?74、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明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的历史重担就落在我们肩上了。让我们从今天起,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好好学习吧,做一个爱国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最后一课都德(法)环境:(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敬仰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唤醒贪玩、不爱学习、幼稚 普通教师、不大负责任的人情节:变懂事、爱学习、爱祖国 爱国志士情感: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吴翠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37167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