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历史 2019 高考一轮基础系列练:非选择题(9)李仕才1、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续汉书百官志载后汉光武帝的诏书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
2、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 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四科取士”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一,归纳其选拔人才的标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弊端。(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答案 (1)制度:察举制。标准:道德高尚、学识广博、明法知礼、机智果决。(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
3、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3)意 义 : 有 利 于 打 破 特 权 垄 断 , 扩 大 管 理 人 才 来 源 ; 可 以 消 融 社 会 阶 级 ; 有 利 于 各 地 文 化融 合 。解析 (1)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一得出汉代选拔官员的标准的核心就是德才兼备,结合所学得出“四科取士”指察举制;第二小问标准,根据材料一“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归纳得出道德高尚、学识广博、明法知礼、机智果决。(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得出注重门第;第二小问弊端,根
4、据材料“离下任意”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有私于己,必得其欲”得出中正官徇私舞弊;“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得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根据材料“不顾才实”得出扼杀人才;根据材料“或以货赂自通”得出败坏社会风气。2(3)根据材料三,由“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 “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得出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由“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得出可以消融社会阶级;由“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得出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2、(2018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自明代中叶以后,卫所兵制逐渐崩溃。在东南沿海,虽然卫所尚存,但卫所
5、军士素质极差,往往不能抵御倭寇的骚扰。戚继光清醒地认识到,倘若再不从改革兵制上寻找出路,编练新军,抗倭斗争就难以取得胜利。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被允许招练民兵。戚继光招募的对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活动在义乌县南、仙霞岭山区的“矿夫” ,二是以陈大成为首的义乌县地主武装。新军设置了一整套训练内容,训练注重根除以往明军只练武艺、不“正心术”的弊端,使军队懂得“卫国保民”的义务和责任。训练中坚持把纪律训练与战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训练达到严格纪律、严格节制、统一号令的目的。训练内容既有各种兵器的技术训练,又有各种战术训练内容;既有士卒的训练,又有将军的训练;既有体能训练,又有胆气等心理训练。
6、这支招募形成的戚家军成为东南沿海抗倭的骨干力量。摘编自李鹏青论戚继光的军事改革(1)据材料概括指出戚继光军事改革的特点。(7 分)(2)据材料指出戚继光军事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8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继光被允许招练民兵。戚继光招募的对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活动在义乌县南、仙霞岭山区的矿夫 ,二是以陈大成为首的义乌县地主武装”得出推行募兵制,以农民和地主武装为主要募兵对象;根据材料“训练注重根除以往明军只练武艺、不正心术的弊端,使军队懂得卫国保民的义务和责任”得出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纪律训练相结合;根据材料“训练内容既有各种兵器的技术训
7、练,又有各种战术训练内容;既有士卒的训练,又有将军的训练;既有体能训练,又有胆气等心理训练”得出训练系统,注重实战。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在东南沿海,虽然卫所尚存,但卫所军士素质极差,往往不能抵御倭寇的骚扰”得出结论;第二小问作用,主要从对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抗击倭寇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推行募兵制,以农民和地主武装为主要募兵对象;军事训练、思想教育和纪律训练相结合;训练系统,注重实战。(2)背景:卫所兵制逐渐崩溃;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作用:提高了军队思想觉悟、凝聚力和战斗素质;有利于抗击倭寇,维护国家利益。3、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
8、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2 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3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 “文明的药剂” ,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 ,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 (1888 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
9、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 分)(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9 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2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即可得出结论。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 ,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国文明之进步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即可得出“认识
10、到模仿虚饰的缺陷,开始理性对待西方文明”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 ,前者可以从摆脱民族危机和落后的现状的需要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后者可从全盘西化的危害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即可得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的结论。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4、(2018河南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 一战期间,协约国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功地利用了宣传战这一重要手段。英国一份刊物上的诗歌写道:“同胞们,为响应光荣的号召而必须投入的伟大战斗中至少要认清你们是为正义而战争。 ”美国在参战决议通过一星期后,设立由乔治克里尔领导的宣传委员会,用骇人的笔调描绘德军的威胁,说“他们是企图掠夺欧洲并将统治扩及西半球的匈奴人” 。英国作家日利别尔特帕尔克尔领导的在美国的英国宣传点,无偿地向三百多家美国报刊提供亲英文章和材料。协约国对中立国的宣传,是从中立国的文化传统和民众心理着手,用渲染和夸大的手法来宣传德国的暴行。协约国对德国士兵的宣传主要采取空投散发传单的方式,其内容主要是将战争的进展情况告诉德军
12、。1917 年,英国外交4大臣贝尔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 ,支持建立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动摇了德国境内犹太人对德国的忠诚,同时也使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起来援助协约国。摘编自顾国梅、朱静华的试论一战中的宣传战(1)根据材料,概括协约国宣传战的特点。(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协约国的宣传战在一战中发挥的作用。(7 分)解析:第(1)问,从“美国在参战决议通过一星期后,设立由乔治克里尔领导的宣传委员会,用骇人的笔调描绘德军的威胁”可以得出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以及部分宣传采用了渲染和夸大的手法;从“英国作家日利别尔特帕尔克尔领导的在美国的英国宣传点”可以得出有杰出的领导和作家参与宣传;从整体
13、来看,宣传对象、形式和方式多样化。第(2)问从“协约国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功地利用了宣传战这一重要手段”可以得出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从“动摇了德国境内犹太人对德国的忠诚,同时也使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起来援助协约国”可以得出瓦解了同盟国的士气和离间了同盟国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调动了本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争热情;争取到了中立方的同情与支持。答案:(1)特点: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有杰出的领导和作家参与宣传;部分宣传采用了渲染和夸大的手法;宣传对象、形式和方式多样化。(2)争取到了中立方的同情与支持;瓦解了同盟国的士气和离间了同盟国之间的关系;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5、阅读材
14、料,回答问题。材料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 “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则形势将和去年完全两样。一方面苏联将举行极大规模的第二个冬季反攻,英美对第二条战线的开辟将无可拖延(虽然具体时间仍不能计算),欧洲人民也将准备着起义响应。另一方面,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了,希特勒只好把整个方针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摘编自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斯大
15、林格勒之战与凡尔登战役的性质有什么不同。(6 分)(2)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带着决定性的” , “是关系于整个世界战争的”?(9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第(1)问,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性质进行说明。第(2)问,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对苏德战局和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答案:(1)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间非正义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5战期间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以来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最严重的失败,它不仅终结了德国军队自1941 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促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
16、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战役巩固并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震撼了整个法西斯德国,动摇了仆从国对它的信任,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转折点。6、(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一,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儒家经典从政治、教育领域全面退出,带来了人们对新社会秩序的怀疑和迷茫,也导致了空前未有的信仰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朝野上下的守旧势力在“尊孔”的旗帜下力图重建新的信仰和道德秩序。康有为、陈焕章等人组织孔教会,发起了国教运动;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公开命令尊孔读经,企图在“保存国粹”的幌子下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尽管袁世凯尊孔未必与其帝制活动有内在的联系,但他在尊孔的旗
17、号下公开进行帝制复辟活动,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孔教会与张勋复辟帝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样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尊孔思潮引起中国先进分子的猛烈批判,孔子及儒学的独尊地位亦随之瓦解。摘编自左玉河民国初年的信仰危机与尊孔思潮材料二 1718 世纪,欧洲在工业革命奠定的基础上走向了空前的繁荣,与此同时,科学理性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在理论舞台上唯理论和经验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是它们的目的却是一样的为自然科学寻找可靠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它也导致人类心灵的堕落和生存价值的缺失。对工业文明中出现的道德沦丧和自我迷惘等种种社会危机,德国的浪漫主义者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一切
18、后果都是和理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并由此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摘编自王晶亮德国浪漫主义的精神特质及其时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后中国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出现信仰危机的异同。答案 (1)原因:新旧政权交替;儒学独尊地位消失,新思想尚未确立;西方思想传入。影响:出现了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了复辟帝制活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2)同:出现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推动了新事物产生。异:产生原因不同:中国受政治影响大;西方受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大。解决危机的手段不同:中国强调复古,西方强调反思。解析
19、 (1)第一小问原因,内部原因从政局、儒学独尊地位的变化上分析,外部原因从西方思想的冲击上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一方面从袁世凯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倒退上总结,另一方面从激进派的探索方面总结。(2)相同点从社会转型、社会进步等角度总结;不同点则从二者的产生原因、解决手段上去比较。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早在 1910 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 年 4 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 年 4 月,来自全苏的著6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1945 年 8
20、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 ”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 ”1949 年 8 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
21、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0 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总结背景。第(2)问第一小问“条件” ,从材料依次得出即可。第二小问“积极作用” ,从材料“1945 年 8 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 ,可知作用是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的局势,可总结作用是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答案:(1)背景: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
22、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 544 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
23、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 。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 “弃其室而耕” ,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 “季札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其父吴王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从文化传播、扭转认识、加深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