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0543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KS5U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 9 月份考试高三学年地理试题第卷(选择题,50 分)本卷共 40 个小题,前 3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后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5 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 2 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处 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 B. C. D. 2.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 B. C. D. 【答案】1. B 2. D【解析】【分析】考查地形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联系。【1 题详解】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

2、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5 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 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但河流上涨可能淹没,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位于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居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B 正确。故选 B。【2 题详解】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山地的东侧,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结合图的向北的指向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地中位于山的东侧,面向东越来越低,没有任何障碍,最适宜观日出。D 正确。故选 D。【点睛】露营营地的选择我们一般要按照这四大基本原则。第一、水源补给。

3、第二,营地平整,理想的营地应该是地面平整不潮湿,排水性好。第三、背风背阴,野外扎营,背风背阴是能否休息睡眠好,不影响第二天保持精力继续完成穿越的大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帐篷拉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露营选择背风也是考虑到野外用火安全与方便。第四、远离危险,选择营地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那样很容易招至雷击。营地尽量选择靠近村庄或者有房屋或者路边的最近点扎营,近村的同时必定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这样如果有意外,方便营地的转移与求救。观日出的地点一定要面向东方,东方方向的选择首先要依据图中的指向标

4、来确定,没有指向标的就看经纬线,这些都没有的就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去判断。再者要依据等高线判断前面是否有障碍物,没有障碍物才能观察日出。北京(北纬 40 度)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3. 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4. 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答案】3. D 4.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

5、球运动,该题组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考查学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 题详解】有资料可知,该地连续 3 个月,太阳高度在递减,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0-纬度差,可以得出第 1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 100N,第 2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 3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 100S,所以说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4 题详解】第 1 测量时,太阳直射 100N,太阳直射北半球,不是二分二至;第 2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为秋分日;第 3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 100S,不是二分二至,选择 C。“二十四节气”是中华

6、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 15 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体现了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6.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后,我国华北地区A. 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B. 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C. 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D. 白昼时间渐短,地球公转变慢7. 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

7、确定节气,汉中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A. 惊蛰与清明 B. 大雪与小寒C. 白露与寒露 D. 芒种与小暑【答案】5. C 6. C 7. D【解析】【5 题详解】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是说在不同节气,小麦种植的海拔高度不同,秋分之前的白露,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小麦种植在高山上,秋分之后的寒露,气温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差,小麦种植在海拔低的平川地区,所以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6 题详解】清明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我国华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雨季还没到,容易出现春旱,太阳辐射强度增强;地球公转变慢。【7 题详解】汉

8、中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在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影长最短,因而夏至日前后的节气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读图可知芒种与小暑是夏至日前后的两个节气。2017 年 5 月 56 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图 4 为“5 月 6 日 0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9.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 晴, B. 阴,西北风 C. 晴,东南风 D. 阴,东北风【答案】8. A 9. C【解析】【8 题详解】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

9、气旋中心附近,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丁地为暖锋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9 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 月 6 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考点:天气和天气系统。【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找槽线:图中 PM、PN 为两条槽线;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 ,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暖气团) ;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 A 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 PM 为冷锋,则 PN

10、为暖锋。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 mm,平均蒸发量为 1411.5 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 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A. B. C. D. 11. 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A. 流水堆积 B. 物理风化 C. 风力堆积 D. 湖床下沉【答案】10. B 11. C【解析】本题组考查湖泊地理环境。第(1)题,要比较四条河流的不同位置,注意湖泊的淤积及调蓄功能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第(2)题,本题考查外力地貌。由于盛行风吹

11、拂湖水,在湖泊的背风湖岸会形成风力堆积地貌。【10 题详解】图中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中,唯有位于贝尔湖泊的下游,泥沙在湖泊中会沉积,且河流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河流水流变化和缓,流速稳定,含沙量较小,选 B。【11 题详解】本区域主要受到西风影响。图中显示沙丘多分布于湖泊的东岸,即西风的背风地带,这是由于西风吹拂湖水,在背风湖岸泥沙堆积形成沙丘,选 C。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 下列表示、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丙、丁13.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海域之间B.

12、 洋流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C. 洋流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D. 洋流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答案】12. C 13. D【解析】【12 题详解】根据大洋环流分布规律,结合图示洋流分布位置,是加利福尼亚寒流,自北向南流,纬度较低,水温应较高,对应乙。处是千岛寒流,洋流流向自北向南,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对应海域等温线的是丁。C 对,A、B、D 错。【13 题详解】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海域之间,洋流不能交汇,A 错。洋流自南向北流,与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关系不大,B 错。洋流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C 错。洋流是

13、阿拉斯加暖流,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D 对。点睛: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根据分布规律,判断图示洋流的流向、性质及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根据箭头方向和等温线数值,判断洋流性质。在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世界性大渔场。顺着洋流的流向,可以节省航行时间,逆着流向,延长航行时间。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 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14. 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 B. C. D. 15. 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会

14、形成A. 大理岩 B. 石英岩 C. 板岩 D. 片麻岩【答案】14. C 15.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利用特征 循环图要能够准确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地质作用。【14 题详解】波浪岩是花岗岩,碎屑物可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可转化成变质岩和岩浆,变质岩才能上升风化剥蚀,所以是变质岩,是岩浆,剩下是岩浆岩,选择 C。【15 题详解】花岗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选择 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下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 5 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 P-Q-S 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6. 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线基本一致的是A. L1 线

15、B. L2 线 C. L3 线 D. L4 线17. 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M 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B. M 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 N 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D. N 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18. 如果要选择一处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A. B. C. D. 【答案】16. D 17. B 18.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地形图。要求能够根据等高线判断出地形,能够根据新老关系判断出地质构造。【16 题详解】主要根据海拔高度来判断考察路线, 531M,排除 L1 线 和 L2 线 ;最高值达到 600M,就是 L4 线,选择 D。【17 题详解】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可

16、以判断 N 为背斜,M 为向斜。M 处向斜不是储油储气构造 ,A 错; M 处顶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B 对; N 处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地貌形成以外侵蚀作用为主,C 错;看不出 N 处是的断层,D 错。【18 题详解】宿营地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的缓坡地、背风坡。如果要选择一处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选择 A。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各题。19. 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 陆风转湖风 8:309:30B. 陆风

17、转湖风 10:0011:00C. 湖风转陆风 12:0013:00D. 湖风转陆风 13:0014:0020.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湖陆的热力差异 B. 湖陆的湿度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面积差异21. 与夏季相比,冬季( )A. 陆风转湖风提前 B. 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 湖风转陆风提前 D. 湖陆风转变均推迟【答案】19. B 20. A 21. C【解析】【19 题详解】可以借助海陆风知识分析,若陆地气温高、湖泊气温低,则陆地为低压区、湖泊为高压区,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即湖风,此时湖泊上空湿润水汽吹向陆地,则岳阳市空气湿度变大;相反则为陆风,岳阳市空气湿度逐

18、渐减小。图中 1011 时是湿度明显变化的时间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断答案。【20 题详解】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差异,从而形成风向的转变,即根本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21 题详解】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吹陆风,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时吹湖风;湖风转陆风时刻应该在湖泊气温逐渐升高、陆地气温逐渐降低,且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时;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积小、夏季面积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温快于夏季白天,则湖风转陆风会有所提前。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19、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23.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 24.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22. B 23. C 24. D【解析】【22 题详解】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20、,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 B。【23 题详解】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 C。【24 题详解】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 D。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

21、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 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26.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C. 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答案】25. C 26. D【解析】【25 题详解】在高山苔原带,大气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与海拔有关;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再减少;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则积雪的厚度大,故积雪厚度与坡度有关,与海拔无关;坡度大小影响土层薄厚,

22、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温度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据此选 C。【26 题详解】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导致冻害加剧,选 D。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7. 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甲地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B. 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 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 乙、丙分别是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28. 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

23、控制 B. 乙地盛行西北风C. 丙地盛行西北风 D. 乙地高温多雨【答案】27. D 28. B【解析】试题分析:【27 题详解】仔细读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甲图中河流是自西向东流;乙图中河流是自东向西流;丙图中河流是自东向西流。题干中提示,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说明甲图位于南半球,乙图和丙图位于北半球。乙位于 25-35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丙位于 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答案选 D。【28 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是地中海气候区的冬季,甲地为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不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A 错;乙地盛行西北风,B 对;丙地盛行西南风,C

24、 错;乙地温和多雨,D 错。答案选 A。考点:等高线图判读,河流流向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判断。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面小题。29. 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湖泊为外流湖 B. 湖泊的四地地形最为陡峭的是C. 6 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 D. 该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适合水产养殖30. 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乙处河流流速较慢C. 由甲处能望到乙处 D.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 600-650 米【答案】29. B 30. C【解析】【29 题详解】该湖泊位于我国东南地区,为外流湖,A 正确。根据湖泊的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线,水位线稀

25、疏说明坡度缓。图中四地地形最为平缓的是,B 不正确,选 B。6 月份东南地区是雨季,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湖泊水,C 正确。该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适合水产养殖,D 正确。【30 题详解】图中甲处位于陡崖下,但陡崖处没有河流,不能欣赏到瀑布景观,A 错误。乙处等高线较密集,河流流速较快,B 错误。甲处与乙处间有山脊阻挡,不能望到乙处,C 错误。图中等高距是 50 米,最高处在左上部,海拔为 600-650 米,D 正确,选 D。点睛:湖泊的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线,相当于等高线,水位线稀疏说明坡度缓。6 月份东南地区是雨季,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湖泊水。陡崖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是山脊,没有河流,不能欣

26、赏到瀑布景观。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陡,河流流速较快。读北半球 100E 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 ,完成下面小题。31. 图中所示气压数字最高值处的气压名称是( ) 。A. 副极地低压 B. 副热带高压 C. 亚洲高压 D. 亚洲低压32. 由气压值位置推断此时( )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答案】31. C 32. D【解析】【31 题详解】读图可知,气压最高值出现在 50N,经度为 100E,应该为亚洲高压,据此选 C。【32 题详解】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应该为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盛行东

27、北风;气压带风带南移;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据此分析选 D。【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样的受冷或受热,陆地的气温变化要比海洋上大。夏季,大陆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大陆受冷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1 月份,无论南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都向北凸出。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图示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3. 图示四处水域

28、,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A. B. C. D. 34. 图示湖岸滩、坝面积较大的时间可能为A. 11 月12 月 B. 4 月5 月 C. 8 月9 月 D. 10 月11 月【答案】33. B 34. C【解析】【33 题详解】根据材料, “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 ”图示四处水域,附近受波浪影响形成滩,附近有沿岸流,两地都有弯曲,流速较慢,堆积作用明显,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选 B。【34 题详解】湖岸滩、坝面积较大说明湖水的水量大、流速大,应该是降水量较大的夏季,选 C。【点睛】结合材料把握关键材料“波浪作

29、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 ”结合图示,观察四处水域结合问题解答即可。图乙为探空气球 10 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下面小题。35. 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 至 B. 至C. 至 D. 至36. 图中两点间近地面受( )A. 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 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 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 冷锋影响,吹东北风【答案】35. A 36. B【解析】试题分析:【35 题详解】根据探空气球 10

30、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至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36 题详解】根据图中近地面气旋活动呈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两点,位于气旋西侧,、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考点定位】大气运动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7. 上图中洋流甲A. 自南向北流 B. 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C. 使沿岸增温增湿 D. 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38. 上图中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A. B. C. D. 【答案】37. BC 38. BD【解析】【37 题详解】从图中的纬度越向南纬度越大,可以得

31、出是南半球,再结合图中的地形与河流可知图是南美洲东部,结合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 ,可以判定洋流是从北向南流,此洋流为暖流,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对沿岸增温增湿。【38 题详解】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向左,位于河流的左岸,河流冲刷作用强烈。位于河流的右岸,冲刷作用小。考点:洋流,地转偏向力。【名师点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 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形成“夏

32、顺(时针)冬逆(时针) ”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雾凇通称“树挂” ,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雪松美丽皎洁,晶莹高雅。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雾凇,最是醉人。下图为伊犁河谷区域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9. 伊犁河谷醉人的雾凇景观出现的月份是( )A. 3 月5 月 B. 7 月9 月 C. 10 月12 月 D. 12 月次年 2 月40. 最有利于伊犁河谷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A. 晴朗大风的白天 B. 晴朗微风的夜晚 C. 风雨交加的夜晚 D. 细雨蒙蒙的白天【答案】39. D 40. B【解析】【39

33、题详解】根据材料中“树挂” ,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说明雾凇的形成条件是水汽充足、气温较低。伊犁河谷谷口向西呈喇叭状敞开,三面高山阻挡,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河谷水流汇集,水汽充足。该地区 3 月-5 月,属于春季,气温回升,雾凇形成的条件较差,A 错;7-9 月,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雾凇几乎无法形成,B 错;10 月-12 月,秋季初冬时,天气转凉,有雾凇出现,但不是最集中的,C 错误;12 月-次年 2 月,该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雾凇形成条件最佳,最集中出现,D 对。【40 题详解】雾凇形成的条件是水汽充足、气温很低。伊犁河谷白天的气温较高,不利于雾凇形成,A

34、错误;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比较弱,降温快,气温低,容易形成雾凇,B 正确;大风天气,不利于雾凇挂枝形成,C 错误;阴雨天,昼夜温差小,不利于雾凇形成,D 错误。据此选 B。【点睛】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根据材料:“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说明雾凇的形成条件是水汽充足、气温较低。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41.下面甲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 ,a 点和 b 点的纬度相同,乙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该地区正处_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_。(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a 点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是_,a、b 两地空气的

35、水平运动情况是_。(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容易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_(填陆地或海洋),另外一个区域不易形成这种天气系统的原因是_。(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_,B 点的天气是_。【答案】 (1). 冬 (2). 陆地上等压面向高处凸,陆地较高纬度海洋上气压高,说明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 (3). 下沉 (4). 从 a 流向 b (5). 北 (6). 海洋 (7). 此时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空气由中心向外辐散,冷暖气流不易相遇 (8). C (9). 气温较高,天气转晴【解析】【详解】 (1)结合等压面的弯曲状

36、况,a 处凸起,b 处凹下,根据凸高凹低的规律,a 处为高压,a 比 b 的温度低,即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据此推知该季节为冬季。(2)由于陆地气温较低,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方向流动,根据等压面 a 处凸起,b 处凹下推知 a 处为高压,b 处为低压,则气流从 a 流向 b 也就是从陆地吹向海洋。(3)根据该锋面气旋旋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气旋是上升气流,对应低压系统,结合图示信息,此时海洋上是低压,故该季节容易发生容易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在海洋上。陆地上是高压中心,空气由中心向外辐散,冷暖气流不易相遇,故不易形成该类天气系统。(4)

37、冷锋过境可能发生暴雨,冷锋的降水位置在锋后方,因此选择 C。B 是暖锋的锋后方,暖锋过境之后,气温较高,天气转晴。【点睛】42.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北半球_(填冬或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2)图乙表示北半球_(填冬或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_。(3)一般地说,A 风带比 B 风带的降水量要_,C 气流来自_气压带。(4)图乙中 P 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它将_切断。(5)E 处的风向为_,E 地与 F 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地,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答案】 (1). 冬 (2). 夏 (3). 亚欧大陆受低压控

38、制(北太平洋高压强盛) (4). 多 (5). 副热带高 (6).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7). 副热带高气压带 (8).偏北风(东北风) (9). F (10). 气压带、风带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解析】【详解】 (1)甲图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中的赤道低压带在赤道以南,所以是北半球的冬季。(2)根据图中的气压数据判断季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因此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从而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

39、,形成高压;冬季,海洋降温比陆地降温慢,因此海洋温度高形成低压;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读图分析可知,此时在海洋形成的为高压,说明海洋气温低,应该为夏季。(3)读图分析可知,A 位于 30和 60之间,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A 为盛行西风带;B 位于赤道和 30之间,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B 属于东北信风带。A 风带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吹,所含水汽容易凝结,B 风带从副热带地区吹向较低纬度地区,气温升高,携带水汽难以凝结,故 A 风带比 B 风带的降水量要大。根据图示,C 气流属于西风带,来自副热带

40、地区的副热带高气压带。(4)根据图中的气压数据 P 是低压,且位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应该是亚洲低压,也就是印度低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7 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 。(5)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疏密程度判断风向及风力的大小。根据图示,E 处位于北半球高压的南部,其风向为偏北风,E 地与 F 地相比,F 地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方向,故印度半岛此时盛行西南季风。【点睛】1、在等压线图上

41、,任一地点的风向的确定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第三步,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成 90 度夹角,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垂直,南半球相反。第四步,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风向相反。

42、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若考虑则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后者风向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向左或向右(据半球确定)偏转大约 3045即为实际风向(即近地面风向)。2、季风气候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14 年 1 月 31 日神秘的南极首次对普通游客开放。上海某游客于 1 月 31 日出发,2 月 18 号返回。图甲为该游客南极旅游路线图,图乙为乌斯怀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丙为南极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丁为南极洲俯视图(图中弧 ABC 左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局部)。(1

43、)此时,乌斯怀亚市的季节是_,其气候类型是_,成因是_。(2)图丁中的昏线是弧_(填字母)。B 点在长城站 D 的_方向。此时,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填“大于或小于”)D 点,长城站有无极昼现象,_。(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_,原因是主要受_控制。旅游时在南极可以看见耐寒的动物企鹅,这体现地理环境的_特征。(4)游客返回上海时,当地(上海)的昼长变_,盛行_风。【答案】 (1). 夏季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4). BC (5). 西南 (6). 小于 (7). 无 (8). 少 (9). 极地高气压带 (10). 整体性 (11). 长 (12). 西北风(

44、或偏北风)【解析】【详解】 (1)读左图分析,此时是 1 月份,乌斯怀亚市位于南半球,是当地的夏季。结合降水特点,其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是处于中纬地区,终年受温暖湿润的西风控制。(2)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图示为南极,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据此可以判断图中的昏线是弧 BC 。结合经纬度判断,B 点在长城站 D 的西南方向。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此时直射点在南半球,B 点的纬度比D 点高,则 B 点比 D 点距直射点远,则 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 D 点;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无极昼、极夜现象。(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小,原因是主要受极地

45、高气压带控制。企鹅是适应南极极寒环境下的生物,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游客返回上海时,是 2 月 18 号,太阳直射点向北移,上海的昼长变长,但依然是冬季,盛行西北风。【点睛】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界线。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只有位于极圈以内的地区才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44.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018 年一月 37 日,银川市连续多日降雪,由于地表温度低、积雪量大,严重影响城市为了尽快除雪环卫部门普遍使用融雪剂。目前所使用的融雪剂以“氯盐类”融雪剂为主,“氯盐类”融雪剂价格低廉,便于融雪、除雪。但“氯盐类”融雪剂也会

46、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禁止使用融雪剂。试分析使用“氯盐类”融雪剂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危害。【答案】含盐积雪融化,渗入道路和桥梁,破坏路面,缩短道路及桥梁寿命;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中,使土壤含盐量大幅增加,土壤退化;易造成农作物和树木死亡;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腐蚀城市下水管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氯盐作为融雪剂使用,当进入到自然环境时会对周围的路面、植被、农田、水源等产生污染和腐蚀,造成巨大危害。使用融雪剂后的积雪常常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开春后其盐类残留物全部堆积在农田和绿化带里,使土壤盐碱化,破坏植被。同时农作物和树木怕盐,会造成绿色植物大量死亡;盐类遇水以后,会发生盐涨现象,造成道路路基破坏,给道路维护加大难度。氯盐渗透到混凝土中,会促进混凝土的冻融。最主要的破坏作用还是对钢筋的腐蚀,最终缩短道路及桥梁寿命;路面上盐将冰融化后,随雪水流淌。盐类物质进入地下以后,势必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食用被融雪剂污染的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