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中考 英国史专题复习,2012 年中考在即,中考历史内容较多,知识点覆盖面广,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时间紧张,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既能掌握课本知识,又能有针对性的应对中考,提高复习效率,在中考赛场考出好成绩,是每个学生的梦寐以求,也是广大教师的希冀。,考试的核心是依据并服务于课程标准。因此,要明确考试的重点和方向,就必须参阅课程标准。建议依照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逐一回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系统。在强化复习的同时,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着力澄清模糊认识,解决疑难问题。复习时以课本为本,对课本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适当的拓展,尽量尝试对每章节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只有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才能
2、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做到课标要求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重点加强对知识点中能力要求有“理解”和“应用”的复习巩固。,英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之一,是近年中考历史常考的国家,是一个应长时间关注的热点,因此是我们中考复习的重点之一。英国史是世界国别史专题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英国自身发展史和与英国有关的国际关系史等内容。,在近代历史上(主要是在十八九世纪),英国的经济发展曾经长期居于欧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殖民地方面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它是工业
3、革命的发源地,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在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几乎居于垄断地位,主要工业品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号称“世界工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因素,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复习时要注意:理清英国自身发展的线索,把握英国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分析英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的“结合点”,重点把握英国对世界的重大影响。,一、英国重大历史的发展线索,1、17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18世纪 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4、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5、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6、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二、知识梳理,7、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原 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
5、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1940年7-10月遭到德国的轰炸。1942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等。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根本原因: (2)开始的标志: (3)结果1689年颁布 ,确立了 的资产阶级统治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政治上:推翻了 ,确立了 ;经济上: 扫清了道路;推动了资
6、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40年议会的召开,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1)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 (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 (2)主要标志: 改进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 时代”。 (3)英国工程师 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 。工业革命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统治,世界形成 先进、 落后的局面。(
7、5) 启示:,珍妮纺纱机,瓦特,蒸汽,史蒂芬孙,生产力,封建主义,西方,东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日不落帝国”(18世纪后半期) 美洲: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个殖民 地,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激起人民的反抗,掀起了独立战争。(1)领导人: (2)重要文件: 年 月 日,发表的 。(3) 内容:宣言谴责了 ;指出人人生而平等, ;宣言同时宣告北美 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4) 作用或意义:它标志着 的独立,国家的 诞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是世界上第 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华盛顿,1776,7,4,独立宣言 ,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3个,美
8、国,一,非洲:成为罪恶的“ ”的主要经营者进行血腥 的资本积累。 亚洲:(1)印度: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人民反抗。(封建王公出身的)领导了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三角贸易,章西女王,(2)中国: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时间: ;地点: ; 领导人: 。 中英南京条约:A 时间 1842年8月;B 主要内容:a 割 给英国;b 赔款 万元;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 ;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C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9、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使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39年,虎门海滩,林则徐,香港岛,2100,通商口岸,开始,开端,圆明园,辛丑条约,完全,参加一战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导火索:(3)著名战役:(4) 性质:(5)结果:三国同盟失败,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体系,这一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方矛盾,所以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 (6)启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 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非正义的帝国主义
10、掠夺战争,“凡尔赛华盛顿”,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远离战争。,参加二战 慕尼黑阴谋: (1)时间: ;(2)内容:(3)实质: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弱小国家利益。(4)影响: 推向顶峰。 刺激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削弱反法西斯力量。,1938年9月底,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强行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时间: 年1月1日(2)主要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3)标志:签署 (4) 的建立是打败法西斯的最重要的保证。(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保证),1942,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诺曼底登陆 (1)时间: 年6月6
11、日 (2)作战双方: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德国 (3)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灭亡的进程。雅尔塔会议 (1)时间: 年2月 (2)参加国首脑: 罗斯福、 、斯大林 (3)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4)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 义;同时,还决定成立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1944,丘吉尔,1945,联合国,加入欧盟(1)时间: (2)使用单一货币: ; (3)作用:欧盟成员国间,有利于经济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目前英国仍然是“一超多强”中的一强。其中“一超”是: 。,1973年,欧元,区域性的政
12、治经济组织,美国,三、复习策略(本课准备使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1、构建网络,整合知识知识网络指的是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点、线、面、体的系统化,进而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是抛弃死记硬背,学活历史知识的捷径之一。,(1)抓住史实的要点所谓“点”即历史知识的基本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要制度的相关概念。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通过以下七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原因、时间、领导阶级、开始的标志、过程、结果、意义等通过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来龙去脉。,(2)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线索是历史事件发展的主干,也是我们从宏观上掌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元素。整体把握英国
13、历史的发展脉络,按时间顺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 -参加一战参加二战加入欧盟目前,一超多强中的一强。用线索把看来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使之系统化,即学会“穿针引线”.,(3)扩展知识的横纵面“面”指的是将历史知识点的横面和纵面来构筑历史发展的整体内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们可以看为一个“面”来加以分析:纵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横面:(加强与中国史的联系)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
14、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之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认识到国家的危难和落后,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魏源写了海国图志,这是中国第一部较详尽地介绍西方地理、历史的著作,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一 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
15、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材料三 奕訢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幸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如果不“求富强”,中国将不能自立。,材料四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
16、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工业革命完成的的标志。(2分)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1分)这场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什么条约?(2分)。扩大市场,掠夺原料;(1分)南京条约;(2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什么?(1分)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创办军事工业 (1分);维护清朝统治 (1分) (4)中国为什么必须收回香港?(1分)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5)中国为什么
17、能够收回香港?(1分) 一国两制的政策为回归创造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 的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分),2、关注史料教学2011年试题充分使用史料、图片、表格等多种材料的呈现方式。 (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 (2)适当补充史料。原则:史料应确保真实可信、史料与教学重点难点应紧密关联、史料的长短应适宜、史料的难易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3)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 运用史料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史料和运用史料解答问题。,3、正确处理历史复习中的二大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 中考复习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也要有学生的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调控职能
18、,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使教与学始终能够处于最佳结合状态。在教的同时,要加强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机械地单纯接受教师的灌输为主动地探究未知的历史问题的本质,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学习行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采章节复习、单元复习法。,(2)讲、练、评的关系 讲、练、评是复习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总复习阶段由于历史科内容广,复习任务重,课时紧,讲课往往犯“满堂灌”的毛病。而强化训练往往陷入“题海的误区”,对于大量的练习,有些教师只是将参考答案告诉学生,看似增大了复习课的密度,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
19、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提倡:,精讲。没有教师的释疑,就没有质量的提高。讲授法仍是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教材的主要形式,但决不是泛泛地重复教材,而应力争讲出新意,提倡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把力用在刀刃上,开思路,促理解,启思维,供范例,达到消化教材,深化教材,理解教材的目的。,精练。“练”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信息反馈、了解教学成效,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练”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精讲有机结合,但是“练”要适度,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求质不求量,切忌次数频繁,题海战术,猜题押宝,抄题拼卷,无章无序,无计划,无目标的考试。,认真批改,精心讲评。有经验
20、的老师越来越重视考试后的讲评,一次高质量的讲评课,其效益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书面练习。要求教师:准备要充分。每次考试后,教师应认真地出考试分析,对不同内容、不同题型、不同层次能力要求和不同解题方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普遍问题、个别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要登记造册,知其进退,因材施教。讲评要及时,重点归纳考试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剖析导致错误的根源,教给纠正和克服失误的对策,评卷时不能简单地对答案,应力争一题多练,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纵横联系,举一反三,深化复习。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状况有机地讲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4、研究中考历史试卷,规
21、范答题。 为了使教学得到可持续发展,每年的中考题都会保留一些上年中考的知识点,题型不变,难度变化不大。这为我们依照中考历史考试说明,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学历史教师用书和历史教材,研究中考历史试卷,来完善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适应中考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失分,使自己升学不受影响。如2011年江西中考历史试题第15题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近代大国崛起】 材料二 “l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1858年,印度成为帝国王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摘自大国崛起英国,据材料二,说说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3
22、分) (1)、提升学生答题的审题能力。通过仔细阅读该题的题干和材料,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出关键性字、词是“光荣革命、工业革命、印度”。 所以学生只需结合这三个方面回归课本即可知道从政治,经济和殖民地三个层面回答。学生通过读题、审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问题。,(2)、增强学生答题的有效性。教会学生对不同的答题语、不同的疑问词作答时的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增强答题的有效性,教给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段材料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殖民地方面: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3、。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1分)工业革命;(1分)殖民扩张。(1分),(3)、加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教会学生答题时做到要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答题的内容找到了,那么就要看分答题。有几分,就要答几点。这一问有三分,要答到有三个重要因素。三个重要因素要分开答,不要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段,让阅卷老师去找答案,因为没找到答题要点而失分的可能性很大。(4)、提炼学生答题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如何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组知识。学生要用教材上和材料上的知识来进行取舍,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写。,5、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以能力立意,鼓励学生以整体的观点分析各种
24、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拓宽视野,把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试说明中的基本题型、能力要求的示例分析及样卷分析,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领悟考试说明,提高中考题型的解题能力,熟练中考题型的解题方法,抓好单元训练,同时注意图、文、表的综合运用,并在教学常规和考试中体现。,热点追踪 2011年欧债危机使世界经济步伐艰难,现已经
25、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并没有减轻的迹象,反而呈现出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下,2012对于欧洲人来讲似乎并不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欧洲急剧动荡,欧盟前途扑朔迷离。探究欧洲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迈入近代】材料一 进入近代,以资本主义为先导,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发展为世界的中心。 【欧洲联合】,材料二 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2007年欧盟拥有27个成员国。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材
26、料三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逐步从重债国向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希腊今年屡次逼近债务违约边缘,7月21日,欧元区通过紧急峰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的第二次援助。然而危机却愈演愈烈,11月以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国债收益率突然上升,甚至超过7%的“警戒线”。市场担心,2012年西班牙、法国和一些东欧国家都有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1)根据材料一试说明14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文化、政治、科技条件。(3分)条件:文化上通过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科技上发生了工业革命。(3
27、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的经济因素和产生的国际影响(3分)经济因素: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国际因素:促使世界向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2分),评论一:能够摆脱。欧盟内部能够协调一致,并有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评论二:很难摆脱。这场危机比较严重,非短期可以解决;评论三:无法摆脱。这场危机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无法解决。(2分,答出其中一种评论即可,表态1分,理由1分。理由与表态相匹配即可),(3)目前,欧洲正在经历一场债务危机,有人认为欧盟无法摆脱这场危机,对此你有何评论?(2分),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1880年的巴黎街头
28、高架电力火车,热点追踪 材料一(三幅图片),材料二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请回答: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一国家? (2)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中,反映的科技成果从左到右分别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C,(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提示: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在发展新科技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
29、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热点追踪: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些国家曾经称霸一时,但最终不可避免地衰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哪个国家的工业垄断地位逐渐丧失?(2分) (2)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过程中,该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分别与 法、俄签约,形成了什么军事侵略集团?(1分) (3)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威胁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2分) (5)你认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2分),英国,三国协约,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多极化,经济
30、实力或综合国力,6、调整心态、轻松迎考。考试是检验学习情况的手段之一,只要尽心尽力,就应该问心无愧。考前无须过分自身施压,同时不必制定目标,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考出水平即可。过大的压力、疲劳的状态是复习效果的大敌,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是中考取胜的保证。,1、陈华同学正在查找“查理一世、权利法案、新贵族”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探究的相关史实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 革命 D十月革命 2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
31、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的是哪个国家 ( ) A美国 B英国 C 西班牙 D 葡萄牙,B,A,3、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进程变成了生产中真正的狂飙时期。” 请 说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 A 珍妮纺纱机 B 飞梭 C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D 骡机,C,4.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里的“趋势”是指( )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封建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32、A,5.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与法、美、俄、德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资产阶级革命最彻底,B,6.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表的代表性文献中,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最大区别在于( ) A.强调自由平等 B.限制君主权利 C.保护私有财产 D. 宣告脱离殖民统,B,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史实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
33、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C,8.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世界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C,9.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其主要原因是( ) A他是法西斯侵略的罪魁祸首 B他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C他是丘吉尔的政敌 D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B,10.十九世纪是大英
34、帝国的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下列关于当时英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英国参加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 A B C D,B,11.丘吉尔说: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的前奏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他认为英国应该( ) A与德国讲和,避免被希特勒入侵 B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 C提醒美国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 D与资本主义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B,12.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热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35、)A.三国协约建立 B.三国同盟形成C.慕尼黑协定签订 D.联台国家宣言发表,D,13.“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谴责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C.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D.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C,14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密切了各大陆间的联系 D促进了工人发动武装起义,B,15、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36、( )A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B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C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C,16、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消除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C、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7、如今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等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列强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列强是指 (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日俄联军 D、八国联军,B,A,材料题18.下面是英国历史发展图片展“人物专题”的组成部分,请你仿照图二下面的文字,为其他人物配一段简短的介绍,彰显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另外,请你谈谈在学习这些人物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10分),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