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6.20,水文测验学课程设计,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对水文数据处理内容的全面复习过程; 通过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水文数据处理的方法, 理解所用处理方法的依据,掌握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 提升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我们的基本技能。,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具体是: (1)掌握受综合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处理方法; (2)掌握悬移质泥沙数据处理方法; (3)对某站进行上机操作(落差法中),理解计算机处理的思路及方法。,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二、课程设计任务对指定的某站某年实测水位、流量和悬移质泥沙数据的分析处理,定线推流,得到该
2、年的逐日平均流量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输沙率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和径流年、月统计值。,第二节 课程设计数据分配,共有6组数据,在课程指导书附表中(P120221)已给出。课程设计时每班分成2个小组,三个班共6个小组,每组用一组数据。,第二节 课程设计数据分配,(1)长江奉节水文站1975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巫山站的洪水水位摘录表。 一班第1组 (2)江西赣江外洲水文站1974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市汊站、南昌站1974年洪水水位摘录表。 一班第2组 (3)江西信江梅港水文
3、站1973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大溪渡站1973年洪水水位摘录表。 二班第1组,第二节 课程设计数据分配,(4)江西赣江外洲水文站1980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南昌站1980年洪水水位摘录表。 二班第2组 (5)湖南草尾河草尾水文站1978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和黄茅洲水文站水文要素摘录表。 三班第1组 (6)湖南湘江衡山水文站1984年实测流量成果表,逐日平均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和祁阳站、长沙(二)站1984年洪水水位摘录
4、表。 三班第2组,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流量数据处理方法归纳: 基本方法是 关系曲线法。,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一、连时序法 以“1975年长江奉节站为例”进行说明,步骤如下:,(1)收集和了解测站特性及历年处理情况的有关数据,有关数据在附表中已给出。,(2)根据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点绘逐时水位过程线,用光滑的曲线连接。,(3)根据实测流量成果表点绘水位流量关系图、水位面积关系图、水位流速关系图。绘图时要圈点,注意坐标比例以及关系线同横坐标的夹角要求(45、60、60),绘图可仿照习题五。由于点数非常多,图形为复杂的复式绳套,画图时要耐心,细致。,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4)定线。顺序依次为:水
5、位面积关系曲线、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同时连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定线时满足 ,必须参考水位过程线,分析各时段所受的影响因素,判断绳套曲线的走向,并与水位过程线峰谷相切。定线时不需要检验,曲线是复式绳套,无法检验。,(5)根据实测的逐时水位,在连时序法定出的绳套曲线上推求流量,并计算逐日平均流量,将其与1975年长江奉节站的刊印值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连时序法上交的成果: (1)全年逐日流量表。 (2)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 (3)径流年、月统计,与刊印成果比较。 (4)逐日平均流量计算表。 (5)所用的各种分析论证图表。,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二、其他处理方法(水力因素型)
6、,校正因数法 本站水位后移法 落差法 落差指数法,四种方法选择三种,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针对一年中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不同,分别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的选择参考书176页表9-2。处理时满足历时一个月的要求,步骤如下:,(1)根据测站情况,选取适合的方法,对某场洪水的实测数据进行单值化处理,计算单值化后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定线标准差,进行符号检验和适线检验。通过检验后,再进行推流(1个月),并计算日平均流量,与刊印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2)推求出逐日平均流量后,计算同时期的径流量,以刊印资料为准,计算相对误差。用连时序法、水力因素型处理方法与刊印值比较得到的相对误差做在一张表上。,第三节 课程
7、设计内容,校正因数法:仿照习题七,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3.具体方法:本站水位后移法。用本站实测流量,与本站测流时间后移一个时段的水位建立关系,使绳套曲线转化为单一的ZQ关系线,后移时间为洪水波在1/2特征河长的传播时间,,1.基本原理:建立上断面水位与中断面流量之间的单值函数关系。,本站水位后移法 适用情况:受洪水涨落影响。,2.确定特征河长,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落差法:定落差、等落差、正常落差法,以定落差法为例: 适用于断面比降比较均匀,河底比较平坦,不受回水影响,水面比降接近河底坡底的测站。无法找到等落差,但是落差有最大值的时候。,上级操作,编写程序。,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第三节 课
8、程设计内容,水力因素型方法上交成果: (1)汛期(选1个月)的逐日平均流量表。 (2)汛期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 (3)径流月统计,与刊印成果比较 。 (4)各时段所用方法推流范围内的流率表。 (5)各种分析、论证、计算所用的表格。,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图表格式说明:凡规范中有规定的,按照规范执行,其他表格自己设计,力求简单合理,可以参照习题所用表格。,要求:连时序法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他水力因素型方法要求23个同学做一种方法,不能重复,每组内上交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成果,并进行误差分析比较,找到不同测站各自适合的数据处理方法,每组内部进行人员安排。,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三、悬移质泥沙数据
9、处理,(1)根据附表五(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的数据,点绘断面平均含沙量与单位含沙量的关系曲线,分析定线; (2)计算10%外包线内所包含的测点占总点数的百分比(不小于75); (3)数据按各班点绘各站的悬移质输沙率成果数据。,第三节 课程设计内容,泥沙数据处理上交成果: (1)汛期(4-9月)逐日平均含沙量表,逐日平均输沙率表; (2)输沙量月统计值; (3)各种分析用的图表。,第四节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成果组成: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计算机程序、所使用的资料、点绘的关系曲线图等。其中,课程设计报告是主要成果,是评定课设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课程设计报告:9个部分组成。,第四节 课程设
10、计报告,一、题目“题好一半文”,应该简洁、贴切、新颖、醒目,文字应尽可能控制在1020字,如“站年水文数据处理”。二、目录“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的作用。应道出通篇设计内容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层次、参考文献、附录等。三、摘要“提炼”。包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200300字。注意:应分别以中英文编写。,第四节 课程设计报告,四、前言应包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设计背景、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以及预期效果。还要对专业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现阶段该方面的研究水平进行简要综述。五、正文设计报告的主体部分,应包括测站概况、测站特性分析以及处理方法说明。六、结论准确、完整、鲜明,同时留有余地,
11、并说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课程设计报告,七、参考文献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成果的尊重,按顺序罗列。八、附录包括所采用的资料数据、编写的程序、详细计算成果、相关图表等。九、心得体会包括收获体会、建议和意见。,第四节 课程设计报告,一些基本要求:避免使用错别字和不规范汉字,字迹工整,图表清晰,详细说明符号和量纲;附件和论文的装订要整洁美观。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可参考习题书,上交word版。装订:课程设计成果分成三册,独立装订,分别为:课程设计报告、计算表及成果表、图。,第五节 时间安排,为期2周:(仅供参考,有个时间概念)(1)课程设计布置、理清课设思路、明确步骤 0.5d (2)购买图
12、纸,绘制水位过程线 0.5d (3)复杂水位流量关系连时序法处理 2.0d (4)水力因素型方法定线推流 3.5d (5)处理、计算、分析及悬移泥沙定线 1.5d (6)机动 0.5d (7)编写报告、装订成册、上交成果 1.5d,第六节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注意问题: 1.进度安排不合理,影响课程设计的效率和效果。 2.绘图:图幅比例、坐标单位、线条光滑、粗细一致。 3.分析检验问题:没有进行检验或检验方法不妥。,第六节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4.撰写报告中的问题:行文不规范、文章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附件不齐全、装订不美观等。 1)字母、代号需要使用国际通用符号; 2)要有各种计算方法的误差比较计算表,得出哪一种方法在你所选定的测站上精度较高; 3)语句通顺; 4)有效数字; 5)计算表格完整性,包括计算者的签名、日期; 6)所用的图号、图名完整; 5.独立完成,可以互相讨论,但严禁抄袭。,希望我们都能交上一份优秀的课程设计!,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