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易 与中国文化,国学经典课程,张家口学院 范海浪,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唐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黑格尔:“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 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由易经一阴一阳的启示,领悟了二元对数(阴为零,阳为一),进而奠定了计算机运作的原理。,有多少伟人对周易推崇备至,谈到人类唯一的智慧,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有多相同的地方。 瑞士荣格(C.G.Ju
2、ng, 18751961), 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一、周易题解,三、周易的成书和编撰,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二、周易的性质,四、周易的构成 ,五、周易的占筮,提 纲,一、周易题解,周易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周”字的解释:第一种观点:“周”是朝代名,指周朝。(郑玄易赞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朱熹周易本义也说:“周,代名也。”)第二种观点:“周”是地名,指周地。认为“周”指的就是周地岐阳,即今陕西省岐山县。第三种观点:“周”是“周普”、“普遍”。
3、意思周易是一种广大悉备的学问,容纳天地,无所不包。,一、周易题解,“易”字解释。 第一种说法, “易”是“三易”的统一(郑玄易赞易论引易纬乾凿度说:“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1.易简,即简易,所谓简易, 易以六十四卦包括宇宙间一切天人的现象,以简驭繁,是谓“易简”。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了。 2.变易,所谓变易,是占卜时以卦爻变化预示吉凶祸福,每次各有不同的卦、爻象,是谓“变易”。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寻规律,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4、,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也是规律。 3.不易 ,“天不变,道亦不变”,易理是万世不变的,是谓“不易”。所谓不易,是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的,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这个能变万有、万物、万事的“它”是不变的。,第二种说法,说文“易”下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第三种说法认为“易”是生生不息的意思,即易传中所说的“生生之谓易”。,一、周易题解,我们认为,周易一书是周代的占卜书,旨在研究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预示吉凶祸福的。,二、周易的性质,远古,人们对自然、社会缺乏认识,产生了不少迷信活动,人们想通过各种方式认识
5、、了解、支配社会与自然,占卜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殷商占卜主要使用甲骨,甲骨文是占卜情况的记录。周人主要用蓍草卜卦,叫占筮,周易就是占筮情况的记录,它是贞人在对占筮材料的整理基础上编定而成的一部供占筮者使用的占卜书。,在性质上,周易本来是一部占卜的书籍,后来,由于易传的出现,使它上升为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后来又成为儒家的五经之首,从而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特征的最重要典籍之一,其影响深远广大。,二、周易的性质,三、周易的成书和编撰,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易类序:宓羲氏作八卦;周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伏羲
6、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卦辞文王,爻辞周公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古”:上占、中古、近古“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伏羲,又名宓羲、包牺等,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物,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初祖。一繁衍子民;二发明网罟,教民渔猎畜牧;三创建婚姻制度;四创造琴瑟礼乐等;五发明八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根据学者研究,伏羲可能是原始社会中的一个部落首领。在易传中说他创造了八卦,他统治的时代,周易只有八个符号,没有任何文字,有人把他创立的这种周易称之为先天易学。,伏羲氏,一、周易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其研究应用的最新动态,伏羲创八
7、卦,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淮阳古称宛丘,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已建有伏羲陵墓。 今存陵园多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皇宫相仿,规模宏大。,河南淮阳太昊伏羲陵,“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姓姬名昌,史称西伯,是商末周族的领袖。纣王将姬昌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羑里城(今河南汤阴县城北)。姬昌被囚禁7年,他依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后天八卦,进而推演成六十四卦并系以卦辞、爻辞,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周易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内容涵盖了天下万事万物
8、,被誉为 “群经之首”。,羑里城的周文王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周文王演易台,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按照传统的说法,易传是他晚年所作。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称“十翼”。从下述文献可见孔子与易学之一般:,相关文献,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或作:亦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四、周易的构成 ,周易由经与传两部分构成,即易经和易传。狭义上所说的易经是指不包括易传在内的六十四卦卦爻辞,而广义的易经则等同于周易。 其中经包括六十四卦及其
9、卦辞和爻辞,易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十翼”。其实易传只有七部分,即系辞、彖辞、象、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因为系辞、彖辞和象分别为上下两篇,所以加在一起就是十篇。 易传是最早研究周易的专著,由于在易学史上它第一次把周易哲理化,所以其地位相当的重要,以至于后来它也成为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周易的构成 ,1. 卦画(阳)与-(阴)两个符号是周易的基本卦画符号。关于这两个符号的产生,有以下观点:第一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来源于易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经在写法、编排体例等都有自己的特
10、点。,(一)易经,1. 卦画,第二种说法认为卦画与远古人们的生殖崇拜有关。第三种说法是结绳记事说。这种观点认为,在周易符号产生的时期,人类尚未产生文字,人类使用的是结绳记事法,有一件事情就打一个结,两件事情就打两个结,小事就打一个小结,大事就打一个大结。,四、周易的构成 ,四、周易的构成 ,1. 卦画第四种说法是龟兆说。古时先民占卜要用龟甲,先是烧灼龟甲,然后卜师根据裂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周易的卦爻符号就是根据这些龟甲的裂纹形象画出来的。第五种说法是认为卦爻符号起源于竹节、蓍草。比如高亨先生在周易古经今注中认为:阳爻象征一节之竹,阴爻- -象征二节之竹。阴爻和阳爻是人们卜筮时所取竹节的象征
11、。但也有学者认为阴爻和阳爻起源于蓍草的排列,阳爻象征一根完整的蓍草,阴爻象征一根中间断开的蓍草。,四、周易的构成 ,第六种说法认为卦爻符号起源于古时候的土圭测日。这种观点认为,“卦”字的字形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就是一个“圭”字,右边是一个“卜”字,圭是古人用来测量日影的工具,“卦”字由“圭”和“卜”字两部分构成,可见八卦起源于这种测量日影的方法,卦爻符号就是记载晷影变化的符号。第七种说法,近年影响较大,这就是卦爻符号起源于数字。从左传的有关记载来看,当时就认为筮法与数字有某种联系,后来朱自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卦爻符号和数字有很密切的关系。再后来,张政烺先生根据甲骨文
12、和金文中的一些数字分析,认为这些数字就是一些数字卦,它们应当是周易卦爻符号的源头。,以上种种说法,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还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卦爻符号到底是不是起源于一种具体的事物,是不是一时一人所创造,都还是一个问题。卦爻符号在被创造之初,它指代的是具体的含义还是抽象的含义,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四、周易的构成 ,(一)易经,2.八卦八卦是构成周易卦画的基本符号,八卦是由(阳)与-(阴)两个符号连叠三层构成: 乾卦, 坤卦, 震卦, 艮卦, 离卦, 坎卦, 兑卦, 巽卦。用这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等物象。,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乾,坎,震,艮,坤,
13、离,巽,兑,(一)易经,2. 八卦,八卦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影响较大的说法。第一,伏羲受到河图洛书的启发而画出来的。第二,文字说。第三,八卦起源于数字。第四种,八卦起源于观测外在的具体物象,最可能依据的是天象,比如说日月之象或者是星象等等,在周易中也有这样的论述。但我们认为,八卦的符号产生,绝对不是依据某一种具体的事物。,还有一种说法,也就是太极两仪说。这种说法也是依据易传而来。系辞传很明确地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种由两仪来生成八卦的思路是很符合逻辑的。,阳,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冬,春,夏,秋,东,南,西,北,四象,天,地,水,
14、火,雷,风,山,泽,乾,坎,震,艮,坤,离,巽,兑,八卦演生,乾卦,爻,坤卦,阳爻,阴爻,八卦像例歌,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八卦卦象简表,(一)易经,3. 六十四卦周易主要由六十四卦构成。六十四卦每一卦都由六爻构成,可以看作是由两个三爻的八卦两两重叠而成的。前人将三爻的八卦叫做经卦,六爻的六十四卦叫作别卦或重卦,一般认为,先有了八卦,然后是八卦重叠出六十四卦。所以,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是可信的。古来传说的“伏羲画卦,文王重卦” ,从六十四卦这样严密的组合与系统化的排列来看,六十四卦也是遵循了相同的逻
15、辑,是同时出现形成的。,(一)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名次序上经(三十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一)易经,3. 六十四卦 (1)六十四卦结构:周易以“卦”为单位,共六十四卦,每卦由卦画、标题、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 卦画(卦的符号),即由六个爻象符号组成,如 ,为大有卦。 卦名,也就是写在卦画后面的文字,如 , 乾。乾
16、就是卦名,卦名大多是摘取卦辞中的一个字或词而来的,本无深刻含义,后来学者以为卦名是对卦画的简要说明,是解释这个卦的主题大意的,可备一说。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标题,也即卦名。易的卦名有时可以总括全卦内容,有时选取卦爻辞中的常见词作卦名。总体上看,六十四卦一卦说一类事。,乾 坤,首卦,二卦,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卦辞,就是卦名后面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当中六爻含义总的说明。如乾卦的卦名后面有“元亨利
17、贞”四个字,这就是乾卦的卦辞。 爻辞,一卦共有六爻,即由六个爻象符号组成,每一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就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所以共有六条爻辞。,(一)易经,3. 六十四卦 (1)六十四卦结构下面以乾卦为例:(卦画)乾(卦名), 元亨利贞(卦辞)。(以下是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以上这六条文辞即是爻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分别表示乾卦自下而上的六爻。其他的六十三卦的爻位排列均如此。,(一)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前人依卦序编为歌诀,易
18、于识记。如宋代朱熹周易本义所记口诀: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一)易经,3. 六十四卦 (2)六十四卦卦序六十四卦排列有规律可循。孔颖达认为六十四卦的排列规律是“二二相耦,非覆则变”。所谓“二二相偶”,是指周易六十四卦两两为对,共三十二对,如乾坤为一对,屯蒙 为一对,按顺序依次为对。所谓“非覆则变”,即今本六十四卦卦序排列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相邻两卦卦象互为颠倒。如屯卦与蒙卦、需卦与
19、讼卦、师卦与比卦等,也就是把前面的一卦倒置来看,就变成了后面的一卦,这是“反对卦”,这种情况唐代孔颖达称之为“覆卦”,后人也叫做“综卦”。六十四卦中有五十六卦(二十八对)是这种关系。其一是卦象颠倒而没有变化,如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等八个卦,但这八个卦可以构成四组,即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两卦的爻象是相反的,乾六爻全为阳爻,坤六爻全为阴爻,即六爻交互变化,这是“正对卦”,这样的两卦,孔颖达叫“变卦”,或叫“错卦”、“旁通”卦。因此说六十四卦的排列是非“覆”即“变”。,(一)易经,3. 六十四卦 (3)卦爻的排列、位置与象征寓意八卦(周礼叫“经卦”)相重,又构成六十
20、四卦(也叫“别卦”),每卦六爻,计三百八十四爻。每卦六爻,从下往上数,第一爻叫“初”爻,第二、三、四、五依次而数,第六爻称“上”爻。初爻若为阳爻,便叫“初九”,若为阴爻,便叫“初六”,最上一爻叫“上九”或“上六”,其余的便是“九二、九三、九四、九五”或“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周易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和符号系统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后来人们却给它们赋予了非常丰富的意义。八经卦是由三爻组成的,古人认为每一卦的三爻都象征着天地人,所谓“三才”,其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如震卦: - - 天- - 人 地,(一)易经,3. 六十四卦 (3)卦爻的排列、位置与象征寓意以乾卦为例:初九:潜
21、龙(潜藏的龙,以示事物刚开始)勿用。九二: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比喻事物崭露头角),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事物小成,防止骄傲,不断奋 斗),无咎。九四:或跃在渊(进入更高的层次,审时度势,可进则进),无咎。九五:飞龙在天(龙飞在天空,大有作为,以示事物成功),利见大人。上九:亢龙(龙飞过高,代表事物终极)有悔。,(一)易经,3. 六十四卦 (3)卦爻的排列、位置与象征寓意 人们还把一卦和人的身体对应起来,这样,爻所处的位置就代表人身体的不同部位了:初爻:代表脚趾(因脚趾在最下);二爻:代表小腿;三爻:代表腰(三爻居中,腰也居中)四爻:代表上身;五爻:代表脸;上爻:头。,(一
22、)易经,3. 六十四卦 (3)卦爻的排列、位置与象征寓意 人们还以不同位置的爻来代表社会上的不同阶层:初爻在下,代表士民,二爻居中,代表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代表诸侯;四爻邻近五爻,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为天子;上爻最上,为宗庙,或指太上皇。 除了以上的象征意义外,人们研究周易还把卦爻分为不同的爻位,所谓爻位,也就是爻所居的位置。爻位有一定的规律:初爻为阳位,二爻为阴位,三爻为阳位,四爻为阴位,五爻为阳位,上爻为阴位,也就是奇数位置的为阳位,偶数位置的为阴位,初、三、五爻为阳位,二、四、上爻为阴位。在周易中,阴阳位与阴阳爻并非一一对应,即阴爻并非居阴位,阳爻亦并非居阳位。而多为阴阳杂居,也就
23、是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所以周易中有当位、不当位(或得位、失位)的说法。一般来说,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为当位。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为失位,当位为吉,失位为凶。,(一)易经,卦、爻辞为何人所作?在古代有人认为是周文王所作,也有人认为卦辞是文王所作,爻辞是周公所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卦、爻辞的作者较难确定,文王、周公所作无法得到证明,卦、爻辞当作于西周初年(有人认为作于西周末年),作者是一位筮官。周易中的经较为广泛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风俗、语言等问题的宝贵材料。,(二)易传,易传产生于春秋战国(秦汉),伪托孔子作的较早的释易著作有七
24、种十篇,称为十翼,即为“经”的羽翼(经、传原本别本单行,郑玄合在一起)。易传系辞,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称之为易大传,故后人称十翼为周易大传。易传作者被后人伪托为孔子。今人多认为非一人一时所作。易传为春秋战国(秦汉)人所作,对易经的解释往往脱离了易经的环境,而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赋予易经以新的思想。因此易传是通过易经来宣扬儒家思想的一部哲学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必读书。,(二)易传,易传作为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注释周易的著作,它是我们学习、研究周易的必读篇目。它从抽象意义上对周易作了注释,将作为卜筮用的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这种宗教巫术性文辞上升到一种哲理化的高度,从而淡化了周易的神密性色彩,
25、赋予它一种理性的智慧,因此它的影响和意义都是深远的。,五、周易的占筮,周易本来是一部占筮算命的书,但占筮算命只是周易的一个层面,而非全部。周易实际上是一部利用占卜的独特体系来阐发思想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因此,为了理解周易的深刻思想,我们必须了解周易的卜筮方法与体系。,五、周易的占筮,卜和筮是两种不同的预知未来的方法。 “卜”用龟甲,通过用火来烧灼龟甲查看它的裂纹来判断吉凶,因此,这是一种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纯自然的方法。 “筮”则是用蓍草,它通过一定的法则来演算蓍草,最后由得出的数字来转换成卦象,然后再结合卦爻辞来判断吉凶。 因此,筮占加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理性的因素,所以它比龟卜要进步的多,在自然
26、面前,它看重了人自身的力量。,古老的龟甲占卜,占卜时,用火灼烤龟甲时会发出噼啪之声,这种声音往往被理解为,是神在传达旨意。刻录卜辞内容时另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与龟甲之声同时出现的龟甲裂缝。,五、周易的占筮,周易系辞传中记载了最为详细的原始筮法: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通过三次变化得出周易的一爻,因为周易的每一卦都有六爻,所以要得出一个完整卦象,就要按照
27、上面的程序进行十八次变化,这就是“十有八变而成卦”。,蓍草茎高1米左右,羽状叶脉,夏秋间开白色小花,深秋枯槁,来年逢春又生。传说蓍草为稀有植物,全国仅有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淮阳太昊伏羲陵。,大衍之数50,即用50根蓍草进行算卦签文占卜金钱卦,4,1,2,3,2字1花记为 “ ”;(少阳) 2花1字记为 “ ”;(少阴) 3个都为花记为 “ ” (老阳) 3个都为字记为 “ ” (老阴),变卦原则:老变少不变。,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
28、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初九,潜龙勿用。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
29、隆的大人物。上九,亢龙有悔。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乾卦是易经的首卦,与坤卦一起被称为父母卦,其中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也是普适性的,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总结乾卦七爻,分别给我们如下的启示:一、打好基础,积蓄能量;二、处理好人际关系,得贵人相助;三、要有忧患意识,不断努力,自强不息;四、有巩固的根据地,多准备几手,能上能下,可进可退;五、以做德才兼备的“大人“为第一境界,时不我与则为“君子“;六、成不骄,败不馁,安而不忘危,成而不忘败,不要被成功、胜利冲昏头脑;七、以辨证的眼光看待世界
30、万物,承认和正确对待事物之间的转化,并有正确的预判和应对方案。,当人类的智慧不足或毫无用场的时候,人们行事也就丧失了所谓的理智标准,他们便只能借助于某一种偶然的东西去作为自己是与否、行与止的指南,各种精致的或简单的占卜之类的东西便成为最好的决定工具,所以占卜的行为存在,如果作为一种文化的和社会学的现象去思考,它的主要作用或深刻意义,并不在于卜筮的结果的准确与否,而在于卜筮的行为本身,即它所具有的文化咨询功能。当你彷徨歧路无所适从的时候,当你在苦苦的思虑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偶尔会依靠卜筮的力量在增强自己的信心,你会获得鼓励,形成对某件棘手事件的判断和决定,决断是否正确我们暂不考虑,关键是由此而改变
31、了犹豫不决的状态,摆脱了那种难下决心的焦虑和痛苦,因此,只要人类的知识、理智和智慧对现实问题还存有局限性的话,占卜行为就有其存在的土壤与市场,五、周易的占筮,周易占筮的目的是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那么,这种方法到底该如何评价呢?周易占筮作为一种文化流传下来,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东西。我们至少应该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周易是利用占筮术来证明义理,周易占筮的原意是要以术证道,以道导术,周易所蕴含的哲理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这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并继承发扬广大的。,揭秘算卦,善 易 者 不 卜,事物初端 潜藏蛰伏,初爻,崭露头角 待机而动,过 去,二爻,功
32、业有成 慎行防凶,三爻,上新台阶 审时度势,现 在,四爻,功成名就 居安思危,五爻,发展顶峰 盛极必反,未 来,上爻,寓 意,代表,卦体,爻位,天,人,地,周易乾卦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坤卦象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解 读,诠释一:易经中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用牛来象征地。故,天行健,就不难理解,骏马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之品德。,解 读,诠释二: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3、。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乾卦又称为健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为它上下都是阳卦,每爻都是阳爻,因此,乾象征天道、刚健,是兴盛强健之意。宇宙的运行是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乾卦以天道来教导人们一定要遵守天道的行德,像宇宙周而复始,永不止息的行动那样,将事情进行到底,坚持到底,奋斗到底,这样肯定会获得成功,这就是自强不息者的成功哲学。,对乾卦的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不断努力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有所作为。“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
34、,是对成功者哲学的一种深刻认识和理解。,坤 卦,上卦,下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六五,黄裳,元吉。,上六,龙占于野,其血玄黄。,坤 卦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 地,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 的度量。,对坤卦的理解,坤卦上下都是坤,六个爻全部是阴爻。因此象征着大地的特性。比如 包容、顺从、柔顺、忍耐、安静等等。大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 好比母亲一样,以厚重的身躯托负 万物。坤卦形象的指出,为人应该 培养自己宽厚、和顺的德行。勇于 承受一切压力,负重的志向
35、。,太极图,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这是因为这种图形随处可见,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白云观、楼观台和三茅宫的标记物;从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摊;从中医、气功、武术中的一些标志,到南韩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等等,无不见到太极图的影子。太极图,习惯上被称为“阴阳鱼太极图”。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它的含义就是创始万物的本源,这个词出自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图形象地表达了阴阳消长、相反相成的哲理。,太极图,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大韩民国 国旗:太极旗,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
36、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 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太极图,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原理的一张很重要的图,按照中国哲学的观点,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太就是初始、无上的意思;极有极限、标准之义。太极图,阐释了宇宙的至极之理。太极图中的黑白二色,代表世界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也可以指代天和地;黑白两方的界限,也就是中间的S型曲线,是划分、联系天地阴阳界的中介,可以
37、指代人;白的一半中的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的一半中的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因此,太极图其实包含了三个层面,即阴、阳和阴阳的中介,这也就是所谓的太极图“涵三为一”,按照周易的表述,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太极图,太极图是与周易相关的图形中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形,它揭示了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它展现了一种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在中国文化当中,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像“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它们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形成一种生动优美的组合,这些都受到了太
38、极图的影响。,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在道教的道藏中,也收有大量的周易类著作,所以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儒道文化中,周易都被尊奉为经典。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些高僧也开始研究周易,他们用佛教的道理来注解发挥周易的义理和象数,丰富了原有的易学文化。,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周易之所以被如此的重视,是因为它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特殊的符号体系。,易经标志着中国哲学的产生。易经乃卜筮之书,是古代宗教巫术的产物;而哲学又是在漫长的宗教桎梏中不断冲破宗教巫术的牢笼而得以孕育成长的。易经尽管是服务于周王朝天命神学宗教世界观的筮书,但从其吉凶休咎的占问中,也曲折地反映出先民观察自然与社会矛盾运动的
39、某些理性认识,其中透显着辩证法因素。,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周易哲学思想,主要是包含在易传中。易传确立了周易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理论价值。易传在形式上继承了易经卜筮结构框架,但在内容上则完全摒弃了宗教巫术,从而使周易成为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结构严密、体系完整的哲学论著。,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一是吸取了易经中所蕴含的阴阳观念以及道家、阴阳家的阴阳学说,确立了“阴”“阳”为周易最高哲学范畴,“一阴一阳之为道”为周易最高哲学命题。周易哲学的核心是 “阴阳”问题。易传对于阴阳的表述很深邃,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即有阳就有阴,有阴就有阳,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两个方面相互联结,相互作
40、用,相互转化,就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称为“道”。因此,要从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性质,既要看到阳的一面,又要看到阴的一面,不能有所偏废。阴阳两个方面的相反相成,互济互补,和谐统一,是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动力。从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来看,阴阳思想确实是中国思维的最高范式。中国哲学中的自然(天)与人类、社会与个体、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无一不是阴阳关系的问题。易传中反复强调阴阳范畴,阴阳模式从此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模式,阴阳也成为中国哲学思想概念中的基石。,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二是关注春秋以来争辩激烈的“天人关系”,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
41、与社会普遍规律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完整哲学思想体系,从而使周易成为“天人之学”。,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是继承光大了易经中的辩证思想,扬弃了老子辩证法学说,建构了一个颇为完整的辩证法体系。强调矛盾对立的思想,强调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如乾卦龙的“潜”、“见”、“跃”、“飞”及“亢”,体现了先民对自然与社会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与总结。“日新之谓盛德”。谓事物的变易总是生生相续,新新不停,永无止境。每日更新才是天地最大的德行,生而又生,不断有所创造,才称得上变易。强调要不断变革和创新,变革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阴阳不测之谓神”。事物的变化一方面有规律可循,有规则就有确定性,这叫做“常”,即上
42、文所说的“道”;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变数,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这叫做“神”。这神即神妙不测之意,是说阴阳变易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向,事先难以预料。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考察事物的变化,不能抱有成见,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观察。,七、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四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谦卦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既济卦六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薄祭”等,均是说明人的主观奋斗、谦虚、诚心,不仅决定着事情成败,甚至能改变天意。因此,易经尽管在本质上是一部筮书,受到当时人们思维水平的限制,尚未完全运用抽象概念范畴的体系去
43、认识自然与社会,但其中闪烁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却表明人们的理性思维活动已经从早期宗教巫术的桎梏中解脱与彰显。,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五是忧患意识。在周易看来,事物的变化过程,总是由于发展到极点,而向其自身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个道理叫做“物极则反”。因此,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防患于未然,才能避免走向反面。即使处于逆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信念,而应采取“屈以求伸”的策略,努力改变现状,迎接光明的到来。,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六是趋时尚中。为了避免倾危,保持安定,将事业引向前进,周易提出了一套安身立命之道,首要的就是趋时尚中说。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是将事物的各种矛盾处理得
44、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又无不及,从而使事物处于最佳状态。所谓时,即时机、时运、时势;趋时,就是主动地适应时势,及时抓住机遇,对原有的东西随时加以变通。适时则吉,失时则凶。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时偕行”,“变通趋时”,因时而行中道。,六、周易哲学与中国文化,易传不仅使周易在当时就作为儒家典籍而号为显学,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周易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上的理论价值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源头活水之巨大意义。易学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 在四库全书经部易类的总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
45、愈繁。”,易经经典名句导读,一、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天,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点评: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也许正是中国人中庸思想的渊源吧。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点评:顺势而为,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民族香火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点评:心胸宽广,四、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点评:不骄不馁。 五、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运用仁义来行事。 点评:教我们做人做事。 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 点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