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pt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69417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2章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2,主要内容 2.1 信息技术概述 2.2 数据处理 2.3 数据库技术 2.4 计算机网络 2.5 旅游信息共享技术,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光盘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等,其中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

2、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导。,2.1 信息技术概述,4,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从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到微型机,笔记本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从PC机,286,386到486,586(奔腾)等,计算机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电子出版社系统的应用改变了的传统印刷、出版业;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应用是作家改变了原来的写作方式,称作“换笔”革命;光盘的实用使人类的信息存储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伸,出现了电子图书这样的新一代电子出版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音乐创作、动画制作等成为普通人可以涉足的领域。,2.1

3、信息技术概述,5,计算机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通常指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 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CPU是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2.1 信息技术概述,6,2、存储器(memory)存储器是计算机必备的主要部件,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两类: 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4、 ROM):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称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用于数据和程序的长久保存。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盘(带)、光盘、移动硬盘、闪存存储器:USB FLASH盘(又称优盘和闪盘)3、输入设备 计算机键盘(Keyboard)、鼠标器(Mouse); 图文扫描 仪、条形码阅读器; 触摸屏、手写体输入 设备、语音输入设备;,2.1 信息技术概述,7,4、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针式/激光/喷墨) 绘图仪语音合成与输出设备 磁盘(带)、 A/D,D/A模块5、其他设备例如:机箱、主板、系统功能扩展卡(声卡、显

5、卡、网卡等)、光驱等。,2.1 信息技术概述,8,2.1 信息技术概述,9,计算机软件,2.1 信息技术概述,10,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是用来完成用户所要求的数据处理任务或实现用户特定功能的程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个类别。,2.1 信息技术概述,11,1、操作系统软件(Operation System,OS) 操作系统软件用于管理计算

6、机中的CPU、存储器、通信联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系统资源的程序,其主要作用是管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使之协调运行,并为各种数据处理提供基础功能。 操作系统软件的版本: Windows9x、Windows2000、Linux、Unix Novell、Windows NT、Windows 2000 Server、Vista.,2.1 信息技术概述,12,2、数据库管理软件(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数据库管理软件是专门对数据记录进行综合管理的软件,以数据文件结构的定义、数据记录的更新、数据记录的查询以及对数据记录的各种运算提供全面的支持。 3、程

7、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系统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第四代语言(4GL) 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 标记语言,2.1 信息技术概述,13,4、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具体应用软件。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或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构造,用于满足用户的各种具体要求。 通用应用软件: 专用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Microsoft Office,专用应用软件:为某公司定制的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靓客栈, ARCGIS,2.1 信息技术概述,14,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异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通信技术是信息

8、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模型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2.1 信息技术概述,15,1.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 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 按一定的使用要求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的过程。数据经过处理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2.2 数据处理,16,2.数据处理的目的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3)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

9、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2.2 数据处理,17,3.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数据收集 数据转换 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序 数据的组织 数据的运算: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数据存储 数据检索 数据输出,2.2 数据处理,18,4.数据组织 数据组织 (Data Organization):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数据结构 数据模型,2.2 数据处理,19,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将数据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P28。 队列 树 图 ,2.2 数据处理,20,2.2 数据处理,数据模型(Data Model):数据各种特征和必要约束的抽象P32

10、、38 。 层次模型: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表达实体集。,21,1.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人员 数据库管理员 系统程序员 用户,2.3 数据库技术,22,2.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 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不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和某一个DBMS的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

11、数据模型。 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和物理设计中的数据描述。,2.3 数据库技术,23,概念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集(entity set):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attribute):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一个属性有一个值域,其类型可以是整数型、实数型、字符串型等。 实体标识符(identifier):能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标识符。有时也称为关键码(key),或简称为键、主码。,2.3 数据库技术,24,

12、逻辑设计中的数据描述 字段(field):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或数据项。它是可以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所以又称为数据元素或初等项。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文件(file):同一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 关键码(key):能惟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字段集,称为记录的关键码(简称为键)。,2.3 数据库技术,25,术语的对应关系,2.3 数据库技术,26,数据联系的描述 定义2.1 联系(relationship)是指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定义2.2 二元联系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对一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

13、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和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一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间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称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多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称E1和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2.3 数据库技术,27,2.3 数据库技术,28,实体联系模型(E-R图) ER图有三个基本成分: 矩形框,用于表示实体类型(考虑问题的对象)。

14、菱形框,用于表示联系类型(实体间联系)。 椭圆形框,用于表示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2.3 数据库技术,29,多对多联系图示,一对多联系图示,一对一联系图示,2.3 数据库技术,30,例子:画E-R图的步骤: 首先确定实体类型:产品(part)、项目(project)、供应商(supplier)。 确定联系类型,并分别命名。 把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组合成ER图。 确定实体类型和联系类型的属性。 确定实体类型的键,在ER图中属于码的属性名下画一条横线。,2.3 数据库技术,31,2.3 数据库技术,32,3.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在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支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

15、:,其中关系模型是三种数据模型中最重要的模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系统商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全部是支持关系模型的。,2.3 数据库技术,33,2.3 数据库技术,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的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表达实体集。 与前两种模型相比,数据结构简单,容易为初学者理解。 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关系模式相当于前面提到的记录类型,它的实例称为关系,每个关系实际上是一张二维表格。,34,2.3 数据库技术,由上E-R图转换的关系模型:,PART模式 (P#,PNAME,COLOR,WEIGHT) PROJECT模式 (J#,JNAME,DATE)

16、SUPPLIER模式 (S#,SNAME,SADDR) P_P模式 (J#,P#,TOTAL) P_S模式 (P#,S#,QUANTITY),35,常用的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举例,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江苏 山东 北京 北京 山西,20 19 18 1921,计科 信息 数学 计科物理,男 女 女 男男,李勇 刘成 王明 张力杨晓东,95001 95002 95003 95004 95700,籍贯,年龄,系别,性别,姓名,学号,学生 登记表,关系名,主码,属性(列),属性名,36,学生课程两个实体之间的E-R图为:,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助学金),课程(课程

17、号,课程名,学时数),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2.3 数据库技术,37,厂长与工厂两个实体的E-R图为:,厂长(厂长编号,厂号,姓名,性别,年龄) 工厂(厂号,厂名,地点),2.3 数据库技术,38,1.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发展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通信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4 计算机网络,39,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范围将其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 LAN(local

18、area network)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分布式队列 双总线DQDB(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即IEEE802.6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其它分类有:交换方式、拓扑结构等。,2.4 计算机网络,40,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传输两个任务,从结构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2.4 计算机网络,4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站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在局域网中明确一点讲就是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和电缆等的连接形式.

19、现在最主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以及它们的混合型。顾名思义,总线型其实就是将文件服务器和工作站都连在称为总线的一条公共电缆上,且总线两端必须有终结器;星型拓扑则是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连接点,各工作站都与它直接相连形成星型;而环型拓扑就是将所有站点彼此串行连接,像链子一样构成一个环形回路;把这三种最基本的拓扑结构混合起来运用自然就是混合型了。,2.4 计算机网络,42,2.4 计算机网络,43,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分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有线传输媒体: 双绞线(TP) 同轴电缆 光纤( 按使用的波长区的不同分为单模

20、和多模光纤通信方式 ) 无线传输媒体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通信和激光通信。)他们又统称为视线媒体,2.4 计算机网络,44,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 调制解调器:在通信过程中将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的设备。 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用来负责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集中数据转换。 中继器:中继器是一种连接设备,用来连接两个以至于同类网络的网段。中继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整形,防止因线路的阻抗造成信号的衰减和畸变,增加信息传输的距离。 集线器:集线器(HUB)是一个具有多个连接端口的设备,每个端口可连接一个节点。 交换机:交换机(Switch)是用来连接多网段的中规模以

21、上的局域网的一种网络连接设备。,2.4 计算机网络,45,2. 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互联基础上的、开放的全球性网络。所有采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可加入Internet,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通信。 Internet的结构特点Internet采用了目前最流行的CS和B/S,凡是使用TCP/IP协议,并能与Internet的任意主机进行通信的计算机,无论是何种类型、采用何种操作系统,均可看成是Internet的一部分。 Internet的关键技术 TCP/IP技术 主机IP地址IP地址由32位(即4字节)二进制数组成,为书写方便起见,常将 每的个字节作为一段并以十进制

22、数来表示,每段间用“.”分隔。,2.4 计算机网络,例如,202.96.209.5就是一个合法的IP地址。,46,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每类均规定了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在32位中所占的位数。 A类地址:0.0.0.0127.255.255.255,A类地址一般分配具有大量主机的网络使用。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B类地址通常分配给规模中等的网络使用。 C类地址:192.0.0.0233.255.255.255,C类地址通常分配给小型局域网使用。 为了确保惟一性,IP地址由世界各大地区的权威机构 ( Intern

23、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管理和分配。,2.4 计算机网络,47,域名系统和统一资源定位器32位二进制数的IP地址对计算机来说十分有效,但用户使用和记忆都很不方便。为此,Internet引进了字符形式的IP地址,即域名。 域名采用层次结构的基于“域”的命名方案,每一层由一个子域名间用“.”分隔,其格式为:机器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 Internet上的域名由域名系统 DNS ( Domain Name System )统一管理。 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和地址转换请求程序三部分组成。 WWW上的每一个网页(Home Page

24、)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称为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只要知道某网页的URL,便可直接打开该网页。 ,2.4 计算机网络,48,Internet的应用 1.接发电子邮件,这是最早也是最广泛的网络应用。由于其低廉的费用和快捷方便的特点,仿佛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论身在异国他乡与朋友进行信息交流 ,还是联络工作都如同与隔壁的邻居聊天一样容易,地球村的说法真是不无道理。 2.网络的广泛应用会创造一种数字化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叫做SOHO(小型家庭办公室)方式。家庭将不再仅仅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孤立单位,而是信息社会中充满活力的细胞。 3.上网浏览或冲浪,这是网络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项目。你

25、可以访问网上的任何网站,根据你的兴趣在网上畅游,能够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4.查询信息。利用网络这个全世界最大的资料库,可以利用一些供查询信息的搜索引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随着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发展,人们日常的一些事物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完成。,2.4 计算机网络,49,Internet的应用5.电子商务就是消费者借助网络,进入网络购物站点进行消费的行为。网络上的购物站点是建立在虚拟的数字化空间里,它借助Web来展示商品,并利用多媒体特性来加强商品的可视性、选择性。 虽然目前网络购物还不完善,不会取代传统的购物方式,而只是对传统购物方式的一种补充。但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我们

26、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多了一种选择。 6.丰富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闲暇活动即非职业劳动的活动,它包括:消遣娱乐型活动如欣赏音乐、看电影、电视、跳舞、参加体育活动;发展型活动包括学习文化知识、参加社会活动、从事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活动等。但与网络有直接关系的闲暇生活一般包括闲暇教育、闲暇娱乐和闲暇交往。 7.随着网络寻呼机等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上网结交世界各地的网上朋友,相互交流思想,真的能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其他应用。现实世界中人类活动的网络版俯拾即是,如网上点播、网上炒股、网上求职、艺术展览等。,50,分布式计算技术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模式中C

27、(客户机)和S(服务器)完全按照其在网络中所担任的角色而定,可简单定义为: 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的一方; 服务器:提供服务的一方,即在网络中响应需求方请求并“提供服务”的一方。 C/S模式的应用程序运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在此原理图中,网络操作系统为Netware,服务器运行多用户SQL数据库,工作站通过SQL的客户程序向数据库发出查询请求,SQL服务器执行这一查询并将结果返回客户。,2.4 计算机网络,51,C/S运作模式原理,2.4 计算机网络,52,B/S模式的概念:Browser To Server ,也就是浏览器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信的模式。 用户通过浏览器以URL地址的方式请求服务器,服务器处理用户的请求后,将数据以HTML语言的方式通过网络传递到用户浏览器上,浏览器将HTML编码进行解译,最后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B/S:浏览器 + Web服务器 + 数据库服务器,2.4 计算机网络,53,旅游信息共享的现状 旅游信息共享的意义 旅游信息共享的标准 旅游信息共享的技术,2.5 旅游信息共享技术,54,基于GIS的旅游信息共享平台,2.5 旅游信息共享技术,网络服务平台,基础软件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核心运用平台,信息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旅游娱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