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版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15年1月.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68750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6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15年1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新版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15年1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新版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15年1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新版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15年1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新版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15年1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Beijing Grand Honour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Co., Ltd,北京世纪拓普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 训 教 材,观点,首先,应该如何对管理体系标准定位: 以9000系列标准为先导的管理体系标准是用来规范和提升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而且先进的工具,它有助于企业充分发挥好资源的效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其次,需要强调:组织的管理体系只有一个,各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相应管理体系只是组织的管理体系整体的一部分。(忌孤立地考虑)第三,体系管理的精髓,抓关键的少数。第四,需要明确管理体系认证层次:形式-机制-理念-行动-绩效。第五,依托

2、文件化,用体系的方法将业务流程链条串起来,实现过程运行有章可循,证据可追溯,以提升效率和持续改进。(体现依法管理)第六,文件是最好的老师。,第一章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节 能源概论第二节 能源管理相关活动第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第一节 标准产生背景及理念第二节 GB/T23331-2012及RB/T103-2013 标准解析,课 程 安 排,第一章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要点,第一节 能源概论一、能源定义一类节约能源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GB/T23331中3.5 能源 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

3、以及其他相似介质。注1:在本标准中,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形式,可被购买、贮存、处置、在设备或过程中使用以及被回收利用。注2:能源可被定义为一个系统产生外部活动或开展工作的动力。,二、能源的分类1、按产生分类: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新能源、耗能工质。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大多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

4、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它是由能源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成的非热性属性的载能体,例如工业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保护气等。耗能工质分两类:一类通常作为能量形式来使用(如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另一类通常不用作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自来水、冷却水等)耗能工质的消耗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第二节 能源管理相关活动,一、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家 能 源 办、国 家 统 计 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于二六年

5、四月七日发布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对应国家十一五规划) 千家企业是指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规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 2004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共1008家。,二、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 通 运 输 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质检总局、国 家 统 计 局、银监会及国家能源局等十一部委于二一一年十二月七日发布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 ,并于二一二年五月十二日确定“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及节能量

6、目标 。(对应国家十二五规划) 万家企业:万家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 万吨标准煤以上以及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 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有的地区掌握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 。“十二五” 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节能6.7 亿吨标准煤。目前国家十三五规划正在筹备,涉及节能同样还会有行动。,三、清洁生产1、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针对生产过程、产品、服务持续实施的综合性预防的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风险的策略。国家环保局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

7、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2、接近国情的简单理解:通过对产品实现全过程的人、机、料、法(技术)、环等因素的管理和持续优化,减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免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目前与节能关系很紧密,能源消耗量一定程度与污染物产生关联性很大。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包括服务)生产过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产品:涉及产品消费、使用及废弃。(设计时开始考虑)3、背景及意义: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大措施。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

8、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产业政策要求:国家的产业政策淘汰范围很大程度是基于环保和节能方面考虑。(尤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企业自身需要:清洁、节能降耗、提高信誉。,4、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5、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2014年2月26日 发布,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一级:国内

9、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二级:国内先进水平;三级:国内一般(基本)水平。,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4月1日实施,四、能源审计概念,企业能源审计 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审计类别的不同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效果的客观考察。 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的定义: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一般,节能规划是通过能源审计结果来制定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对节能的重视,开始研究

10、节能的理论和方法,能源审计起源于美国,其方法和原理借鉴于财务审计,是一种节能措施。美国的定义是:评价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及确定节能潜力的全过程。原理 依据能量守衡、物料守衡,进行企业能源收支平衡,投入产出平衡,核算某一单位时间内能源在工厂不同品种、不同单元、不同功能的投入量、利用量、损失量、回收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能量守衡 能源投入量有效能(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其它损耗物料平衡(质量守衡) 投入量产出量(成品半成品废次品)其它损耗,五、节能监测,节能监测是政府推动能源合理利用的一项重要手段。节能监测通过设备测试,能质检验等技术手段,能够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依据国家有

11、关能源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作出评价。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加强了政府对用能单位合理利用能源的监督。国家标准GB/T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等对节能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六、合同能源管理,定义: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指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项目。用能状况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方案是构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必须要素。 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

12、许用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实施节能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前的运行成本。,七、最新产业政策,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八、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的几点经验和体会,1、强调岗位节能与系统优化同步推进 由于钢铁企业用能过程及能介系统的复杂性,因此,除了按工序、按岗位对用能方式和能耗数据进行分析评审外,还强调对各类能源介质及工序界面进行跨工序的系统诊断和分析,按照 “动态有序、连续紧凑、能级匹配、梯级利用、提高系统能效” 的原则, 实施系统优化方案,以实现企业的整体节能,提高 EnMS 的有效性。,2、制定节能规划建立长效节能机制 在系统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能源技术规划,明

13、确各时期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按节能效益或投资回收期,分期、分批实施相应的节能技改项目,以实现企业中长期节能目标。3、防止“两层皮” 应将 EnMS 确定的重要用能过程、设备、设施和系统,以及相应的能源管理方案、节能攻关或技改项目,与企业日常的、重点的能源管理工作有机融合,防止建立的EnMS 与企业的实际能源管理工作重点脱节,形成 “两层皮”。,4、建规立制、精细管理、夯实基础 通过EnMS,建立、健全:从能源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 到使用、回收利用的全过程的能源管理制度;关键岗位的节能操作规范或作业指导书;设备低负荷状态、检修状态的用能规范;耗能设备的润滑、保养和检修模型等。 促

14、进企业将传统、粗放的能源管理和用能习惯,转变成全面、系统、精细化的能源管理,充分挖掘管理节能的潜力。,5、促进节能技术应用 在EnMS体系策划阶段,即进行能源评审时,企业应识别、评价适用节能技术在各工序、设施或系统中的应用程度。 EnMS钢铁行业认证要求中,要求国家推荐的适用节能技术的应用率不低于70%,以此促进企业积极采用最新节能技术。6、挖掘低成本节能潜力,完善节能攻关机制 一线岗位员工逐渐尝试在满足工艺技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对影响能源消耗和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参数进行适度优化。 建议企业比照新产品研发管理机制,完善节能攻关管理机制,鼓励采用攻关立项,或QC、6 等多种方式,挖掘工艺技

15、术、生产组织和管理优化等低成本节能的潜力。,7、以能源“合规性评价”促进节能工作 将适用的法规及标准条款,转换为企业的体系文件要求,有效管控风险。 对不能完全满足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工艺装备、能源计量监测、能耗/能效指标等定期进行梳理,作为优先改进事项。 对国家有节能奖励政策支持的节能技术、项目、节能产品等法规,进行分析落实,充分享受国家相关的节能财税奖励政策。 8、促进能源计量和能源中心建设 通过 EnMS 建立和运行,促进企业完善能源三级计量网络,实现数据化、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将 EnMS要求与能源管控中心有机结合,努力把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成能源体系的运行平台。 实现对能源介质的实时、动

16、态、高效管控;实现能源调度与生产调度同步进行;实现能源成本核算的自动在线显示。,9、促进能效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很多试点企业没有系统策划、实施对重点用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监测,包括:监测技术和方法、监测周期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及利用。 通过 EnMS的建立和深化运行, 企业加强了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能效监测和分析。10、提升了全员节能意识,提升了能源管理的地位 通过 EnMS 建立和运行,能源管理的全员性得到普及;能源介质是“有价值的产品”的理念得到显著提升。能源主管部门的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节能已经成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设备检修计划时同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能源工作从

17、保供为主的辅助角色,向保供与节能并举、生产与节能并举的角色转变。,25,第二章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第一节 标准产生背景及理念一、国际行动九千族等管理体系标准的成功实践,发达国家开始探索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创立,先后有由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的BSEN16001:2009,提出了对能源管理系统的总体要求;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制定的MSE2000能源管理体系、瑞典标准化协会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说明、爱尔兰国家标准局(NSAI)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丹麦标准协会发布的能源管理规范等。此外,韩国也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德国和荷兰也制定了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规范。能源管理体系 ISO50

18、001ISO50001 是由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 ISO/PC 242 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并于2011年6 月正式颁布。,二、国内行动2005年国内一些认证机构就开始能源管理体系探讨。2006年国家就决定起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并于当年开始了工作,计划2007年推出标准。后来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决定由中、美、英、巴西等国共同起草能源管理标准,并成立ISO/PC242能源管理体系项目委员会,于2008年9月开始了起草工作。为了更好的借鉴国际标准,并考虑到与国际标准的协调一致性,所以中国的国家标准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于2009年11月才正式推出。,ISO 500

19、01:201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颁布,我国随即对该标准进行了转化,于2012年12月31日颁布了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早在2010年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技术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实力的认证机构及大型企业,起草并发布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EnMSGT-2010 。经过几年的认证实践,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北京国金恒信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牵头,各权威部门及大型钢企参加,起草并发布了 RB/T103-2013能源管理体系 钢铁企业认证要求,28,三、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1.全过程控制: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和过程的

20、方法,将管理工作与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机结合,对企业用能的全过程进行识别、控制、管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2.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实现企业用能管理的持续改进。 3.充分体现能源管理的特点:如能源评审、基准、绩效参数等。 4.借鉴现有的管理体系的观念、方法(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在构架、表达和要求方面尽可能与国际通行方法相协调一致。,29,四、能源管理体系的控制要求 控制范围全过程控制、包括管理、生活设 施、能源供应商。 控制程度强调了“相对性”,注重不断挖潜, 持续改进。 控制方法本标准基于“PDCA”方法运行能源 管理体系。 控制底线达到法规要求,

21、实现企业目标,节 能减排。,30,五、能源管理体系的特点自愿性组织自愿采用本标准用以管理能源绩效。 灵活性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要求,具体的实施方法是由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的。 广泛适用性任何组织,各种类型、规模的组织均可使用。强调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降低消耗,而且强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兼容性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兼容。,六、管理原则,新版9000标准质量管理原则为: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改进; -基于证据的决策; -关系管理。,领导作用:各层

22、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可开展的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 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人员中的实际楷模;为人们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权限;激发、鼓励和表彰员工的贡献。,全员参与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可开展的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与员工沟通,以增进他们对个人贡献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整个组织的协作; 提倡公开讨论,

23、分享知识和经验; 让员工确定工作中的制约因素,毫不犹豫的主动参与;赞赏和表彰员工的贡献、钻研精神和进步;针对个人目标进行绩效的自我评价; 为评估员工的满意度和沟通结果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过程方法当活动被作为相互关联的功能连贯过程系统进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始终得到预期的结果。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在应用过程方法时,必须对每个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的要素进行识别和管理,这些要素包括输入、输出、活动、资源、管理和支持性过程。PDCA循环适用于所有过程,可结合考虑:P:策划(什么事、谁来做、何时何地如何做、怎样进行检查)D:实

24、施(按策划好的方法、计划、方案去实施)C:检查(是否是按策划好的方案实施的)A:处置(改进),可开展的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确定体系和过程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管理过程确定职责、权限和义务;了解组织的能力,事先确定资源约束条件; 确定过程相互依赖的关系,分析个别过程的变更对整个体系的影响;对体系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管理,有效和高效的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确保获得过程运行和改进的必要信息,并监视、分析和评价整个体系的绩效;管理能影响过程输出和质量管理体系整个结果的风险。,改进成功的组织总是致力于持续改进。可开展的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促进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建立改进目标; 对各层次员工进行培训,

25、使其懂得如何应用基本工具和方法实现改进目标;确保员工有能力成功的制定和完成改进项目;开发和部署整个组织实施的改进项目; 跟踪、评审和审核改进项目的计划、实施、完成和结果; 将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服务和过程的更改都纳入到改进中予以考虑;赞赏和表彰改进。,基于证据的决策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可开展的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确定、测量和监视证实组织绩效的关键指标;使相关人员能够获得所需的全部数据;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靠和安全;使用适宜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人员对分析和评价所需的数据是胜任的;依据证据,权衡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关系管理

26、简述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供方等相关方的关系。可开展的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确定组织和相关方(例如:供方、合作伙伴、顾客、投资者、雇员或整个社会)的关系;确定需要优先管理的相关方的关系;建立权衡短期收益与长期考虑的关系;收集并与相关方共享信息、专业知识和资源; 适当时,测量绩效并向相关方报告,以增加改进的主动性;与供方、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方共同开展开发和改进活动;鼓励和表彰供方与合作伙伴的改进和成绩。,第二节 GB/T23331-2012及RB/T103-2013 标准解析,前 言本标准代替 GB/T 23331-2009,与 GB/T 23331-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

27、“边界”(见3.1)、“持续改进”(见3.2)、“纠正”(见3.3)、“纠正措施”(见3.4)、“能源消耗”(见3.7)、“能源管理团队”(见3.10)、“能源绩效参数”(见3.13)、“能源评审”(见3.15)、“能源服务”(见3.16)、“能源使用”(见3.18)、“相关方”(见3.19)、“内部审核”(见3.20)、“不符合”(见3.21)、“组织”(见3.22)、“预防措施”(见3.23)、“程序”(见3.24)、“记录”(见3.25)、“范围”(见3.26)、 “主要能源使用”(见3.27)和“最高管理者”(见3.28)等术语;,修改了“能源”(见3.5)、“能源基准”(见3.6)和

28、“能源绩效”(见3.12)的定义;修改了有关“总要求”(见4.1)、“管理职责”(见4.2)、“能源方针”(见4.3)、“策划”(见4.4)、“实施与运行”(见4.5)、“检查”(见4.6)、“管理评审”(见4.7)等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删除了“能源因素”、“能源管理标杆”术语。本标准中“能源”、“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等术语与我国能源领域中的习惯定义存在差别,此类术语仅应用于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应用过程,从而确保与ISO 50001 协调一致。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部分有关术语来源参考文件的批注;删除了部分与我国应用情况无关的批注;附录B中,将ISO相关标准修改为等同转化的国

29、家标准并进行比较。,引 言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引导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和必要的管理过程,提高其能源绩效,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本标准的实施旨在通过系统的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相关环境影响。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不受其地理位置、文化及社会条件等的影响。本标准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组织各职能层次的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本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主要能源使用的信息来制定和实施能源方针,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及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本标准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各项活动,并可根据体系的复杂程度、文件化程度及资源等特殊要求灵活运用

30、。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能源。,4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能源使用和消耗的相关要求,包括测量,文件化和报告,设备、系统、过程的设计和采购,以及对能源绩效有影响的人员。本标准考虑对能源绩效有影响、并且能够被组织监视和施加影响的所有变量。但本标准未规定具体的能源绩效水平要求。本标准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整合使用。本标准适用于任何自我声明能源方针并希望保证实现和展示其符合程度的组织,其符合性可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声明或外部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来确认。,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1 边界 boundaries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

31、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注:边界可以是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完整的组织或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3.26范围 scope 组织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来管理的活动、设施及决策的范畴,可包括多个边界。注:范围可包含与运输活动相关的能源。,审核范围: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审核范围是一次具体审核所包括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及所覆盖的时期的详细表述,认证范围是认证所依据的管理体系标准和所覆盖的产品、过程、活动、场所的概述认证证书中的审核范围,通常:1)QMS:产品类别+活动(过程):XX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2)EMS/OHSMS:产品类别+活动(过程):XX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

32、、安装及相关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3)EnMS:钢铁产品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涉及到能源采购、接收贮存、加工转换、输配、使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过程的管理及节能技术的应用。,3.3纠正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21)所采取的措施。3.4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21)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注1:可能存在导致不符合行为的多个原因。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3.24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注2:程序一旦形成文件, “形成文件的程序”将被频繁使用。,3.5能源 energy 电、燃料、蒸汽

33、、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相似介质。注1:在本标准中,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形式,可被购买、贮存、处置、在设备或过程中使用以及被回收利用。注2:能源可被定义为一个系统产生外部活动或开展工作的动力。3.6能源基准 energy baseline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注1:能源基准反映的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注2:能源基准可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例如:生产水平、度日数(户外温度)等。注3:能源基准也可作为能源绩效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参照来计算节能量。,3.7能源消耗 使用能源的量。3.8能源效率 输出的能源、产品、服务或绩效,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如

34、:转换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实际使用,输出/输入,理论运行的能源量/实际运行的能源量。注:输入和输出都需要在数量及质量上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可以测量。,3.9能源管理体系 (EnMS) 用于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程序以实现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3.10能源管理团队 负责有效地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活动并实现能源绩效持续改进的人员。注:组织的规模、性质 、可用资源的多少将决定团队的大小。团队可以是一个人,如管理者代表。,3.11能源目标 为满足组织的能源方针而设定、与改进能源绩效相关的、明确的预期结果或成效。3.12能源绩效 与能源效率(3.8)、能源使用(3.18)和能源消

35、耗(3.7)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注1: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可根据组织的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能源指标以及其它能源绩效要求取得可测量的结果。注2: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一部分。,3.13能源绩效参数 (EnPI)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消耗值,单耗和综合能耗)3.14能源方针 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注: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及采取的措施提供框架。,3.15能源评审 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识别改进机会的工作。注:在一些国家或国际的标准中,如对能源因素或能源概况的识别和评

36、审的表述都属于能源评价的内容。3.16能源服务 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3.17能源指标 由能源目标产生,为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可量化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3.18能源使用 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加工、生产线等。3.27主要能源使用 在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注:重要程度由组织决定能源标杆 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和最佳实践。,3.20内部审核获得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考核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程度的系统、独立、文件化的过程。3.22 组织

37、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注:组织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组成。3.19相关方 与组织能源绩效有关的或可受到组织影响的个人或群体。,54,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 组织应:a)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编制和完善必要的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具体工作的实施;体系建立后应确保日常工作按照制度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体系和相关制度文件; b)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并在有关文件中明确;c)策划并确定可行的方法,以满足本标准各项要

38、求,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RB/T103-2013 4.1.1 钢铁企业应符合GB/T 23331-2012中4.1要求。4.1.2 钢铁企业应根据其管理职责和地理区域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范围和边界一经确定,范围和边界内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以及其它不可区分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均需包含在管理范围内。钢铁企业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时,可参考附录A 中A.3(钢铁企业)主要的生产和用能工序 。,56,4.2 管理职责4.2.1 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应承诺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体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确立能源

39、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 针; b)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c)提供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以达到能源绩效目标; 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业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等。,57,d)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e)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f)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 g)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 h)在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问题; i)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评价和报告能源管理的结果; j)实施管理评审。,RB/T103-2013 4.2.1最高管理者钢铁企业应符合 GB/T23331-2012 中 4.2.1 要求及以下要求:a) 负责组织

40、制定并实施与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及企业能源绩效持续改进相适应的能源规划;b)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及相关的激励性政策和约束机制;c) 积极推动和鼓励节能技术创新及管理模式创新; d) 为促进节能和能源系统高效运行提供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能源价格导向;e) 为体系有效运行和能源管理团队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保障。,59,4.2.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具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人担任管理者代表,无论其是否具有其他方面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应包括: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b)指定相关人员,并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c)

41、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绩效;,60,d)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绩效;e)确保策划有效的能源管理活动,以落实能源方针;f)在组织内部明确规定和传达能源管理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以有效推动能源管理;g)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h)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RB/T103-2013 4.2.2 管理者代表钢铁企业应符合 GB/T23331-2012 中 4.2.2 要求及以下要求:a)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装备,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b) 确保“系统节能诊断、能量系统优化” 、“能级匹配、梯级利用”及其他先进的能源管理理念和原则在企业内得到应

42、用;c) 确保能够获得满足要求的能源产品;d) 根据能源管理所需的过程,包括外包过程,确定、优化企业内部能源管理相关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62,4.3能源方针能源方针应阐述组织为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所作的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能源方针,并确保其满足:a)与组织能源使用和消耗的特点、规模相适应;b)包括改进能源绩效的承诺;c)包括提供可获得的信息和必需的资源的承诺,以确保实现能源目标和指标;,63,d)包括组织遵守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e)为制定和评审能源目标、指标提供框架;f)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及改进能源绩效的设计;g)形成文件,在内部不同层面得到沟通、传达;h)根据需

43、要定期评审和更新。,4.3 能源方针 钢铁企业应符合 GB/T23331-2012 中 4.3 要求。,65,【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制定能源方针;内容: 应符合组织的用能特点和规模等: 三个承诺(改进能源绩效、提供信息和资源、遵守法规及其他要求); 一个框架(评价目标); 两个支持(采购、绩效); 文件化并在组织内沟通; 应定期评审。,66,4.4策划4.4.1 总则 组织应进行能源管理策划,形成文件。策划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并保证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策划应包含对能源绩效有影响活动的评审。 注:关于能源策划的概念图如图A.2所示。,4.4.1 总则 钢铁企业应符合 GB/T23331-201

44、2 中 4.4.1 要求。标准A.4.1 总则 能源策划过程图,69,4.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渠道,获取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组织应确定准则和方法,以确保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中,并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要求。 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4.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钢铁企业应符合 GB/T23331-2012 中 4.4.2 要求及以下要求:a) 规定查询、获取、传递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管理职责,明确渠道和方法;b) 识别出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予以应用,参考附录B中应用示例1。适宜

45、时,将这些具体条款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要求;c) 贯彻实施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包括:遵守强制性要求、申请并享受与节能有关的国家和地方财政奖励及税收优惠政策、获得并应用适宜的节能技术和方法等。钢铁企业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部分),参考附录C。,71,【理解要点】 2014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说: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强调应用和遵守! 定期评审- 法规是否有变化,适用性。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发布的与能源相关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能源行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如:国务院决定、通知、计划、目录。部门规章。如:管理办法、实施办法。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他要求”主要包括: 1)与政府机构的协议; 2)与顾客的协议;(如:能源协议) 3)非法规性指南;(如:国家有关部委的规定、 通知、标准、相关方要求) 4)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5)行业协会的要求;(如:钢铁协会的要求) 6)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7)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 8)本单位的要求; 9)产业实施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