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发展, 董玉琦, 2007.6.17, 北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发展, 董玉琦, 2007.6.17, 北京,董 玉 琦(E-mail: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内容提要:,引言:信息技术课程的动因与历程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内容与结构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教学与教师 3.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拓展外延、挖掘内涵与面向生活,引言:信息技术课程的动因与历程,信息化的层次 信息技术课程的动因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内容与结构,1.1 高中信
2、息技术课程的设计原理1.1.1 构成要因1.1.2 价值取向1.1.3 目标体系,1.1.1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构成要因,基于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交流、协作和决策基于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学科体系的信息技术课程STS的视角,1.1.2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全人化取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张力 多样化取向机会均等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张力 主体性取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 发展性取向文化继承与批判创新之间的张力,1.1.3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体系,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理解、实践与创造等三个层次 基于课程基本内容的课程目标:S
3、TS 基于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内容与结构,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1.2.1 设计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1.2.2 课程内容的最后确定1.2.3 课程内容的发展意识,1.2.1 设计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尊 重 现 实,坚持STS的理念,尊 重 历 史,1.2.2 课程内容的最后确定,保证共同,鼓励特色,以技术为主,兼顾科学、社会,打牢基础,发展特长,1.2.3 课程内容的发展意识,面向未来:发展是硬道理,实验稿:实验中发展,赋权教师:应用中发展,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内容与结构,1.3 高中信息技术
4、课程的结构,信 息 技 术 基 础,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多 媒 体 技 术 应 用,网 络 技 术 应用,人 工 智 能 初 步,数 据 管 理 技 术,选修 2(x) 学分,必修 2 学分,模块设计的理念:,(1)在必修的模块基础上设计选修模块,国家课程中设置共同必修的基础模块有利于教育均 衡的实现和学科课程的建设 选修模块设计体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 “标准”选择了适度提高起点的设计思路 建议采取开课前分层次补课的方式接近本“标准”的起点 补课的重点在于计算机、网络等使用和有关基本概念的学习,模块设计的理念:,(2)必修模块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必修模块为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 内容
5、选择首先体现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最为基础的部分,同时成为各个选修模块的基础 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性、重复度 必修模块在突出信息技术的同时兼顾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方面,模块设计的理念:,(3)选修模块的划分以技术为主要线索,信息技术领域宽泛、发展日新月异,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 选修模块的划分主要依据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分类 结构设计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内容提要:,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内容与结构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教学与教师 3.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拓展外延、挖掘内涵与面向生活,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教学与教师,2.1 信息技
6、术教学的几个问题2.1.1 学习目标设计的误区2.1.2 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2.1.3 教学评价中不容忽视的问题,2.1.1 学习目标设计的误区,一定将单元学习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部分。 单元学习目标内容过细、过多。 单元学习目标内容空泛无物,与学习内容脱离。,误区之一:,误区之二:,误区之三:,2.1.2 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多样性和综合性是教学策略有效运用的最核心的两个要点 信息技术教学新策略:任务驱动、主题教学、Webquest、Workshop,21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较为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新的教学策略是(可以多选): 、几乎没有 、任务驱动 、主题教学
7、 、Webquest 、Workshop,2.1.3 教学评价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评价的可操作性 关注评价的诊断功能 评价量规的前置与学生参与,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教学与教师,2.2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与教师成长关系如何? 互动!为什么? 主体!怎么办? 参与!,24对于课程标准,您认同的观点是: A、原则上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应结合本校设备、教师等实际情况而定; B、一定不能超过标准规定的内容; C、其他(请简要说明,100字以内)。,25对于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您认同的观点是 A、课程标准具体化的操作性的文本; B、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知识范围; C、其他(请简要说明,100字以内)。,信息
8、技术教师如何看待新课程实施的自我提高呢?,图中A、B、C分别表示选择“基本可以胜任”、 “必须研修之后才能胜任”、“无论如何都无法胜任”的教师比例。结果显示,2/3的教师认为基本可以胜任,1/3的教师则认为必须研修之后才能胜任,而没有教师认为无论如何都无法胜任。,教师发展策略课程改革的启示,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探究:积极实践课程 合作:建立学习共同体,内容提要:,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原理、内容与结构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教学与教师 3.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拓展外延、挖掘内涵与面向生活,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拓展外延、挖掘内涵与面向生活,3.1 本体论视角:拓展外
9、延3.1.1 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扩张3.1.2 如何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外延?,CE,ITE,LE,TE,ICTE,IE,LE表示图书馆教育(Library Education),CE表示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TE表示技术教育(Technology Education),ITE表示信息技术教育(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ICTE表示信息与传播教育(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IE表示信息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信息技
10、术教育演进的简要模型,3.1.1 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扩展,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学科群,扩 展 过 程,关于信息学科群可以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即STS)的观点来考虑,如此信息学科群包含了涉及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等方面的诸多学科和分支。那么,我国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所对应的学科体系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还是以信息学科群为主?我们认为,我国处于信息技术教育向信息教育的过渡的定位比较符合未来一定时期的实际状况,所以把学科体系认定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学科群是我们的基本理解。,3.1.1 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扩展,3.1.2 如何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外
11、延?,第一,开展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学的课程化研究与实验;第二,探讨信息技术课程引领信息文化发展的意义与方法;第三,强化信息技术课程对社会生活的关照,如数字鸿沟、网瘾综合症,虚假广告等。,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拓展外延、挖掘内涵与面向生活,3.2 方法论视角:挖掘内涵3.2.1 课程价值与课程发展3.2.2 探究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3.2.3 民族传统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关照,知识价值取向对于人的生存意义; 能力价值取向人的发展意义; 和谐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意义,3.2.1 课程价值与课程发展,3.2.2 探究信息技术课程文化价值的意义,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作为技术的一个分支本身就是
12、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文化,更不是与文化对立的,信息 技术具有文化属性的,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 古人所说的“道器统一”、“由技至道”等对于我们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进一步讲,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具有一般性的文化教育意义,而且具有本土化的文化教育意义。任何课程中一定蕴涵文化。但如果我们的研究人员、一线教师没有课程文化意识就难以悟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就难以在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3.2.3民族传统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关照,不论何时何地,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两大支柱,所以信息伦理道德建设是信息化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相对西方宗教发
13、展态势而言,中国的宗教传统对于人们的伦理道德影响不占显要位置。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传统文化对于信息化进程中的国人,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越发具有重要意义。譬如,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这显然是在强调信息的可靠性或笃信度。再有,“和而不同”则体现了信息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强调信息加工的意义。此外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信息伦理的影响还可以从“忠恕”、“诚信”和“慎独”等方面考虑。,3.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发展路向:拓展外延、挖掘内涵与面向生活,3.3 价值论视角:面向生活 消极意义上的问题对策? 个体: 网络问题-网瘾,网恋,网婚,网络诈骗 群体: 社会问题-信息公开 网络问题-垃圾邮件,网络赌博,网络色情 ,信息技术课程如何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 第一,课程学习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不能孤立的学习课程内容; 第二,把一些网络问题同信息伦理与信息法规的学习结合起来; 第三,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品位。,3.3 价值论视角:面向生活,广告时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委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http:/210.31.182.165/NBRrticle/,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