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园欺凌材料一、 校园欺凌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二、 主要表现:校内和校外都可以发生。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三、涉及学生:1、欺凌者:发动欺凌行
2、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2、受害者:受到欺凌。3、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4、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5、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有的会跟着被欺凌)6、局外人:置身事外,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四、欺凌行为:1、侮辱、谩骂受害者,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11、画侮辱画。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五、学校对校园欺凌的处置:1. 家长签协议,学生听课一周反省。2.通知公安局处理。3.休学或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