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读右图,完成 12 题。1图中河流 a、b、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解析:选 A。由图可知,a 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该处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 位于河流的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c 位于河流下游的入海口处,以堆积作用为主。2图中 c 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 B冲积扇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解析:选 C。c 位于河流的入海口, 该处河流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形成三角洲平原。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 34 题。3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C沙洲 D
2、三角洲4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 处 Bb 处Cc 处 Dd 处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及河流侵蚀的相关知识。第 3 题,河流流出山口,由于流速变慢,形成冲积扇。第 4 题,在河湾处河流凸岸沉积,凹岸侵蚀,所以淘金应在以沉积作用为主的 b 处。答案:3.B 4.B(2012淄博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 57 题。5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 )A冲积平原 B河谷平原C流域 D低地6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 )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C外力作用 D流水作用7图中字母 N 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 )A分水岭 B山脊C山谷 D等高线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景观图的判读。该区域主要表示河
3、流的河水范 围, 为河流流域;该区域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答案:5.C 6.D 7.A(2012莱芜高一检测)下 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Q 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 89 题。8图中 P 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C三角洲 D侵蚀平原9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 Q 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8.B 9.B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 读图 完成 1011 题。10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 )A “U”型谷 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11上图景观一般形成在
4、河流的(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 D入海口处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第 10 题,由 图可以判断,因岩层的性质不同,较软的岩层易被侵蚀,形成较 大的地势落差,流速 较快,易出现瀑布景观。第 11 题,该景观很显然是流水的侵蚀特别是下切侵蚀而形成,一般在上游地区出现较多。答案:10.C 11.A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12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13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
5、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解析: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 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于泥沙的不断堆 积,由于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上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 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答案:12.C 13.C二、综合题14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温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A山东半岛 B江南地区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2)图中所代表的地貌类型与、地对应的正确顺序是 _。简要说明造成、三地地貌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请你为、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开发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解
6、析:第(1)题,由所 处温带及图中地形的海拔高度变化可判断其具体位置。第(2)题,根据、 、的地貌特点,判断 为侵蚀地貌,、为沉积 地貌,再根据 、的位置可确定相关地貌类型。第(3)题,根据、 三地的地貌特点,在开发时注意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即可。答案:(1)A(2) 地位于河流上游,属低山丘陵地形,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 “V”型谷;、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分别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3)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 建设水源林),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种植业) ,滩涂和海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应关注植被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平原地区应合理灌溉,避免造成土地
7、盐渍化;河口地区应注意地下水的抽取,以防出现海水倒灌,地下水质恶化。15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 BC 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 A 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_。(2)沿着剖面线 BC 的地质剖面图中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_;_。(3)P、Q 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理由是_ 。(4)在河流和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处,其成因是_;河流横断面呈“U” 型的是_处,其成因是_。解析:第(1)题, A 处等高线重叠,应为陡崖。第(2) 题,由图知,是背斜成谷, 是断层线附近侵蚀成河谷。第(3)题, P 处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水流慢。第(4)题,一般河流上游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河流横断面呈 “V”型,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河流横断面呈“U”型。答案:(1)陡崖(2)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3)P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4) 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 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