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测十中外纪闻答:1895 年 12 月 16 日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并成为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 ,由梁启超,汪大 yi,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 中外纪闻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 ,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鬼报答:北洋政府时期,有的报纸是用套版的方法印刷,即利用另一家报纸的现成版面,仅换一个报头重印几分而已,被人们称为鬼报。中央广播电台答:简称“中央台” ,1928 年 8 月在南京建立,1932 年 11 月该台的发射功率由 500 瓦增加为 75 千瓦,呼号改为 XGOA,成为当时亚洲
2、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收听范围可达东南亚。弘报三法答:即通讯社发 新闻社法 记者法 ,1941 年由伪满洲国颁布,来加强对沦陷区新闻出版事业的控制。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答: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我国的新闻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势头。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1900 年 12 月,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报纸暂行规定标志着报纸管理开始走上了法规化道路。简述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以及特色?答:从 1896 年 8 月时务报创刊到 1898 年 9 月戊戌政变发生两年多得时间里,由于维新派报刊活动的影响,全国各地创办的报刊达到 70 余种,形成了我国近代史上国人第
3、一次办报高潮。这次办报高潮具有中国特色:1)与外报相反的发展路线。外人办报是由远而近,由沿海到内地,国人办报由沿海到内地,由中国到外国。2)与外报相比,国人所办报刊均属政治家办报,外报的办报人不是传教士就是商人,其办报目的往往是和鸦片贸易侵略中国相联系的。国人报刊的创办者多为政治家,爱国人士,其办报目的在于变法自强。3)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当时的外报,无论是宗教性质的还是综合性的,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宣传殖民主义占绝大多数,而这次办报高潮中宣传反对殖民主义,宣传变法自强的报纸占了主流。4)品种多样。当时出版的报刊,有专业性的,综合性的 ,有政治性的,有文言的,白话的。5)办报与办学会,办学堂相
4、配合,三者有机联系,不可分割。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答:1)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工作,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2)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际形势,提高觉悟。 中国青年对国内外重大事都加以分析,观点中肯,态度明朗。特别是在他得后期,当时革命处于危机关头, 向导收到右倾错误的影响,而它 Zaire 一些重大的问题上仍然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宣传,发挥了很好的作用。3)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反动,错误思想。中国青年介绍马克思,列宁的著作,结合实际问题,阐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1956 年新闻工作改革有哪些成果?答: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的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
5、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俽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内外通讯社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广播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以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标志,会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一是改进新闻报道,二是纠正广播不得开展批评的错误观念。三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始自由讨论。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浓厚,对报纸的性质与任务,读者观念,指导性与趣味性,中国报纸的传统等问题,开展讨论。试述民报与新民从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性质和意义?答: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
6、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从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一下几个问题展开论战,第一,要不要反满和用暴力推翻清王朝。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第二,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三,要不要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论战中, 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群众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到 1911 年,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告终。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也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阵营,民族民主
7、革命道路与办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的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在中国往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上,革命派占了上风。2)这次论战是一次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也开始转向革命派,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试述中共中央是怎样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答:随着大中城市特别是新闻事业发达的城市陆续解放,清理接管旧有新闻事业的工作也在 1948 年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中共中央颁发了一系列文件,从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原则,政策界限到具体的工作办法,都做了明确的指示与规定,对于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和反动党派所主办的报刊,通
8、讯社和广播电台,一律由人民政府接管,没收一切设备与资财,不准以原名或发稿,并予以保护和支持。对于私人经营主办的报刊与通讯社,不仅允许其向人民政府登记后续刊行与发稿,并予以保护和支持。对于私人经营的报刊,通讯社与广播电台,既不采取无限制放任的政策,也不采取简单地一律取消的政策,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立的新闻机构,一律予以封闭。对于旧有新闻新闻事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区别对待。预测九露布答:原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文书。露布内容通常写在帛制的旗子,借旗子传播四方,其主要内容是用来传递军事捷报。露布是指报纸产生前的一种新闻手段,它的公开性和时效性
9、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影响也较大。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答:英国传教士米怜于 1815 年 8 月 5 日创刊于马六甲,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该刊以传教为主,绝大部分是阐释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政党报纸:答:政党报纸是政党进行宣传的重要工具。它由政党组织主办或资助,代表政党的发言,维护党的利益与立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一类报纸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劳动周刊答:1921 年 8 月 20 日创刊于上海,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4 开
10、小型报。它受到工人们的的欢迎,发行到全国许多地方。邹韬奋的六报一刊答:邹韬奋的“六报一刊”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 大众生活 生活周刊 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星期增刊 抗战 ,香港大众生活和全名抗战等。与邸报相比,小报具有哪些特点?答:1)小报以营利文目的,邸报是非营利性的。2)小报的信息较邸报消息灵通,新闻时效性较强。3)小报所发表的多为邸报未发或禁止发布的消息。4)小报的信息准确度较邸报的差。5)小报的读者面较读报广,除各级官员外,还包括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关心朝政的人士。万国公报出版有哪些重要意义?答:1) 万国公报的出版使维新派从此
11、拥有自己独立的舆论宣传阵地,带动各地维新团体纷纷创办自己的机关报,形成一个办报高潮,为维新变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2) 万国公报通过其言论和新闻系统的宣传维新思想,使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变法之益” ,为维新变法创造的群众基础。3) 万国公报为第一个维新团体强学会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要提倡“全党办报”和“政治家办报”? 答:“全党办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由于强调贯彻这个方针,党委加强了对新闻机构的领导,新闻机构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同群众的联系,非专业的新闻队伍有了较快的发展。1957 年,毛泽东提出来政治家办报的想法,并在 1959 年写了要政治家办报的
12、文章,实际上,这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即看问题要有政治家的魄力和眼光。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意义?答:1)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在井冈山的开创阶段,缺少办报条件,主要是使用广泛的传单,标语等形式,宣传发动群众反压迫,闹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面向广大群众,成为根据地报刊发展的良好开端。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根据地新闻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33年,出现了人民通讯事业的萌芽,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红星报 青年实话 斗争及红色中华。2)其他革命根据地报刊,工农武装割据初期,红军在攻占一些城市之后,创办了一些面向工农兵大众的报纸。意义:革命根
13、据地的新闻事业,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创办的全新的新闻事业,它是第一次在人民政权下人民大众创办的自由新闻事业,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喉舌,是武装起来的根据地人民用以扩大巩固工农民主政权,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锐利的武器。尽管根据地新闻事业刚刚诞生,它的形态还很粗糙,还很不完整,但它毕竟是共产党用先进思想培育的,根植与人民之中并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新闻事业。它有着鲜明的特色:艰苦奋斗的办报作风。紧密配合党政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推进政权建设,服务革命战争的宣传,组织作用,面向工农大众办报,实行通俗化办报方针等。试述中央日报 联合报和中国时报三大报系的形成过程?答:台湾地方性报纸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
14、报纸有三大报纸系统:中央日报 联合报 中国时报 。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都是国民党党,军,政部分的机关报。1949 年在台北续刊,日发行量 55 万户。联合报和中国时报是两大地方性报业集团。 联合报1951 年 9 月 16 日创刊于台北,由民族报 经济时报 全民日报三家合并而成。 中国时报集团以中国时报为中心,它的前身是征信新闻 ,1968 年 9 月 1 日改名为中国时报 ,成为台湾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整个报业集团还拥有工商时报 ,后改名为中国时报周刊 。预测八湘江评论答:1919 年 7 月 14 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机关报,由毛泽东主编创办,4 开 4 小版周刊,以述评为主,内容大多
15、是评论时事政治,把传播,研究,施行于世界革命的新思潮作为根本任务,突出的特点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新生事件”答:1935 年 5 月,上海新生周刊第 2 卷第 15 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专制,其中说到现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是日本军部借以掩饰罪恶统治的摆设品式的“古董” 。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种种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伙制造的新生事件。遐迩贯珍答:是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53 年 9 月 3 日创
16、刊,由伦敦布道会对华文教机关英华书院和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于 1856 年 5 月 1 日停刊,共出 33 期。葵丑报灾答:袁世凯打着共和的旗号,却用残暴的手段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殴打,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大扫荡。到 1913 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 139 家,比 1912 年初的 500 家少了三分之二,1913年是葵丑年,所以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报灾。梁效答:在“批林批孔”运动中, “四人帮”直接操纵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判组,上海市委写作组等几个班子,以一
17、些笔名炮制了大量文章,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梁效。简述王韬的报刊思想?答:1)办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2)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4)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改版前解放日报存在哪些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答:改版前的解放日报的宗旨和大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具体说来,国际宣传占了主要版面,对抗日民族根据地的抗战建设和整风运动的宣传都很不够,还不能算是一张完全的党报。原因:解放日报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出现,主要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人民在思想上还受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的束缚。此外,报刊的编辑,
18、记者多为抗战后参加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当时全党对党报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善于利用报纸去指导,推动各项工作。这些都说明新闻的整风和解放日报的改版是完全必要地,也是非常适时的。为什么认为新青年从第 8 卷 1 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答:1)1920 年 9 月, 新青年从第 8 卷 1 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新青年改组的主要标志:一是组织领导方面,编辑部虽然由陈独秀继续主持,但这时陈独秀已经由激进民主主义立场转换到无产阶级立场上,并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
19、的负责人。在印刷发行上,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刷发行。这就从组织上,经济上加强中共上海发起组对新青年的领导。2)编排形式和宣传内容方面明显变化,从第 8 卷 1 号起新青年的封面正中绘制了一幅地球图案,这一设计标志着“中国人民和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 ”从这一号其,增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这一专栏的设置,为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提供了丰富材料,起了树立旗帜的作用。在言论上改组后的新青年 ,刷新论说,通信,随感录等栏目,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方向来引导读者。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有何特点?答: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辛亥革命时
20、期,资产阶级内部的两大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2)资产阶级革命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报刊在海外大批涌现,不仅数量上超过改良报刊,而且在舆论上占了主导地位。3)政论的战斗作用 得到充分的发挥。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各种矛盾日趋激化,革命,保皇,中国究竟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和争论的焦点,各种政治力量都用报刊争论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同敌对思想进行斗争,办刊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4)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仅限于内地与沿海大城市,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活动先由海外转向国内,再由腹地转向东北,西北,西南
21、边远地区延伸。另外维新时期报刊的读者主要是官绅,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的读者已经扩大到新军,会党,手工业者,市民阶层。报刊的文体,语言也显出浅显通俗的趋势。5)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 字林沪报-消闲录 , 中国日报-鼓吹录 。20 世纪 90 年代,新闻工作有哪些改革?存在什么问题?答:1)90 年代的新闻改革,体现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宣传质量,增强宣传效果上。2)在深化改革的同时,新闻媒体注意改善自身的结构,增加种类,形成了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主的三大媒体鼎足之势。3)在经营管理方面,各新闻单位内部实现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1990 年 12月,新闻出版署公
22、布了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标志着报纸管理开始走上法制化道路。4)随着报纸经济效益的提高,办报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随之而来,突出的表现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 “有偿新闻”的泛滥,成为 90 年代我国新闻界急待解决的问题。预测七新青年答:第 1 卷名青年杂志,1915 年 9 月 15 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是创办人和主编。它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但是它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横三民报”答:民国成立后,在“政党政治”潮流的影响下,全国兴起了“政党报刊”的出版潮流。自由党在
23、上海创办了民权报 ,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 民权报与同时在上海出版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被人民称为横三民报。开元杂报答:唐朝开元年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的传播。 “开元杂报”可能是流传下来的开元年间“留邸报状”的原件残件,也可能是经过辗转抄传后保留下来的抄件。 “开元杂报”的存在为唐代“进奏院状报”提供了重要旁证。大公报答:由满洲爱国人士英敛之创刊于 1902 年,1916 年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后, ,亲日色彩浓厚,为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 1925 年 11 月停刊。吴鼎昌,胡政之(经理兼
24、副总编辑) ,张季鸾(总编辑兼副经理)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并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政治周报答:1925 年 12 月 5 日创刊,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创刊于广州。16 开本期刊。由毛泽东筹办并任第一任主编。第 5 期起,由共产党人沈雁冰,张秋人接任主编。它主要刊载国民党中央和广东革命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报告及知名人士的专稿,有部分新闻报道材料,辟有反攻专栏,刊发短小犀利时评,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事实报道和评论,服务于时局。简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答:1991 年 1 月,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
25、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明确指出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 年第二次修订后,从六个方面对新闻工作者提出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简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经过?答:1918 年 10 月 14 日,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一直活动到 1920 年 12 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蔡元培
26、任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任导师。该会的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徐宝璜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 3 期新闻周刊 ,这是我国早期采用横版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简述救亡日报创办的情况以及宣传报道的特点?答:1937 年 8 月 24 日创刊,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初为国共合作创办,双方出资出人。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实际上是中共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 救亡日报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消息,也不登广告,它是一张专门刊登特写,评论,战地采访通讯以及文艺作品的 4 开 4 版小型报,这是他得一个
27、重要特色。简述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改革的经过,成效以及意义?答:1942 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的新闻事业是全党进行整风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最前面,实行改版树立典范。改版虽然只是解放日报改革的开端,但它已使解放日报开始向完全的党报路线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例如:1)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2)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的反击了反共舆论。 解放日报在改版后,继续深入进行整风与改革,中心是实行全党办报的方针。经过整风改革,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事业加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中
28、心工作的宣传,比较生日的反应了群众斗争的实际,加强了思想斗争,加强了对于敌对思想的批判,大大提高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组织性和战斗性。简述五卅运动中新闻战线的斗争?答: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五卅运动中,中共报刊热血日报 向导周报等革命报刊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联合各界群众团体出版报刊,形成上海新闻界广泛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报道运动形式,揭露国际帝国主义新闻机构的欺骗宣传,批评资产阶级大报的软弱妥协行径,大长了民族志气。五卅惨案发生后,英日,美等各国帝国主义施展其惯用的封锁消息,造谣挑拨的新闻宣传政策,颠倒是非,掩盖事实真相。 向导周报指出这次暴行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策划造
29、成。 热血日报是中共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专门出版的,它弥补了向导时效性的不足,打破了舆论的沉寂和封锁,以发扬“民气” 。 热血日报通过大量新闻报道和评论,努力使中国的方针融化为工商学联合会等革命团体的实际斗争。它大力揭发军阀政府勾结帝国主义破坏人民革命斗争的罪行,全力反映反抗斗争,报道第三国际和各国人民对五卅事件的声援。预测六民呼日报答:是“竖三民”报纸中的其中之一,是于右任在 1909 年 5 月 15 日创办于上海的。于右任说所谓的“民呼”就是“人民的呼声” ,就是为民请命,他要把民呼日报办成“炎黄子孙的人权宣言书” 。朝报答:是后唐时期人们对简明朝政公报的称呼。朝报是朝廷发布的公告,是当
30、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宋代封建官报除被称为邸报外,也被叫做朝报。实际应用新闻学答:是邵飘萍所编的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是 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新闻学研究发展时期所出版的一系列新闻学著作之一。“鸣放”报道答:1957 年 3 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宣布:领导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方针,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讲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基于这样一种形式, 文汇报 光明日报 新民报及人民日报等先后发表社论,鼓励人们鸣放,并大量发表社会各界的“鸣放”的意见,形成全国报纸大规模进行“鸣放”报道的情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答:1940 年 12 月
31、 30 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呼号为 XNCR,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是当时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简述 19131918 年间我国通讯事业发展的情况?答:我国通讯事业在 19131918 年的五六年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 20 家,如北京的北京个通讯社和新闻编译社;上海的国民第一通讯社;武汉的湖北通讯社和武汉通讯社;长沙的湖南通讯社,大中通讯社和中华通讯社等都是这个时期创办的。他们的规模都不大,一般只有一两个访员,用复写或油印的方式向有限的几家报刊发稿,大多靠官僚政客和资本家津贴来维持,也有个别是自由撰稿的人独立创
32、办的。简述五四前后的四大副刊?答:北京晨报副刊。这一副刊在思想文艺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为发展新闻学做了贡献。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它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除了主要介绍资产阶级学术文化以外,曾刊登过讨论社会主义的征文。 近京报副刊该刊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提倡新文化。人民日报在 1956 年做了哪些重要改革?答:1956 年 7 月 1 日, 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着重从三个方面改版工作:1)扩大报道范围。2)开展自由讨论。3)改进文风。自是日起人民日报的篇幅由对开 4 版改为对开 8 版,第一版为要闻版,第二三版为国内经
33、济要闻版,第四国内政治版,第五六为国际版,第七为学术文化版,第八为副刊和广告版。在宣传报道方面,一是报纸新闻数量大增,经济新闻占据主要地位,二是言论明显改进,三是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 人民日报改版后,赢得了全国各阶层读者的欢迎,报社不断收到读者的赞扬信。简述“大跃进”时期新闻宣传报道的严重失误?答:对于迫切盼望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的人民群众来说, “大跃进”确实是催人奋进的口号,但在缺乏经验和必要地条件下,又不尊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凭主观意志办事,结果造成知道思想上的错误,宣传报道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声势大,变化快,调子高。总的来说“大跃进”时期的
34、宣传报道,脱离了客观实际,违背了新闻规律,对新闻的真实性,指导性, “集体组织者”等新闻理论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解,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论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改革?答:1)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的发展。在新青年的指导下,五四时期的报刊呈现出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2)倡导新文风。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在推广白话文的同时,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3)新闻业务改进。加强记者队伍的建设,重视直接采访,迅速报道,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4)副刊和杂志的革新。五四时期出现了影响较大的四大副刊,它们内容丰富,短小生动。它们的成就为办好我国的报
35、纸副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5)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开端。1918 年 10 月 14 日,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1923 年,北京平民大学报学系成立,徐宝璜任主任,他得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并指导会员的实习,他们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 3 期新闻周刊 ,它是我国早期采用横版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预测五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答: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出现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从 1895 年
36、至 1898 年 3年中,国人新办报刊达 94 种,分布于 20 多个城镇,绝大多数是主张维新或倾向维新的报刊,其种类以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办刊为主。中国日报答:是革命派兴中会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同盟会香港分会的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的革命报纸。1900 年 1 月 5 日创刊于香港,陈少白主编,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香港的重要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国日报1913 年被袁世凯政府查封,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作出了很大贡献。新华军”答:是指参与 1938 年 1 月 11 日在汉口创办的新华日报的工作人士,中国共产党在国统
37、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 新华日报由一支团结战斗的革命队伍组成,周恩来直接领导新华日报的工作,报社的负责人如社长,总经理,总编辑等,都是经久考验,富有斗争经验的革命干部,他们形成了一个战斗指挥部,能够对付风云突变的复杂形势。反“客里空”运动答:土改宣传初期出现右倾倾向, 晋绥日报带头纠正这一倾向,并发起旨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反“客里空”运动,经新华社的介绍和推广,这场运动扩展到整个解放区新闻界。之后,土改宣传又一度出现左倾倾向,但很快被察觉和纠正。新闻总署答:为了便于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与 1949 年 10 月 19 日设置了新闻总署,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
38、国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新闻总署由胡乔木任署长,范长江,萨空了任副署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业务的建设是怎样开展的?答: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新闻建设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变化。新闻界推出了不少有力的建设性措施。新闻界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此后还开展了练笔运动。接着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行汉语规范化做出了重大努力,培养了大批新闻业务人才,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业需要。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果怎样?答: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即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
39、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利益的道路。早在抗战胜利不久,国统区就兴起了一股宣传“第三条道路”的潮流。对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频临崩溃边缘的国统区边缘的国民党当局则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大肆迫害与摧残进步人士。至此,美帝国主义者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其宣传活动也以失败告终。简述大公报发展阶段答:1902 年 6 月 7 日创刊于天津,创办人英华。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021916)由英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第二阶段(19161926)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
40、报纸;第三阶段(1926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全国大报;第四阶段(1949 至今)成为一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经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试评价外国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答:1)外国传教士在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中,始终扮演者不光鲜的先锋角色,其办报活动是为殖民活动服务的舆论工具。2)外国传教士除在华办报传教外,还直接参与贩毒和侵华活动。3)传教士的办报和传教活动实质是侵华的舆论工具。报纸内容主要是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介绍多为炫耀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早就一批供其驱使和的买办知识分子。4)总之,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虽然客
41、观上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报刊,开拓了国人视野,但是他们的手上沾满了罪恶的血。试述文汇报和解放日报的夺权事件?答:“解放日报事件”和文汇报事件是新闻界夺权的标志性事件。1966 年 11 月 30 日,上海红卫兵要求将载有批判解放日报文章的红卫战报同解放日报一起发行,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大批红卫兵冲到报社,使报纸无法发行。而数十万群众反对占据报社,斗争只需了 8 天 8 夜,最后以中共上海市委接受红卫兵的要求而告终。该事件不仅造成解放日报机构瘫痪,而且严重影响了上海乃至全国新闻界的正常秩序。1967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报纸问题的通知 ,指出:报纸可以停刊闹革命,但不能停止代印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光明
42、日报的航空版。4 日, 文汇报发表告读者书 ,宣布造反派已接管该报。5 日,有发表告上海全市人民书 。6 日, 解放日报发表告读者书 ,宣布造反派接管该报。这个过程后来称为“一月革命风暴” 。此后, “夺权”之风迅速刮遍全国。新闻界的夺权意味着林彪江青一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新闻舆论。预测四时务报答:时务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1896 年 8 月 9 日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人总编辑。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兴学校费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时务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很大影响。新民从报答:是康梁保皇会在日本的机关
43、报。梁启超 1902 年 2 月 8 日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人主编。该报的宗旨在于“开民智” “造新民” ,成为保皇会最重要的言论机关。其政治倾向总体上是保皇立宪,但由于梁启超的思想受革命派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民主共和。后来梁启超的思想又回到保皇立宪的老路上去,报纸也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弃。敬告青年答: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这是一篇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提出六方面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中央通讯社答:1924 年
44、4 月成立于广州,1927 年 5 月签往南京,1932 年改组建立总社。中央社在上海,汉口等地设立了 11 个分社,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通讯网络。同时,中央社有何路透社等签订互换新闻的合同,这些通讯社的电讯,均由中央社统一抄收编发。这样中央社即垄断了新闻来源,又拥有无线电传播的新闻专用权,成为国民党新闻事业的支柱。中国新闻学会?答:是 1965 年在台湾成立的一个新闻学会,是台湾新闻界,新闻业界研究新闻学术,组织 新闻活动的一个重要团体,并在两岸新闻交流中发挥作用。中国日报早期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答:从 1900 年创刊到 1905 年同盟会的成立,这段时间中国日报的早期,其宣传主
45、要内容:1)揭露清政府的腐朽和卖国行径,宣传排满反清。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介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倡导共和。3)支援留日学生的革命运动,宣传和声援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行动。4)谴责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为什么说五四时期报刊呈现出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冲破封建统治的桎梏,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新青年设置了通信 、 读者论坛 、 讨论 、 书报介绍等专栏,联系作者和读者,开展自由讨论,形成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辨析,从中引发了打倒孔家店、掀起文学革命、破除鬼神迷信等重大问题的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
46、放。 新青年编者崇尚“讨论学理之自由” ,坚信“真理愈辩愈明” 。他们对待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一般采取了民主平等的态度。在新青年倡导下,五四时期报刊呈现出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如“新旧思潮的大解放”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而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三次思想大论战等,通过先进思想和错误思想的交锋辩驳,是真理战胜了谬误。简述新时期的新闻改革?答: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改革从酝酿步入实践阶段。报纸从“阶级斗争的工具” ,转变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传
47、播机构。真实、及时、客观、讲求新闻价值成为新闻媒介的发展方向和新闻从业者的共同追求。新闻媒介普遍加大了新闻信息含量,新闻报道强调以新为主,增强实效性,开拓报道领域,扩大信息量,重视可读性。(2)在报道内容上,经济新闻成为各新闻媒体的主要内容,各种经济报刊和节目不断涌现。(3)新时期新闻改革的成果还体现在对政治新闻的报道,尤其是对重要会议报道的突破,新闻报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4)深度报道的崛起是新时期新闻改革的一大成果。(5)新时期新闻单位对自身内容经营管理机制也进行了探索和改革。(6)新时期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和受众调查取得显著成就。(7)新时期的新闻改革的成就还体现在新闻采访编辑播出手段
48、和通讯技术的革新。试述维新派的报刊思想和他们的报刊活动历史?答:(1)早期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其办报思想如下:着重阐述了报刊“通民隐” 、 “达民情”的作用。报刊具有传播新事与新知的作用,充分肯定其传播知识的功能。报纸是“国之利器,不可假人” ,初步认识到报刊的政治性质和政治斗争作用。对报刊的文风、报人素质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主张报刊文章应不拘于传统文法,报人应具有较高的学识与操守。(2)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办报思想。戊戌变法时期,随着办报实践的增多,以康梁为首的维新志士对报刊的认识不断深化。其中阐述最多的仍是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他们将报刊的功能高度概括为“通”。可从三方面论述。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下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地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了制定报律的建议。维新派报刊活动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