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契诃夫笔下折射出的俄罗斯时代特质解梓怡 3150104783摘要: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 年 1 月 29 日1904 年 7 月 15 日)是俄国 19 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与剩下两位短篇小说之王相比,契诃夫可能没有那么神来之笔的结局,或者情节上的跌宕。可是他的笔触细腻幽默,他的小说读来有一种令人发笑的亲和,而读后又有让人沉思的深度。他的专长就是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我将借他的小说来阐释他的小说对于俄罗斯文化特质的反映。关键词:契诃夫 第六病室 套中人 万卡
2、 变色龙引言: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开始走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于是封建地主经济和农奴制的生产方式便导致了极其尖锐的矛盾,这两种巨大的力量同时又削弱了专制地主经济体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经济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渴望得到土地和自由的农民反封建斗争日益加剧。赫尔岑曾精辟地指出,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包括文艺评论和政论,仍然是“唯一的论坛” ,失去公民自由的俄罗斯民众依然站在这个论坛上,继续坚持发出“自己的愤怒吼声和良知的呼唤” 。由于沙皇政府在国内发起的改革当中,长期保留着旧势力、专制和农奴制的残余,他们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俄罗斯进步社会思想的轮廓在 19 世纪下半叶
3、才显示出来。契诃夫可以说是一位启蒙教育家和民主主义者。契诃夫针砭时弊,他勇于发声,他写的小说反映的阶级和问题范围很广,有官僚政权在政治上的因循守旧、贵族阶层的寄生心理和精神上的空虚、资产阶级的不发达和局限性、自由运动在政治思想方面的软弱和怯懦、广大劳动人民的奴性和愚昧落后,以及革命民主力量的薄弱。他从小处入手,将这些大的主题用一个个具体丰满的小人物来表现,做到了文学上的“以小见大” 。首先从我最喜欢的第六病室开始。列宁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有自己也被关在了第六病室的感觉。第六病室不仅仅是一个精神病病室,更是俄国在沙皇统治下的一个缩影,契诃夫其中对于人物的深刻塑造,使得一些情节让人很有代入感,让人
4、不寒而栗。格罗莫夫原本受人喜爱后进入病室的无人问津让人感受到当时的世态炎凉,当时正直知识分子的待遇也可想而知;拉京本来为身边的黑暗而选择逃避,过上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在与格罗莫夫争吵过后渐渐觉悟,但也被当做疯子关了起来。拉京那种第欧根尼的幻想态度和苦行僧似的独处与修炼观念,应该是当时社会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缩影。假如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疯子,那么正常人才会被当成真正的疯子不是吗?但直到悲惨的结局,格罗莫夫仍心怀对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这也是契诃夫的心声吧。比起第六病室 ,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套中人就要简明,轻松很多了。除了令人发笑的迂腐和保守,主角别里科夫不时的“报告给校长”显示了那个时代一些人
5、对待权力盲目迷信的态度;而另一方面,全城的人都受着别里科夫这种人的限制,不敢公开追求一些先进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明了当时改革的不透彻和人们的犹豫。别里科夫最后丧命了,但这些桎梏着社会进步潮流的人,哪个时代都不会少,这就是契诃夫文章的历史性。艺术源于生活,契诃夫也不例外,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的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万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俄国1861 年废除农奴制改革还是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他们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他们承担着赎金.
6、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土地税.自治税和村社捐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的重压。因此,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从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见一斑,契诃夫也是具有使命感的一员。而对于当时官吏丑恶嘴脸的描绘也不少,除了小公务员之死对那种压迫人的等级制度的形象刻画,还有变色龙这样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 变色龙作于1884 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 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
7、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读一个作家的作品要去结合时代背景才能读懂作家的内心和字里行间的妙处,评论一个作家的功勋除了文笔和才华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反映那个时代为最底层的人民百姓发声,很高兴的是契诃夫都做到了,所以在俄罗斯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历史上被人们记住了。参考文献:1T.C.格奥尔吉耶娃.俄罗斯文化史. 商务印书馆2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 .列宾著. 莫斯科、列宁格勒:1949,第 178 页3第六病室.契诃夫.人民文学出版社4 细微中展现宽广图景 第六病室中的细节描写.白洁.北方文学(中旬刊)